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这个社会缺少好人的真正原因

[转]这个社会缺少好人的真正原因

[转]这个社会缺少好人的真正原因



   屡屡见到媒体痛斥当今的人,小到乱闯红灯,不讲礼貌,大到见死不救、麻木不仁。人们为什么不愿当好人,是不是真的如大家说的中国人素质低下,道德沦丧、缺少文明教化?
  我想,以民族性格或者经济基础论此种种现状,实在是大谬不然。虽然民族文化与经济情况,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所为,但是这些丑陋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大面积存在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个“维护制度和遵守制度”的问题。所谓秩序、道德与法律,人们服从它的最深层原因是因为它能最终惠及自己,而不是出于我们的善良、高尚或者淳朴。当宝马车从行人身上压过扬长而去时,谁在乎闯红灯是否妨害了别人的高级代步工具呢?当养老金,社保金被高高在上的公仆大肆贪污挪用时,谁愿意在拥挤的公交上还要记得给老人让座呢?当黑社会警匪一家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时,谁愿意站出来对小偷小摸大喊一声,然后被打得头破血流最终药费自掏呢?当新闻媒体不对政府,不对公仆,只对草民狂轰乱炸,一再良心拷问时,谁不知道他们只是叶公好龙,做做姿态,其实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欺软怕硬,明哲保身呢。当官员被更大的官员拿捏把玩,当成狗一样驱使奴役时,他自然会滥用他忍辱得来的职权来对企业刁难卡要,而只有对官员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大包小包狂送礼才能成就事业的企业家,又如何能对底下的员工好声好气呢?最终在上班时饱受郁闷,下班时还要与众多同样郁闷的人争抢少得可怜的公共资源的职员,又怎能做到彼此彬彬有礼,互相不怒目相视呢。从上到下,恶性循环,大部分破坏制度的人,一直逍遥,依旧滋润,还越活越高尚尊荣。身在最高层的人,又如何可笑可耻的要求我们这些最底层的民众,遵守秩序、恪守道德,平等互爱呢。
  我们的制度建立起来,并没有起到维护大家共同利益的作用,而只是让那些遵守制度的人出血,为那些维护但却率先不遵守制度的人买单,那么谁还愿意做那群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傻瓜呢?



[ 本帖最后由 驴尔一下 于 2008-10-2 06:10 AM 编辑 ]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说得好!!!“关键是制约其违法行为的措施没有效果”

TOP

极度不赞同这一句

人们服从它的最深层原因是因为它能最终惠及自己,而不是出于我们的善良、高尚或者淳朴

这和公车让座发奖励一个模式,实在不值得提倡
当有人揭发你被别人骗了,说不定你正掉入下一个圈套中

人总是要求着民主,自由,但对于其他物种,他们总是自私地说,我是万物之灵

TOP

中国人回头重来的时间就可能极其漫长。在某种意义上,在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依托之后,中国人在近十年中重新堕入了某种“初人”状态。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任何规则、制度、伦理的敬畏,剩下的只有对实力或者暴力的恐惧和崇拜。他们以最市侩的机会主义对待一切事务,一旦得逞,便飞快的贴现。他们不相信明天,蔑视人类一切美好情感和文明准则,以为那不过是他人获取利益而伪装出来的假惺惺的道具,但只要需要,他们就立即可以变为某种主义的信徒。他们只服从暴力的权威,在暴力圈定的边界之外,他们就完全失去了精神的依从,文化的指引、伦理的约束。简言之,他们是一群狡猾但完全丧失了自组织能力的原子化个人。

TOP

诚信档案这个东西个人认为在中国很有必要实施.只是实际实施起来有太多细化的衡量标准难以实施.记得中国几年前就开始宣传新版身份证中将会记录个人的信用状态.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实施起来.就是因为诚信这个东西很难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评分和记录.比如2楼说美国横穿马路就会被计入档案.那么这一行为将会降低多少的个人诚信分呢?如果是一分的话.那么在街上吐口水?制造噪音扰民?开车闯红灯?误杀?偷窃?抢劫?强奸?这些又该如何去记分呢?如果不记分.仅仅只是记录事件的话.那么该怎样去衡量这个人的诚信是否"合格"呢?仅仅只靠一两个负责审核的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章么?又或者每审查一个人的信用记录就要开个由几十人或者上百人参加的听证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草B的 于 2008-10-3 09:31 PM 发表
我个人认为是邓的“不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教唆,让见过后本来纯正了的民风再度混乱起来。

现在不是有几个在日本拍A片的中国女人吗?按邓的标准他们是“好猫”。人们可以为了当好猫而不择手段, ...


 


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就不要在这里妄下断语.


