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感谢老大给了大家充分的发贴自由,任何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编辑帖子的样式。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就把转文,在原网页上直接“拉蓝”,然后右键复制、左键粘贴,就把帖子发了。也不管原网页是否支持外链,更不管发表的帖子是不是有蓝色的格式条,图片是否能够正常显示,当然,对于那些看贴人的感受,就更不在乎了。
其实,相对于基地的其他板块,大家在茶馆儿很少光看帖不回帖。既然兄弟们都给你的帖子回复,那么,何不让兄弟们看的舒服一点呢?而且,如果大家都自觉的把版面排整齐、弄美观,是不是也是给基地的名片上添了一丝亮色呢~
好了,道理我就不罗嗦了,今天偶尔看见有个兄弟抱怨基地的发贴排版问题,心里也有倡议这个事儿的意愿,所以,作为菜鸟队长,老西就絮叨絮叨,还请兄弟们捧场、配合~
倡议口号
把自己的帖子当作自己的脸面,认真排好每一个标点 ——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
一、帖子当中的图片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老问题了,大家可以去公告区的置顶,看看七久发布的图床教程,了解一下基本的原理。
至于具体的应用,说白了,就是把你本地计算机上的图片或者网络图片,转换成[img]代码,然后进行发布;而图床,就是一个转换网站,把图片传给它,它给你代码,你再复制粘贴就OK了。
由于图片的内容不一,一般来说,分为成人图床和大众图床。
其实,最为方便的图床是Google的相册Picasa,但是,马勒隔壁的草泥马看着不爽,给吃了,这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经常找图床也是我最恼火的事情之一!
1、先说大众图床。
这个有很多,这里给大家一部分,自己慢慢尝试一下,有的需要注册、有点不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具体操作起来,应该都是可以的,但现在可以,不代表过一阵子可以,这取决于草泥马的活动指数。
【注:推荐使用国外的图床,国内的不推荐使用,原因大家懂的!】
http://photobucket.com/
http://tinypic.com/
http://imgur.com/
http://www.picfront.org/
http://www.slide.com/
http://www.tripntale.com/
http://tu.6.cn/
http://www.tinyalbum.com/
http://www.overpic.net/
http://www.imgplace.com/
http://www.flickr.com/
http://www.dumpt.com/img/
http://www.rockyou.com/slideshow-create.php?source=csc&remove_preview_slide=1&instanceid=157352300&special=
http://thumbsnap.com/
http://www.sharepiks.com/
http://www.fotki.com/
http://imagehost.org/
http://www.hdimage.org/
http://www.uploadffs.com/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图床会有让你选择输出图片的尺寸,如图:

这一点每个图床的设置不大一样,一般来说,保持原比例就好,比如上图,选择 默认(缩放比例哦)就OK了~
2、再说说成人图床。
这一点基地的兄弟们应该最有感触了~ 
AV区的N多帖子,图片都是失效的,即便现在不失效,过一阵子就都看不见了,这一点让很多人很是恼火,纷纷埋怨楼主。
其实,楼主真的很冤枉,他也很无奈,要怪,就怪草泥马胃口太大,没事总和兄弟们的一点点小爱好作对!
当然,也有一些一直正常,而这些一直正常的图片,就是我下面要给大家说的内容!
比如下面这个帖子当中的图片:

图片:

【备用图】:
这时可以右键点击图片,在新标签页中打开

【备用图】:
然后看一下该图片的网络地址:

【备用图】:
网络地址是:http://s1.postimage.org/BwfRA-8cba96e4f164ca50be42e0a12a8cccd2.jpg
选取它的域名链接,就是最前面的 “//” 和 “/” 之间的一段,并把s1去掉。
【注:有时可以没有WWW,有时要把第一个英文单词去掉,具体情况大家多试试】
这个链接是: http://s1.postimage.org/BwfRA-8c ... 42e0a12a8cccd2.jpg\
点击一下,呐,得到一个图床了不是~ 
当然,如此方法也可以寻找大众图床·····················
这里,再给大家两个成人图床:
http://www.radikal.ru/
http://www.abload.de/
http://www.postimage.org/
总之,图床的事情就是这样,先把图床问题解决了,帖子的图片的事情就可以基本放到一边了~
二、截图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在发帖时,需要配上原图的LOGO,尤其是新闻帖子。
一来这样比较美观,二来这样看上去尽量和原网页比较近似,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真实程度上,都能给你的帖子加分儿。
但是,如何截图却是个让很多刚刚学习发贴的兄弟们头疼的事情—— 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软件,截出来的图片总是很虚,效果不好~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绿色的截图工具,不需要安装,解压就能用:
http://www.xun6.com/file/be40b9b97/HyperSnap+6.rar.html
需要说明的使用方法:
1、解压文件以后,到解压文件夹中找到下图所示应用软件的文件图标,右键发送快捷方式到桌面,以后直接点击应用就可以了。

