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敲山震虎――谈王立军事件
陈裕如:敲山震虎――谈王立军事件
2012-02-13
(中国)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日前寻求美国政治庇护,广受海内外瞩目。由于事涉中共高层权力斗争,事件可能迅速落幕,讯息不再外漏;不过,如同压力锅盖掀开,即使迅即掩上,味道还是溢出来了。
事件初起,消息传的很多,难辨真伪。如果从以下4个时间点去串接,分析其背景,或许可以合理推测甚至还原事件情节大貌。
第一个时间点:春节前,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员到重庆问案,2月2日,王立军被免去重庆市公安局长和党委书记职务,以副市长身份主管科教文卫工作。王立军是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左右手,在重庆推动反贪肃腐的“打黑”工作,雷厉风行,成为中国“反黑英雄”,也造就了薄熙来的卓越政绩,形成“重庆模式”,使薄在18大换届时有机会成为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家领导人。
王立军被免去公安局长的政法大权,推测并非中共中央的真正目的,而是项庄舞剑,志在“薄公”――藉调查王立军,追究贪腐、刑求、罗织的不法事端,来曝露薄熙来漂亮政绩的黑幕,而阻断他进入政治局之路,这是敲山震虎之策。王立军因此有两个选择:一,向中纪委输诚,吐露长官的一切不法,作污点证人自保;二,坚持护主不吐实。
中纪委应该没有承诺赦免王立军,在报准中央之前也没有这个权力放水;反而把案子扣在手上,收放王立军,任由事态扩大,却可以牵制薄熙来,打压他的常委行情,并且离间他和亲密助手。薄熙来野心勃勃,岂愿受制?于是中了中央的计也好,弃卒保帅也好,主动与王立军划清界线,免除他的要职。王立军的惊恐可想而知,中央不收他、要利用他,长官不护他、要撇开他。
第二个时间点:2月4日,《南方都市报〉记者打通了王立军的电话,问他是否“出事了”,他说“我现在还是自由的”,弦外之音“未来失去自由”已不言可喻。问他的司机是否被抓时,王立军回应“抓就抓呗”――据报导,这是薄熙来主动,先下手为强,清理王的周围,逮捕了11人。司机从来是亲信,亲信被主子收办,监听电话,王立军自知大势不妙,必须分秒必争,谋自救之道。
媒体报导,王立军大骂薄熙来,谓准备好资料,将揭发薄氏夫妇贪腐敛财,乃是事出有因。换个角度推测,媒体披露大量这类消息而未受阻止,谅是中共中央乐见,以便顺势解决薄熙来的重庆势力。
第3个时间点:2月6日,王立军走进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寻求政治庇护,度过最长的24小时。美国国务院表示王立军系主动约见,乃是外交辞令,美方不愿评论庇护事宜,反证了确有其事,否则大可率直否认。领事馆内王立军的谈话,泰多为官场恩怨、贪腐资料,因王职务关系,牵涉国家安全机密有限,情报价值不高,庇护王立军的意愿相对减低,而顾及中美关系的考量相对升高。
推测王立军的自救之道,是把事态扩大、喧腾至极大程度,当国际瞩目时,党中央和薄熙来都有顾忌,他便可死中求活。前途虽已无望,性命应可保全,这是凶中带吉的路数,而上上签是真的获得庇护赴美。潜逃加拿大的贪官赖昌星最终以“不判死刑”的共识遣返中国,就是因事态国际化、中共投鼠忌器的例子。王立军打黑反贪,专职于此,应瞭解最深。
第4个时间点:2月7日,美国副总统拜登主动与中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新华社和白宫的新闻稿仅提及两人讨论了中美关系,以及习14日访问美国的行程云云。可以合理预测,两人透过电话处理的,正是领馆被围的危机,以及不使庇护事件影响习近平访美。
美方的关切,当然是领馆解围,以及不致陷入国际及国内的人道批评,谓美国无视王立军性命,拒绝庇护请求,把他交还中国送死。中方若提出不处死王立军的保证,美方便送人情交人。中共中央原有意利用王打击薄熙来,自然答应拜登所请,成都领事馆告知王立军中美高层的安排,王知道政治庇护无望,但可保住性命,达到低标的目的,乃接受安排,“自行离去”。
王一出领馆,便被国安人员带往北京侦讯,收集薄熙来的黑材料,用作18大前换班子的较力筹码。重庆新闻办公室透过新华网发布消息,谓“王立军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正在接受休假式治疗”,便是执行了对美国的承诺。一名奔赴外国使领馆、待了近一天才出馆的中国官员,有泄漏国家机密嫌疑,却得到“休假式治疗”的待遇,能说不奇特?
在北京受讯的王立军,便是中共中央将薄熙来一军的死棋。有媒体报导,薄熙来已遭中央警卫局内控,政治前途危殆,并非空穴来风。然而,中共中央何以非要去薄熙来而后快?便牵涉了18大的路线之争。薄熙来力倡的“唱红打黑”,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有搞起“二次文革”的势头,其宣扬革命时期意识形态的路数,让人担心会走回极左、革命的政治运动,使30年来的改革开放逆转。换言之,路线不对头的闯将薄熙来须早点扳倒,免得当上政治局常委,在领导阶层经常唱反调。调查王立军,乃是预防性的政治斗争上场。
薄熙来是“太子党”,代表保守左倾势力,在重庆“打黑”,重伤了前两任书记汪洋、贺国强的重臣旧属。汪是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共青团”出身,现任广东省委书记,主张开放路线,与薄熙来形成“瑜亮之争”。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巡视广东,重提邓小平南巡的开放谈话,肯定汪洋支持的乌坎村民自治选举,为胡温体制开放路线定型的意味浓厚。中共“挺汪抑薄”,正反映了18大的路线之争――保守派要避让,开放是一定要走的路。(作者是旅美资深报人)(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2-14 16: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