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12
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与日德最可怕的差距,看着寒心吖[转帖]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敬礼!!
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oucl 于 2008-9-3 01:10 PM 发表
你们都不知道么?这样是为了节约成本。并不是我们国家不能造。

主席天天说的“走出去引进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要让人们出去留学,多了自然会有人回来。
引进来就是利用现在先进的技术,去掉研发阶段 ...


你把最关键的给拉了


我是搞汽车的


我承认 我在合资厂学到了非常多先进的技术 


 


但是LZ说的跟你说的根本是两码子事


我可以懂得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原理  但有码用?


 


我设计出来的图纸  只有外国设备才能保证精度  国产设备根本达不到


 


国外根本不用切断你的知识来源  什么技术都可以告诉你


 


只要切断你的设备来源就OK了


 


中国神六是上天了   我相信中国也已经掌握了登月技术


但所有需要的零部件 包括火箭都是用外国设备生产的   如果没有外国技术   你那火箭根本飞不到天上去  不是你没找我造火箭的技术


 


而是你设计出了图纸  根本造不出来    精度降低哪怕一个等级  就意味着火箭出事的可能性从十万分之一  直线上升至千分之一 


 


如果人家的设备能保证制造精度0.00001   而你只能保证0.001呢?  你的装配精度再累积些误差  你火箭出事的可能性也许就达到20%了


 


 


 


 


其实我觉得技术还是相对容易研究提高跟掌握的    因为有逆向


 


但是制造精度 工艺不是一两天乃至一二十年能提高到一定层次的


 


如果中国制造业滑坡  绝不是因为没有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而是因为做不出先进的东西


 


懂?

TOP

说的没有错,一群败类!!
pang

TOP

都去 做公务员了啊,你们不知道啊。陪有面子,活少,钱多,找老婆好找啊

TOP

急功近利,上下浮躁,唯利是图,害国害民。

TOP

希望多发发这样的文章。
不是别人高大,而是因为人家站着,自个跪着。也许注定要跪着生存,但也要尝试着站立思考!!
================================
人类的标志,不是直立行走,而是站立思考。

TOP

设备引进在某些情况下应该也算是一条捷径。
比如当年非常落后的苏俄就是趁着西方的2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依靠廉价购买建立起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日本也是借韩战之机依靠美国设备实现的工业复兴,德国的军事工业在战后遭到毁灭性打击和严格限制,到50年代末才开始从民用工业转产,但是能够迅速发展也是得益于美国的援助。
我不相信中国人的技术吸收能力会比日本人差,制造业工艺水平低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经济体制的导向,如果技术转化在成本上和购买设备没有太大差别,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使这种差别被忽视,比如说设备成本完全可以由原材料,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抵消,或者可以从银行得到具有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巨大资金优势,那么技术成本当然不是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

所以设备引进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是否能够实现这种提升,还是取决于在现有产业结构中是否有这种需求。

TOP

兄弟我们同行~你还有1500呐~~我才800~~~

TOP

差距说出来就像皇帝的新装,有些吓人但真实。追根溯源,我们只有拷问制度和政治了,但这又不是你我能解决的。还是移民吧

TOP

我的感觉不是寒心而是想哭!!!我很想为国出力,自问也有这个才能,可在社会上,连北都找不到,还要为五斗米而折腰。

TOP

自古以来,国人一向重文轻理,文人骚客怂人政客一大堆。

TOP

回复 #38 dadi05 的帖子

同意,说到点子上了。那提高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有什么好办法吗?

TOP

我们单位买了一辆日本大货车,直到报废才发现车里面还有一套放着一套工具

TOP

我是学化学的
只谈实验室的分析仪器
用的光源灯泡 国产的最长半年下课 国外的三年一点事没有
更别谈其他的了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一切向钱看,导致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个批逐步的流失.

TOP

中国是汽车大国,韩国是汽车强国,无齿啊无齿啊

石油行业咱不知道,哪位搞过电力行业,除了几台小泵(不太小那种),好像综合来说,都是用的进口或合资的东东,我也只能理解为一是行业有钱,二是怕可靠性出问题的考虑,哎

TOP

07年我们准备仿造日本滨名的超细线绞线机,图纸出来,国内就是每一家能够把零配件做到人家日本那么精细

TOP

此帖不顶不行

TOP

 45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