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最热影迷的明星 粤语电影代表人物 陈宝珠
粤语电影是中国电影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广东、闽南、港澳,在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侨中有广泛影响。
戏路纵横,宜古宜今,文武双全,而且经常反串男角,深受观众欢迎,成为60年代粤语片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其影迷大部分是工厂女工,她的影片如此风靡,是香港工业经济起飞时期的文化象征。如今已经息影三十年,她回香港所到之处,仍会引起轰动,万人空巷、影迷雀跃。
陈宝珠
广东新会人,1947年生于广州。自幼时学戏。九岁开始习北派武功及京剧,常与师傅登台表演,曾在《秦香莲》等片中上镜。十岁开始师从任剑辉学粤剧,陈宝珠是任剑辉唯一根据粤剧界古老仪式收入门下的弟子。1959主演首部国语片《童军教练》。1964年在武侠片《武当飞凤》中第一次担任主角(男角)。同年,由楚原导演的《黑玫瑰》把“陈宝珠迷”推向高峰。
1957-1972年间,从影14年,而且1964年后专演粤语片。主要是在1958-1970的12年间,演出电影超过200部,灌录的歌曲也有200多首。事业高峰乃1966年,一年内演出了多部著名作品,例如:《女杀手》、《彩色青春》、《姑娘十八一朵花》、《七彩胡不归》等。其他叫的作品有:《武林圣火令》上、下集(1965)、《黑玫瑰》(1965)、《莫负青春》(1967)、《玉女添丁》(1968)、《再世红梅记》 (1968)等。
1970年移居加拿大,72年回港完成最后一部电影“壁虎”后,宣布息影。
1999年回香港演出舞台剧《剑雪浮生》,饰演其师任剑辉女士,连演百场,成为当时香港旅游协会重点宣传项目之一。2000年再参加演舞台剧“烟雨红船”,又创64场的佳绩。
演出的影片
1972 壁虎
1970 嫁衣
1969 郎如春日风
1968 玉女心 樊梨花 血影红灯 春光无限好 梅兰菊竹 观世音收妖 玉楼三凤 爱他•想他•恨他 给我一个吻 天龙侠 多情妙贼 青春玫瑰 再世红梅记 天狼寨 玉女痴情 狄青三取珍珠旗 红叶恋 雾美人 玉女添丁 红莺星动
1967 七公主上集 长发姑娘 莫负青春 铁血火龙令 玉郎三戏女将军 七彩封神榜 圣火雄风大破火莲阵 七公主下集 大师姐
1966 铁血恩仇录上集 孝女珠珠 济公捉妖 双凤旗下集 孙悟空大战群妖 姑娘十八一朵花 劫火红莲下集 双凤旗上集 万劫门下集 彩色青春 劫火红莲上集 哪吒收七妖 圣火雄风下集 万劫门上集 豆蔻干戈下集 圣火雄风上集 五剑群龙 豆蔻干戈上集 七彩胡不归 碧落红尘下集 龙虎英雄传 碧落红尘大结局 铁血恩仇录下集 碧落红尘上集 女杀手 彩色青春
1965 济公大闹公堂 六指琴魔 孙悟空大斗八大仙 铁剑朱痕下集 铁剑朱痕上集 玉面阎罗下集 黑玫瑰 老夫子 武林圣火令下集 玉面阎罗上集 武林圣火令上集 孙悟空三戏百花仙 玉女英魂
1964 白骨离魂针(上集) 白骨离魂针下集大结局 碧血金钗三集 雪花神剑下集(第二集) 神侠闹江南 武当飞凤(上集) 武当飞凤(大结局) 碧血金钗大结局 雪花神剑上集(第一集) 神龙五虎将 龙虎震江南 龙虎震江南下集 孙悟空七打九尾狐 香城艳尸 万变飞狐 阵阵美人威 情海幽兰 雪花神剑(三集) 雪花神剑(大结局)
1963 黑蜈蚣 血滴龙凤杯 为郎头断也心甜 龙虎下江南(上集) 八仙闹东海 龙虎下江南大结局 剑神传(上集) 白骨阴阳剑 白骨阴阳剑(四集大结局) 清宫剑影录(下集) 宝剑群英会 清宫剑影录(上集) 仙鹤神针新传(下集) 火烧红莲寺 一剑震江湖 一后三王 八表雄风 烽火恩仇十六年 雷电天仙剑 仙鹤魔龙 剑侠金缕衣(下集) 碧血金钗(下集) 碧血金钗(上集) 红线女夜盗宝盒
1962 仙鹤神童救母斩蛟龙 白骨阴阳剑(下集) 八大女侠闹江湖(下集大结局) 白骨阴阳剑 八大女侠闹江湖 黄毛怪人 仙鹤神针新传(上集) 断桥产子 孙悟空闹龙宫 大战泗洲城 一笑倾城 秋香怨(大结局) 秋香怨(上集) 千里送皇姑 龙虎风云万里红 火龙怒吞双虎将
1961 教子逆君皇 子母桥下集大结局 游龙情侠 活骷髅浴血五仙观 女飞侠红姑 天山龙凤剑(上集) 小侠白金龙 苗山白毛女(上集) 昆仑七剑斗五龙 苗山白毛女(下集大结局) 寒江关 一剑九连环 追魂太极镖 天山龙凤剑(下集) 雌雄剑赎母报父仇 百鸟朝凰 梁红玉血战黄天荡 十三岁封王 汉宫英烈传 金銮教子认生娘
