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男女做爱时有好几亿的中阴身在偷看

就看过一本说大学和禅宗精义,没有前面说的那么可怕,很无语,论语别裁居然有那样离题万里的谬误?看各楼发的内容,活脱脱一个神棍,是确有其事?还是胡乱编排?

TOP

对南老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看过他关于易方面的书,感觉南老没有楼上几位说的那么浅薄,希望各位能冷静理性的看待,既不盲目崇拜又不要恶意中伤,看待他如老师一般敬重就是了,老师难道不会犯许些纰漏?古语云:开卷有益,如果没读过他的书,我看还是不要妄言为好呀

TOP

:lol :lol :lol

TOP

管你多少亿?
刚本超薄003,通通阻挡。
现在特价哦!


感觉这文章是黑南怀瑾的吧

TOP

回复 7# qiongao 的帖子

幸亏是苏州,我在湖州!!!!!!!!!!!!!!!!!!!!!!!!!!!!!!!!!!!!!!!!!

TOP

造人要难中国就不会十来亿人了。。。

TOP


李敖: 简单的书








最近李登辉用国际的媒体,就是美国的「新闻周刊」,发表他的谈话
在新闻周刊里面,有一段谈话他吹牛说他懂得中国的古典的文化

尤其有一段话,最重要的一句话,他说"我曾经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易经"

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易经
我们侧面了解,他花了两年的时间,不但是研究易经,还请来有人指导他,易经的老师教他易经
然后他就认为他是专家了,就到处讲他懂得易经,甚至对国民党政府的高阶层的军官们将军们大谈易经
在很多的场合里面,也大谈易经
台湾目前有两个人不懂易经,可是最喜欢谈易经的
一个就是李登辉
另外一个就是新党的朱高正
他们两个人最喜欢谈易经
朱高正虽然不懂易经,可是他比起李登辉来,还懂得很多很多,虽然懂得的部分是错误的
那李登辉所了解的易经哪,也是错误的
什么原因呢?
易经这部书,在中国古代的书里面,是最复杂的一部书
这话怎么说呢?
你要看中国的图书分类,一般你看四库全书,都分成经、史、子、集四个大类
在经这部分呢,一开始这个易经,研究易经的书最多了,多得不得了
请大家注意,在中国古代的书里面,讲排名,本来是由诗经开始挂帅的
可是到了汉朝以后,这个经书就由易经开始挂帅了
为什么这个经典,这个排名战里面,易经最后跑跑跑,跑到超过了诗经呢?
这就表示易经这部书,被不断的给它神话,不断的给它加油加酱
把好好的一部书,也是很简单的一部书,给它弄得非常的玄虚
玄虚以后呢,就给很多人,妖妄的人在利用,好比说算命先生、风水先生,乃至于所谓中华民国总统,这些人就在利用,利用易经来做很多离奇的解释
事实上,真的易经不是这个样子的
真的易经其实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复杂
从它的名字,从它的书名,我们就了解了
书名叫做「易经」,「易」就是简易的
本来它的名字不叫「易经」,叫做「周易」
就是周朝人用的一部算命用的书,并且很容易学会的,叫「周易」
所以我们现在看看这个图片就知道了
我们看看古书,基本的易经的排版,就是这个样子

大家看起来就密密麻麻,看起来密密麻麻,这个易经
一般人看起来就很难懂,很难懂这个东西
然后就来了很多的传说,就说易经最早是古代的最早的圣人叫伏羲,伏羲造的八卦,造的易经
就是这个伏羲

当然这就是古代人想象中的这个样子,伏羲
易经是什么东西呢?
我现在用最简单的话把它讲出来
我们说:妳这个女孩子讲话颠三倒四的,一会儿讲的话就变卦了
大家注意,变卦这个卦字,就是易经的最基本的一个结构,叫做「变卦」