2、设置
首先要做的是,到工具栏的捕捉选项中,点击捕捉设置;然后到捕捉设置卡中,把 “捕捉前延迟” 和 “自动卷动刷新时间” 两个选项设置一下。
建议 捕捉前延迟 = 2000 ;自动卷动刷新时间=5000
捕 捉 前 延 迟 = 2000 : 方便你在开始捕捉图像之前,调整好鼠标和待捕捉的区域,时间相对宽松一点;
自 动 卷 动 刷 新 时 间 = 5000 : 方便你整页捕捉图像时,能够顺利捕捉完毕。
当然,以后用熟了,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
其次,点击捕捉选项的区域捕捉,随便截一张图片,然后点击 “另存为” 选项,在另存选项的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
保持类型 : 建议 “JPEG ”
子 格 式 : 建议 “·······4 :4 :4”
位/像 素 : 打勾 ”保持当前“
质量系数 : 100%
渐 进 : 打勾选择
让后点击保存设置。所截图片,看你的情况选择是否保留。
至于其他的设置选项,看个人的偏好,自己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设置。
这样的设置,基本上就可以正常使用了,你从此就能随便截取你想要的图片编辑你自己的帖子了,而所截的图片清晰度,也不会让你失望。
比如:

呵呵,这个美国之音的LOGO还可以吧~~ 
三、文字的设置和排版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全凭自己的意识。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的新闻、报纸、网页太多了。文章的书写排版格式都不会陌生吧?
—— 正标题大;副标题加破折号、字体小一号;小标题粗体表示,分段前面空两个字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罗列了~
反正,要是实在觉的不懂的,可以去Google一下文章的格式,相信应该有相关的文章做专门阐述的。
拜托大家了,这个问题不要再让别人说什么了,有些兄弟把一大段文字不分段、用2号字体密密麻麻的贴过来~
除了头晕,我实在是找不到这种帖子要传递给大家都其他信息了~
发贴的编辑版面,老大给大家给予了充分的自由。
颜色、字体、字号随你使用,就点击选择几个选项的动作而已!
希望大家以后多多坚持着做好一点,这样也不枉费那个帖子给你编辑发布一次。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1、文章的字数如果很多,建议用三号字体,把文章的段落分开就好了,要是文章不是很长。可以选择4号字,新闻也可以用4号字,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一些;
2、字体的颜色,大家尽量不要用大红色,那个东西不吉利,还有 深紫色,这个是基地发布公告的专用色。
3、由于很多文章是从其他网页上复制下来的,所以其中会夹代一些相关的代码,这样直接发布帖子,容易出现相应的格式条。比如蓝色的格式条是最常见的。这里建议:先把复制下来的文字粘贴到写字板的文本文件中,然后保存,再打开,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很多格式夹代的问题。当然,发布帖子的编辑面板中有 ”清除文本格式“的选项,但是,有时清除的不是很彻底,这个大家事情况而定吧。
四、发布帖子时,html代码的应用:
这个问题也有很多兄弟问过我,其实,不是很难,主要是要相关的代码。
由于系统的默认关系,我把一些代码放到写字板上了,大家下载下来看一下就明白了。
HTML代码.rar (690 Bytes)
下面主要说一下如何使用这些代码。
在编辑面板中选择 Discuz!代码模式 ,将html 代码填入,提交发布就可以了:

【注意】
HTML代码的应用应该谨慎,尤其直接播放音乐的代码,最好用播放器代码,不要给深夜上网的兄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一点请大家谨记!
好了,基本就是这样,至于在线视频帖子的发布,也和HTML代码相关,视频区的置顶有详细教程,大家去看看就知道了,这里就不再做相关的说明了。
OK,我要说的问题全部OVER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在发布一般的主题帖子时,应该完全够用了。
如果兄弟们还想美化自己的主题,网上相关的教程和资料很多,多找找、看看,就可以了。
希望大家重视自己的帖子,一如注重自己的形象一般,我相信,基地的整体面貌也会由于你的努力,而日益靓丽光鲜,于人于己岂不都是美事一件~
【本文PDF版下载】:
关于发贴排版的倡议与相关技巧说明.pdf (1.2 MB)
感谢民工给我介绍的PDF软件,很好很强大~
[
本帖最后由 老西 于 2010-6-2 04:3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