1960 金镖黄天霸(上集) 金镖黄天霸(下集) 五毒白骨鞭 亚福过年 冷暖亲情(下集) 娘子军封王 天雷劈棺生鬼仔 屠龙女三斗粉金刚 五儿哭坟 人头审皇帝 双孝子月宫救母 玉女追凶 双孝女万里寻亲 怪侠赤屠龙 苦儿送米记 天山双狐斗屠龙 天伦镜 冷暖亲情(上集)
1959 雨过天青 双孝子劈棺救母 童军教练
1958 秦香莲
1957 望春风
第一位在好莱坞扬名立蔓的华裔影星 卢燕
她是最早在好莱坞成名的中国女星,与詹姆斯史都华和马龙白兰度等都有过精彩的合作。六十年代晚期,应邀回港主演了一系列影片,两度赢得金马奖影后。在中美复交的最初年代里,她成为中美电影文化交流的使者,把美国影视资料带回祖国。作为奥斯卡终身评委,她有机会搜集到许多珍贵的影片资料,全部都捐给了自己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卢燕
原名卢燕香。原籍广东,1927年1月生于北京。
1947年移居美国檀香山,在夏威夷大学攻读财务管理,兼修戏剧与演讲。
1956年移居洛杉矶,入加利福尼亚州巴沙甸那戏剧学院表演系深造。
1958年,刚从戏剧学院毕业的卢燕去应征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弗兰克•保塞尼奇执导的《飞虎娇娃》中的酒吧女郎一角。导演曾以气质不符等原因三次拒绝让她试镜,而执著的卢燕最后还是以宽广的戏路征服了导演,也从此星路畅通,成为好莱坞最耀眼的华裔影星。
1967年回香港主演唐书璇导演的影片《董夫人》,1971年获台湾第九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2年在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参与拍摄影片《十四女英豪》,1973年获台湾第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后主演《倾国倾城》,饰演慈禧太后,1975年获第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8年她作为唯一的东方评委出任美国奥斯卡奖评委,又接受了洛杉矶市长颁发的美籍亚太裔"杰出表演艺术奖"。
1989年回大陆,在谢晋导演的影片《最后的贵族》中扮演角色。卢燕渐渐被国人所熟悉。以后的《大班》、《末代皇帝》、《诱僧》等影片,都有她精彩的演出。
1980年曾将京剧《拾玉镯》、《武家坡》、《打渔杀家》、《汾河湾》和《蝴蝶梦》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京剧选译》;1985年又将美国著名戏剧剧本《洋麻将》译成中文,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
曾在美国成立卢燕影视公司,前后三次入藏,拍摄介绍西藏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文化艺术、宗教习俗及解放后西藏人民生活的大型系列电视片,获纽约第二十八届国际电影电视节铜牌奖。
2000年,卢燕荣获联合国协会(UNA)国际和平文化奖。
演出影片主要有
1968:董夫人
1972:十四女英豪
1975:倾国倾城
1976:瀛台泣血 星语
1977:永恒的爱
1986:末代皇帝
1989:最后的贵族
台湾影坛第二代长青藤 归亚蕾
她是第一代琼瑶影片的女主角,初入行,便以《烟雨蒙蒙》一炮走红。自踏进影圈以来,除一九七二年间一度休息两年外,一直在岗位上,无论主角,配角都能展现深度表演,不但是台湾影界的长青树,也是台湾影坛少有的演技派女星。近年虽以电视制作为重心,但仍不忘接受新的挑战。1995年开始到大陆发展,演艺益发老到,令人折服。
归亚蕾
籍贯浙江吴兴,1944年6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
1964 国立艺专影剧科毕业。其实在18岁时,《烟雨蒙蒙》选女主角了,就选上了,但当时没能开机。1965年《烟雨朦朦》开机再选演员,竟然又选中了我。这惊人的巧合也许是上天冥冥的安排。演完《烟》剧后,她当上了当时最年轻的金马影后。
1966 加入国联为基本演员,主演《冬暖》(1969)等片,颇受好评。
1970 以《家在台北》同时获第八届金马奖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
1978 再以《蒂蒂日记》获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1991 以在电视剧《她的成长》中奶奶一角,获廿六届金钟最佳女演员奖。
1993 主演李安导演的《喜宴》获三十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自制自演舞台剧场《雷雨》,备受赞誉。