为什么叫变卦呢?
本来这个卦
卦里面有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这个一横一横
这个卦里面的一横,这个横线就叫做爻
爻分两种爻,一种叫阳爻,一种叫阴爻
阳爻是什么意思?
就代表男人的生殖器,就「卵叫」
什么叫阴爻呢?
中间带个洞了,这指女人的
所以阳爻,什么叫阳爻呢?
只要三条爻,就是这个干卦,乾坤的干,干卦
两个三条的爻,大家叫双干卦
换句话说
三个中间带洞的,这就是坤卦
两个就是双坤卦
这就是基本的结构
然后就是一条横跟两条带洞的这样排列组合
排列组合什么结果呢?
就是以一个卦为单位的话呢,每个卦从下向上这样算
一二三四五六这样算,一共六个爻
你看一二三四五六
这也是一二三四五六,六个爻
然后六十四卦,一共就是三百八十四个爻
有三百八十四个变化
换句话说,我们也统计一下
在三百八十四个变化里面,说「吉」的,吉祥的,这件事是好做的,可以做的,有一百二十一次
说「凶」的,这件事情不该做的,有五十二次
说「无咎」的,无咎就是说,对的,没什么错,这种有八十五次
在三百八十四次里面,有这么大的比例讲到吉凶跟对错的问题
这证明什么呢?
证明它根本就是一部,所谓易经就是一个手册
什么手册呢?
算命的手册
我们现在到庙里去抽签是吧
然后在那个签的架子上面撕下一张来,这个多麻烦哪
他弄了一本书,全在这里边了
你抽的第五号的签,一查一翻
喔,第五号是讲什么东西
基本上易经就是这么一个结构
古代易经的书,很多种
像我们从古书里面,像左传这种古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有很多种,只是现在留下的这一种,算是传下来了,其它的很多种不见了
那现在这易经里面,我们就看到,它这个六十四卦里面,事实上就是六十四种的说明
你抽到了第五号,就告诉你说明
抽到了第八号,告诉你说明
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玄虚
像李登辉口里面这些乱七八糟的大道理
根本没有
现在我们懂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看
我们举个例子看,看看易经里面第一部,就是六十四卦里面第一卦,就是干卦
这个干卦里面,我们看看它怎么写的
这干卦,你看到没有,六个直线的,中间没有带孔的,带洞的,这表示非常男性的卦,阳刚的卦

大家看看这些字眼,有的我们见过
有的好比说,你看,"干,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这是文言文
这文言文之后呢,大家开始翻译啦
结果翻译的,我们看到所有的,几乎所有的易经的书,都不能够把它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直到有一个人出现,那个人就是李敖
现在我们看一看,我们目前最标准的解释易经的书
请大家看看,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这个是由「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出钱请他们翻译的
当时这「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跟徐芹庭注释的

南怀瑾在我看起来,根本就是个骗子
我们看看,我们去看看他怎么翻译这个句子
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看
先看看这个九三,我们看看九三这段话
你看我李敖的标点,"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他怎么标点你看看
看看这个标准本,他们台湾标准本标点的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一点
"夕惕若",一点
"厉无咎",一点

他把"夕惕若"中间加一点,"厉无咎"加一点
我的标点看到没有,是"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他这么标点,我给它打个叉字
什么东西啊,完全胡说八道
根本整个翻译都是错的,为什么错的呢?
他连断一个句啊,都断不出来
换句话说,这个南怀瑾、徐芹庭他们跟中国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出钱搞的这个东西,连断句都断不出来
什么原因呢?
我举个例子给大家看,请大家看这一段
清朝末年有个大学者叫做俞樾
你们如果看我李敖的真相新闻网,看这个片头的时候,我站在一个字的前面,那个字就是俞樾写的
他是章太炎的老师,学问最好的
他写了一部书叫「古书疑义举例」


