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谁能整垮共产党?

谁能整垮共产党?

作者:胡平
在中共建党90周年前夕,官方媒体发布一则消息,说“大学生争相入党”。根据中组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发展新党员297.1万名,其中大学生118.5万名,占新党员总数的38.5%。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想入党?答案很简单:因为共产党控制了一切资源,党票好比优惠卷,入党有助于升官发财。尽管在口头上,共产党要求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但尽人皆知,那不过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共产党员的人数在增加,但民众对共产党员的看法却越来越恶劣。前一阵子,国内微博热传一则冷笑话--一个女大学生来公司面试,经理看了看简历抬头问她:你是党员?那个女生顿时紧张了起来,激动地说:党员也有好人啊!

这则冷笑话在共产党内部也引起热议。上海交大某学生党支部对此深感困惑,于是写信给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俞正声很快就给他们回了信。6月20日,俞正声亲临上海交大上党课,开场白就是这则冷笑话。

可见俞正声也很清楚,如今共产党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实在不好恭维。俞正声没有把这则冷笑话打成“反动”、“诽谤”、“恶毒攻击”、“煽动颠覆”,这表明他多少还有点面对现实的勇气。

类似的政治讽刺多得很。我们知道,过去,共产党开除党员,说是“纯洁了党的队伍”;现在,一个人入了党,老百姓说是“开除出群众队伍”,“纯洁了群众的队伍”。

这种政治笑话早在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联就很流行。戈尔巴乔夫倡导新思维,推行开放与重建方针,于是有大批党员纷纷退党,以便撇清自己和党的关系。然而,单单是你宣布退党还不够,还要看群众认不认,买不买你的账。那时有则笑话就说,过去,一个群众要入党,需要两个党员介绍;现在,一个党员要退党,需要两个群众作证。

提起戈尔巴乔夫,那可是中共最痛很的人物。中共一口咬定,苏联共产党就是让戈尔巴乔夫给整垮的。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张木生《改造我们的历史文化观》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刘少奇之子,共军总后刘源上将为张木生的书写了序言。在研讨会上,张木生说:刘源让我带一句话,问问大家,除了共产党自己能够整垮自己,苏联已经证明了,其他谁能整垮它?

刘源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大有问题--除了共产党自己,谁能整垮共产党?人民呢?照刘源的意思,人民算个屁!古人尚且说,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也可复舟。共产党比帝王厉害多了。共产党厉害到人民拿它毫无办法,无能为力。这样的党是什么东西?还好意思说呐。

刘源这个问题也不符合事实。说起共产党整共产党,共产党自己整自己,谁能比得过斯大林毛泽东呢?斯大林搞肃反,毛泽东搞文革,多少共产党的老干部被整得死于非命,家破人亡。刘少奇一家,文革中死了四个,六个进监狱;俞正声的亲属,文革中死了六七个。在斯大林时代毛泽东时代,共产党疯狂地整共产党,可是共产党并没有被整垮。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不整共产党了,共产党反而垮台了。

中共总是说苏联共产党是让戈尔巴乔夫整垮的。这话完全不对。戈尔巴乔夫整谁啦?一个都没整嘛。我早就讲过,共产党专制就是靠整人过日子,不但整党外的人,也要整党内的人整自己人。例如剥夺赵紫阳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把赵紫阳非法软禁十五年,至死方休。哪一天共产党不整人了,哪一天共产党不整共产党了,也就是说,哪一天共产党不因哪个共产党发表了不同政见就剥夺别人自由,就不让别人说话,哪一天共产党就垮了。

按说,刘源、俞正声是和毛泽东有血海深仇的,可是如今他们却仍要认贼作父,对毛表示拥护表示尊敬,说穿了,那无非是担心丢掉毛这把刀子,就不大好继续整人了,就无法维持自己的专制权力了。如此而已。



—— 原载: RFA
本站刊登日期: Tuesday, June 28, 2011
关键词: 共产党

TOP

标题

共党共军,混不了多少年的

TOP

伸出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整垮共产党

TOP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今年我21岁了!~

TOP

呵呵,路过,拜读了。

TOP

如果郎咸平说的是真的,那苏联解体前也是受到美英等国经济制裁的影响。同样,现在中国也逐渐步苏联后尘。

TOP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TOP

:Q 我觉得能整垮“共产党”的只能是它自己!!!
1、对付第三世界主要靠援交,对付发达国家主要靠口交!
2、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抗议完了以后几大军区各种军事演习,怎么说呢,就好比中国被批评不会日,然后他就撸给大家看了。
3、美国不必惧怕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用担心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可以更快地发明新的技术;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偷窃的是美国独立宣言、宪法等代表美国价值的东西,当中国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开始,那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TOP

同意楼上,多数从内部开始
契丹国 黄俄党 马列教 鞑靼官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