1995 主演《女儿红》获捷克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1995年李少红导演约赵文瑄出演电视剧《雷雨》,赵请她一起去,开始在大陆发展。
1997 主演刘德凯导演的电视剧《圣母玛丽亚》,获三十二届金钟最佳女主角奖。
2000 在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扮演武则天,被内地观众所熟悉并喜爱。
作品年表
2000年以来:秦王李世民、沧海百年、汉武大帝、橘子红了、大明宫词、候鸟
1999 夜奔
1997 自梳
1996 今天不回家
1995 女儿红
1994 饮食男女
1993 喜宴
1989 奇迹
1988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1987 不归路、旗正飘飘
1983 风水二十年、 大集合
1982 燃烧吧!火鸟
1981 跟我说爱我、怒犯天条、中国女兵、聚散两依依
1980 皇天后土、未婚妈妈、一对傻鸟、卖身女
1979 春寒
1978 沙滩上的月亮、蒂蒂日记
1977 不要在街上吻我
1976 三个女孩的故事
1974 大摩天岭
1973 一家人
1972 只要为你活一天
1971 缇萦、庭院深深
1970 家在台北、三朵花
1969 冬暖
1965 女萝草 烟雨蒙蒙
优秀女演员和电影事业家 一代侠女 徐枫
她先后演出影片50余部,多次获奖。1984年后,转做制片人,更以“金牌制作人”著称。由她主演的香港武侠片《侠女》是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中国影片;由她投资拍摄的《霸王别姬》是第一部在戛纳赢取“金棕榈”的中国影片;1998年她成为第一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制片人”的中国电影人。
徐枫
原籍江苏,1950年生于台北云林。
1966年入台湾联邦影业公司。
1971年主演《龙城十日》,获第九届金马奖最有希望女星奖。
1972年主演获第二十八届戛纳电影节最高技术奖的《侠女》最为著称。
1976 年主演《刺客》饰女犯人于欣,获第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此后在50多部电影中饰演女侠,被台湾影坛誉为“冷艳女侠”,成为胡金铨武侠片不可缺少的女星,她还在《一夫当关》(1971)、《八百壮士》(1976)等片中饰演抗日将领夫人、东方式贤妻良母等各种形象的女性。
1980年主演《源》获第十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二十六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84 年结婚后在丈夫支持下创建汤姆逊影业公司。首次制片《丑小鸭》、《杀夫》1984。1985年制作的商业电影《好小子》系列片获巨大成功。1984年创办汤臣影片公司,作为制片人,拍 摄《竹篱笆外的春天》、《好小子》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霸王 别姬》等影片。
此后转向作家性电影的制片。如张艾嘉执导的集锦片《黄色故事》1987、叶鸿伟的成名作《旧情绵绵》1988及自己执导的《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1991、许鞍华执导的《今夜星光灿烂》 1988、严浩执导的《滚滚红尘》 1990、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 1993、《风月》1995、彭小莲导演《美丽上海》等。
《滚滚红尘》获金马奖12项提名,最后囊括最佳影片、导演、女主角等在内的8项大奖。成为至今为止华语影坛的一个传奇。
《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国际评论奖。
《美丽上海》获金爵奖(最佳女演员)、百花奖最佳故事片、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2004年夏衍文学奖的电影文学剧本奖。
作品
演员
1981:英雄对英雄 广东先生对响马
1980:碧血黄花 源
1979 山中传奇 空山灵雨
1977 剑•花•烟雨江南 一代女侠
1976 八百壮士 刺客
1975:女刺客 女兵日记
1974 大摩天岭 舞衣 近水楼台
1973 迎春阁的风波