他里面就讲到这段话,请大家看
这周易干卦里面有一段话叫「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
"惕者",大家注意啊,他开始分析了
"惕惕也"
所以王惕吾,联合报死的王惕吾,严格讲起叫做王惕惕吾才对
"惕惕也"
什么意思呢?
就"终日干干,终夕惕惕也"
看到没有
"君子终日干干,夕惕"
「夕惕」两个字什么意思?
在古代的文法里面是简称了,把前面的话呀,不再重复了
所以终日干干,终夕惕惕
白天哪就努力工作,晚上呢努力觉悟
所以「夕惕」两个字是终夕惕惕
所以把它标点成「夕惕若」的时候,你看
"后人",后代的人,包括现在什么南怀瑾这些骗子,"不明白一言即为重言",讲一次即为讲第二次,重复讲一次
这里讲一次,终日干干讲一次,夕惕就是终夕惕惕,就第二次
他只讲一次,不讲第二次,所以我们看不懂
"遂以为「夕惕若」为句矣",以为「夕惕若」就变成一句
那是错的
换句话说,人家清朝的这些了不起的学者,早就发现了这种「夕惕若」的标点方法是错的
可是台湾这些学者们,这些搞中国文化复兴的这些政客们,他们出的钱编的这个书,结果还把它写成「夕惕若」,这样标点的错误,可见根本完全不了解易经
所以解释半天,都是胡说八道
请大家看看这段话怎么解释呢?
我们最简单的解释大家看

"干,元亨利贞",看我李敖怎么翻译,清清楚楚
第一个,"男性卦"
"干,元亨利贞"
"好的开始,可以发展,可以繁荣,可以结果",元亨利贞
第二,"初九,潜龙,勿用"
"九在最下面一行",倒着算的嘛,六行
男人的卦叫做这个九,女人的卦叫六
所以初九就是男性的卦
"九在最下面一行"
"龙潜在水底,不要有动作",叫做潜龙勿用
好了再看,"九二",九二的话倒数第三就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见就是现,出现了
换句话说,"九在倒数第二行,见到龙升到田野里面来了,见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就是"九在倒数第三行",九在倒数第三行就是第四行
这意思呢,"君子白天努力,晚上努力,这样干,就没错"
看到没有,"君子终日干干",白天努力
"夕惕",就是「终夕惕惕」,晚上努力
"若厉",就是这样子干
"无咎",就没有错
看到没有,讲得清清楚楚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就是"九在倒数第三行,龙在下面跃跃欲试了,没有错"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飞龙在天上了,见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上九",九的第一行,"亢龙有悔"
"龙飞在天上,高过了头了,是要后悔的"
"用九",这最后一行,"见群龙无首,吉"
"九外一章,就见到许多龙,谁也没有头了,是好现象"
大家注意,我们这「群龙无首」,现在讲的话跟古人的解释不一样的
现在「群龙无首」是说,乱成一团了
好比说真相新闻网董事长柴松林撞车了,真相新闻网就群龙无首
这个不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现在解释是说,这个「群龙无首」是什么意思呢?
「群龙无首」的「群」字是「卷」的意思
什么叫「卷」呢?
在甲骨文里面,这个龙字的写法,画图是圆字的
我拿一个图片给大家看
这是日本人编出来,殷墟的甲骨文
请看到这个甲骨文,请看到这一面
请看龙字,龙字这一页看到没有

很多龙字写法是圈的,这头跟尾咬在一起
你看这下面的就看出来了,在下面,第三栏

很多龙字你看到,头跟尾都咬在一起,这甲骨文
这咬在一起是说,头跟尾,首尾连在一起了,变成怎么样呢?
卷成卷的龙
群龙就是卷的龙
卷的时候又怎么样呢?
就看不到头了,头很不明显了
这时候这种情况就是吉,是好现象
为什么呢?
就表示说,你这个龙这么样的优秀的敏锐的动物,你卷成一团比较好
为什么呢?
你不卷成一团,就是直线条的,是叫亢龙有悔
你龙啊,直线条的去的话呢,这个就比较厉害
像我李敖就是亢龙,不太能够打圈的
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了,这种解释就解释得清清楚楚
可见我们要用文字学,古代的学,才能够了解这一点
同样的,我随便举个例子给大家看
那谈女人的卦有没有?
也有
易经里面有一个咸卦
这个咸卦里面大家看看

