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三公支出93亿元 税务总局独占20亿)
已有至少98个中央部门公开了去年决算和“三公”经费的情况。财政部统计,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93.64亿元。其中国家税务总局一家去年三公决算经费逾20亿元。报告解读
决算内容丰富实际支出微降从已经公布数据的部门来看,相比去年,2011年的决算内容更加丰富,不少单位“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也微幅低于预算规模。
不仅如此,最高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等非国务院部门也公布了其相关的2011年度决算和三公数据。而外交部虽然公布了2011年
部门决算主要数据和行政经费,但未公布“三公经费”。
此外,根据财政部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93.6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9.77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14.72亿元。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8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1.4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48亿元,公务接待费14.91亿元。
与2011年决算相比,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减少13.8亿元,不过主因是从2012年起,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总额中,不包括武警部队。专家点评
还可砍至少三成出国费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表示,他认为应该砍掉三分之一的因公出国(境)费,约为7.15亿元,以便促成三公经费的实质性降低。
他介绍,虽然今年部分单位的三公数据有所减少,但幅度大多是百分之零点几。他建议,为了让三公支出能有本质性的减少,把挤出的富余经费投入到民生领域,有关部门首先就应该大刀阔斧的削减因公出国(境)费。
他认为,即使整体砍掉三分之一的因公出国(境)费,对于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也不会产生太多直接影响。按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看,因公出国(境)费为21.45亿元,其三分之一即为7.15亿元。因此,有关部门在审批因公出国的项目时,一定要严格,坚决去掉那些可有可无、对政府部门工作开展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出国项目。
此外,各部门应盯紧公车消费这个三公大户。目前部分单位存在只用好的新车、为此巧立名目不断购进新车的问题。而旧车多因此被束之高阁,出现资源浪费。
他建议,有关部门可加强公车管理,严格审批新车购置指标。另一方面可拍卖部分旧车,为财政带来额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