1973: 忠烈图
1972 侠女下集:灵山剑影
1971:一夫当关
1970:龙城十日
1969:侠女
1967 龙门客栈
监制
2004 美丽上海
1996 风月
1993 霸王别姬
1990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 滚滚红尘
1988 今夜星光灿烂
台湾优秀表演艺术家 真爱无敌 杨惠姗
影片中爱得撼天动地,生活中爱得沉实厚重,事业上爱得执著痴狂,忘我投入的爱,成就了她的多彩人生。
她和张毅相濡以沫的爱情和理想化的生活与事业,使他们更像一对神仙眷侣。他们像敦煌变文,演绎了传奇爱情故事。他们就是莫高第493号窟,一座新的宝库,其中的艺术宝物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他们一起创造的台湾电影经典和一起创造的当代中国工艺美术新葩。
杨惠姗
湖南省长沙籍,1952年出生于台北。
1976出道。1978 以《错误的第一步》扬名。逐渐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曾以魔鬼身材走性感路线而红极一时。
当张毅由文学创作转行来做电影时,他印象中当年已经演了超过100部电影的杨根本不会演戏,虽然当时她已凭借蔡明亮的《小逃犯》拿到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她使他改变了看法,相信她可以胜任真正的艺术表演,合作出《玉卿嫂》,成为台湾电影至尊经典之一,获1986年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
接下来的《我这样过了一生》1985年获台湾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女主角奖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她从妙龄少女一直演到发福脱发且身患绝症的老人,为演中年,增肥廿公斤。
她最后的一部影片《我的爱》于1987年发行。
1986 年,为了爱情,张杨双双退出影坛,开始从事琉璃研制,在投入了全部家当,经历屡败屡战的孤军苦斗以后终于成就日渐辉煌。如今杨惠姗和张毅已经等于"中国现代琉璃"的代名词,他们的琉璃工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脱腊铸造工作室之一,更成为中国享誉世界的一个文化品牌。
得奖纪录
1984 以《小逃犯》获得第21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以《玉卿嫂》获得第29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85 以《我这样过了一生》获得第22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演出影片
1987我的爱
1985 我这样过了一生
1984 玉卿嫂 小逃犯
1982 红粉游侠 慧眼识英雄 糊涂妙谍立大功 脂粉奇兵 神剑动山河新火烧红连寺黑狱大逃亡 浪女神龙剧 女子感化院 石榴裙下 女性的复仇 酒色财气 胭脂处 问斜阳 小妞.大盗.我 横刀夺爱 隐身忍者 新西游记 红粉兵团 飞檐走壁 赌王千王群英会
1981 恐怖的情人 妈!不要死在我背上 黑色大亨 地狱来的女人 上海滩大爷 摩登情报员 清洪帮 扫荡大赌徒 横刀夺爱 上行列车 十张王牌 五娇娃霹雳冲 望子成龙 赌王斗千王 谁敢惹我 恐怖的情人
1980 石榴裙下只有我 博多夜船 赌国仇城 少女殉情记 小丑 幽伶武士 天下一大笑 玲珑佩珠八侠传
1979 错误的第一步 凌晨六点枪声 成功岭上 折剑传奇 糊涂江湖糊涂侠
1978 佛法无边 糊涂三剑客 糊涂侠女三个半 蛇鹤丹心震九洲 洪文定与胡亚彪
1977 十大掌门
1976 明天20岁 月下老人
优秀电影艺术家 从名演员到大导演 才女张艾嘉
从影二十多年,她主演的电影超过九十部,曾有多部电影在不同的电影节获獎。她的歌曲〈爱的代价〉也是流行经典。向电影其它行当发展,更使她获得国际声誉,曾被国际电影节请做评审。她勤奋而多方面得到成功,爱过且最终得到幸福。淡定从容,举手投足大气自然,在她的笑容里,你能看见一个女人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爱。
张艾嘉
原籍山西五台,1953年生于台湾,曾名张爱嘉。小学时随父母移居香港,1965年移居美国纽约。
1969年任台北美国广播台播音员。1970年成为歌星。
1972年为嘉禾电影公司主演《飞虎小霸王》、《龙虎金刚》,成为70年代台湾偶像明星。
