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青藤碱异名:清风藤碱,防己碱,毛防己碱.溶于乙醇,丙酮,氯仿和稀碱,微溶于水,乙醇和苯.
青藤碱是我国沿用已久的抗风湿中药,经国内外研究证明,清风藤中的青藤碱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降低血沉(ESR),使类风湿因子(RF)阴转,改善功能障碍,并有延缓类风湿关节炎(RA)复发时间及减轻复发症状的作用。现综述青藤碱的抗炎机制、在类风湿关节炎应用方面的比较性研究、联合用药研究概况,供药学工作者参考。
1 抗炎机理研究
1.1 抗炎机制 经研究表明,青藤碱对LPS刺激状态下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合成PGE 2 (前列腺素E 2 )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非LPS刺激的情况下,青藤碱对PGE 2 合成的抑制作用轻微,低浓度时(25μmol/L)甚至表现为促进作用 [1] 。由于前列腺素(PGE 2 )是重要的炎症介质,而环氧化酶(cox)是PGE 2 合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限速酶,它有两种异构形式:cox-1和cox-2。cox-1结构性表达于大多数细胞内,参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调节外周血管张力,维持肾血流,保护胃粘膜等。cox-2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但在静止细胞中表达极少。当受到LPS炎症细胞因子等刺激时,cox-2会诱导性高表达,是炎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诱导酶。由此可见,青藤碱对cox-1酶活性抑制作用轻微,低浓度时甚至轻微促进cox-1酶活性。相对而言,青藤碱对cox-2酶活性抑制作用较强。因此,青藤碱对cox-2酶活性的选择性抑制可能是其抗炎-治疗RA取得较好疗效的机制 [2] 。
1.2 抗炎特性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青藤碱作为治疗RA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胃肠道副反应仅占4%,主要表现为厌食,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消炎痛等由于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较差(表现出同等的抑制作用),抑制了cox-1因而副作用大,胃肠道副反应较强烈。而青藤碱选择性作用于cox-2,对胃肠粘膜中起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合成无影响因而副作用小。
2 抗炎作用的比较性研究
药学工作者分别进行了

Ⅰ)青络铜与青藤碱镇痛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3] ;(Ⅱ)通痹灵、雷公藤多甙及青藤碱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影响的比较研究等。研究(Ⅰ)发现,青络铜(青藤碱的铜络合物)抗炎作用强于青藤碱。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是:当青藤碱络合铜离子后,可能提高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减少非生理性的白细胞内杀菌素以及前列腺素和氧自由基的过多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呈现较强的抗炎作用。研究(Ⅱ)表明,中药复方通痹灵与中药单体青藤碱在减轻滑膜组织炎症的病理学方面作用相似,明显优于单味中药提取剂雷公藤多甙 [4] 。
3 抗炎应用中的联合用药
3.1 与甲氨喋呤的联合应用 经研究,单独应用青藤碱治疗RA需60mg,tid以上的剂量才有效,而其不良反应达72%,主要为白细胞计数下降及过敏反应,白细胞计数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降至0.6×10 9 /L,有的病人发生皮疹,以荨麻疹及粟粒样皮疹多见,影响疗程的继续。单独应用甲氨喋呤15mg,9周,不但疗效较佳,而且不良反应高达47%;而两药联合使用,能减少青藤碱及甲氨喋呤的剂量,其不良反应为12%,而总有效率与单独应用甲氨喋呤相仿,其中显效率明显提高。因此,与甲氨喋呤联合用药,可减少总用药量,增加病人的顺应性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5] 。
3.2 与氯喹和雷公藤多甙的联合应用 研究发现,将青藤碱、氯喹和雷公藤多甙这三种药物联合应用,起效时间快,对病情缓解率和显效率、关节功能改善率均较青藤碱单用为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青藤碱单用为低 [6] 。青藤碱致皮疹的不良反应显著减少,推测可能与氯喹稳定溶酶体膜抑制组胺的作用有关,雷公藤多甙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可能与雷公藤多甙因联合用药而使用小剂量及与青藤碱合用有关。因此,以青藤碱为主药,与氯喹和与雷公藤多甙的联合用药方案,比单用青藤碱疗效提高而不良反应降低。
总之,从以上两套联合用药方案研究中可发现,青藤碱无论与甲氨喋呤合用,还是与氯喹、雷公藤多甙联用治疗RA,均得出相似的结论: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用药剂量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因此,针对RA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在锯齿形治疗方案中,在病人原用的慢作用药物逐渐失效或病情波动时采用联合用药,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4 结束语
青藤碱由于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镇痛、降压、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及其特有的选择性抑制cox-2,较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反应小的特性,已越来越被更多的药学工作者所关注和研究,临床上已有正清风痛宁片,盐酸青藤碱注射液,毛青藤总碱片应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心律失常,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青藤碱的生物半衰期较短,释放组胺可导致皮疹,对光、热不稳定,易分解,因而有必要进行药剂学研究以弥补上述缺陷,通过合适的方法改变青藤碱原料的刺激性和不稳定性,采用适宜的剂型使青藤碱的血药浓度维持在稳态有效浓度,是青藤碱药剂学研究的目标。目前,一系列缓控释制剂如青藤碱凝胶 [7] 、青藤碱贴片、盐酸青藤碱口服渗透泵控释片 [8] 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更好地应用青藤碱的抗炎作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