 


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每一个人都习惯了大锅饭制度.而改革开放就是要让大家靠自己的能力去挣取应得的财富.当时的人都是以吃大锅饭为荣.以经商干小贩为耻.而邓小平这句话就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鼓励大家去自己创业.


 


记得我父亲当年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又正赶改革开放.迫不得已才放弃了新华书店副经理的"铁饭碗"而下海经商的.


 


那时候我才未满十岁.但是我清楚的记得父亲辞职下海经商后原来书店那些旧同事的讥讽之态.每个人都在抱着看笑话的态度看我父母两个人忙着装修店面(因为当时的店面就是租的书店一楼的门市房).没有一个人肯伸手帮一把.


 


只有我母亲义无反顾的也跟着辞掉了"铁饭碗"工作跟着我父亲干.从开始的店面装修.到后来的进货.上架.销售.全都是他们俩一手干起的.


 


到后来店子干起来了.生意兴隆.每个人又都看着眼红.到处讲我父母的是非.当然也有大把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到我家来求我父母收留他们的子女或亲戚到店里去上班.


 


现在家里的生意做大了.以前那些老同事只要见到我父母就都是个个卑躬曲膝.笑脸相迎的.恭维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每次我看到他们这副德性就会马上联想起当初我父母满身油漆起早贪黑艰苦创业的时候这帮小人抱着胳膊磕着瓜子斜眼看热闹的市井小人般的嘴脸.


 


以我父母的性格.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要养育我们姐弟俩再加上邓小平的这句话.他们俩宁肯饿死都不会下海去经商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经商=做小贩.而做小贩在当时是很丢人的社会最底层.


 


很多事物都是针对其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而诞生的.而社会环境始终在变.所以请不要把二三十年前的话来套用到现在.


 


更何况.任何事物都是有法律和道德准绳来衡量的.你硬说以邓小平的理论在日本拍A片的女人也是好猫.这就是典型的强词夺理.


 


每个国家的法律都允许公民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照你的这套逻辑.如果我不小心碰了下你的手机或车子.你开枪把我杀了也不算是违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花花公主 于 2008-10-2 07:36 AM 发表

人们服从它的最深层原因是因为它能最终惠及自己,而不是出于我们的善良、高尚或者淳朴



这和公车让座发奖励一个模式,实在不值得提倡


花花公主,你理解错误了,这句话并非意指公车让座发奖励这么直接而肤浅的事情,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古时候法律不健全,个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所以强调集体主义的忠和义就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美德。遵循这种美德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宽阔胸怀,而是如果人人都遵循这种美德,才能最终保证自己的安全。公车让座这件事,因为让座的人能从被帮助的弱势群体中看到自己的未来以及自己家人、朋友的影子,所以产生的同情心(注意,同情心的基础是能够感同身受),帮助他们就等于帮助自己、家人和朋友。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并非一提到为了自已就是想要别人的奖励,由自己的感受推及他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成全了自己。人从本质上是自私的,自私不是罪恶,与社会有害的自私,损人利己的自私,才是罪恶。所以“人们服从它的最深层原因是因为它能最终惠及自己”这句话是没有错误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一种道德观被建立起来并要求所有人遵循以后,这种道德观就像一个数学公式一样,成为一个大众习焉不察的道理。于是大众开始为了遵循而遵循,很少有人再去思考这种道德为啥被建立,更少有人去质疑它的适宜性了。这就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有些东西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在新旧道德观替换的时候,才出现的强大的阻力。在抗日战争时,爱国是最大的道德,但在和平发展的时候,过分地强调爱国就有点别有用心了。在促进社会进步,加快经济的发展方面,很显然,爱自己、爱家人,尊重个人的权利和财产,才是应该取而代之的新道德观。

TOP

原因是好人没好报。

TOP

没有人权基础,道德感是培养不起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亦凡 于 2008-10-4 04:41 PM 发表

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在欧洲或者美国,女士优先,老幼优先是一种文明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他们自身会去给身边人打分而不是一个诚信系统。
 
我去过澳洲,那里马路上一尘不染,我问一个澳洲朋友,如 ...


 


在有合理完善的社会制度下更有助于国人培养这种道德素质.以现在国人的"平均"素质来看.只靠空口喊口号是没用的.


 


诚信系统的建立实施有多大用处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当你去申请贷款的时候.当银行以你的诚信不够标准而降低你的贷款信用额度或不予放款时.只要是有羞耻心的人都会为自己所做过的一些有违道德规范内的事情而感到后悔和自责的.


 


这也就直接的督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概念.真正实施起来似乎真的好难.

TOP

上梁不正下梁歪

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

TOP

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钱为中心了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