1976年主演《碧云天》获第1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第22届亚洲影展金皇冠盾牌奖。
演出刘家昌拍摄的电影《梅花》
1979制作主持“幕前幕后”综艺节目
和梁淑怡等人合组比高电影公司
1981在台视制作《十一个女人》戏剧节目1981年自己制片并主演了《终身大事》。
演出电影《我的爷爷》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该片曾送第20届巴拿马电影节展映并获奖。
1982年任香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监,
并在《海滩一日》、《光阴的故事》中饰演角色,
《海滩的一日》相继在第28届亚洲电影节、美国休斯敦电影节上获得单项奖。
1984担任《明天会更好》专辑总策划
1986年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最爱》获得1986年金马奖9項提名,不但为她夺得最佳女主角的荣誉,该片的另一女演員亦获得最佳女配角獎,《最爱》亦在1987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再次取得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並另外取得最佳美术及最佳主题曲獎。
1987英国国家电影院举办“向张艾嘉致敬”焦点专题
同年《最爱》荣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并获亚洲电影节的最杰出出女演員奖。
1989年因《阿郎的故事》、《八两金》获第9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香港《大影画》杂志评选80年代香港十大演员名列第六。
1992加拿大多伦多影展以“影展聚光焦点”活动,举办张艾嘉专题作品展
1993-1994 应世界展望会之邀为“饥饿三十”之星,并赴索马利亚、萨伊等地
1995执导中影年度大戏《今天不回家》。
同年她编剧及导演的另外一部电影《少女小漁》
取得1995年亚太电影节的五项重要奖项,
包括最佳电影、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音响设计及最佳音响效果。
1996担任有线电视“Go Go TV”总监
1997参加台湾世界展望会国际儿童认养活动
1998执导及演出电影《我要活下去》
1999参加台湾世界展望会援外十周年活动,远赴非洲卢安达
自编自导的影片《心动》在台灣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多项提名,
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及最佳美术;
《心动》亦为1999年香港十大票房电影之一,
在台灣更打破近兩年灣国产片票房紀录。
同年,演出国际电影《红色小提琴》得到国际上不少好评,
该片获得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2002年演出电影《地久天长》连获香港金紫荆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在国际上亦有相当的声誉,除了在亚洲区得到观众赞誉外,伦敦电影节及多伦多电影节分別于1989年及1992年都曾举办「張艾嘉电影回顾展」,柏林电影节亦曾邀请她作为評审。
作品
导演
吴清源 Wu qingyuan (2005)
2004 海南鸡饭 20、30、40
2002 想飞
1999 心动
1996 今天不回家
1995 少女小渔
1994 新同居时代
1992 梦醒时分
1987 黄色故事
1986 最爱
1981 旧梦不须记
女演员
2004 20、30、40
2000 地久天长
1999 心动
1997 小倩
1995 我要活下去
1994 饮食男女 新不了情 新同居时代
1993 幻影
1991 暴风少年 莎莎嘉嘉站起来
1990 吉星拱照 庙街皇后 人在纽约
1989 八两金 阿郎的故事
1988 裤甲天下 春秋茶室 鸡同鸭讲
1987 七年之痒 开心勿语 黄色故事
1986 海上花 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 最爱 最佳福星
1985 八番坑口的新娘
1985 最想念的季节
1984 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 高粱地里大麦熟 开心将军 上海之夜 大小不良
