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站在中立的态度看待方寒事件

站在中立的态度看待方寒事件

我想问问论坛上反韩的人,如果韩寒没有发表韩三篇,你们还会反韩吗?
        我其实并不关心韩寒有否找人代笔,只是觉得那些反韩的人的表现实在太拙劣。方提出的所谓证据,其实漏洞很多,也十分牵强,都是推论,明显带有恶意的,韩事后都发博或者媒体采访作了解释,也拿出了人证和物证。一个有正常思考的人,就算不支持韩,也会持中立态度,绝不会对韩口诛笔伐如此。
       所以我很怀疑那些反韩的人,是因为韩三篇的原因而反韩?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所以我要灭了你“——这是最令我觉得恐怖的事情。
       请那些论坛上反韩的人,认真想想,整个事情你是否站在中立的态度去看待”韩是否找人代笔“这个事情?

TOP

回复 1# sunkist303 的帖子

关于韩三篇和韩寒是否骗子的关系......
举例,老蒋年轻时是不是胡搞?我以为:老蒋年轻时确实胡搞,但不像某些反蒋分子描述的那么邪乎。你问我任何一个政治人物的类似人品问题,乃至于韩寒,我大略都是如此意见。(世事的规律是:圣人甚少,泼脏水者甚多。两者俱不可信。)
但是,如果有人说:老蒋基督徒,圣人也,绝对不胡搞。我也难免嗤之以鼻。尤其是假定此人还是基督徒外加道德洁癖,那我更加要跟他过不去,非要说道一下老蒋是怎么胡搞的不行。这跟老蒋干了什么我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是没关系的。

TOP

回复 1# sunkist303 的帖子

烦不烦呢,他俩爱咋咋地!

TOP

天朝暴政之下,不存在中立。你不站在P民这边,就是站在共匪这边。

共匪自己是头脑非常清晰的。自1989六四之后,共匪的策略是收买所有的知识阶层。也就是让社会精英(能折腾的)几乎全部站在了共匪这边,跟着共匪喝肉汤啃骨头。(当然,肉,还是共匪自己吃)。

偶尔几个异类,不想与匪为伍的,就被共匪投入大牢。
其他,既不想入匪,又不想入监的,就只能移民海外了。

总之,人在天朝,就别装什么中立了。 无中可立。所有其他人都趴着呢,只有共匪自己站着。

只有缺心眼的,才看不清,韩少这样能在新浪忽悠来那么多粉丝的,100%就是共匪的傀儡。
傀儡当然就是得演戏。有时候也要装得很投入滴。
但关键时候,共匪就会使用这些傀儡们来忽悠P民。
比如韩少,其实前年就被共匪使用过一次,钱云会村长被害案,网上群情激愤时刻,韩就被用来发5毛文章为共匪消毒。

TOP

哎呀这是怎么了,基地也为韩方之争吵得快开锅了。

有些事情,某些状况下是无法立判高下的,时间会证明一切,何必为争几句话的长短而伤了和气呢?

