发新话题
打印

江迅:香港内部书店禁书吃香

江迅:香港内部书店禁书吃香

http://www.yzzk.com/cfm/inews.cf ... 110127/yz41427a.htm

2011-02-06

香港铜锣湾的内部书店,其实“和中国将要走的路是相通的”

北京学者李帆来香港旅游。一月二十一日,他步出铜锣湾时代广场,沿着罗素街向轩尼诗道的崇光百货公司走去,在波斯富街,一块硕大的“内部书店”招牌竖立眼前。李帆常来香港,这书店还是首次看到。“内部书”、“内部电影”、“内部文件”,上了点年纪的国人,对“内部”两字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内部书店”令他一阵好奇,好在包里有一份购书清单,从北京来香港,原本就想带几本大陆无法出版的“内部书”回去。

这家“内部书店”位于铜锣湾波斯富街五十七号一楼,即香港的所谓“阁楼书店”、“二楼书店”。书店于一零年十二月八日开张,圣诞节、元旦日,是大陆游客高峰期,这里也成了“以‘内部’书为乐”的香港游热门点。新装饰的店铺近八百尺,铺陈着近二千种书和杂志,有《晚年周恩来》、《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党史笔记》、《中共太子党》、《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改革历程》(赵紫阳回忆录)、《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军人永胜》(黄永胜回忆录)、《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他将领导中国·习近平传》、《中国式告密》、《中国六四真相》……这些在大陆无法出版的“禁书”,在香港这片自由的土地上,这里尤为集中。“内部书店”不大的空间,这些书却受包容,被尊重,不同思想、不同理念的书籍,在这里碰撞,在这里互融。

爱书人常有开一家书店的梦想。一月二十四日,“内部书店”创办人、身在美国的何频接受亚洲周刊访问时说:“那么多朋友光顾这么一个小书店,我大为感动。虽然传统的出版、书店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在走向衰落,但在香港仍然有特殊角色,不只是因为一国两制的一个核心价值是保护新闻出版自由,同时自由的新闻出版业对中国内地有着垂范作用,不同于内地的资讯内容和观察角度,有利于提升国人的判断力,如此天利,我们当然要善加使用。”何频说,“表面上看,我们是逆市而上,实质上我们拥有一个巨大潜在的读者群。这个群体是比一般人更热切关注中国问题,而且又有一定思考能力的高端读者,以官员、知识分子、大中型企业商人为主体”。

“内部书店”有一条广告语:中共高干争看的书,你在香港可以看到。明镜出版社创办人何频说,为了方便这部分读者,“内部书店”相对集中的,主要是有关中国历史、时政的书刊,同时透过网络订购邮寄各国读者,使“内部书店”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何频说:“当然,办书店不是一条发财之路,‘内部书店’是明镜新闻出版系统的延伸,和几家同系统的出版社和杂志形成良性共存,只要能生存,就是成功。我需要强调,内部书店不是异议书店,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对不同思想包容的精神,这和中国将要走的路是相通的。一个经济强大的中国,必然有更大自信心面对政治上、思想上挑战,只有这样,才使中国崛起不仅和平,而且受人尊重。总之,内部书店将是中国思想者的一个库房,也是中国人包容不同声音、追求政治文明的一个证明。”

身居美国的自由撰稿人、作家高伐林说:“老友何频在香港铜锣湾开了一家书店,店名叫‘内部书店’,够幽默的,让我不禁莞尔。”他认为,眼下全球图书市场每况愈下,美国的大小书店都在惨澹经营,拼命求存。图书市场不景气,亚马逊这样的网站又大行其道,书店自然大为萎缩。他说:“曾记得,我刚来美国时,世界日报系统的‘世界书局’在纽约和新泽西还挺红火,曾几何时,新泽西的三家世界书局已关闭两家,还有一家风雨飘摇;十多年来,我看到新泽西的中文书店先后开张又先后关闭的,至少有五、六家。在这种情况下,何频‘逆风飞扬’,着实是个冒险挑战的举动。”

有书(输)才会赢

何频说:“在这个赢家通吃的时代,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说是一群前朝遗老,一群还能认书(输)的弱势群体,居然还有老胆办这么一家小书店。我们不奢望一个辉煌的未来,从来多少辉煌事业是尘埃。如果未来的人真地不看书,‘内部书店’或许会石化成一个博物馆。其实取名‘内部书店’,本身就有一点老朽的味道。也许不用很久,我们的子孙就会这样说:我们的爷爷是一个认书(输)的人,因为他相信有书(输)才会赢。因为认书(输)多,赢得的朋友才会多。那些从不认书(输)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有朋友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