1983 最佳拍档大显神通 海滩的一天 台上台下
1982 最佳拍档 我的爷爷 血溅归乡路 夜惊魂 光阴的故事 提防小妞 z字特攻队 求爱反斗星
1981 终身大事 某年某月某一天
1980 天下一大笑 金枝玉叶 茉莉花 血溅冷鹰堡
1979 疯劫 山中传奇 麻疯女
1977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风雨朝阳 波斯夕阳情 鬼马姑爷仔 爱的贼船
1976 梅花 秋缠 星语 温暖在秋天 碧云天 台北66
1975 香港超人大破摧花党 门里门外
1974 十七,十七,十八 黄面老虎
1973 飞虎小霸王 龙虎金刚
监制
1998 美少年之恋
1992 三个夏天
1991 莎莎嘉嘉站起来
编剧
1999 心动
1996 今天不回家
1995 我要活下去 少女小渔
1994 新同居时代
1992 三个夏天 梦醒时分
1991 莎莎嘉嘉站起来
1986 最爱
出品人
1994 新同居时代
经典美女 林青霞
她的美无人可与之匹敌。她出演琼瑶的青春片,以澄澈健康的现代美感,将“矫揉美”换下阵来。她主演徐克的影片,为武侠片提供了新的类型。他主演严浩的《滚滚红尘》,该片夺得金马奖七项大奖,迄今无可超越。她的美丽童话即将被徐克搬上荧屏。
林青霞
山东莱阳人,1954年11月3日生于台湾,
1972年毕业于台湾台北女子中学。
拍《窗外》使得林青霞走进影坛,1975年在台湾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拍摄的《八百壮士》中饰演泅水渡江为八百壮士赠旗的女童子军杨惠敏,次年获第二十二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此后几年,林青霞出演了琼瑶原著的《女朋友》、《在水一方》、《秋歌》,以及《水云》、《热浪》、《爱情长跑》、《金色的影子》、《海誓山盟》、《枫叶情》《难忘的一天》等等文艺片。林青霞在银幕上塑造的美,由于和“琼瑶式”戏剧角色的彼此呼应,也愈发“出落”成一种更具体,也更“型格化”的典范。林青霞成为“琼瑶”电影最为耀眼的一个品牌、70年代末期新生的青春偶像。1980年赴美国进修表演。次年在香港大烽电影公司赴美国拍摄的影片《爱杀》中扮演留美大学生。1984年在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大学进修表演。
1983年主演“老怪”徐克拍摄的《新蜀山剑侠》,林青霞从此在香港影坛立足,开始了其演艺生涯的第二个春天。
1990 年,严浩摄制《滚滚红尘》,林青霞以出色发挥登上个人演艺生涯的最高峰,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演员奖。《滚滚红尘》在第27届金马奖上一举夺得七项大奖,分别是: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严浩)、最佳女主角奖(林青霞)、最佳女配角奖(张曼玉)、最佳音乐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设计奖(张西美、廖凤平)、最佳造型设计奖(张西美)。不仅在宝岛,在整个华人电影圈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而林青霞、张曼玉更是凭借在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跻身一流女演员的行列。
1991年,又是徐克的一部改编自金庸的武侠影片《东方不败》,使她彻底突破了自己的文艺戏路,一时间林青霞的女扮男装竟成了大家公认的反串典范。而金庸对林青霞的赞誉则是无与伦比的,接连用了“无双”与“无人匹敌”来加以形容,事实上这种形容近乎改变了大多数人对“东方不败”这个人物的固有观念,而将这个被极大程度改编了的角色以林青霞为界碑就此定性。
在《新龙门客栈》与《新白发魔女传》两部影片中,林青霞把“侠女”邱莫言、练霓裳等等的美艳而决绝演绎得纯正而精彩。随后的传统武侠重拍片《六指琴魔》也很不错,至于《火云邪神》与《天山童姥》则更像是林氏“侠女”时代的末世挽歌。
主要作品:
1994《东邪西毒》《火云传奇》《六指琴魔》《重庆森林》《追男仔》
1993《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射雕英雄之东成西就》《鹿鼎记》
1992《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绝代双骄》
1991《新龙门客栈》