这个咸卦里面说,"咸,亨,利,贞,取女吉"
"初六"怎么样,这个"咸其拇",什么这种字眼
大家注意啊,这个卦什么卦?
这个卦是个性交的卦
男人跟女人结了婚,晚上要性交了
唉,抽一卦
古人很喜欢算命的,这个抽一卦,看看我们要什么卦
这个卦告诉你,什么样的性交姿势,怎么样的性交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我把它翻成白话,大家看看这性交的卦


第一个,你看,"咸,亨,利,贞,取女吉"
"感应的卦,可以发展,可以繁荣,可以结果,娶个新娘是好现象"
看到没有
"初六,咸其拇"
"六在最下面一行,碰她的大脚趾"
就是两个要做爱了,不要一开始就像公鸡公鸭那样子的上去啊,要慢慢调情
所以先碰她的大脚趾头
然后"咸其腓,凶,居吉"
"六在倒数第二行,碰她的小腿",这个腓呀,就是小腿
"不好,不要动才好",不要这么急嘛,慢慢来,慢慢动作嘛,不要那么急嘛
然后再看"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咎"
"九在倒数第三行,碰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开他的脚",推开男的脚
"再下去就是坏事",第一次还是不要急,慢慢的调情
再看"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这是什么意思啊
就是"不要动就好,动就糟,心里七上八下",就是憧憧往来
朋,"朋友啊"
从尔思,"照你想要的去做吧"
慢慢调情啊,慢慢就升级了
再看"九五,咸其脢,无悔"
就是"抱住她的背,不要后悔"
这什么意思呢?
大家看这个姿势,就从背的后面抱住了
然后再"上六,咸其辅,颊,舌"
就是"吻她的嘴唇,亲她的脸蛋,舔她的舌头"
这是一个性交的卦,告诉你性交的姿势
然后再告诉你性交的动作,怎么样的调情
好,我们再看看,这个国民党出版的「周易今注今译」,这个南怀谨、徐芹庭他们怎么翻译的
我们随便看一段,给大家看
天书啊,看不懂的,请大家看
我们看看它的初六这一段,这个咸其拇这一段,它翻译怎么翻译


"咸卦初六,因它处咸卦感应的开始,所感在末",在最末端,"故有感其足大指的象征"
什么意思啊?
天书,看不懂
什么鬼话,看不懂
我们再看看它这一段话,大家看
"九三",你看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咎"
我翻的是说"碰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开他的脚,再下去就坏事"
你看"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咎",他怎么翻译


"九三有感动他的股,执守着他所随之人的象征"
这什么鬼话?不懂
这个随字,不是追随啊
随字是脚,在古人解释是脚
"如前往,则必见灾凶"
你们懂得什么意思吗?
这什么天书啊
为什么易经被他们这些人给解释错了呢
就是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很生动的,甚至很有趣的一个卦
结果被这些人,这些学究们,骗子们给搞得天书一样
到今天,李登辉也好,朱高正也罢
他们觉得他们能够解释易经
他们怎么能够解释呢?
中国古代从汉朝人以来,甚至更早以来,大家都解释不了这部易经的书
原因就是把它弄的玄虚了
所以到了宋朝的朱子,还有一点点清楚的看法
朱子写信给他的朋友说,说易经啊没有那么复杂,易经是简单的书,我们要从简单的道理去看它
所以我们只要从简单的道理来看这个咸卦,这六十四卦中的一卦,我们就清清楚楚看到
就是男女要结婚啦,要上床了,夜里进洞房了,说我们抽个卦看看,告诉我们怎么用那一种
是你在上面呢,我在上面呢,还是用那一种姿势,从那里开始,然后抽到这么一个卦
这个卦就告诉你,从脚趾头开始,你先碰她的脚趾头开始
整个一个非常有趣味的一个卦,被他们解释成天书一样,不懂
然后还给它解释成很多哲学理论,像朱高正这种头脑不清的人
然后解释成很多政治理论,像李登辉这种头脑不清的人
所以把这种东西搞得,整个的局面变成了乌烟瘴气了
所以我举这个例子,我们不能够望文生义啊
刚刚我讲的这个字开始看,它这个"咸其股,执其随,往咎"
「执其随」这个随字我讲过,这个「随」你望文生义以为是「追随」的随
就是他们就翻成错了,翻成了这个是他所追随的人的象征
错了,这个随字是这个脚,足,脚丫子,就叫随
所以我们要知道整个的古代文字的基本的定义,我们才能够了解整个的易经
了解了整个的易经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不是什么天书
我们讲这个易经,也不是泄露什么天机
而是一个很有趣的,当然也相当迷信的一本书
在易经以前,大家记得,我们现在就发现这个殷墟,殷墟卜辞

