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有關囗囗囗的消息(04/7 有更新,自行判斷真假)

重慶號召集中學習《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


來源:華龍網(重慶)

引用:
核心提示:日前,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人民日報《滿懷信心迎接黨的十八大》等三篇評論員文章,稱該系列文章全面准確地闡述了中央精神,要求各部門把學習貫徹這些文章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進一步統一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


華龍網訊 人民日報《滿懷信心迎接黨的十八大》等三篇評論員文章見報後,在重慶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得到了高度評價。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統一思想,滿懷信心,穩中求進,堅持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市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集中學習三篇評論員文章。與會同志緊密結合重慶和自身工作實際,暢所欲言,談認識、談體會、談貫徹落實措施。大家一致認為,人民日報發表的三篇評論員文章,非常及時、非常重要,全面准確地闡述了中央精神,對於全國各地尤其是對重慶具有很強的思想指導性和現實針對性。大家表示,要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方向、堅定信心、凝聚力量、真抓實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調整結構轉方式,體制創新促發展,破解難題惠民生,千方百計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增加群眾收入、解決群眾困難,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創造優異成績,讓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市委還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把學習貫徹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准確領會和把握精神實質,進一步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始終保持高度的堅定性和自覺性,認真做好重慶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

我市廣大干部群眾認為,這三篇評論員文章擺事實,講道理,充分體現了中央的精神,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對於凝聚共識,提振精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們街道社區的干部群眾最盼望的是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日報的三篇評論員文章說出了我們基層干部和群眾的心聲,大家信心更強了,方向更明了。”渝中區大溪溝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洪銀明說,作為一名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基層干部,他要把宣傳好、學習好這三篇評論員文章作為眼下的一項重點工作,將黨中央的聲音傳達到千家萬戶。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艷說,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緊密結合世情國情黨情,對當前若干重大問題做了深入分析和深刻論述,有力地回答了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沛谞說,認真學習三篇評論員文章,幫助我們更好地全面了解當前改革發展的好形勢。作為高校教師,要及時將中央的決策部署和對形勢的判斷運用到課堂上,轉化到教學中,釋疑解惑、正本清源。

統一思想才能團結一致;堅定信心才能明確方向。重慶宗申集團董事長左宗申認為,堅持穩中求進就是要突出科學發展這個主題,貫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這對全國各個行業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成為我們時代的最強音。民營企業的發展,是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休戚與共的,我們對黨對國家對重慶的美好未來充滿信心。

九龍坡區委書記彭智勇說,要把這三篇文章作為現在和今後一段時間內區委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下一步,九龍坡區將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和市委統一部署,結合區情、注重實效、轉變作風,扎扎實實把工作做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TOP

回复 1019# lizhe5211 的帖子

引用:
原帖由 lizhe5211 于 2012-4-6 09:18 发表 虽然有图,但是无真相,为什么不给个宣传品的近照,让咱们看看都写了什么


关于该宣传单又有新说法


引用:


2012年4月3日下午,北京西单的行人天桥,两名上海冤民
抛撒大量传单。传单飘得满街都是,汽车立刻慢下来,路人
纷纷驻足围观,天桥上也站满了看热闹和照相的人。
不到一分钟冒出一辆武警车、三辆警车和数十名清洁工,警
察截停车辆,并警告检阅传单的路人,看到人照相便抢手机。
五分钟后,全部传单被清理,马路焕然一新,交通回复正常。
传单内容是控诉上海市三级法院违法违纪和枉法枉判。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外媒:北京領導人絕望中在拼命做什麼


來源:舊金山紀事報

  (本文作者Joel Brinkley,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新聞學教授、普利策獎得主、前紐約時報駐外記者。本文4月6日周五刊登在舊金山紀事報網站)

  想知道做當今的中國領導人會是什麼樣嗎?他們成天都在提防著,拼命伸出手指去堵住不斷湧現的漏洞。

  中國人民的不滿是多方面的。而這些中國領導人,不是試圖去解決這些問題,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阻止這些抱怨,懲罰那些抱怨聲音太大的人。他們喜歡把他們的目標,稱作“維持一個和諧社會”。但是,這並沒有讓人民安靜下來。因此,這些噴漏,越來越多,不斷湧現。

  據中國政府自己的估計,中國人去年舉行了18萬次大型抗議示威。政府稱之為“群體性事件”。這些憤怒的集會,在聲討污染、腐敗、土地盜竊、有毒食品......名單很長。

  這幾乎是每天500起(抗議)事件。試想一下,如果美國人每天上演近500次大的示威,這個國家會是什麼樣。政府將面臨被迫辭職、控告和彈劾。但是,中國領導人們只是在漫步,准備今年秋季再安上一位新的獨裁者,任期五年。至於那些討厭的公民和無數的投訴,中國領導人們在繼續試圖堵塞這些“噴漏”。

  一個主要的漏口是微博,這相當於中國的Twitter,並擁有至少3億用戶。微博的啟動,是因為Twitter在中國遭到封殺,隨同一起被禁的還有Facebook和YouTube。

  隨著傳統媒體幾乎均遭到審查,微博成為中國人唯一一個可以坦言討論的地方 - 經常抱怨政府的疏忽或行為不檢。就是在微博上,人們了解到了去年夏天(溫州)動車追尾案的真相- 包括工程師立即掩埋了幾節車廂,來掩蓋任何瀆職的證據。

  中國的政府官員不停地“轟炸”微博在讓人們“散布謠言”。對他們而言,“謠言”包括那些他們不想讓人們知道的事實。

  所以,上個月他們伸出另一手指進入防護堤。處理互聯網審查的部門下令微博要其用戶實名或用身份證號碼登陸。好吧,兩星期後,來自中國的報道稱,事實上,幾乎沒有改變。知名的活動人士現在不太願意使用微博了,而中國的博客們稱,絕大多數其他人似乎還像以前一樣。

  但隨後在上一周末,政府對微博和其它社交網站實行打擊,對它們實現部分關閉 - 稱它們載有一個從未實現的“政變”的“很多謠言”。現在要知道那些領導人下一步可能會做什麼還為時過早。他們面臨一個困境。一旦像微博這樣變得人氣如此旺盛,他們不願意簡單地完全關閉,擔心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反應。

  “黨越來越偏執及其頻繁使用‘赤裸裸的權力’,是一種絕望的信號,而非信心的標志,”兩名中國學者劉羽(Yu Liu音譯)和陳丁丁(Dingding Chen 音譯)在“華盛頓季刊”冬季刊中寫道。 “審查和鎮壓的加劇,會更加疏遠社會,這將反過來給國家增加更多的壓力,要求變革。”

  統計數據幫助確認了這一點。政府越多地試圖扼殺異議,人民就越憤怒。政府統計數據顯示:1993年中國有8700起群體性事件;2009年有90,000起群體性事件;而去年(2011)年較2009年翻倍。

  這裡是中國如何處理這些抗議的:它花費了數十億美元,在城市街道上安裝攝像頭,讓保安人員可以監視人們的聚集示威。單在中國西南部的重慶市,就正在安裝50萬個監視攝像頭。廣東省稱,正在安裝100萬個。

  國家美其名曰稱之為“安全城市”計劃。但你知道嗎,做這些工作的Uniview技術公司說,這一切的目的是要保持一個“和諧社會”。

  在最近幾個月,政府還警告記者,禁止他們發布“未經證實的信息” - 換句話說,就是那些官員們不喜歡的事實。它禁止了絕大多數的外國電影,監禁了越來越多人-他們被劃歸為異議人士。紐約時報采訪了一位華裔美國人葛洵(Ge Xun 音譯),他是活躍的Twitter用戶。他回到北京後遭到逮捕和毆打。當局要求他交出他的Twitter密碼,但他拒絕了 –當局有一個孔沒有插好。

  前(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現任斯坦福大學特聘研究員托馬斯·芬加(Thomas Fingar)說,“在中國,這種脆弱感現在幾乎是觸手可及”,“它一直在藐視其嚴重性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

TOP

華爾街日報:薄熙來妻子谷開來其人




1998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谷開來作品《勝訴在美國》

  據《華爾街日報》4月6日(周五)報道,15年前,當薄熙來的妻子帶著她年幼的兒子出現在阿拉巴馬州Mobile城的時候,給人印像深刻。丹佛律師埃德•伯恩(Ed Byrne)當時被她聘為律師,代表卷入美國聯邦法院案件的中國公司,玻恩為她的聰明、魅力和美麗所驚嘆。他說,谷開來看起來像“中國的傑奎琳•肯尼迪”。

  她當時散發的名片上寫著:Horus L. Kai,這是她當年在美國和英國各項業務往來中使用的名字。玻恩稱,作為一名中國從業律師,谷開來幫助策劃了該勝訴案件的法律策略。當案件結束後,她邀請了她的法律團隊回到中國,與時任大連市長的丈夫薄熙來一起,在港口城市大連招待他們。

  玻恩當時稱,“那個案子是我過去20年所涉及的最離奇的案件之一。”他本周表示,對最近發生的事情,足以稱上“令人難以置信”。

  現年53歲的谷開來,現在處在拋棄薄熙來神秘事件的中心。當2月薄熙來的前警察局長到美國領館尋求庇護時醜聞爆發。王立軍聲稱去年死在重慶的英國商人尼爾•海伍德(Neil Heywood)因與谷開來鬧翻後被毒死。王立軍稱當他把這一發現告訴了薄熙來之後,兩人關系徹底崩潰。

  薄熙來在被革職前的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全國人大的新聞發布會上,他稱他的妻子是家庭主婦,已經在20年前放棄了律師職業。

  但《華爾街日報》的調查顯示,谷開來在20年來的商業活動遍布中國、美國和英國。她有自己的公司,中文名字叫“開來”,英文名字叫“Horus L. Kai律師事務所”。Horus是古埃及主管天空、戰爭和狩獵之神的名字。

  據熟悉內情的人士介紹,她與一家名叫“Horas顧問投資”公司有往來並從中獲利,這家公司為想在中國做生意的人提供建議。這些知情人稱,她依靠周圍的顧問和朋友做生意,包括海伍德、美國商人Larry Cheng和法國建築師Patrick Henri Devillers,這些人在大連和北京都與薄熙來家關系密切。

  根據對與她打過交道的律師和其他人的采訪,以及根據海伍德的朋友們從他那裡獲聽的消息,谷開來是一個智慧、勁頭和喜好自我宣傳都可與其夫相媲美的一個女人。

  根據幾位與薄熙來家相熟的人稱,然而,最近幾年,她被憂郁症、恐懼背叛和與其丈夫日益疏遠的關系而困擾。

  海伍德與谷開來鬧翻後,曾告訴朋友們他為自己的安全擔心,他說谷開來越來越相信她已經被薄家“小圈子”朋友和顧問裡的人所背叛。

  谷開來目前所在何處不得而知,直接和間接通過中介與她聯系都沒有成功。中國外交部對書面置評請求沒有做出回應。

  像薄熙來出生太子黨一樣,谷開來也來自黨的貴族。她的父親谷景生是一名共產黨將軍。薄熙來和谷開來都上了著名的北京大學。薄學的是世界歷史和新聞,谷開來學的是法律和國際政治。