还是来个小段子冷静一下吧: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TOP

回复 6# badbadbad 的帖子

你这个话,韩寒首先就不接受.......韩寒反应过激,姑且不论是否是隐情使然,却是方韩之争闹到这个热闹地步的重要原因。

TOP

如果说韩少被招安了,那和麦田笔战的第一场,赌咒发誓出悬赏什么的昏招就不符合逻辑了。。。。。。

目前为止我只看到,韩少在某些方面很不成熟。但也因为这些不成熟的稚嫩,让我相信他还是独立的个体。

TOP

我虽然看韩的书不多,但我无论如何也很难想象韩在中学里拼命看管锥篇,说真的,我40多了 还根本看不懂,是看一行都看不懂呢,所以真的太难想象一个中学生。。。

TOP

倒韩与韩三篇关系不大,它只是一个比较大的豁口,让一些人看到了问题所在。
倒韩的关键在于真实与虚假的斗争,这是中国人数十年来持续不断的斗争,虚假的东西一再扑来,让国人不断付出代价,比如1958年的亩产万斤粮。小高炉炼钢就是虚假的,但没有人去倒,结果导致三年困难时期,还被说成“自然灾害”,也是虚假的。
倒韩主要是针对10多年前的代笔与否,这是真实与虚假的起点。如果一栋大厦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再雄伟也会倒塌。有人打方舟子的假,可打了十多年他还没倒;现在倒韩,才一个多月他就撑不下去了,这就是真实与虚假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zzz132 于 2012-2-15 01:03 编辑 ]

TOP

此外,支持韩三篇的人,往往支持韩寒;而反对韩三篇的人,往往支持倒韩。如果有这种现象,也未必是因为站队,而是因为内容使然。
韩三篇的基本逻辑,就是苛求民众,相对而言,宽容政府及上层。而民主国家的基本逻辑,是苛求政府和公众人物,宽容民众。可想而知,因为倒韩本身就是苛求公众人物的事件,自然就会导致那些反对韩三篇的人,更愿意倒韩。

TOP

如果没发表韩三篇呢?

如果没发表韩三篇,照样发生了这次倒韩事件,如果有疑似五毛的人士出来倒韩,我肯定会这么说:
韩寒确实可能是骗子,但某些人肯定是骗子。(某些人说到什么程度,具体指谁,看具体语境。例如:司马南。)
这是很自然的。只要有疑似五毛的人物出来反轮子,我都是用这种方式来回应的。
我肯定不会说:轮子很有智商,说的话都靠谱。
不靠谱就是不靠谱。轮子也好,韩寒也好,本身怎么样并不重要,其相关影响才重要。

但是,因为发表了韩三篇,所以倒韩的就很难认定为疑似五毛,也就没必要用这种搁置事实只论影响的方式来回应。再加上大家对具体事实有争议,尤其是关于“如何看待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之类争议还比较有普遍意义,那么就只能就事论事。

TOP

回复 11# nkpoper 的帖子

对真相派或倒韩派来说,韩三篇不是重点,但挺韩派津津乐道于此,因为它有一道光环,可以使用民众啊、民生啊、自由什么的字眼,可以转移方向。好比你上街买一瓶饮料,上面印着“人民大会堂指定……”,你看见这几个字就觉得神圣庄严,也相信它的质量,实际上它可能是自来水加色素做的,喝了拉肚子。韩三篇就相当于这个印记,只是做得太粗糙,有些本来想掏钱的都揣起手走了。

TOP

回复 6# badbadbad 的帖子

这个故事的真实过程:那个人回答的不是属于你自己,是骂了老禅师,属于你祖宗。。。

TOP

我来说句公道话, 倒谁挺谁都是你们的自由和权利。
下面的这句话你们爱听不听,每个人都是仅次于上帝的高级生物,有着仅次于上帝的智慧和能力。崇拜和蔑视他人都是错误的。

TOP

我是80后的,其实很欣赏韩寒的,即便韩三篇我觉得也是韩寒思考后的结果,予以尊重。
但就“方韩之争”而言,韩寒确实太没气度了。
中国其实是一个缺乏启蒙的国家,而启蒙运动是以理性为根本。客观、真实、逻辑等等这些源于古希腊的起点元素,孕育出了现代西方的繁荣以及通达未来。上升到中西哲学层面,我不能判断出中西哲学的优劣。但就西哲孕育出的科学精神则是为全球所有开化国度所共识的。
方舟子以客观、理性辨识真假,运用的就是科学的逻辑精神。他跳出了中国所谓精英甚至文人们身上遍有的辩证轮回。
简单的讲,方坚持的就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讲究的是明晰真实。
大家都讲民主。包括韩寒,但就方先生对他质疑引起的反应来看,他是伪民主(可能这个说法大了,就修为上讲,韩寒不成熟。因为他就是个普通人,毕竟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的不完善)。