什么叫殷墟卜辞呢?
这名为卜辞,就是在商朝的人,殷商的人,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算卦,都要算一次
他们算的方法不是这种,这个后代的这种抽签式的
他们是烧王八,乌龟,烧乌龟的背
所以我们到故宫博物院一看,就看到卜辞,烧乌龟背,看乌龟的背的裂缝,然后认为有什么玄虚
就像现在我们看那个六合彩一样,看玄虚
六合彩的图像里面看出玄虚来,然后旁边写上字,告诉你什么意思
那个字儿就是甲骨文
我们甲骨文就根据当时这些烧王八壳,烧乌龟壳,所看出那个烧出的裂纹来,然后解释出来那个字,来发现的,古代有这个文字
所以卜辞就是每一个都是从乌龟背或者牛甲骨这样子找来的
可是这些甲骨文就是解释古代这些他们认为吉祥跟不吉祥的现象
所以商朝人哪,一天要算命要烧王八烧多少次
要洗个脸,要不要烧王八
出门,要不要烧王八
要去投票给李登辉,要不要烧王八
都要每天都要烧啊
所以他们一切都是靠着神权来过日子的
那现在呢,我们知道不是这样子的
可是现在我们现代的人,以为他们懂得易经的人,事实上他们思想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旧得不得了的思想
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要用我们大的学问,来拆穿李登辉,拆穿朱高正,给大家一个新的解释的方向

今天呢 讲到这里

TOP

学习。。。

TOP

佛经给智者看了会启智,给愚者看了会愚智。两种人看完的反应就是智者自己心领神会了,也明白大众不可能全懂,便自修自身自养自性去了,而愚者看完认为自己大智,非要给众人将佛,结果就是满脑袋的大粪顺着嘴喷了。
你们折腾你们的,我鄙视我的。

TOP

看过南老先生的著作两部,没有发言权,个人觉得确实能启发智慧。对于那个半路,觉得有点偏激了

TOP

这么咬文嚼字的看南师的文章累不累啊?断章取义不说,诋毁人家是因为这几个学者嫉妒吗?有本事你写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我看看!

TOP

回复 36# evincheng 的帖子

文章是否像样,是另一回事。韩寒是畅销书作者,他的书,谁能写得?但是如果封他作大师,又有几个人会服气?
“有本事你写出几篇像样的文章我看看!”这种话,并不符合现代精神。
岂能说你认为医生不好,就必须自己是医生?认为政客不好,自己就必须当大官?

TOP

盛产愚民的国度

大师层出不穷,简直不够用了啊

TOP

我相信南师是有真学问的,不懂佛学人妄加评论,诋毁别人是没有意义的。

TOP

南怀瑾是文化名人,但不是国学大师

 

国人为中国文化自豪,并一次次地掀起“造大师”运动。比起李一之流,南怀瑾算是一个比较长命的“大师”了。

 

 

 

南怀瑾是文化名人,但不是国学大师

















南怀瑾的演讲常漏洞百出

不通古文也能叫国学大师?