  谷開來1995年在北京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追求自己的法律事業。不久她就成了中國最成功的律師之一,這多虧了1998年她寫的一本書,書中講述了她幫助大連的幾家中國公司打贏了美國的官司。

  書的中文名字是“勝訴在美國”,在書中,她稱大連司法局盡管知道她丈夫是市長,還是讓她的事務所接了這個案子。在書中,她把自己描述成一個無所畏懼的、開創性的律師,來保護國家利益。她在一段裡寫道:“勇氣比智慧更重要”。

  在一張提供給華爾街日報的照片中,1997年,谷開來在大連附近擺POSE

  薄熙來的政治技巧吸引了時任主席和共產黨書記的江澤民的注意。2001年,薄熙來被升為遼寧省省長。

  同年,“開來”律師事務所更名為“昂道”。盡管她依然在北京市司法局的網站上被列為昂道的律師,但谷開來似乎退到了幕後。昂道對此拒絕置評。

  據與薄家聯系密切的人士稱,約2000年,谷開來搬到了英國與兒子薄瓜瓜在一起。據海伍德的幾位朋友,海伍德幫助薄瓜瓜安排了在英國的教育。

  不清楚當時谷開來與兒子住在哪裡。英國公共記錄顯示,在2000年,一名中國律師“Horus Kai”成為了一家名叫“Adad Ltd.”公司的董事,這家公司位於南部海濱普洱鎮(Poole)。Adad於2003年被解散。

  在一份公開的文件上有一個Horus Kai的中文簽名,依稀可見谷開來真名後兩個字“開來”。那份文件上給出的生日1958年11月15日,與谷開來在北京司法局網站上的生日相同,給出的住址是附近城市Bournemouth的地址。

  谷開來與“Horas顧問投資”公司有經濟聯系。根據他們當年的名片,Horas顧問投資公司與谷開來的律師事務所在大連和北京共用辦公室。如今昂道律師事務所仍然使用同一地址。

  “Horas顧問投資”公司的主席Larry Cheng(Cheng Yijun)稱他們公司目前的一個主要股東是大連實德,大連實德的主席是億萬富翁徐明,據稱與薄家關系密切。

  海伍德告訴過一個朋友,在2007年谷開來受到貪污調查,從那以後她變得越來越神經質,曾經一度要求她“小圈子”的人與配偶離婚,並發誓效忠於她。據海伍德稱,他拒絕了。

  薄熙來在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維護自己的妻子,稱:“她現在基本上呆在家裡,為我做些家務。我真的為她的犧牲而感動。”

TOP

大連萬達否認王健林被調查 稱其將赴中南海領獎


來源:金羊網(廣州)

引用:
核心提示:4月8日,大連萬達集團發表聲明,稱其董事長王健林被查為謠言,萬達表示,王健林將赴中南海領取“中華慈善獎”,且萬達早已從制度上防止了行賄,在發展過程中常打交道的各級官員數以千計,其中也有少數官員因腐敗被查處,但從未有一人牽扯到萬達。


今日午間消息,大連萬達集團就近日傳言其董事長王健林被調查一事發表聲明稱:完全是謠言。

該聲明稱,3月21日,王健林出席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受到中央主要領導同志接見,王健林還作為少數幾位嘉賓之一被邀請進中組部座談黨建工作經驗。近日,萬達接到國家民政部通知,獲得2011年度“中華慈善獎”,成為全國唯一六次獲得該獎的企業,王健林本周將赴中南海接受中央領導頒獎。3月29日,王健林赴境外參加商務活動,才剛剛返回。

該聲明還表示,萬達早已從制度上防止了行賄,在發展過程中常打交道的各級官員數以千計,其中也有少數官員因腐敗被查處,但從未有一人牽扯到萬達。

以下是聲明全文:

大連萬達集團鄭重聲明

最近,網絡上出現一些關於萬達的謠言,傳言萬達受某人牽連,董事長王健林被限制出境等。這些謠言已經給萬達和王健林先生造成傷害。為此,萬達集團鄭重聲明:

一、萬達集團成立二十多年來,始終堅持嚴格守法。早在15年前,萬達大規模跨區域發展時,為防止各地公司出現道德風險,集團出台專門制度,取消全集團現金支付科目,所有財務無法收支現金,同時集團對財務系統實行人、財、物的垂直管理。萬達早已從制度上防止了行賄。目前萬達業務擴展到全國28個省、市的80多個城市,萬達在發展過程中,常打交道的各級官員數以千計,其中也有少數官員因腐敗被查處,但從未有一人牽扯到萬達。

二、萬達近幾年發展步入快車道,連續五年收入環比增長超過40%,除執行力強、員工勤奮外,根本原因在於萬達全國首創的城市綜合體商業模式。近3年,萬達又大規模投資文化產業和旅游度假區。萬達目前的主要產業,要麼是全國只有萬達一家能做;要麼是全國少數企業在做,但只有萬達做得最好。因此萬達深受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歡迎。每年上門邀請萬達去投資的市、區近百個,限於人力、資金,萬達只能篩選四分之一左右的項目投資,現在萬達所有投資項目全部來自邀請。萬達的快速發展不靠人脈、關系,靠的是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

三、按照萬達目前的正常發展速度,三年左右資產將超過3000億元,收入超過2000億元,納稅超過300億元,成為世界一流企業。今年初,萬達提出了未來十年戰略規劃,主要進行跨國發展,立志十年內成為世界一流跨國企業,為中國民營企業爭光。跨國發展面臨著更無情的市場競爭,靠關系是行不通的。相信十年內,大家一定會看到一個令世界矚目的萬達。

四、網上關於王健林先生受到有關部門調查、限制出境的言論完全是謠言。3月21日,王健林出席全國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受到中央主要領導同志接見,王健林還作為少數幾位嘉賓之一被邀請進中組部座談黨建工作經驗。近日,萬達接到國家民政部通知,獲得2011年度“中華慈善獎”,成為全國唯一六次獲得該獎的企業,王健林本周將赴中南海接受中央領導頒獎。3月29日,王健林赴境外參加商務活動,才剛剛返回。

萬達集團鄭重聲明的目的是駁斥謠言、以正視聽。對於今後別有用心、繼續造謠的媒體和個人,萬達集團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聲譽。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4月8日

TOP

美媒:谷開來活躍商界20多年絕非「在家做些家務」


來源:法廣
香港特約記者:鄭漢良


    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在丈夫失勢後一並消失於公眾的目光,但美國傳媒似乎對谷開來的過去感到非常興趣,《華爾街日報》更刊登了一篇長達2300多字的調查報道,揭露了不少谷開來過去不為外人所知的秘辛,例如現年53歲的谷開來,過去20多年來一直都活躍於商界,她的生意遍布中國、美國和英國,而絕非好像薄熙來所形容「在家裡做些家務」。
   
    根據美國一名律師伯恩的描敘,谷開來是一個非常精明而又舉止優雅美麗的女人。伯恩記得15年前他第一次在美國喬治亞州見到谷開來的情形,當時谷代表一些中資公司處理法院訴訟官司,伯恩說,谷開來就好像「中國的傑奎琳•肯尼迪」。傑奎琳是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妻子。
   
    在谷開來的策劃下,中資企業贏了官司,事後他和整個法律顧問團都獲得谷開來的邀請,到大連吃喝玩樂,當時谷的丈夫薄熙來正是大連的市長。伯恩承認那宗官司是他過去20年來「最稀奇古怪的案子」,不過他也承認,薄熙來事件最近連串的發展,更令他「驚愕莫名」。
   
    谷開來的事業是開來律師事務所,英文名字叫Horus律師事務所,Horus正好就是谷開來名片上的英文名字。Horus是古代埃及一個天神的名字,主管天空、戰爭和狩獵。她的另一個事業就是Horus商業顧問公司,顧客對像是一些希望在中國做生意的公司,公司在90年代開業,正值中國經濟起步的時期。《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谷開來的小圈子朋友和親信,包括在重慶離奇猝死的英國商人海伍德、華裔美國人Larry Cheng以及法國建築師Patrick Henri Devillers。
   
    記者從熟悉谷開來的律師及其他人的口中,得悉谷是一個聰明能干,而且擁有不亞於丈夫的自我宣傳能力。但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谷開來與丈夫的關系日漸疏遠,理由可能是薄熙來有工作狂,整天都想著如何攀升更高的位置。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海伍德告訴他的朋友,他與谷開來關系轉冷之後,一度恐怕本身有性命危險,他說谷開來深信家裡面有人出賣了她。

TOP

民間藝人趙本山因薄熙來案被限制出境


來源:博訊

博訊此前曾披露趙本山發財和王立軍有關,涉薄熙來案,被調查。之後趙本山否認。博訊最新消息,趙本山似乎目前問題不是很大,但不許出境。

TOP

鳳凰臺疑因親薄成重點“維穩”對像


來源:參與
作者:洪深

   (參與2012年4月8日訊)昨日(2012年4月7日)鳳凰衛視的許多節目再次顯示:鳳凰台成為大陸重點維穩對像。網民分析其原因可能因一度親近薄熙來,大吹重慶唱紅。
   
    最典型的是其一向議論時弊抨擊專制的《鏘鏘三人行》節目,昨日已連續第七天變為旅游節目——其主持人竇文濤與嘉賓梁文道繼續在台灣鄉間采訪“台灣職業舞團——雲門舞”之類的台灣風光。自從3月15日薄熙來免職重慶市委書記後,《鏘鏘三人行》就立即改頭換面,將主要談大陸時弊改為多談國際問題和風花雪月“遠話題或軟話題”。至四月一日開始,干脆將在北京和香港的室內三人談改為到台灣旅行談旅游觀感,推出了“台灣宜蘭行紀”、“ 綠島小夜曲”等不倫不類的“觀光節目”,徹底背離了《鏘鏘三人行》的“干預現實,深化新聞,嘻笑怒罵”的傳統和風格。即使明知許多觀眾因此改換頻道讓收視率大降,也不回頭。
   
    這種改變“干預現實,深化新聞”變為“遠話題或軟話題”的變化,還在鳳凰衛視的《焦點關注》、《時事開講》等節目中也明顯表現。而以報道社會問題的紀實性欄目《冷暖人生》和披露中共極左歷史的《鳳凰大視野》,則是改用文藝節目填充,至於請專家學者從思想理論上批左的《世紀大講堂》,則干脆撤掉了。
   
    這一系列反常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昨日《共军報》題為《不為噪音所擾 不為流言所惑 不為暗流所動》的評論透出了底細——類似於鳳凰台“小罵大幫忙”的新聞風格已被視為“噪音”、“ 暗流”。而《南方日報》的一則新聞——廣東省長、省應急委主任朱小丹近日在2012年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強調“全面排查全省突發事件風險隱患”確保實現“一隱患一方案”,確保整改率達100%,有效消除或控制風險隱患,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讓人明白,多年常常被“迎客松”屏蔽的鳳凰衛視,現在因薄熙來風波而升級成為了重點維穩對像。
   
