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12
发新话题
打印

现在还挺韩的人zt

现在还挺韩的人zt

     1 韩寒真正的铁杆粉丝。
       他们真的爱韩寒。甚至他们中间已经有人心底开始怀疑韩寒了,但是觉得韩寒的观点进步,觉得还是有保留这个偶像的必要。
  但是,如果韩寒或者韩寒团队是假货的话,那么他们今天的进步思想,明天就可以被收买。
  况且,现在看从神坛下来的韩寒的文章,我想大部分人也会觉得,我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韩寒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如果你还是支持韩寒,我也很敬佩你,人毕竟还是要有理想的。
  人不能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下面两种人,我是比较看不起的。
     2 韩寒的那些公知“朋友”
       他们有些或许和韩寒团队有着利益瓜葛,或许只是曾经吹捧过韩寒,或许也曾被韩寒蒙骗而喜欢韩寒,他们现在基本上都保持了沉默。
  他们现在保持沉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那么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受到影响。
  一个“社会公知”,都没有看出来假货韩寒,难免被人家怀疑,是否有利益瓜葛,是否有表演成分,是否和韩寒一样是个绣花枕头。
  所以,韩寒们也明白了,绣花枕头最好还是静静的躺在床上。绣花枕头打起仗来,难免撕破外面的绣花,露出里面的败絮。
     3 在论坛上,专门为了反驳倒韩的人。
        这是一群最有意思的人。
  现在各大论坛,倒韩一派声势完全占优。有些人,就耐不住寂寞了,觉得正是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其中的一个典型,我还遇到过。首先他辩驳他16,17岁的时候就读过《管锥编》《二十四史》。然后他确实以平和的口气一一辩驳质疑。
  但是当我质疑他前几天还写过倒韩的文章,而应者寥寥时,他辩解“局势在变,人的看法必然会变”。难道真相不重要,局势变了,真相也变了?
  说这些人惟恐天下不乱,有点大了;说这些人到处卖弄学问,也谈不上;我看,他们就是耐不住寂寞,是真正的无聊之人。

      我敬佩第一种人的理想,同情第三种人的无聊,但是我痛恨第二种人的伪善。
  第二种人明明知道更多的事实的真相(不单单指韩寒事件),却明智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平时在媒体上,一付谦谦君子的模样,涉及到自己,就避重就轻,什么“韩寒杂文不错,小说不行”。
  一个小说杂文举世公认的人,却是非不分,你学贯中西又如何。你不是演员又能是什么?
    我不想把这场论战拔高到某种程度。但它确实从某种程度上,让大众了解到偶像,名人,公知和我们凡人一样,吃着一样的假货,喝着一样的假奶,说着一样的假话,做着一样的白日梦。

TOP

上面的文章是转帖。
昨晚才开始关注这个事件,几个小时后我觉得这是中国自1840年来最大的文坛丑闻,由于骗子团伙转战思想政治领域,成为意见领袖,也是一个文化事件、社会事件。同时深感假货对中国的未来一代的围剿是全方位的,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到黑心棉到韩家父子,吃的喝的穿的看的都有。

TOP

转帖:

一个家长关于“韩寒事件”的思考

  首先我得说,我的孩子从未读过韩寒。进入高中之前,主要阅读文学类作品,以外国名著为主,间或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名家名篇。这与我作为教师以及文学研究者的身份有关,我深知阅读对于人格形成的深刻影响。看垃圾书比不看书更有害,看垃圾书的时间不妨用来睡觉或跑步,至少对身体有益。哪怕是玩游戏呢,至少还可以锻炼脑力。
  韩寒的博客偶尔看过,觉得很敏锐也很尖锐,胆子大却又很懂得保护自己,小聪明耍得不错。仅此而已。
  对于“倒韩”的关注是在春节长假之后。由于职业的关系,我最先着手查找的资料是文本,先是《求医》,然后是《药店》,毫不夸张地说,真是大吃一惊,好半天都没缓过来。如此吃惊,是由于一瞬间脑子里闪过如此多的判断:造假,欺骗,大骗局。
  关于《求医》和《药店》,包括《杯中窥人》,不想说太多分析性的东西,只从家长的角度说几句。我是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大学,那时大学生中最流行的现代作家是钱钟书,甚至在学术圈中还有所谓的“钱学热”,因此读了一些,小说《围城》更是必读书。所以,我会对“韩寒”作品中的那些钱钟书的影子非常有感觉。差不多20多年后,在孩子上初中时,我向她推荐了《围城》,她读了很少就放弃了,说是“没意思”,继续读那些外国名著。
  《围城》在语言上其实并不难读,甚至可以说诙谐有趣,但那种有趣不是初中生可以理解的。而且,书中所表现的男女情感是大龄男女青年的情感,并且是以中年男人的视角观察的大龄男女情感。即便在学习上是天才,在情感发育上也不会呈现超前的发展,所以说,韩寒说读不懂《围城》,的确是大实话。
  因为我的孩子不读韩寒,所以对于“韩寒事件”的关注在前一阶段仅限于此,仅是学术层面上的思考。期间偶尔与朋友聚会,她说起最近对孩子(初中二年级)的教育很头疼:天天上网,上课时通过手机上网,在网上写东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学习更不太读书,但是读韩寒。我问她,那你读韩寒吗?知道在孩子眼中他是什么样的形象吗?她说,不太读,也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孩子读书总比不读好。当然,她当时完全不知道还有“韩寒事件”。
  我告诉我的朋友,如果孩子喜欢某个偶像,家长必须了解那个偶像,关注他(她)可能对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叛逆期的孩子如果崇拜一个“以叛逆为资本”的偶像,他(她)的成长极有可能会走上弧度相当大的弯路。
  有不少家长,特别是自己的孩子是“韩粉”的家长,现在很着急,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出面终结“韩寒现象”。但是,“韩寒现象”的出现与政府的行政无关,政府只能依法行政。
  “韩寒现象”归根结底是文化现象,或者确切地说,是文化与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文化人都是有良心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但是,当文化与资本相结合,文化必然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这是由资本的性质决定的。
  将资本的牟利对象瞄准未成年人不只是出版业,比如电视传媒、网络传媒;而且也不仅是文化产业,比如婴幼儿奶粉、青少年品牌服装。奶粉、服装等的质量问题,可以由质量监管部门依据法律予以监督和查处。但是,文化是形而上的,文化行政部门究竟应该如何依法对于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管理,其实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至少在现阶段,只能是我们家长以监护人的身份对孩子的“文化输入”进行监督,并进行指导。以下谈谈我的经验,以抛砖引玉。在幼儿园阶段,陪孩子一起读有趣且有益的幼儿书(培养阅读动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给孩子买有趣且有益的少儿版名著(培养阅读习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引导孩子购买有趣且有益的原著版中外名著(巩固阅读习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高中阶段,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购买有内容有深度的哲史及文学类书籍(培养更深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上述的阅读,孩子会在较早的阶段体味无数智者的精神世界,逐渐变成有思考有智慧的“有智之人”,就不会成为任何人、任何团体的“粉丝”。
  不会理性思考、只会从众、从“偶像”的人,也真是如同放在水中即变软弯曲的“粉丝”一样。
  本人在大学从教近 20年,痛感具有独立思考的学生越来越少,一直以来以为只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现在想来,崇拜不读任何中外名著的叛逆“韩寒”的一代,怎么可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刻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只有在遍览前人思考成果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如果,从不读书的韩寒可以成为“思想家”,那么,是不是原始时代极有可能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
  以“韩寒现象”为代表的“粉丝文化”的泛滥,反映了理应承担思考启蒙的知识分子、文化人的群体性失职。本文是作为家长的思考,也是作为有知识的人的反思。
  但是,我们每一个家长,也必须承担作为家长的责任,让我们的孩子不要成为任何人、任何团体的“粉”。即便是一定要成为“粉”,也要做“偶粉”——具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有智之人”。

TOP

转帖:

致韩寒、范冰冰的公开信
《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石三生
韩寒并范冰冰二位阁下:
鉴于二位自某质疑“人造韩寒”以来,一直采取了装聋作哑不合作的态度:明里不接招,背后猛捣鬼。特别以此公开信的方式昭告天下。目的,却不过是怕误伤了你们两位也许真的是有良知的好人。
此公开信只求证一件事:一件是韩寒悬赏两千万捉拿代笔人一事到底是真是假?另一件就是@范爷驾到中的范冰冰出资两千万共襄盛举是否确有其事?此事如果为真,请告知兑现赏金的具体要求及细节。
如果你们二位对以上事有不同意见,请务必于2012年2月14日12点之后的72小时(以北京时间为准)内作出说明。否则,时限一过,石三生将径直公布韩寒做贼心虚的详细证据。
此证据效力如何?相信韩寒及百度掌门人李彦宏都很清楚。尽管只是一些网络截图,其威力应该不亚于当年的艳照门,其简单明了到何种程度?相信智商在普通全日制小学一年级以上的人们一看便知。
特此昭告,请韩粉、范粉们广为传颂。

