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沒聽報告 胡溫翻看同一份資料

沒聽報告 胡溫翻看同一份資料

沒聽報告 胡溫翻看同一份資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发布者:文子
热度0票 浏览8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3月03日 21:29
旺報 【何明國】
     大陸全國政協第十一屆第五次會議昨天登場,對台灣民眾而言,「政協」是什麼,或許不太知道,也不太有興趣,有看這類報導的民眾,對「政協」大會的印象,除了開會代表兩千多人,場面龐大熱烘烘,像政治大拜拜,只是中共統戰工具之外,大概少有正面圖像。

     昨天政協開幕大會,場景和往年一樣,兩千多人陸續從人民大會堂東門入場,好幾百名記者在廣場上像老鷹尋找獵物一般,追逐、圍堵可以上新聞的代表,訪問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進了會場,中共高官在主席台上排排坐,聆聽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長達1小時的「工作報告」。

     此時被隔離在樓上遠處的記者,尤其是外國記者,有人會拿出望遠鏡,觀察主席台上那些大官的肢體動作蘊藏的政治語言,從中窺探中南海政治風向。昨天就有記者從望遠鏡中看到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昨天神情有點不耐煩,沒了泰然自若。很有意思的是,薄熙來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在賈慶林做報告時,不約而同拿出一份「材料」在看,這份「材料」有特別的封套,不是賈慶林報告的書面稿。

     胡錦濤、溫家寶、薄熙來3人有別於他人,於賈慶林的冗長報告中,拿出同樣的材料在翻看,蘊藏著什麼訊息,外界難以得知。記者只能懊惱沒有更高倍數的望遠鏡,可把那份材料的封面寫著什麼,看個清楚。

     除了這些場景之外,中共政協大會實在沒什麼看頭,代表的討論發言和提案,也都是僅供共產黨參考而已,不像具立法機構性質的人大會議還可以形式上審議制定法律。所以外界大多認為,中共的全國政協大會像家家酒一樣,每年3月熱鬧10天就了事。

     不過,有趣的是,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參選總統的最後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上,拋出「民主協商」精神。她說,未來執政要落實協商式民主,停止政治對抗。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共的政協會議,其精神走的就是協商式民主,在中共主導下,各黨派和中共進行「多黨合作」,因此沒有反對黨。或許那天蔡英文訪問大陸,可以和賈慶林交流協商式民主的經驗。



TAG: 果 香港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