    更有網民分析,去年鳳凰台老板劉長樂曾親率一批骨干主持人和記者專程到重慶采訪,爾後出台了許多支持“唱紅黑打”吹捧薄熙來的新聞和專題節目。雖然現在網上已刪去了鳳凰台采訪重慶的報道,但仍然還可以搜索出一些“重慶那位官員講出這種話,我毫不驚奇,以前在鳳凰台看吳小莉對他的采訪,確實很有重慶特色。”之類的線索。也許這種背景讓鳳凰台列入了重點維穩對像,最終導致鳳凰台節目全面自律,反常降格,節目質量一落千丈。
   
    2012年4月8日
     
    鳳凰台疑因親薄成重點“維穩”對像

    鳳凰衛視的許多節目再次顯示:鳳凰台成為大陸重點維穩對像。圖為《鏘鏘三人行》不倫不類的“觀光節目”,徹底背離了《鏘鏘三人行》的“干預現實,深化新聞,嘻笑怒罵”的傳統和風格。

TOP

匪媒:社會各界支持依法查處網絡造謠傳謠


來源:人民日報(北京)

本報北京4月6日電近期,公安機關對一些在互聯網上編造、傳播謠言的人依法進行了處理,有關部門還依法查處了一些傳播謠言的互聯網站。對此,廣大網民紛紛在網上留言表示支持。各界人士普遍表示,網絡是大家應該共同珍視的家園,決不能任由謠言瘋長,應當共同努力,維護虛擬空間的秩序,保持網絡環境的清潔。

即時的傳播、海量的存儲、方便的查詢,互聯網為生活帶來了便捷,也給一些人造謠、傳謠提供了空間和渠道。人民網網友“動觀流水靜觀山”說,同過去相比,謠言的傳播成本降低了,一些人只需輕點鼠標就詆毀他人名譽,擾亂人心,破壞穩定,甚至危及國家安全。四川成都城市微博“微成都”管理員張文傑說,網絡謠言的特點之一就在於傳播的迅猛和來源的不確定,面對鋪天蓋地的謠言,人們往往容易忽視最基本的事實。

一些不法分子惡意編造傳播網絡謠言,把謊言包裝成“事實”,興風作浪,擾亂人心,對現實生活造成的衝擊真實可感。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街道鐘樓灣社區黨委書記尤秀榮說,網絡雖然是虛擬空間,但也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比如去年日本大地震後,網絡謠言引發的搶鹽風潮,就嚴重擾亂了現實社會中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從“搶鹽風波”到“地震謠言”,再到“艾滋病門”,網絡謠言已成為百姓深惡痛絕的“毒瘤”。人民網網民“扶犁者曰”說,網絡謠言無視規則,沒有理性,已成了蠱惑網民、欺騙公眾的精神鴉片;網絡謠言挑戰公德,為所欲為,已成了給事業抹黑,給生活添亂的心理毒品。

依法查處網絡造謠者和傳播謠言的網站,淨化了網絡環境,維護了社會秩序和公眾利益,得到網民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擁護。合肥市包河區濱湖惠園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束飛說,依法處理網絡造謠傳謠,既是對網絡秩序的維護,也是對大家知情權、切身利益的保護。搜狐網友“航向劉公島”表示堅決支持嚴查網絡謠言,謠言制造者最不負責任,他們混淆是非,吃虧倒霉的還是絕大多數善良的人們。山東省高青縣田鎮街道馮郭村黨支部書記馮學家說,種田的農民對坑農害農的假農資有切膚之痛,假農資不打,糧食不豐收,網絡謠言不打,就會影響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一些基層干部認為,互聯網站要增強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和法律意識,不能為吸引眼球而為謠言傳播提供便利和渠道。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梅說,一些社區論壇為了擴大影響力,往往為一些謠言“開綠燈”,甚至推波助瀾,這是極不負責的行為。應當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規,對那些幫助惡意散播謠言的違規網站要堅決依法查處。

杜絕謠言的生長,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說,在運用技術和法律手段對網絡加強監管的同時,公眾也應主動學習掌握一些辨識真偽的技巧,避免受到一些網絡謠言的蠱惑。特別在重大事件和重大決策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搜狐網友“我家的萊萊”說,對於廣大網友來說,心態很重要。看國家、看社會、看他人,不要偏激和過度情緒化,要用理性務實、積極向上的心態來看問題,共同維護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跟貼17條 有1482人參與)


TOP

匪媒:中國互聯網協會抵制網絡謠言倡議書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

中國互聯網協會抵制網絡謠言倡議書

(2012年4月8日)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平台,對經濟、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產生著積極的影響。同時應當看到,網上不良、不實信息仍然存在,影響社會健康發展,特別是最近網絡謠言的傳播成為一大社會公害,嚴重侵犯公民權益,損害公共利益,也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共同抵制網絡謠言,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問題。為抵制網絡謠言,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推動互聯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中國互聯網協會向全國互聯網業界發出如下倡議:

一、樹立法律意識,嚴格遵守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行業自律公約,不為網絡謠言提供傳播渠道,配合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打擊利用網絡傳播謠言的行為。

二、積極響應“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制作和傳播合法、真實、健康的網絡內容,把互聯網建設成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的平台。

三、增強社會責任感,履行媒體職責,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依法保護網民使用網絡的權利,加強對論壇、微博等互動欄目的管理,積極引導網民文明上網、文明發言,堅決斬斷網絡謠言傳播鏈條。

四、堅持自我約束,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網站內部管理制度,規範信息制作、發布和傳播流程,強化內部監管機制;積極利用網站技術管理條件,加強對網站內容的甄別和處理,對明顯的網絡謠言應及時主動刪除。

五、加強對網站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求網站從業人員認真履行法律責任,遵守社會公德,提高從業人員對網絡謠言的辨別能力,督促從業人員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六、提供互動信息服務的企業,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真實身份認證的要求,同時要做好保護網民個人信息安全工作,提醒各類信息發布者發布信息必須客觀真實、文責自負,使每個網民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七、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設置聽取網民意見的暢通渠道,對公眾反映的問題認真整改,提高社會公信力。

八、希望廣大網民積極支持互聯網企業抵制網絡謠言的行動,自覺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助長謠言的流傳、蔓延,做網絡健康環境的維護者,發現網絡謠言積極舉報。

TOP

谷開來生意遍布英美 近年與薄熙來疏遠


來源:明報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薄熙來妻子谷開來過去20年在美、英、中國都有生意,非如薄所說做家庭主婦。有曾受僱於她的律師形容,谷開來十分聰慧,有如「中國的積琪蓮甘迺迪」(Jackie Kennedy of China)。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律師柏恩(Ed Byrne)15年前受聘於谷開來,為一間中國企業在美打官司。柏恩說,當時她名片上寫的是「Horus L. Kai」,形容她十分聰慧,美麗迷人,英文十分流利,是「中國的積琪蓮甘迺迪」。柏恩憶述,當年打贏官司後,她邀請整個法律團隊及家屬到大連旅游,「那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柏恩說,這是他近20年接觸過「最奇異的案子」。同行的另一名顧問辛凱恩(Robert Schenkein)也稱,他們住在豪華的大連金石灘度假村,時任大連市長的薄熙來晚上到酒店逐一與各人會面並握手。

  薄熙來在今年北京「兩會」上曾表示,谷開來為了他關閉律師事務所,做家庭主婦,但《華爾街日報》指出,谷開來過去20年在美國、英國、中國都有生意,曾擁有一家投資顧問公司「Horas Consultancy & Investment」。

  兒子薄瓜瓜在英國求學期間,有一家「Adad 」公司在英國註冊,主管就叫「Horus Kai」。報道還稱,谷開來近年患上抑郁症,擔心遭背叛,和薄熙來的關系愈來愈疏離。

TOP

美媒:薄熙來被中央警衛團監管,完全失去自由


來源:世界日報

  薄熙來自3月中旬免去重慶市委書記之後,即消失於公眾視線,音訊全無。境外媒體指薄熙來夫婦均遭雙規。

  美國之音報導指出,根據圈內消息人士說,薄熙來在3月底已被雙規,由中央辦公廳直接管轄的中央警衛團監管。中國民間稱這支部隊為大內衛隊,主要負責中南海高層安全保衛工作。1976年,華國鋒、葉劍英等拿下四人幫,就是靠這支部隊。

  紐約時報報導稱,薄熙來被指控濫用權力貪污腐化、中央就此展開調查,薄妻谷開來亦遭到雙規。報導說,現在諸多對薄熙來批評和指控如果屬實,顯然在好幾個方面已經越過底線,如扶持和培養個人崇拜,不顧法律煽起階級鬥爭情緒,利用打黑對一些不合作民營企業家和政敵黑打等。

  另外,博訊引述消息人士稱薄熙來狀況比軟禁要嚴厲,已經完全失去自由。薄熙來涉嫌的不僅是貪污腐敗,最嚴重的是政變圖謀,應是1949年來最惡劣的政治事件;不只牽涉領導人更替,更嚴重的其理念和做法,必然使中國進入一個希特勒式的政權,中國會動蕩、甚至內戰。從這點看,薄熙來被終身監禁也不奇怪。他認為,薄熙來的處理結果會比陳良宇和陳希同還要嚴重。

  報導指出,薄在重慶成立祕密武裝勢力,且在海內外操縱媒體和寫手,矛頭對准下屆領導人習近平。消息人士稱,薄熙來問題嚴重,中共高層對此沒有歧見,不需更多時間調查,在7月北戴河會議前處理此案,可以使會議專心討論正常議題。

TOP

兩會薄熙來“逼宮”後 接到神秘電話


   薄熙來被免職與今年的中共兩會密不可分。薄熙來缺席3月8日上午的全國人大第二次全體會議、周永康當日下午造訪重慶團、3月9日重慶代表團記者會及3月14日溫家寶總理記者會是今年兩會的重頭戲。港媒最新發表的文章“近距離側記薄熙來”,從兩會期間各方的“反常”表現、薄熙來“逼宮”後接到緊急的神秘電話等細節中,還原部份在這些重要時間節點上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歷史畫面。

  3月8日上午,薄熙來缺席全國人大第二次全體會議。主席台上徐才厚的右側既未見薄的影子,其桌椅、名牌亦未出現。在此敏感時刻,中共高層及全體代表齊聚人民大會堂,薄熙來錯過如此重要的露面機會!