TOP

:Q 楼主,韩寒还没有倒啊!
1、对付第三世界主要靠援交,对付发达国家主要靠口交!
2、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抗议完了以后几大军区各种军事演习,怎么说呢,就好比中国被批评不会日,然后他就撸给大家看了。
3、美国不必惧怕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用担心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可以更快地发明新的技术;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偷窃的是美国独立宣言、宪法等代表美国价值的东西,当中国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开始,那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TOP

韩二会不会倒?
我没有抱奢望,假货、骗子横行中国是有现实土壤的,三聚氰胺事件中那些当事人上电视念保证书时我就明白这一点。倒韩的目的不是让他倒下,而是让民众看到真相,让骗子不再招摇,让给孩子买书的父母看清他的面目,让孩子们不再以为不读书只叛逆也能当天才。
郭抄抄也没有倒下,但输掉了官司,更多的人知道了真相。韩二也不一定销声匿迹,他的粉丝经过十多年积累数量不少,他的团队还会继续榨取他们的价值。也许最好的结局就是和郭抄抄一样,老老实实呆在角落里和自己的铁杆粉丝相互喂养,相依为命,他喂养粉丝们俏皮话,粉丝们喂养他钱财。

TOP

基地来了倒韩的了?这些人都看过多少韩寒的文字啊?你们又知道事情真相了?倒韩也好挺韩也罢,看清点事实本质好不好?最看不惯的就是你们这副你知道所有真相你在事发现场似的样子了!一群活着连法律和法院都不敢信任的被奴役的劳苦大众,不觉得悲哀么?谁是搅屎棍欺软怕硬,谁刚正有利于民,眼没瞎的都看得出来吧?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onely516 于 2012-2-13 21:58 发表 基地来了倒韩的了?这些人都看过多少韩寒的文字啊?你们又知道事情真相了?倒韩也好挺韩也罢,看清点事实本质好不好?最看不惯的就是你们这副你知道所有真相你在事发现场似的样子了!一群活着连法律和法院都不敢信任 ...
顶楼上的。说得好。

TOP

这帮挺韩挺方的家伙们真搞不懂,是不是都迈大步子扯到了蛋,有好作品看就行了,管他有没有团队呢,他的很多书我倒是买过,还都是盗版的,好东西还不贵,适合咱这种贫困的小驴。

TOP

我只清楚以下几点:
到现时为止,没有一个有把握的证据(物证和人证)能证明HH是找人代笔的。
       傻的人都知道方的言论对韩带有恶意(方自己都承认自己的质疑只是推论,但却在多种场合说韩“百分百”有人代笔。当韩发博对质疑尽行解释,并拿出当年的人证和物证的时候,方在没有证明这些证据是假的前提下,采取不相信并且将舆论导向证据是假的一方,带有明显的恶意。方对媒体公开表明要“打倒韩寒神话”,其目的已超出学术讨论,明显带有恶意)
       最可笑的是方表明无论韩寒拿出什么证据出来都不能证明其没有找人代笔,唯一的方法是当着媒体的面,由自己出题,让韩指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文章,以文章的优劣证明其能力。其实这恰恰表明方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韩有人代笔,而需要通过这种方法“赌”一把,但这赌局对方来说,实在是无本生意,赢了,名利双收,输了(基本没可能输,因为文章的优劣,并没有一个确切标准)只需要说一句“对不起,我搞错了”,但对于韩寒来说,赢了,并不能得到什么,输了,下辈子就完了。这就是方的阴谋论。
       另外,支持韩的人,现在很多保持沉默,不是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是认识到对那些故意找茬的人,你和他说再多的道理也是没用的。

TOP

回复 9# benfenren1 的帖子

有些人怕了,有这么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在这放着,而且还不受控制,万一哪天他振臂一呼可咋办?不定时炸弹呐!对统治和维稳相当不利啊!又不能把他跨省,就只好放狗咬他了,这样一来,咬不死他也让他一身伤一身脏,降低他的影响力!
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全是在分别中完成的。