TOP

引用:
原帖由 webmaster 于 2012-2-15 00:29 发表
天朝暴政之下,不存在中立。你不站在P民这边,就是站在共匪这边。

共匪自己是头脑非常清晰的。自1989六四之后,共匪的策略是收买所有的知识阶层。也就是社会精英(能折腾的)几乎全部都站在了共匪这边,跟着共匪喝肉汤。(当然,肉,还是共匪自己吃)。

偶尔几个异类,不想与匪为 ...
老大说的一针见血,各位为什么还在做这无谓的争论?

TOP

哈哈老大终于出来了,看来这啥的寒鸟的叫声越过了大洋,连老大都惊动了

TOP

別吵了,老大說的都在點上。

韓少,韓父,李其綱,日,馬等人有貓膩是肯定的。

更高層面上,共匪能容忍韓少這麼多年在新浪不和諧,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從專業層面上講,中學生能寫出那樣的作品,遠超出人類學習的自然規律,語言文學和音樂繪畫不一樣,要有時間積累的。出現少年文學天才真的是個挺不靠譜的事。

TOP

把方舟子的漏洞赶紧告诉给韩寒,他的团队到现在还没找到呢!

TOP

去看了下这篇参赛作文,的确第一句“南宋《三字经》”这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一般人都知道三字经,但并不清楚它是哪朝哪代,这是个考据问题,一般人不管它。
还浏览了一下全文,感觉不是一篇赛场作文,而是书房作文,因为它引用非常多,真的是引经据典,潇潇洒洒。赛场作文要作此引用,很容易记错,一旦错误会扣分,所以一般会谨慎。要写出这些引经据典,在书房里翻翻书和词典,看看封底的出版社,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写出来。换句话说,如果真有小孩在赛场上写出这篇作文,那就比钱钟书那样博闻强记的天才还厉害了。

TOP

2008年后韩二开始写时评,又收揽了大批粉丝,不过他的那些时评我从来不看。凡是能够放行为众人所看的时评我都不看,这也是我来茶馆的原因。
写时评也是个技术活,高手就是写了文章能发出来,还让买报的人看了解气,所谓党和群众都喜欢的文章是最好的文章,这需要相当的经验,即便在时评界这样的人也是少数。南方报系是时评重镇,这方面的“人才”有一些,韩二团伙和南方报系的合作是双赢,为这种卖相好的时评找到一个高价专卖店。至于是否他本人所写,我就不多说了。

TOP

时评环境是非常严酷的,报社领导签版时看了又看,生怕第二天宣传部给他打电话。在高压下,时评界发生变化,一些说真话的选择了其他途径,想看真话的读者选择翻墙,但大量民众没有精力翻墙,在生存劳作之余,接触到社会种种状况,需要一个疏泄渠道,所以时评还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时评者不为大众所知,浮在面上的是一些时评明星,和官方达成某种默契,最红的时评明星竟然是一个行骗多年的骗子,也是环境使然,这本是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领域,一般人没有这种脸皮。

TOP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历史自有公断

TOP

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杯中窥人》

-------------------------------------------------------------------------------------------

以前没看他的东西,再看这篇成名作,感觉很喜剧。
《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文汇报他看两眼我还信,看杂文报我就不信了。有几个中学生看杂文报“读之甚爽”的?
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中学生都知道李白是大诗人,但知道他引官为荣的没有几个。厉害。
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最具讽刺性的话就是这一句。08年后的韩粉正是因为这点把他作为偶像的,读之甚爽。其实谈的是主义,做的是生意,只是没想他在成名作中就曝出秘密了。

TOP

去年才开始看韩寒同学的文章,一直觉得文笔犀利,直到韩三篇出现觉得味道不对。
所以方韩之争没怎么关注,web老大一针见血!

TOP

 27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