  媒體表示,當天中午,消息已不脛而走,震動京城,薄熙來地位不穩等諸般揣測乘勢而起。然而這天,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主席台上表現得特別輕松,春風滿面。他一改往日在主席台上的謹慎和拘束,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左手的國務委員劉延東或右手的副總理張德江攀談或說笑,滿面笑容,偶然還指著台下的什麼東西說笑,心情似乎大好。

  另外,重慶市委喉舌《重慶日報》,當天的要聞版報導了市長黃奇帆、市人大主任陳存根、重慶前副市長、全國人大環資委副主任王鴻舉、市人大前主任、全國人大農業委副主任陳光國在京的活動,只字不提同樣在京開會的薄熙來,再加上早上薄的缺席,一位重慶人士透露,整個重慶官場已謠言四起。

  3月8日下午,周永康造訪重慶代表團,力挺薄熙來及重慶模式。當晚,央電新聞聯播對此報導中,第一輪先播出周永康的大頭近拍、繼而是黃奇帆、然後是其他代表。薄熙來此刻仍是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排名竟在手下黃奇帆之後出鏡。在第二輪的鏡頭近照中,與會的薄熙來才緊接著周永康出現。

  媒體文章稱,熟悉中國政治的人都知道,新聞聯播對中央領導人在公開活動的報導次序,甚至在出鏡時誰占幾分幾秒都有嚴格的規定,排名一旦有所更動或異常,往往預示著高層官員的變動。央視對薄的此番“處置”令人目瞪口呆。

  3月9日,重慶代表團記者會,眾媒體認為這絕對是本年度兩會的重頭戲之一。薄熙來以重慶廳本身算不得寬敞為由,擋架了200多名中外記者入場采訪。

  8時35分,黃奇帆率一眾代表出場坐定,全場兩百余人,只等薄熙來亮相。與去年的記者會不同,薄熙來不再由一批官員和工作人員簇擁入場,而是在人們苦候多時之際,9點正時,一個箭步,從大廳的另一端異常快速入場,較去年“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那種逼人的意氣風發,今年的他,面色略顯憔悴,偶而還隱約流露出一絲疲態。

  剛坐定,現場記者很快便問到王立軍的去向和調查進展,薄熙來不慌不忙,從文件夾中取出早已預備好的兩頁紙,一字一句地念出來,末後不忘提醒記者一句:千萬不能斷章取義,這段話應當原話報導。其弦外之音仿佛是:此乃“中央”對王的說法,與本人對事情的看法和意向無關……

  記者會進行到約11時45分,薄熙來對現場記者說“相信總書記胡錦濤將赴重慶視察”過不久,突然說有個緊急電話要接,同時交待黃奇帆繼續多談15分鐘,並稱自己很願意留下來繼續與記者會面的,也沒有說明會否回來就走出了會場。正當記者會竊竊私語,以為薄“一去不復返”之際,他數分鐘後突然又回來,並主動反駁了不利他與其家人的流言。

  對於這個在記者會上極為罕見的“緊急電話”,薄熙來在會場上既沒有進一步解釋,外界似乎也沒有特別關注。至於這通電話本身,與外界流傳中共高層對薄在記者會上“逼宮”言論是否有關,目前尚不為外界所知曉。

  薄熙來3月9日的“復出”,外界看到的是其表現亢奮,一掃自3月5日人大開幕以來的“愁雲滿面”,似打過“強心針”。媒體的文章“絕地反擊 胡溫拿下薄熙來”中稱,導致薄熙來垮台“整個事件表面的導火索是3月9日薄熙來對胡溫‘威脅和逼宮’的言論”。

  在3月9日的記者會上,薄熙來說:“重慶的這個打黑實際上絕不是公安一家,是公(安)、檢(察)、法(院)、司(法)、(國家)安全,再加上紀委,是多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由政法委協調的,並不是王立軍一個人的事情。” 《新紀元》的文章認為,這是薄熙來搬出政法委為王立軍開脫。

  當被日本記者追問“為什麼胡錦濤還沒有去重慶”這一敏感問題時,薄熙來稱“我們深信總書記會去重慶,而且看了後他會高興的。”

  有文章認為,薄熙來作為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在這樣一個公開場合以這種方式對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提出要求,近乎“脅迫”,讓胡很尷尬。按照中共的傳統,這種事只會在私下協商。薄熙來如此表示,幾乎將胡錦濤當下置於絕境。

  文章引述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的話說,“這次薄高調威脅胡溫,搬出政法委周永康,將胡溫逼到沒有退路的情況。”“胡溫這次再不動手,他們下面一大批人會覺得胡溫真沒任何權力了,也不會跟了,胡溫勢力一散,也反而面臨被江系清算的境地。這個敏感聚焦的時刻,胡溫的部下和外界也都在評估胡溫和薄到底有多少實力。”

  石藏山認為,胡錦濤看似軟弱,但是有他強硬的一面。“當年主政西藏的時候,他出手鎮壓西藏的抗暴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強調,胡錦濤的手法“隱忍、凶狠、老練”。

  接下來的3月14日總理記者會上,溫家寶語帶機鋒的“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吸取教訓”的重話以及翌日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決定薄熙來同志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的震動海內外的消息。

  薄熙來下台似乎早有端倪。在重慶打黑過程中曾身系囹圄的律師李莊曾一再對記者說:“要沉得住氣,不要急,好戲、大戲還在後頭”。

  外傳王立軍上交的材料中,有薄熙來罵胡錦濤、習近平及中共九常委的錄音,其中薄稱江澤民是“現代慈禧太後”,稱胡錦濤是“漢獻帝”、習近平是“劉阿鬥”。薄熙來自詡他將領導中國的明天,不是九名“無能的弱智”,也不是九常委選定的新的“無能的弱智”。

  據稱,薄熙來從來就看不起既沒有顯赫家勢淵源、管治上又“軟弱無能”的總理溫家寶。記者根據多年在北京兩會公開場合近距離的觀察看出些許端倪。

  今年3月5日早9時,全國人大開幕式主席台上約170名主席團成員中,薄熙來是唯一一個將溫家寶的總理工作報告置諸不理,長時間放在桌面一側的代表。相反,主席台上其他的所有代表,即使未必聚精彙神看報告,但無一例外地,都將他們的報告揭開攤放桌面上。

  當日,薄熙來略顯倦容,一再在主席台上打呵欠,表現得又有點心不在焉。全程只跟鄰座的軍委副主席徐才厚聊了兩句,其余時間要不自顧自做自己的事,要不就眼定定在發呆。

  溫家寶宣讀報告後,需繞過薄的位子返回原座位。這時,溫家寶轉身迎面走來,薄熙來緩緩別過空洞的目光到左前方,臉上毫無表情,溫家寶則從其右側走過,這樣一來,兩人的目光始終未曾交錯。

TOP

英媒體糾纏不休:尼爾.海伍德其人其事(1)


來源:捷夫

自從“海伍德”的名字出現以來,人們似乎已經淡忘了兩個月前的新聞人物王立軍。眼下,“王立軍事件”和“薄熙來事件”雖然仍然牽動著中共最高層的劇烈權鬥,但西方媒體卻越來越發現,海伍德的死因不僅僅是薄熙來與王立軍交惡的導火線,或許還是一個揭開眾多謎團的關鍵,同時它甚至關系到中共對薄熙來和谷開來最終的政治和法律處理。

如果不是王立軍從美國駐重慶總領館一進一出,海伍德這個人可能就永遠被人遺忘了。綜合英美媒體的報道和分析,海伍德此人頗具“傳奇色彩”,即使是在遍布大陸的無數“西洋中國通”中,他也非同一般。
尼爾•海伍德(Neil Heywood),1970年出生於英國。死前已經在中國各地生活過十多年,講一口流利的漢語,並娶中國大連女子露露(Lulu)為妻,之後他們育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現年11歲的奧麗維亞(Olivia)和7歲的彼得(Peter)。海伍德被認為是以中間人身份在華活動的英國商人中相當成功的一位(其所代理的歐美公司不乏著名商家),並在大約十年前開始接近當時大連市長薄熙來的家庭。

之後的一切,報章已經介紹得不少了。海伍德因為執教於一家位於大連的國際學校,故經人介紹成為薄熙來和谷開來的愛子薄瓜瓜的英文教師。據稱薄家選中海伍德,曾考慮到眾多的因素,其中包括海伍德的教育背景、知識領域以及他廣泛的國際聯系。事實上,海伍德後來在薄瓜瓜進入哈羅公學和牛津大學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家庭教師為起點,至海伍德臨死前,他已經深深地介入了薄熙來和谷開來、特別是谷開來的經濟活動。

並不像薄熙來所宣稱的那樣,谷開來其實一天也沒有真正離開自己的商業活動。英美媒體指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谷開來的公司(英文名稱為“Horus L. Kai”)在海外遍地開花,其商業足跡遍及大陸、香港、台灣以及美國和英國。Horus L. Kai的業務包括“投資咨詢”,為海外投資人在華投資牽線搭橋並從中漁利。

媒體披露說,在谷開來周圍有一批“外國商人朋友”,為Horus L. Kai的生意奔忙並獲益,他們中包括法國著名建築師帕特裡克•亨利•德維勒(Patrick Henri Devillers)、美國商人拉瑞•程(Larry Cheng);而海伍德也是其中一員,不過(至少迄今為止)他陷得最深(最聳人聽聞的報道莫過於“海伍德與谷開來的性關系”),甚至可能就是為此而丟掉了性命。

英國報章在報道和分析海伍德死因時曾多次直接使用中文的漢語拼音“Bai Shoutao”,即所謂的“白手套”,英國媒體認定海伍德只不過是一只“白手套”。搜索一下“百度百科”即可得知,“白手套”是指中國“充當黑錢漂白的中間人”,他們“披著實際從事非法活動的合法外衣”。

在有關海伍德猝死的大量報道和分析中,人們不難發現三對矛盾的現像,它們使人更加認為海伍德的死因“非同小可”。

(未完待續)

TOP

富彥斌案,又一個打開的薄家錢袋子?


來源:姜維平

大連新聞界的消息人士說,薄熙來谷開來夫婦的貪腐案正在持續發酵,繼大連實德集團老板徐明被刑拘之後,又一位與薄熙來家族關系密切的億萬富豪富彥斌已被控制,他旗下的正源地產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假如留守在大連的中紀委專案組敢於深挖,不僅薄熙來和谷開來進一步身陷貪腐的泥沼之中,不能脫身,而且,李長春的兄長以權謀私的黑幕亦將曝光,中南海高層人事布局面臨新的動蕩。

多年以來,大連的眾多富豪雲集在薄熙來的旗艦下,並與其家人親友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已是公開的秘密,但像富彥斌這樣與其融為一體,權錢交易,積累財富迅速的民企老板,還不太多見,雖然,與谷開來親如姊妹的大連《新商報》記者馬某,以令人肉麻的文字,把富彥斌吹捧成白手起家的“一位商、學、儒兼備的知識型商人”,但熟悉大連商場風雲的人士,都對“小富”了如指掌。

我稱其為“小富”,是因為首次與其相識是在上個世紀,那時大連商場的風雲人物,不是王健林,而是叢松波,即,綽號“小本本”,他以糧油國際經貿起家,在甘井子區營城子鎮棋盤磨村有龐大的倉儲庫,在大連國際酒店包租了整個八層,事業頂峰之時,在北京國貿大廈也有顯赫的辦公室,“小本本”自己還持有加拿大綠卡,雖然,他是天津街小裁縫出身,但健壯魁梧,長於選材用人,曾聘詩人朱凌波為得力策劃助手,其與我有點交情,由此引薦,我認識了剛加盟“本本”公司的小富,他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應聘到叢松波所在的經貿公司任職,從外貌著裝和言談舉止看,十分清貧而謙卑,但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商人精明的天份,也對老板“本本”崇拜不已。