1990《滚滚红尘》
1989《惊魂记》
1988《今夜星光灿烂》
1987《夺命佳人》《横财三千万》
1986《英雄偶像》《刀马旦》《梦中人》
1985《警察故事》
1984《七只狐狸》《情人看刀》《君子好逑》
1983《火龙任务》《一九三八大惊奇》《黑白珠》《四傻害羞》《我爱夜来香》《午夜兰花》《新蜀山剑侠》
1982《新白蛇传》《枪口下的小百合》《燃烧吧,火鸟》《慧眼识英雄》《红粉游侠》 《红粉兵团》
1981《中国女兵》《爱杀》
1980《金盏花》《碧血黄花》《一对傻鸟》
1979《情奔》《一片深情》《雁儿在林梢》《成功岭上》《迷你特攻队》《一颗红豆》
1978《无情荒地有情天》《留下一片相思》《沙滩上的月亮》《晨雾》《真白蛇传》《月朦胧,鸟朦胧》
1977《奔向彩虹》《雾情》《异乡梦》
1976《海天一色》《我是一沙鸥》《恋爱功夫》《明天二十岁》《追球追求》《秋歌》《我是一片云》《八百壮士》
1975《小姨》《枫叶情》《海誓山盟》《在水一方》《长青树》《水云》《翩翩情》《热浪》《烟雨》《爱情长跑》
1974《女朋友》《女记者》《长情万缕》《云河》《纯情》《纯纯的爱》《片片雪花飘》《古镜幽魂》
1973《窗外》《云飘飘》
最有人缘的女星 广受雅赞的 赵雅芝
人们称赞她雍容典雅,把她看作是中国女性传统美德的化身。从她在演艺中的剧中形象和表演风格,到她在生活中的理念和操守,都是那样和谐可人。在她的笑容里,能看到一种像少女一般纯净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从容而安定地闪着光。她的心地干净,所以这延续了半个世纪的美丽传奇还会一直美丽下去。

赵雅芝
祖籍河南开封 1955年11月15日生于香港。
1971年高中毕业后,曾任空姐,197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第一届香港小姐选举,得第四名。两年后,加盟香港无线电视台,先是给导演作助理,不想后来却成了“无线”推出的第一位走红影坛的港姐。。
1978年在无线的金庸古装大戏《倚天屠龙记》中成功地扮演了周芷若一角,从此名声大震。
1985年,正值芳华的周润发和赵雅芝,创造了永恒的《上海滩》。她也因此成为无线的四大当家花旦之一。《楚留香传奇》的苏蓉蓉更保她稳坐四大花旦的难拔蔓。
她的的演艺事业在与黄绵荣结婚前后达到了第一次高峰。先是在无线的最后一出剧集《观世音》中有上佳表演。随后赴台湾主演《京华烟云》,她把姚木兰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成为最台湾观众的喜爱的人物。
1991二次出山,拍摄《戏说乾隆》,一担三,将三个不同人物性格、心理把握得恰到好处,在大陆、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收视空前。
《新白娘子传奇》是赵雅芝在迄今为止事业上创造的最高峰,并使她成为在台片酬最高的女星。。
1997年赵雅芝参演《百年沉浮》,开始了在大陆的发展。
赵雅芝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她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及教育,赵雅芝不仅是一位好演员,更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
2003年,最小的儿子长大了,赵雅芝正式宣布完全复出,出演了《嫁错妈》、《星光伴我行》、《杨门虎将》、《青花》等,她还首次尝试着转到幕后,与关锦鹏导演合作电视剧《家春秋》,同时还与吕良伟积极地筹备着《上海滩》续集。
1976年以来的主要作品
电影
《半斤八两》 《漩涡》 《失业生》 《疯劫》 《风铃中的刀声》 《发钱寒》 《傻探出更》 《教头》 《弹指神通》 《发财埋便》 《英雄无泪》 《忍者战警》 《剥错大牙折错骨》
时装电视剧集
《乘风破浪》 《大报复》 《上海滩》 《播音人》 《双面人》 《烽火飞花》 《女黑侠木兰花》 《京华烟云》 《芙蓉镇》 《奋斗》 《大亨》《冲击》 《1+1=1》 《三相逢》 《奶奶早晨》 《黄金约会》 《杀手72小时》 《百年沉浮》 《嫁错妈》 《西關大少》
古装电视剧集
《楚留香》 《倚天屠龙记》 《刀神》 《飞鹰》 《魔域桃源》 《雪山飞狐》 《楊家將》 《观世音》 《福星高照》 《颠凤狂龙》 《武林圣火令》《戏说乾隆》 《新白娘子传奇》 《秦始皇与阿房女》 《新孽海花传奇》 《笑看良缘》 《乱世不了情》 《雪娘》《杨家将》《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