南怀瑾的著作和演讲的确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味,比如《论语别裁》、《老子他说》,但这不代表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精辟的研究。正如一个人嘴里老是哼着小曲,也不能代表他就是作曲家一样。


以《论语别裁》为例,里面充斥着对简单古文的理解错误。比如《论语别裁》中对“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解释是:父母在面前和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都要言行一致。


其实就算粗通古文的中学生都知道,“在”和“没”对举指“在世”和“死后”,而不是“在面前”和“在背后”。


再如《论语别裁》中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解释是:“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长、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这段解释真能令人喷饭。但凡对儒家有点了解和对古文有点认识的人,都知道这里的“亡”是通假字,通“无”。整天感叹“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孔子,是在用这句话感慨“连夷狄都知道君臣之礼,不像我们这里都没有了”。孔子这个人一生为周礼(所谓周礼,简单说就是君臣、父子,各有各的样子,各尊各的礼节)的沦丧耿耿于怀,为自己的整个人生树立的目标就是恢复周礼——即“克己复礼”,所以孔子的言论里非常多“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种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南怀瑾把这一句做了相反意思的翻译,不仅反映出他对古文不通,而且反映出他对儒家缺乏最基本的理解。


南怀瑾《历史的经验》中写道:“专门好文的,最后也是亡国,不注重军事国防,如吴王夫差,鲁国的偃王”。这就很奇怪了,因为众所周知吴王夫差穷兵黩武,怎么反而“不注重军事”了?原来《反经》中有一句话:“曹公曰: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本意是把夫差和偃王分别当做“恃武者灭”和“恃文者亡”的例子,由于南怀瑾不懂古文,理解成“恃文者亡,比如夫差、偃王”了。


上述这样的低级错误在南怀瑾的著作和演讲中不胜枚举。把南怀瑾称为国学大师,犹如把不懂音符者称为作曲大师,把不通笔墨者称为书法大师。…[详细1] …[详细2]


南怀瑾堪称文化方面的“奇人异士”,但并不是搞学术的


南怀瑾的言论经常让人感觉荒诞不经,不像是个严肃的学者。比如“男人的精虫有青、黄、赤、白、黑五种,再加上酪色、酪浆色共七种。这个说法要去求证了,以我所晓得的,是有不同的颜色。譬如有些大哲学家、科学家,或者大英雄,他的精的颜色不同于一般。”(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我们晓得台湾有鹿,它有些是鲨鱼化成的,鲨鱼到了年龄会跳上海来,在沙滩上打个滚,就跑到山里变成鹿了。你信不信?信不信由你,讲不讲由我。有一些东西的确会变的,苍蝇、蚊子是寄虫变来的,飞蛾是蠹虫变的。这是‘物化’的道理。我们人也是变来的,精虫变来的,对不对?”(南怀瑾《庄子讲记》)


“现在美国很流行《山海经》,最近在拼命地研究它。根据《山海经》的证明,我们的祖宗大禹治水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人在承认。如果研究《山海经》,我们老祖宗大禹治水不但到过美国,还到过欧洲,中东,红海,地中海一带。”(南怀瑾《庄子讲记》)


看了南怀瑾这类书和演进,你不得不承认他确是文化方面的“奇人异士”,但“奇人异士”终归是混江湖的,而不是居书斋的。


评价"X学大师”的标准是“学术水平”而不是“仙风道骨”


大概是武侠小说看多了,中国人想到“大师”眼里就会浮现出那种“仙风道骨”的画面。如果能长成文怀沙那样的皓首童颜或者南怀瑾这样的仙风道骨,天然就给人“大师”的感觉。


但是要说某人是一个学问领域的大师,终归要看他在这个领域的学术水平,而不是看他的“扮相”吧?…[详细]