假如“小本本”不被他的副手汪某買凶殺死,假如“小本本”的商業帝國不忽然倒下,小富緊跟叢松波繼續從事糧油經貿,可能自己未必能獨擋一面,發家致富,他在“小本本”的手下目睹的人事百態使他找到了在中國經商的絕竅:權錢勾結,而老板的死於非命的慘劇,又攔腰斬斷了他的夢想,無疑地,小富必須自己創業,我可能是體察過他起步秘辛的人之一,此後,他一度淪落於貧困之中,不能自救,他和長於企業策劃的孫某某,先在大連開發區金馬大廈對面租賃一個50平方米的偏廈子,開辦了一個小餐館,出售大碗面,其慘淡經營令人心酸,爾後又貸款轉機,在大連老虎灘開辦了新世紀美食城,事業略有一點好轉,但也入不敷出,如果不是大商集團後來接手此物業重新開張,小富可能面臨又一次滑鐵盧,此後其與孫總分手,找到了來錢之道:以北大校友的身份,與薄熙來和谷開來拉上了關系,如同莊河的徐明一樣,富彥斌背靠上一棵大樹,搖身一變,由薄熙來及其死黨一系列批件拿地,再以項目和僅有的財產抵押貸款,使其生意別開生面,如日中天,於是,有了地方媒體追捧的以下成績:

1964年出生的富彥斌,現任正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正源地產成立於1992年,現已擁有逾百億元人民幣的資產總額,他帶領的正源地產公司是大連沙河口區的納稅大戶和誠信企業,僅2010年繳納各類稅金共計3.1億元,連續7年被評為大連市AAA級信用企業;旗下“幸福之家”等品牌取得巨大成功,曾贏得“廣夏獎”、“科技創新示範樓盤”等榮譽稱號;他還積極參與獎勵貧困學生、幫扶農民工子女、救災賑災等各項慈善和公益事業。

我不否認小富10幾年商場征戰的成果,是令人驚羨的,按照國人目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准,他是幸運而不凡的,我也承認小富出身於草根階層,對窮苦人家孩子求學難感同身受,他也慷慨地資助過一些大學生,但作為他的一位老朋友,我認為,他跟隨“小本本”沒有學到最主要的人生哲理: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下,商人不行賄不可能打通關系,而打通了也未必成功,一旦成功,亦隨之授人以柄,把柄掌握在對立派官員的心裡,當商人原先依靠的大樹轟然倒下,原本取得的一切成績,將煙消雲散。

小富正處在由頂峰殞落谷底的過程中,這有力地說明了一個事實:他遺忘了“小本本”是怎麼死的:為了爭權奪利,叢松波最信任的負責財務的副總經理汪某雇佣海外殺手,在北京國貿大廈暗殺了他,還殘忍地把他的頭割下來掩埋,而身材偉岸的老板的屍體卻遺棄在秦皇島海灘,接下來警方順利地破了案,北京有四家銀行的行長被抓捕,曾轟動一時,小富應當知道他們被判刑的原因是權錢交易,但他沒讀懂“小本本”之死的真諦:官商勾結,不擇手段地追逐金錢,雖然一時鮮花錦簇,名利雙收,但到頭來必是人財兩空,商人們留在“億”字之後的零,往往是生命的虛無和感嘆。

大連新聞界消息人士說,富彥斌不僅與薄熙來,谷開來夫婦來往密切,而且隨著生意發展,與大連及北京很多高官都有權錢交易,尤其是與政治局委員李長春家人暗渡陳倉,共同發財,李的兄長李長吉任大連建委領導期間,曾全力幫助富彥斌拿地皮,搞項目,爭貸款,找關系,幾乎成了正源房地產的後台老板,他能把位於大連沙河口區的幸福e家項目(原大起大重搬遷改造地塊),開發成功,與其有關,這一個總建築面積多達150萬平方米,集住宅、商業、物業服務一體化管理的中高檔規模社區,不僅引進了大商新瑪特超市,方便了附近的群眾,而且,地價優惠,使其盈利上億元。所以,正源地產每年出資400萬元人民幣設立的正源助學基金,就是小菜一碟。

據悉,目前,這位北大城市與環境學院本科和光華管理學院研究生畢業的高材生,正在接受薄熙來谷開來專案組的調查,他們的命運是連在一起的,如同過去一起發財,現在同時交待問題,大概還要檢舉揭發,爭取重大立功表現,以前,他在極富人文精神的北大學習了9年,今後在鐵窗裡不知道還要苦盼幾度春秋,不論如何,可能接下來,他的處置結果不一定取決於犯罪事實,而更多地在於中南海權力鬥爭的格局,這就是為什麼“小本本”早早地持有加拿大的綠卡,如今更多的富豪正在趨之若鶩地移民。

在我看來,既使富彥斌能僥幸地逃過一劫,他曾被薄熙來谷開來夫婦使用過的錢袋子,和徐明,李桂蓮等億萬富豪一樣,也已經徹底地破碎了。人民從中看到了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無底的黑洞。假如富彥斌真的有點悟性,不應當像“本本”那樣盲目地追逐金錢,更不要和虛偽而貪婪的高官走得太近,不知道他是否讀過2009年7月13日我寫的《王健林應當與薄熙來保持距離》一文,我的善意奉勸的對像也包括正源地產,這不,又應驗了,接下來萬達集團也很麻煩,富彥斌和其它老板雲集聚焦,都成了中紀委的軟肋。可惜,富彥斌大半輩子沒能走出叢松波的陰影。

2012年4月7日於多倫多大學梅西學院。

TOP

等待最新内容。。法拉利 事件是什么啊?

TOP

左右派網站皆非“政治家” 逐利傳謠中共難忍


來源:多維

從北京時間4月6日開始,針對大陸網絡自薄熙來事件後而引發的種種有關中國時局的謠言,中共當局開始大規模清理網絡。有消息人士向多維證實,這番由國新辦、網管辦、公安局網安總隊三家聯合執法的整頓行為表明中共監管機構已經對目前大陸網絡上謠言四起的現像忍無可忍了。

披著政治外衣的商業逐利

在這次整治中,烏有之鄉、毛澤東旗幟網、四月青年、凱迪社區、共識網、選舉與治理等近十家代表左右兩派聲音的網站或論壇,集體被當局查封。據悉此次被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網站發布違反憲法、惡意攻擊國家領導人和妄議十八大的文章信息,被要求關閉一個月整頓自查。這次當局整頓力度之大、關閉網站之多近年來罕見。

對此有分析認為,烏有之鄉等網站錯誤地把當局正在逐步放手的政治討論自由“異化”為政治謠言自由,並以此傳謠逐利,成為導致當局整頓的主要原因。

目前外界普遍認為今天的中國,正在進入自80年代之後新的一場有關意識形態方面的大辯論之中,諸如烏有之鄉、毛澤東旗幟網等此類有明顯派系標簽、以討論時局為主要內容的網站也是借了這股“東風”,從而迅速吸引了大量受眾。鑒於中國目前存在的貧富分化情況,懷念毛時代相對公平現像的思潮開始回流,一大批渴望公平、正義的普通民眾和有左傾思想的學者開始尋找這種能夠發聲、有所共鳴的地方,大批此類網站應運而生。僅以烏有之鄉為例,據公開數據顯示,自2003年創建之後,烏有之鄉的點擊量逐年上升,尤其在薄熙來執掌重慶後更是通過和重慶市政府的聯姻而頻頻進入公眾視野。伴隨著網站和受眾的不斷互動,這些左派網站也從草創時期的中左立場漸漸向極左發展,甚至發出全面肯定文革的聲音。同理,代表右派的選舉和治理網、凱迪社區也是一樣。

但這是否意味著這些以討論時局和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網站真的以改變中國政治生態為己任?恐不盡然。同樣以烏有之鄉為例,烏有之鄉創建者範景剛曾表示,烏有之鄉的盈利主要靠自身經營圖書業務,另一方面也有普通讀者捐款支持。而烏有之鄉通過大肆渲染時局,發表極端化言論,不僅能賣出大量的圖書,而且還會吸引到更多的捐款。

至於那些經常在此類網站上發表文章的學者來說,在擴大自身知名度的同時,也能為自己帶來某些隱形的利潤。例如被認為是大陸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孔慶東就曾公開表示自己曾接受重慶方面百萬資助用於推廣“重慶模式”。可以說,今天中國輿論環境下左右兩邊走的較遠的網站,基本上都是以政治目的之名,行商業逐利之實。

謠言工廠帶來大量利潤

當極端言論乃至討論十八大時局都已無法繼續吸引眼球之時,在商業利益的催動之下,另一種對中國社會危害更為嚴重的形式開始出現,那就是謠言。

僅以3月份大陸網絡紛紛流傳的“京城槍響”、“軍車如林”的謠言為例,事後證明北京市民當時的普遍觀感是一切如常,毫無緊張。因此可以基本判定,即使當時情況是中共高層因為“薄熙來事件”而產生某些意見上的不一致,但也絕不至於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可是邏輯的理性往往戰勝不了傳謠的刺激感,以至於這則謠言流傳甚廣,使得不少打算來京旅游、出差的外地人紛紛改變行程。

當此類政治謠言流傳之時,不少民眾乍聽之下第一反應即使前往烏有之鄉、凱迪社區等網站論壇一窺究竟。由於這些論壇大都是網友發帖,不需負擔過多責任,因此在消息尚未確定情況下往往添油加醋,而這些網站的管理者也基於網站點擊的考慮,睜一眼閉一眼,對這些“謠言帖”視而不見,從而再一次將謠言傳播擴大化。

局將謠傳“軍車進京、北京出事”6位網民拘捕,關閉16家網站,並對新浪和騰訊微博被嚴肅批評。

烏有之鄉不是“政治家”

事實上,這種謠言的大肆傳播在以往的中共控制下的媒體環境中極為少見,因為在中共的傳統媒體觀中,毛澤東提出的“政治家辦報”一直是最主要的方針,辦報人要有黨性,講政治,是黨的喉舌,是一個政治問題,一種“教導”或“馴化”民眾的“治理術”。中共作為大腦得心應手的指揮著自己的“筆杆子”,社會主義的理論遺產將“新聞、自由”界定為首先是免於私人牟利的自由。這種情況之下,謠言難以傳播。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第四權力”概念以及媒體市場化、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等西方媒體觀被愈來愈多的被中國媒體從業者所接受,中國官方也在主動嘗試有步驟的放松媒體管制,讓部分媒體進入市場競爭。這種放松催生了大批體制外的以討論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左右派網站誕生。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說,作為媒體,雖然今天烏有之鄉、凱迪社區此類網站言必共和、民主、政治,但是他們並不是當局眼中的“政治家”,僅僅是借“政治家”之名進行商業經營,並在利益的趨勢下將意識形態的討論引向中共不可控的方向,這從根本上違背了中共的意願。

雖然不少大陸媒體從業人士都對當局目前管控輿論的現狀有所不滿,但是此次要求烏有之鄉等網站自查整頓卻未出現反彈。畢竟在近十年來,中共對於輿論還是有所放開的,媒體能夠參與的事件尺度也越來越大。中共也正在從“辦報”走向“管報”、從“球員”走向“裁判”、從參與者、管制者轉變為管理者,這應該說是一種進步。當它發現業界出現過於保守的時候,會適當放松輿論,同樣,當媒體出現過度自由化的傾向時,也會通過行政手段收緊調控,正如現在這樣。

商業媒體傳謠 喉舌媒體辟謠

中共對於謠言的傳播除了通過行政手段對媒體進行干預外,另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由仍處體制內的“喉舌媒體”進行辟謠。

