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12年8月3日
【明报专讯】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下称国教科)对社会影响深远,不过,近日就此事的讨论,焦点被罢课的说法模糊了,昨日,香港教育学院学生会干事会及编辑委员会在《明报》刊登的立场书(下称立场书)“
论国民教育科与香港教育制度的失衡”,正好使大家重新聚焦,讨论国教科所引发实质疑虑。特首梁振英昨日也在报章撰文,表示“我完全理解并认同市民对香港核心价值的高度关注。但对有关问题和其他政治问题的讨论必须有事实基础”,请特首梁振英注意,立场书罗列的事实和论述,提供了一个理性务实讨论国教科的框架,且看政府如何回应。
教院立场书理论实际兼备
政府须以事实道理说服港人
国教科并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它触动了关于香港与内地是否可以保持差异的神经,而数以万计市民冒酷暑游行,反对洗脑教育,政府的回应只是成立专责委员会,对国教科提供意见和建议云云,显然未能消除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疑虑。
官民就国教科的角力,会是一场持久战,未来变数甚多,现阶段要求民间排除一些手段(例如罢课等),不切实际,因为以国教科影响之深远,为了对下一代负责,若政府冥顽不灵,不应排除以任何手段迫使政府做正确的事。当然,现在民间希望、也极力争取透过务实理性讨论,解决问题。事实上,单就技术层面,政府对一些事仍然支吾其词,不肯清晰交代。
例如,教育局资助教联会辖下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的《中国模式》国情教学手册,部分内容连教育局长吴克俭也说偏颇,家长和社会人士则认为此乃教育局推行洗脑教育的证据,但是教育局偏偏不肯与洗脑教材划清界线,又不要求国教服务中心撤回手册,任由它在学校流通,教育局实际上扮演了什么角色,使人满腹疑团。另外,教育局编制的一些教材、教案内容,学者认为乃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洗脑教育;还有是教育局制作“爱国评核”问卷,监察全港学校推行国教科的效果,搞“校校过关、人人过关”,完全脱离了香港的经验范畴。
这种种情,由梁振英以降一官员,一直不肯面对解释,只是重申政府无意推行洗脑教育而已,不过,已知教育局所做的一些事涉及洗脑教育,这些事实基础,有必要讨论和需要厘清,政府也有责任交代清楚。
上述国教科教材、教学方法和评核是技术层面操作,教院学生会干事会及编委会的立场书,从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和解构国教科,则为讨论国教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框架。立场书有关中共割裂历史文化,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式”独特国民身分与国民教育的论述,甚为精辟。立场书指出,一个没有过去的国家,当权者重新强行灌输意识形态,完全扭曲国民教育的真正意义,把国家等同政权,形成“洗脑教育”,这就是香港惧怕和抗拒的划一思想和国民教育。
立场书指出,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以至所谓文化源流,都带出一个隐含的身分认同,学生可以主动寻根而非被动灌输,立场书因而认为国教科并非真正的国民教育,而是“伪国民教育”,不存在任何价值。
近期,许多人讨论国教科,都有触及国家等同政权之不当、割裂历史损害国民身分认同等,但是都不及立场书结合理论与实例的条陈缕析,使人清楚而深入地了解国教科的关键之处,值得关心国民教育的人士仔细阅读,以认识整体事态。
论点清晰结论清楚:
立场书要求“立即撤回国民教育科”
除了理论探索,立场书按通识科与国教科的课程指引,指出两科重叠之处,认为通识科课程基本已经包含国教科的内容,其宗旨与课程规划亦无大异,而通识科实践5年以来,已经达至培养学生批判性多方面思考之目的,与“批判性国民教育”接近,对此,立场书认为教育局理应感到欣慰,而今却强制推行性质、宗旨与课程设计近乎重叠的国教科,立场书因而质疑当局的动机和目的,认为“另有意图”。
立场书论点清晰,结论清楚,有理有据,要求“立即撤回国民教育科”,期望大除了关心国民教育,更应藉此检讨整个教育制度,皆因国教科揭示了香港教育制度的荒谬。教院学生会干事会及编委会提出这份立场书,相信乐于有人提出商榷和辩论,国教科表面上是教育问题,但是个中的政治性质和意涵,不言而喻,政治的事,留待“政治家”去处理,若社会上从教育理论结合实际,为国教科定性、定位,相信可以为梳理此事,提供一个理性的空间。
立场书要求立即撤回国教科的理据和质疑,教育局不宜以“听到不同意见、尊重不同意见”等废话回应,要有实质意义的释疑,让公看到道理究竟在哪一方。就香港核心价值,梁振英希望有关问题和其他政治问题的讨论,必须有事实基础,我们认为,教院学生会干事会及编委会的立场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期望梁振英政府参与辩论,以事实和道理说服家长接受国教科;如果回避问题,强制学生接受洗脑教育,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欢迎回应
[email protected]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8-3 13: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