TOP

韩寒最大的失误是,出2000万叫网友帮忙找代笔证据,但这些人证据找不到,找到一些茬,并且一口咬定这些茬就是证据。使我想起一个很老的网络笑话:
       为了测试美国, 香港, 中国大陆三地警察的实力, 联合国将三只兔子放在三个森林 中, 看 三地警察谁先找出兔子. 任务:找出兔子 第一个森林前是美国警察, 他们 先花整整半天时间开会制定作战计划, 严格分工, 然后派 特种部队快速进入森林进 行地毯式搜索, 结果开会耽搁了时间, 兔子跑了, 任务失败! 然后轮到香港警 察, 他们派了一百多号人和几十辆警车在身临其境外一字排开, 由带头人 用喇叭喊 话:"兔子,兔子,你已经被包围了, 快出来投降." 半天过去了, 没动静. 飞 虎队进入森林, 搜索一遍, 没结果, 任务失败! 最后是中国警察, 只有四个, 先 打了一天麻将, 黄昏时一人拿一警棍进入森林,没五分钟, 听到森林里传来一阵动 物的惨叫, 中国警察一人抽着一根烟有说有笑的出来, 后面拖着一 只鼻青脸肿的熊 , 熊奄奄一息的说到:"不要再打了, 我就是兔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lonely516 于 2012-2-13 23:44 发表
有些人怕了,有这么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在这放着,而且还不受控制,万一哪天他振臂一呼可咋办?不定时炸弹呐!对统治和维稳相当不利啊!又不能把他跨省,就只好放狗咬他了,这样一来,咬不死他也让他一身伤一身脏,降低 ...

TOP

标题

真假我无所谓,关健看他为社会进步做了什么,以前当然很喜欢他,但韩三篇出来以后,在大家(主要是李大眼)分析下,我迷惑了………

TOP

回复 14# zhaochaojiu 的帖子

我不怀疑有N多人看不明白韩三篇,因为经常在网易评论上看到有某人调侃说了一句反话,而引来很2的2楼。韩三篇无非想表达一个意思:与其等待那个遥不可及的革命,不如争取一个民众主导下的改革。其中“民众主导”是文章的核心。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具体行动:“但是如果两三年以后,情况一直没有改善,在每一届的作协或者文联全国大会时,我将都亲临现场或门口,进行旁听和抗议。”
        但相反,李大眼的观点通篇解释了革命的合理性,但却没有给革命指命方向,就是要你乖乖地等,等到死。

TOP

回复 14# zhaochaojiu 的帖子

现在影响社会进步的大问题就是真假不分。假货横行。劣币驱逐良币。
假货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话,地沟油可以进超市了。

TOP

回复 16# zzz132 的帖子

我觉得相对于真假不分,是非不分才是最令人寒心

TOP

回复 15# sunkist303 的帖子

韩三篇跑到这里来,就离题了。
更何况,韩三篇的文字你光捡合理的来说,当然都合理。反韩的人光捡不合理的说,当然就不合理。至于韩寒到底是啥意思,是没说清,是不敢说清,是自己就不清楚,还是装糊涂,等等。这根本就无从讨论,比那个代笔问题还难论。

TOP

韩寒是否代笔?
这个得从常理论之,从细节论起。论到最后,你当然也可以说:韩寒是天才,不可以用常理论之。这个是你的自由。
一开始就不论细节,专门说别人没有绝对的证据。这天底下的事,除了判刑以外,其实很少有需要绝对证据的。连民事官司,都有“如果有51%的可能性,则怎样”的原则。更何况指为代笔连官司都不是,岂能要绝对的证据?

TOP

回复 19# nkpoper 的帖子

现在问题是方所谓的证据,没有几个是从常理论之。例如方提出《杯中窥人》创作时,对于纸和布韩没有解释清楚,韩提出的观点是对于十三年前的事情,不太记得了。但方却一口咬定,对于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每个细节都会记得清清楚楚。请问这个观点合乎常理吗?摄影机都没可能把每个细节拍得清清楚楚,你竟敢说自己能对每个细节记得清清楚楚?高考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有几个人记得当年数学考试最后一题的内容是什么?倒数第二、第三题呢?

TOP

终归说韩寒的那些“小说”恐没几个人看过,真喜欢的怕也不多。大家喜欢韩寒是因为那些在边缘地带嘲讽政府的文字,而这些文字究竟是不是出自韩寒之手,现在也都难说。其实韩寒要是金子,证明自己不难,写本东西就行了。和郭敬明比起来,质量故且不论,后者更像个写手。韩寒每次出镜都給人种感觉:文学是叫他胆战心惊的话题,这确实有些奇怪。

TOP

先围观也是一种智慧……

TOP

韩寒又撤诉了,心虚了,简直就是一个SB。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不知道lz此文表达什么意思呢?
是不是客观的对当下韩寒事件中网民的行为进行分析归类还是什么呢?
是说中国文人的不担当?中国网民的骑墙或容易从众被忽悠?
这些不都是公认的事实么?

TOP

 3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