據一位熟悉中國媒體現狀的專業人士介紹,在中共的思維裡,想最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建立公益性媒體和商業性媒體共存、類似於“一國兩制”的媒體市場局面,公益性媒體,即民眾通常所說的黨媒、官媒等“喉舌”媒體負責輿論引導,資金來源主要靠政府攤牌或者財政補貼。商業性媒體負責民眾娛樂、生活需要,也是現在中共所倡導媒體改制的主體,最終目標是走向市場,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可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進入市場化的媒體作為企業的天然向心力使得中共對於“喉舌”的操控不再得心應手,包括對於謠言的控制。

雖然商業性媒體處於吸引受眾,商業逐利的目的投機政治、並自產自銷大量謠言,但是鑒於中共一貫謹慎行事的黨性特征,也應會預料到在告別封閉的輿論環境、逐步放開媒體市場時會遇到此類情況的發生,因此在這時,喉舌媒體開始發揮出其存在的必要性。例如在近期謠言傳播的混亂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接連發文《網絡家園決不能任由謠言瘋長》、《對網絡謠言不可等閑視之 》等文章,強調對網絡謠言進行抵制,而這些文章也紛紛被各大商業媒體轉載,對浮躁期的中國社會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雖然某些時候喉舌媒體千篇一律的“面孔”和“口氣”令讀者生厭,但是在現階段中國輿論環境下打擊謠言,平穩民心方面,仍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TOP

“解放”軍報:敵對勢力造謠目的是挑撥離間


近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上噪音雜音有所增多,各種謠言、小道消息不時出現在網絡上的這一現像,《共军報》4月9日發表署名文章《慎“發聲” 不逾矩》指出,每逢黨和國家面臨大事,國內外敵對勢力總會借機興風作浪,有意制造和傳播謠言,目的就是挑撥離間,破壞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

文章稱,一些造謠骨干分子近日受到有關部門的依法查處。這也再次警醒我們:舌頭底下有政治,網絡上面有法律,切不可被謠言牽著鼻子走。

文章指出,歷史經驗表明,每逢黨和國家面臨大事,國內外敵對勢力總會借機興風作浪,有意制造和傳播謠言,目的就是挑撥離間,破壞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干擾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越是形勢復雜,越需要我們頭腦清醒、立場堅定;越是眾聲喧嘩,越需要我們明辨是非、旗幟鮮明。

文章認為,傳謠者客觀上起到了“二次傳播”的效果,有助紂為虐之嫌。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謠言因為迎合了部分群體好奇、從眾、“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等心理,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對於那些未經證實或者難以證實的信息,如果我們多一些獨立思考,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分析和處理,自然能夠不為謠言遮望眼,最大限度地壓縮謠言的生存空間。

文章指出,有人稱記者的筆下“有人命關天、有財產萬千、有是非曲直、有善惡忠奸”。盡管多數人不是職業記者,但同樣也應該珍惜自己的話語權,用好手中的“麥克風”,思想上站好崗,嘴邊上把好門,不為噪音雜音所擾,不為傳聞謠言所惑,自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扎扎實實干好自己的分內工作,為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

同一期的軍報同一版還刊發了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出的倡議——《抵制網絡謠言 依法文明辦網》。倡議呼吁互聯網行業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自覺抵制網絡謠言傳播。倡議書呼吁互聯網業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自律公約,不為網絡謠言提供傳播渠道,配合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打擊利用網絡傳播謠言的行為。倡議書希望互聯網企業加強對論壇、微博等互動欄目的管理,積極引導網民文明上網、文明發言,堅決斬斷網絡謠言傳播鏈條。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也發表文章,吁干部慎權慎言慎行慎友,不給外界留猜疑空間。文章指出,領導干部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改變一些干部在群眾中留下的不良印像。既然有“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的說法,領導干部就更要潔身自好,離“河邊”遠些、再遠些。

TOP

美國版薄熙來:羅姆尼


對於“薄羅”二人,或許終究有一個數字克星,那就是“3”。薄熙來馳名政壇有3個點:改造大連、擔當商務部長、主政重慶。對於羅姆尼而言,今年已是其第3次競選總統。常言道,事不過三,一旦羅姆尼今年大選失敗,和薄熙來一樣,或和曾挑戰過小布什的克裡類似,其政治仕途基本將逐漸走向謝幕。

羅姆尼(Mitt Romney)和薄熙來在各自黨內行事都以高調著稱。已經第3次競選總統的羅姆尼今年表現得相當搶眼,“超級星期二”之前,他就已將自己置於“准總統”位置競選辯論,風頭氣勢力壓其他候選人。最近遭免職的薄熙來此前通過運動式的“唱紅打黑”,不但創立出鶴立雞群的“重慶模式”,而且更讓其名聲響徹海內外。但就總體表現而言,兩人也難免被冠以“作秀”的標簽。

薄羅二人殊“制”同歸

羅姆尼和薄熙來都有相當顯赫的家世。薄熙來父親薄一波位居中共“八大元老之一”,歷經4代中央領導集體;羅姆尼父親喬治·羅姆尼(George Wilcken Romney),曾擔任過3屆密歇根州州長,競選過總統,並在尼克松總統內閣中身居要職;羅姆尼和薄熙來都有“進居高位”的政治野心,前者多年來一直為入主白宮而厲兵秣馬,後者被認為試圖通過“唱紅打黑”入選中共九大常委之列;而且,羅姆尼和薄熙來都曾做過苦工。羅姆尼曾在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做過保衛,薄熙來則在文革時期參加過農村勞動,並在北京工廠當過工人。

羅姆尼和薄熙來在各自黨內的口才、口碑均頗受外界關注。羅姆尼屬於多面型政客,堪稱政客中“高帥富”的典型——不僅曾高居廟堂,且腰纏萬貫,同時還儀表堂堂。而他的商業天分更是在共和黨內部口碑頗佳。中年時期,羅姆尼曾讓一家頻臨破產的咨詢公司起死回生,扭虧為贏。2001年9·11恐怖襲擊後,他頂住國內外壓力,讓嚴重虧損的20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成功舉辦,並盈利1億美元。正是憑借這種強大的個人財力和過人的辯論口才,從初選開鑼,他便一直領跑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

薄熙來本人,也可謂笑容儒雅,風度翩翩。或許源於新聞專業背景,他的講話也往往妙語連珠,口才魅力廣為稱道。他在大連任職期間,將大連從一個籍籍無名的重工業城市雕刻成花園式的世界頂級的濱海城市,更讓其蜚聲政壇。作為一顆政壇明星,此後的他無論是身為遼寧一把手還是入京掌舵商務部,他所到之處,隨即會刮起一陣強勁的“薄氏風”。

雖然薄熙來和羅姆尼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但基於中美兩國政治、歷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差異,從兩人仕途發展很難找到值得兩國智囊探究的東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崛起的中國,還是被認為衰退中的美國,兩國都面臨社會經濟“變動性”的最遭階段。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弱勢群體肯定是2012年美國大選不可避談的話題。而對於避開西方選舉政治的中共而言,一位政客在其政治操作過程中通過“運動”團結弱勢群體很容易遭到中共內部精英阻隔。

薄的“瞎折騰”和羅的“被折騰”

胡錦濤在2007年17大報告和2009年中共建黨90周年大會兩次公開強調“不折騰”,進一步充實了自己的“和諧社會”口號,而從“唱紅打黑”的薄熙來倒台來看,這種“不折騰”底線已被跨越。 看,“不折騰”已經中共黨內共識。而這一點應同樣適應於當前的共和黨初選以及羅姆尼本人的競選。

20世紀60年代,美國左翼思潮和左翼運動達到頂峰,而80年代初裡根(Ronald Wilson Reagan)上台後,美國內政外交開始右轉。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任期內,因為“9·11”恐怖襲擊致使新保守主義當道,從而將極右的政治傾向推向頂峰。加之,共和黨內部一直對於外交內政議題普遍持“右”的立場,因此,羅姆尼早年在國內社會議題(支持槍支管制、支持同性戀,支持墮胎等)的立場凸顯其“中間偏右、不夠保守”的色彩,在共和黨人看來無疑是一種離經叛道的“自我瞎折騰”。

羅姆尼還被迫卷入共和黨內耗。雖然當下羅姆尼看似在共和黨獨居鰲頭,且共和黨大佬以及茶黨開始對其表示支持,但這何嘗不是共和黨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一種無奈選擇。況且,桑托勒姆依舊對黨內候選人地位覬覦如故,而一些極端保守派依舊對羅姆尼不肯買賬。

美國大選和中共“重慶風波”堪稱2012年政界大事件。雖然羅姆尼近來上演“帽子戲法”,基本鎖定同奧巴馬的對決之勢,但考慮到黨內長期耗戰和“被折騰”,加上競選籌款差額,羅姆尼在大選中很難占優勢。避開兩國政治體制差異,如果羅姆尼此次競選失敗,和薄熙來相似,其政治仕途基本可以走向低潮。

TOP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責胡專制催生謠言


來源:參與
作者:洪深

    (參與2012年4月10日訊)南方都市報昨日(2012年4月9日)獨家披露: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稱胡專制催生謠言。
  
    其《武和平:“當群眾知道一切,國家才更有力量”》消息透露: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前日就“現在謠言如四面楚歌”問題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為什麼會出現謠言呢?我在想,會不會我們掌握信息的一方,不說話,或說得太少。掌握信息的人越封堵,越不告知,謠言就越盛行。”又說:“當群眾知道一切,國家才更有力量。……政府及職能部門應當將公開透明作為常態,不公開作為特例,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可現在這個問題還存在瓶頸,一遇突發事件,由於缺乏透明度,公眾就會質疑你的公信力,你越是不敢講,不願講,就等於拱手把椅子讓給別人坐,麥克風讓別人說,形成一個怪圈:事發——隱瞞——瞞不住——流言四起——被迫公布真相,然後再有事發還重蹈覆轍。”
   
    網民吃驚:“我們掌握信息的一方”顯然指胡錦濤為首的胡中央,作為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竟然將謠言出現的主要責任公開歸結為胡錦濤不讓群眾知道一切,以至於現在國家面對謠言如四面楚歌而毫無真正的控制力量。公安部新聞發言人的言論代表著公安部,為何公安部也繼北京日報要求總書記不要凌駕於中央政治局之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諷胡錦濤幾百個文件是治國敗筆之後,再要求胡錦濤為謠言如四面楚歌負責?
   
    不論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的主觀意圖是什麼,其上述言論客觀上已讓許多網民憂心:公安部為何竟然不願與胡錦濤保持一致?
    耐人尋味!
   