南怀瑾戴上“国学大师”的帽子却也不奇怪















翟“大师”连通汽车产业与国学

连翟鸿燊都是“国学大师”呢


在百度输入“国学大师”,最先出来的提示不是南怀瑾、不是文怀沙、也不是季羡林,而是翟鸿燊。


可能有人不知道翟鸿燊是谁,请看几个新闻标题——


《市农机局组织观看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讲座》、《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下榻惠州凯宾斯基酒店》、《远洋地产翟鸿燊国学应用智慧讲座圆满落幕》、《荣威750: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临沂公开课指定座驾》、《市民政局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学“国学”》……


这位名声响当当的“国学大师”“儒释道贯通”,但他拿着的《论语》却是汉语拼音注音版。


他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好的培训应该是游山玩水”,但《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原意是指仁者像大山般坚守不动,智者像水般灵活变通。


他说“莱布尼茨读完了道德经、易经之后,然后把二进制发明了……最后二进制用在了电脑上,电脑现在又变成了互联网……所以网络的概念也是老子发明的,叫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他说“美国一些大学学雷锋达不到一定次数不准许毕业”、“《亮剑》成了500强公司及国外大学的教材。”


他说“我5年前在清华大学讲课的时候,我提到华尔街金融危机,他们说我危言耸听。”


他说“你看‘佛’字,左边是一个人字,右边是一个美元的符号倒过来,佛也是爱钱的。”…[详细]


和翟鸿燊有相似之处,但“扮相”好得多的南怀瑾自然更是“国学大师”


翟鸿燊的《大智慧》DVD销售成绩非凡,在机场卖了“10万套”,创下了经管类单套产品的纪录。


南怀瑾办太湖大学堂(太湖大学堂隶属于东西精华农科苏州有限公司,该公司法人就是南怀瑾),小学部每学期的学费在8万到10万元之间,学生185人。


翟鸿燊到惠州、厦门、太原……给企业家和官员授课;南怀瑾在太湖大学堂的一场讲学就汇集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孙家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国家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副主席郭立根、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等政商学名流。


翟鸿燊担任“理论导师”的“华之富”涉嫌传销;南怀瑾太湖大学堂隶属的“绿谷集团”所产“中华灵芝宝”是国家药监局《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名单上的常客。


翟鸿燊自称是“军党委办公室主任之子”,“上初中时就是万元户了”;南怀瑾介绍中说少年时期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后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


翟鸿燊走红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政府支持的“国学热”;南怀瑾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推动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翟鸿燊和南怀瑾两位“国学大师”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南怀瑾高寿、矍铄、著作等身……,“扮相”要远胜于翟鸿燊。



“国学大师”的帽子乱飞为哪般















孔子像进入天安门区域不是偶然事件

与官方对“国学”的推动有关


一份1991年出炉的文件《苏联巨变之后中国的现实应对与战略选择》中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如果不能有效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确立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也正是从此之后,“国学”逐渐兴起,乃至成为一种“热潮”。


“国学热”里从未缺乏官方的身影,孔子像甚至都一度进入了天安门区域。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延续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认同。后三十年,则一直存在认同之惑,因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太过久远,脱离现实,而全面拥抱“西方主流价值”又不可能被接受。所以寻找一个新的认同迫在眉睫。这时候,树立起“传统价值”与“西方主流价值”并峙,号召国人凝聚在前一价值之下,共建伟大民族组成的崛起国家,就成为当然选择。…[详细]


也与人们、尤其是企业家们赶时髦有关


学者郭宇宽在《兄弟我当年》中写道:以前的教授们一开口都得是“兄弟我在牛津的时候”,“兄弟我在芝加哥的时候”,不然根本镇不住场子。而现在开口就是“兄弟我种地的时候”,“兄弟我在厂里当学徒的时候”,这才是院长、主任级别的范儿。…[详细]


同理,以前企业家们说“我去美国的时候”、“我拿MBA的时候”显得牛气。而现在,开口就是“我是XX大师的弟子”、“佛道双修”才有面儿。…[详细]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在政府和商人出于各自目的的追捧下,一位位“国学大师”诞生了。只是,媒体总得守住“事实”的底线吧?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TOP

 43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