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落后,到底怨不怨清朝,是不能简单看的。
明朝虽然经济上貌似发达,但是那种太监-文官的体制,是三重不着调:文官固步自封,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太监心理变态,虽然忠于皇帝,但是敌视人类;皇帝则太懒,花钱极多(比清朝多多了),完全不办事。
所以,贬斥清朝的人,有时候不得不把“明朝太混,易于推翻”,当成明朝的好处。这就很无聊了。更何况易于推翻也是想象的。(如果想说明朝好,明朝的好处就是好处,明朝的坏处则导致它易于被推翻,易于社会进步;清朝则反之,清朝的坏处就是坏处,清朝的好处则导致它难于推翻,阻碍社会进步;这样论证倒是无往而不利,只是无聊啊)
但是,1840年以后的清朝,或者无论什么别的中国封建王朝(无论是否汉族王朝),其存在的意义已经没有了。这并非因为它们坚决不可能维新,而是因为不能让它们维新。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几乎同时开始的,结果却是迥异。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人推翻了旧政权(幕府,实际上幕府一开始就准备开国的,但是强藩早就打算倒幕了,自然要趁机灭之),而中国没有。让旧官僚体制搞维新,那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推翻了旧政权,但是保留皇帝。这在中国要比日本难多了,因为日本天皇本来就不亲政,政权在幕府手里。而保留一个满族皇帝又肯定比保留一个汉族皇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