    2012年4月10日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責胡專制催生謠言
 
      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前日就“現在謠言如四面楚歌”問題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 “為什麼會出現謠言呢?我在想,會不會我們掌握信息的一方,不說話,或說得太少。掌握信息的人越封堵,越不告知,謠言就越盛行。”

TOP

私通薄熙來出賣消息 溫家寶侍衛長突換人


來源:蘋果日報

       中共高層因薄熙來事件發生權鬥後,官媒證實總理溫家寶的侍衞長換人,專責溫警衞工作的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衞局副局長李潤田去職,由副局長王慶接手。官方無公布李去職原因,未知是否與早前傳有中南海內衞人員與薄熙來私通,向薄出賣高層動向消息有關。
   
      李潤田多年來,一直以中辦警衞局副局長之銜跟隨溫家寶外巡,上月 9日全國「兩會」時,他還陪同溫家寶參加廣西代表團的討論會,但《福建日報》報道, 4月 2日至 3日溫家寶視察泉州、莆田、福州等地時,「中辦警衞局副局長王慶等領導陪同」,顯示李在「兩會」後已去職。

    中辦警衞局俗稱「中南海禁衞軍」,主要負責中央政治局、全國人大、政協領導人和來訪重要外賓的安全工作。中共九名政治局常委前五位,每人相應配有一位副局長,專責安保。重慶事件爆發後,外傳薄熙來和王立軍曾買通中辦警衞局人員,打探胡溫等高層訊息。
   
    此外,官方《保定日報》披露,中共王牌部隊第 38集團軍軍長最近換將,原軍長王西欣改任國防大學副校長,其空缺由第 65軍軍長許林平接替。
   
    38軍駐守在保定,是最近首都北京的野戰軍,八九六四時曾奉調入京鎮壓學運。時任軍長徐勤先因抗命拒率部入京戒嚴,事後被中共撤職查辦。

TOP

王立軍進入美領館 律師分析:有人在撒謊


來源:博訊

  最近一段時間,最火的新聞莫過於王立軍進入美國總領館事件;一時間各種新聞、傳說和解讀讓人不知所以。本律師想從法律角度,就其中一篇網上流傳的《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對王立軍私自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並滯留事件進行調查評估的通報》談談看法。我無法對該通報真偽做出評判,只對其中的一句話作法律技術分析。這句話是“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後,先與美方人員談了有關合作交流事項,隨後提出避難的請求,並根據美方要求寫了政治避難申請。”

  我的結論是,這句話描述的事件經過不符合美國法律也不符合美國法定的駐外使領館工作程序細則,更不符合使領館工作人員的日常習慣,所以應該不符合事實。我的分析如下:

  1. 美國移民法對外國人人權的保護基本上有庇護(Asylum)、難民(Refugee)和臨時保護身份(TPS)三個途徑。按移民法INA208條款,庇護由美國境內的國土安全部移民局和司法部移民法院管轄,必須在美國境內提出申請,填寫移民局I-589表,隸屬國務院的使領館無權接受甚至無權轉交這個表格,只有上述兩個機構才有權受理I-589表。所以說王“根據美方要求寫了政治庇護申請”這話不對,因為美方這一要求違反自己的法律規定,不會提出這個要求。

  2. “中辦”說 的王立軍寫的“政治避難申請”,我推理這不僅是庇護而且包括“難民”(Refugee)。按照美國法典1525和1157條規定,駐外使領館只考慮駐在國的第三國國民的難民申請,王是中國公民,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提出讓他做“難民”申請,也是違反自己的法律,而且美國在亞洲處理難民事務的領事館在香港、馬尼拉和新德裡,中國大陸沒有一個。

  3. 臨時保護(TPS)身份只發給已在美國的外國人,原因是他們的國籍國發生了重大軍事衝突、地震、水旱等自然災害,以往的薩爾瓦多和最近在美國的敘利亞國民可以申請這個身份。1949年以來美國沒有給中國公民這個資格,王立軍又不在美國境內。

  美國外交事務手冊(相當於行政部門工作條例)規定,對於處在危險境地、面臨生命危險的外國人,如被暴徒追擊的情況,美國使領館可以提供“緊急避險保護”,但這個保護是暫時的,待情況好轉後,應立即讓這個外國人離開使領館。

  美國外交事務手冊(相當於行政部門工作條例)的9FAM APP.O 307明確規定,對於走入使領館要申請庇護的外國人,執行FAM227、228和229的規定,一律按個案根據實際情況處理,統一政策是,不允許給予任何外國人庇護和難民資格,因為這個不在國務院的法律授權範圍。特殊案例要迅速告知國務院運行中心,國務院總部要考慮美國全面的外交政策、重大人道主義援助和特別“緊密性的”美國國家利益;對於第三國國民申請難民資格的人要通知駐在國政府或者聯合國難民署的辦事處,尋求協助和信息咨詢。一般由聯合國難民署處理;如果駐在國處理得體,交由駐在國處理。

  據一位退休專業人士說,美國法律禁止給外國人庇護和難民身份,否則駐外使領館要爆棚。外國人進入要申請,遇到此事時必須立即向國務院總部報告請示,首先要看此人對於美國外交利益的長期價值和是否存在“極端的”和“特殊的”人道主義原因。

  回頭看,自稱“中辦”發布的通報,說王立軍提出了政治避難的要求,這個是有可能的,他提出是他的自由,但他可能不了解美國這方面的法律;但通報說:“並根據美方要求寫了政治避難申請”,這種說法完全不符合美國的法律和行政規定,有誤。但由此能否推斷這個報告是假的,超出了本文的分析範圍,且有歷史來驗證吧。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大使館館舍有不被侵犯的權力,而領事館只受《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約束,其館舍保護司法豁免權低於大使館 ,經館長同意,中國政府工作人員可以進入,包括警察也可以進入。---這個是位退休專業人士告訴我的,我還需要時間進一步查證。

  根據以上分析,六四後很多國人經過香港到美國,當時香港仍在英國屬下,基本按“難民”處理這些個案,把這些人送到美國後,他們在美國申請庇護身份。即使使領館“違反美國法律”在中國境內給這些人庇護和難民身份,但由於中國政府把守著各大關口,美國使領館很難送六四人士出去,於是出現了當年的“黃雀行動”----那基本上是“偷渡”。

  再就事論事說說方勵之的使館之行。我從法律的角度分析,美使館接他屬於幫他“緊急避險”,並不是政治庇護,因為他確實面臨危險,而且他對於美國外交利益具有很大價值。隨後他被接到英國,在那裡通過“難民”(REFUGEE)身份進入美國。如果是“庇護者”(ASYLEE),為何不直接從北京飛往美國呢?

  王立軍進入美領館後,他可能提出了“庇護”或者“難民”申請,但美國人可能在“價值”和“緊急避險”方面考慮了法律條款,就拒絕了他。這是我的猜想,但法律是白紙黑字擺在那裡。

TOP

很相似:方勵之庇護案VS王立軍要求庇護


來源:VOA

  因1989年天安門事件而流亡美國二十三年的中國物理學教授方勵之溘然而去,這引起追求民主的中國異議人士一片唏噓和哀痛。但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位同鄧小平唱對頭戲的教授進美駐華使館之遭遇,和目前接受“調查”的重慶副市長王立軍進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之事件竟然有著很多相似之處。

  方勵之教授是4月6日在亞利桑那州家中突然去世的,享年76歲。參與或關注中國近幾十年來民主事業的中外人士無不對此感到突然和悲痛。很多人都知道,方勵之在1989年64民主運動被鎮壓之後,進入北京的美國駐華使館,並在那裡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

  方勵之王立軍都曾進入美駐華機構

  就在方勵之去世前兩個月,也就是2月6日,重慶副市長王立軍也是突然進入了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釀成轟動一時的王立軍事件。

  方勵之和王立軍事件有許多異同。相同之處,他們都以“特殊”方式進入美國使領館,不同之處是,王立軍只停留了一天,遭到拒絕後,自動離開,被中南海帶走進行“調查”,而方勵之則得到了批准,在美國使館中停留了384天並最終成功來到美國。

  相同之處還有,方勵之和王立軍是中共建政以來以“特殊”方式進入美國駐華使領館的“僅有”的兩位高級干部,都曾是共產黨員。不同的是,王立軍是副部級高干,現任共產黨員;而方勵之是“因資產階級自由化”而被鄧小平開除了黨籍的前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

  至於王立軍為何進入美領館、為何又出來,沒有確鑿的消息加以證實。不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很快說,王立軍是“自願”離開的。

  方勵之的“幸運”和王立軍的“不幸”

  後來美國的許多報道都提到,是美國外交慣例不允許駐外機構批准所在國的國民在當地提出“避難”或“庇護”要求。(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前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前駐廣州外交官譚慎格等的講話和觀點)。

  華盛頓資深新聞工作者比爾.戈茨報道說,王立軍進入領館後,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何孟德跟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聯系,駱家輝馬上同美國國務院高官聯系,並建議給予王立軍庇護並允許他待在領館內。但是,白宮不批准駱家輝的提議,擔心如果在領館內窩藏一位中共高級官員,就會影響到美中關系,特別是考慮到再過幾天中國副主席習近平要抵達美國進行訪問。而習近平在今年秋天召開的18大上即將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

  美國也曾拒絕接納方勵之

  戈茨在2月21日另外一篇報道中說:“王立軍這次的待遇和上次方勵之的待遇大相徑庭。”戈茨報道說,1989年,方勵之當時是作為美國總統老布什的客人被請進美國駐華大使館,得到庇護。他在使館停留了13個月,直到中國當局放他來美國。”

  戈茨的這種說法,為很多人所證實(前總統老布什、其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前駐華大使李潔明、前駐華記者、中國問題觀察家孟捷慕等多人)。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提到,一開始,方勵之進入美國使館希望能得到庇護,也是遭到王立軍的待遇----被拒絕了。

  方勵之去年曾發表文章說,六四開槍鎮壓後,“6月5 日晚,李淑嫻和我住在建國飯店。半夜,電話鈴響,是美國駐北京大使館代辦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2006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記者注)打來的,他急匆匆地說:“我是今天下午見到你們的薄瑞光,歡迎你們來大使館住,你們是布什總統的客人,如果同意,我們馬上開車去接你們。”

  方勵之說,薄瑞光的態度和下午他們曾到使館時的態度,“有了180度大轉彎”。

  方勵之說:“那天(6月5日)下午,我們在Perry Link (林培瑞)(中國問題研究學者、加州大學河邊分校教授、當時擔任美國科學院中國辦事處主任---記者注)陪同下去大使館,想在那裡暫住幾天,以渡過動蕩不定的時局。薄瑞光接待了我們的。當時李潔明大使和夫人莎莉(Sally)剛到北京,尚未搬入大 使官邸。大使館事務由薄瑞光代辦主持。薄同我們談了兩個多小時。看得出來,他不歡迎我們在大使館暫住。所以,我們於下午4點多鐘離開使館,去建國飯店過夜,林培瑞則回了他自己的家。沒想到,只過了幾個小時,薄瑞光的態度居然大變,不但歡迎我們去住,而且說是作為總統的客人。

  美駐華使館挨罵  被迫改變態度?

  方勵之說:“後來知道,態度大變的原因來自華盛頓的。當天下午(美東時間),國務院的傑弗裡.貝德Jeffrey Bader(美國國家安全事務資深亞洲項目主任---記者注)得知駐京大使館“不歡迎”我們的作為後,火了,急了。他要立即給駐北京大使館打電話,交待國務院的態度。貝德一時找不到保密電話,因為是 星期日。事情不能拖,不在乎保密了,貝德就用可被中方監聽的電話直接打到使館政治處。說來那一通電話倒是不怕被監聽,因為最主要的一句話是:“What the f*** are you doing?”

  一聽“f***”,薄瑞光等立刻明白了。趕快打電話給我們:歡迎。”

  方勵之在這裡省略的,是美國的“國罵”F word,相當於中國的著名“京罵”三字經,也就是艾未未的發課公司的英文發音。

  拒絕所在國避難申請,是美國國策?

  方勵之繼續說:“當然,當初的“不歡迎”態度,並不是薄瑞光自定的,也是美國當局的一般性政策,薄瑞光特來解釋過這一點。也與布什和斯考克羅夫特的回憶相符。”

  “打電話後,薄瑞光,科技參贊和武官立即衝進一輛有防彈玻璃的面包車,迅速開到建國飯店後門,摸黑接我們進入美國駐京大使官邸。他再次說,你們是總統布什的客人,願意住多久就住多久。”

  李潔明:方勵之是美中人權問題活像征

  幾年前過世的前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也在其回憶錄中說到了這一段歷史:“方勵之跑入美國大使館,活生生就是間諜小說的情節。他們夫妻和兒子先主動找大使館和美國,被使館勸離,後來,華府國務院分析了中國的運動後,下令把他們 找回來安排。大約夜裡11時,羅素和代理副館長薄瑞光(Ray Burghardt)溜進建國飯店大門,找到已經又聯系上並躲進一位美國記者房裡的方家三口。羅素和薄瑞光這兩名職業情報外交官,  活像007情報員詹姆 斯.龐德,悄悄摸到方勵之棲身的房間。早已經准備好了的方勵之應聲開門,他們用中國話說:“我們走!”一群人穿過飯店大門時,加速快跑,彎腰弓背,躲躲閃 閃,直到方家三口鑽進美國使館的面包車。”

  李潔明在1989年7月給國務院的報告中說:“方勵之是美國邀請來赴宴的客人,現在跑到美國使館來避難。”他還說,方勵之“就是美中在人權方面衝突的一個活生生的像征”。

  李潔明1989年7月給國務院的秘密報告現在已解密,原文鏈接在此: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47/doc11.pdf

  被中國一些人說成是極端反華的李潔明還給老布什總統提出建議:中止美中之間的軍事交流,包括停止對中國的軍售。

TOP

王岐山沒問題 道聽途說的十八大常委名單


來源:明鏡

 2012年美國政治大戲——選總統。2012年中國政治大戲——選常委。十八大中共中央總書記是黨的核心,大陸十幾億人的皇帝,常委是核心周圍的最高領導集團成員。“常委是誰?”成為中國大陸政壇和港澳台及海外報刊的熱門話題、猜謎打賭、街頭巷議的新內容。現將耳聞的道聽途說的一些評議閑談綜述如後。由於政局變幻莫測,常委名額、人選均為變局,最終定局尚待2012年十八屆一中全會投票後才能敲定。

  江澤民、曾慶紅密謀、串聯,出奇兵,壓團派,習近平在勝利壓倒李克強之後,順利進入十七大常委會,成為王儲之一。在習近平遲遲地又是穩穩地奪得軍委副主席座位之日,即掌握了十八大總書記侯選人的保票之時。這樣,習近平作為確定進入常委會,並是總書記的不二人選,對於過去的黨爭對手(如李克強)和潛在的有野心的黨爭對手都要懷柔、招安,成為支持自己、至少不添亂的團結對像,悄悄組閣,對內實行團結、寬容的方針,體現未來核心的政治家度量和胸懷。為組閣做組織准備與思想工作,對國內局勢將執行一切為了創造平穩接班的局面,發揮習氏在奧運會時負責安全沒出大事的維穩經驗,一定不惜一切代價,壓制住任何“茉莉花革命”的蛛絲馬跡和任何萌芽狀態下的不滿(包括艾未未的行為藝術和辛子陵重新評毛與反腐敗的救黨言論),只准一個主流聲音(連孔子像也從天安門邊搬進了國家博物館內),只許一家之言(黨史二卷唱“文化大革命好”,文革中經濟發展快就是好,就是好!),衹能贊揚歌頌偉光正了。這是為2012年登基典禮營造歡樂勝利團結的喜慶氣氛。在接班之前,習近平不能犯任何錯誤,授人以柄,謹小慎微,又不能不露點崢嶸,顯出獨立自主、有主見、出新意的新領導形像。這樣,習說話行事很難,既要堅持原則,四平八穩,又要講點新話,爭取民意。但是千萬不能出現被左右派抓住不放和得罪選民的漏洞。而且,不能得罪當前和今後的任何一個常委,以免上任後留下隱患與積怨,絕不能自己孤軍深入,過分表現自己,不必要的樹敵過多。保持能團結各方(包括溫、薄)的形像。

  李克強長期擔任共青團的領導、當過省委書記,原來看好接胡錦濤總書記的班,後來被一直擔任行政領導職務的習近平頂替。一直低調的李克強近日頻頻亮相,出訪歐亞等國,國內會上會下侃侃而談,展現出勝任總理一職的形像與實力,北大博士的學歷有助於增加自信心和公信力。從大環境看,李克強擔任2013年總理,2012年昇位為黨中央二把手似已手到擒來了。問題是總理將面對1989年後“富官改革”留下的隱患:兩極分化、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制度化腐敗高發態勢,生態環境惡化,社會道德墮落,經濟潛伏危機,既要保GDP增長,又要改變經濟增長方式、減少碳排放的無解難題等將使這位新總理難於應對。估計李克強將采取從小事、具體問題著手,烹小鮮式治國,如他在遼寧的重大政績就衹是棚戶區改造,未來的政績也將繼續表現於廉租房之類的建樹上,側重經濟,干好份內應做的事,以周恩來、朱镕基、溫家寶的務實風格為榜樣,而不會搞趙紫陽式的真改革,也不會學習下台前大唱改革歌的溫家寶和高唱紅歌的薄熙來,搶胡錦濤和習近平的風頭。這位團派政治起家的二把手,會集中精力團結、依靠王岐山等副總理,投入經濟工作,爭取GDP增長率保持7-8%以上,從經濟基礎上穩定社會。因此,他不會在政治上出風頭,為難新常委,將是一位經濟總理。

  王岐山進常委不應成為問題,行政職務是人大委員長還是常務副總理,有不同說法。王岐山從杜潤生的農村改革干將,到朱镕基手下的建行、人行副行長,又調到廣東、海南、北京,擔任黨政首長。十七大進入政治局、國務院,最近還擔任胡錦濤特使,領隊同美方舉行高級會談。這一連串的驕人經歷,使王岐山擔任常務副總理,配合經歷相對簡單的李克強,似為恰當的人選。比較之下,人大委員長職務,可以有更多的候選人競爭。王岐山工作務實,不搞花架子形像工程,反而為奧運工程砍掉預算。非典時身先士卒,不避風險等,實實在在的工作作風頗得市民好感。因此,估計王岐山可進常委,協管國務院,擔任李鵬內閣中的朱镕基角色。

  如果王岐山不擔任人大委員長,而當國務院副總理,則吳邦國人大委員長遺缺由誰補上,誰就必然是常委。街頭巷議的熱門人選是團派的汪洋和老太子黨的俞正聲。俞為上海市委書記,汪為廣東省委書記,兩人的現在職位又都是政治局委員,離常委都衹是一步之遙,都有希望。如果常委競選人中,太子黨太少,俞正聲呼聲更高,以保持平衡,留一位年齡較大的經歷豐富的政治局委員任常委,與鄧小平家又有密切聯系,曾在康華任職的特殊經歷,也可在高層出現爭論中緩和氣氛,調解矛盾。但是,如為了增強改革銳氣,加重團派實力,汪洋可能勝出。

TOP

從北京到地方 中國掀起政治效忠潮


來源:旺報

  3月中旬,薄熙來被免除重慶市委書記一職之後,無論是中共高層或地方都掀起了一波「表態大運動」。上周,這股表態氛圍更燃燒到極致。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人民日報》、《共军報》、重慶市,乃至江西省等等,無不表態效忠中共中央,「與黨統一思想」。

  綜觀過去90年的黨史發展,「表態政治」一直是中共內部權力制衡和鬥爭的重要文化。從早期長征年代的遵義會議,乃至毛澤東時期的各種政治鬥爭,或到5年前的上海前市委書記陳良宇落馬,中共無不藉由「表態站邊」,進行鬥爭清算、鞏固高層的權威。

  這次薄熙來落馬,中共高層又搭建「表態政治」的舞台,供地方大員盡情演出。此次,中共大陣仗安排表態戲碼,有一說法是,即便薄熙來下台,但過去幾年來他所培植的各種勢力、左傾思潮,甚至組織,並未完全「樹倒猢猻散」。高層必須透過讓各界表態,鞏固忠誠勢力,讓胡溫體制在「穩中推進」環境中,安然交班。

  眾所皆知,中國各界都認知改革的重要性,但對於實際作為,卻莫衷一是。各方的爭論逐漸衍生出三股左右中國社會發展的力量:維穩派、中間偏自由路線的改革派、左傾路線。在薄熙來事件前,這三股力量相互共存、彼此平衡。

  薄熙來倒台後,在中共強大的壓力下,以回歸毛澤東時期的左傾路線(又以「烏有之鄉」為代表)內部陷入內訌,導致左傾力量出現式微跡像,令其他兩種路線騰出揮灑空間。

  但維穩派和中間自由派,並非矛盾關系。即便走中間路線的改革派,也不否認穩定的重要性。但以軍隊、警察作為壓制力量的「維穩」路線能走多遠,改革派正積極尋找出路。

  對維穩派而言,當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穩定」。從近期《共军報》、《人民日報》、各方大員高舉「在大是大非上頭腦清醒,在路線原則上立場堅定,不被謠言、雜音、噪音所干擾」、「反對軍隊國家化」紅旗,無不宣示對黨中央的效忠和「一切惟穩」的立場。

  至於以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首的改革派,動作也不小。甚至某些原本認為溫家寶「玩假的」的雜音,逐漸有所轉變。

  去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溫家寶在回答提問時,曾脫稿答覆說,「堅持依法治國,最重要的是改變權力過分集中和以黨代政的現像,這在當下尤為緊迫」。溫的一席話,撼動全場。當時,北京就出現一個聲音是,「槍」(軍隊)和「錢」(金融)可能是中國改革路線上的兩大重要領域。

  在槍方面,近年來,「軍隊國家化」聲浪在共軍內部此起彼落,雖未形成一股關鍵力量,卻逼得溫家寶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共军報》又不斷力陳「堅持黨指揮槍」。顯見,以專業主義的「軍隊國家化」意見,確實在部隊裡潛伏著。

  但一個微妙的變化是,去年起,大陸國防部在中央軍委之外,設立發言人體系,代表共军發布國防資訊,形式上,也算開啟黨政分界的第一步;上周,中共又成立「全軍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即被外界視為「近年來中共對軍隊反腐的最強力動作」。

  在錢方面,深具壟斷性質的大陸金融業是長期被大陸民眾詬病的對像;金融業又是繼軍隊之外,不少「官二、三代」聚集的大本營,既得利益結構穩固扎實,是中國的改革路徑中,不得不觸及的領域。

  上周,溫家寶在大陸南方各省調研時,就把改革大刀砍向銀行業。他指稱,中共中央已經統一思想,打破金融業的壟斷,讓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浙江溫州為試點的第一步。

  這個動作的潛台詞是,溫家寶打算在當政的最後一年,革新利益結構,打開改革的突破口。想當然耳,只剩一年時光,難度之艱,絕非易事。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