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民族的划分

民族的划分

民族成分的划定,和血统的关系不大。识别民族成分的要素,主要就是民族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前者是客观的,某个民族有哪些民族传统特征,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终究是可以判定的(这就比方说,“健康”也不是绝对的,但终究可以说某个人是否健康)。而后者则是主观的,包括民族成分的自我认定和外部认定(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民族)。后者其实是最主要的因素。
对此,有两种错误认识。

一种是:宗教(作为民族传统)至上。
犹太人流散四方以后,再次回到圣地,相貌迥异(来自黑人地区的犹太人就黑;来自白人地区的就白...),血统明显混杂。也没人拿血统当回事了。不过,有一批犹太人的认定(认定为犹太人,才有回归权,才能成为以色列国民)却遭到了麻烦,因为以色列的宗教部门认为这批人的宗教信仰实在不像犹太教。
最后,政府拍板(以色列政府始终掌握在世俗化政党手中,宗教政党一般只能获得10%的议席):因为世人把他们作为犹太人迫害,所以他们就是犹太人。

另一种错误是:血统至上。
根据纳粹主义,血统才是民族的主要因素。不过由于纳粹掌权的时代,DNA技术还未出现。所以很多情况下,民族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实际上是作为识别民族血统的工具。所以这个只是错误认识,在具体划分民族的过程中,直接影响不大。
例如,克罗地亚法西斯政权一般认定:南斯拉夫地区的东正教徒,都算塞尔维亚人,要加以迫害;而穆斯林,则算“信仰伊斯兰教的克罗地亚人”,必须予以平等待遇。

中国汉族的特征是:核心居住区域,民族文化和血统,貌似是统一的。这就导致了对于民族问题,很多人采取了类似纳粹主义的判定方法(不是说他们信仰纳粹主义,只是判定方法如此);另一些人则发现这种方法不灵(本来就不灵),却不认为不灵是正常的,反而大惊小怪。
其实,各民族混血形成的联合民族是很常见的(汉族、满族、维吾尔族都明显是联合民族;法国人是所谓的半日耳曼半拉丁;英国人是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等等等等);民族文化来自异族血统,更是正常的。实际上,民族文化最主要的成分是宗教。而绝大部分民族的宗教,都来自外族。汉族的宗教,主要是佛教,这个无疑来自印度;而基督徒的宗教则来自犹太人;这都是几乎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的起源。

TOP

楼主叙述得太简略了,分享我以前收集整理的《天朝“五十六个民族”来源考》

 


天朝“五十六个民族”来源考



 





引用:

原帖由 armstrong001 于 2011-10-9 19:27 发表 我一直对民族有点疑惑,每个人怎么识别自己的民族?你说你是汉族、满族、蒙族。。。你怎么证明?穿件所谓民族服装就行了?就是了?或者说有没有什么生物学上的证据来区别各个民族?民族从何时开始产生?或者猴子 ...



以前认识的一位台湾朋友就很好奇的问过我,他们在台湾学的都是“五族共和”,怎么回到了大陆居然有五十六个民族:lol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第一次提出了“五族共和”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也就是说五族统一起来就是中华民族:victory:



实际上五族的概念是边疆问题(古语叫"藩",是与地缘政治有关的领土概念,清朝有理藩院管这类事)。"满"是东北,"蒙"是蒙古(包括现在的外蒙古),"回"是新疆,"藏"是青海、西藏和西康。



下面是蒋介石阐述的民族观点





引用:

民国时期的民族学受德国影响不小,其基本倾向就是,从中国传统的宗法思想出发,试图将汉、满、蒙、回、藏五族比附为同一宗族的不同分支。



于是,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



四海之内,各地的宗族,若非同源于一个始祖,即是相结以累世的婚姻。《诗经》上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就是说同一血统的大小宗支。《诗经》上又说:‘岂伊异人,昆弟甥舅’,就是说各宗族之间,血统相维之外,还有婚姻的系属。古代中国的民族就是这样构成的。所以在这个时候, 中国全体的国民, 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崇高的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决不是徒托空言的




而中共1949年建国的时候,学习苏联老毛子的经验,通过细致的民族识别,把本来差别也许很细微的族群区分成不同的民族,最后确立了五十六个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这种通过苏联学来的模式,就是多民族并存的现代国家模式,是与单一民族国家不同的一种现代国家模式。



老毛子的民族划分方法至今褒贬不一,你看前苏联的民族问题直到现在依然还剩一大堆烂摊子……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 新中国发起和组织了民族识别工作。识别工作历时30 余年, 先后确认了55 个少数民族, 这55 个民族与汉族一道并称为“五十六个民族”, 成为“中华民族”构成的主体。然而, 从民族识别工作开始至今, 学界对这套知识体系始终存有争议, 争论不外乎围绕民族识别是 “科学工作”还是满足“政治需要”而展开, 并延伸出对所识别民族客观性的质疑, 质疑之声多来自国外的一些学者, 他们用“创造”( creat ion) 这个词来界定民族识别工作, 认为一些少数民族并不是本来实有的, 而是由民族识别工作“创造”出来的 , 从而否认民族识别工作中的科学性。也有学者用“精英的”和 “客体的”的形容词将民族识别工作视为与下层百姓无关的上层精英们的政治行为 。



至于中共政府为什么要如此劳师动众,摘引一段文章给你看看,是不是很蛋疼





引用:

共产国际的影响与中国化道路。前苏联是在多民族联盟的基础上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经验都成为共产国际中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追随的典范。前苏联的做法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南和参照系。



1949 年,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共产党提出要“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表达了新中国民族工作的方向, 制度设计中包括建立一个各民族代表共同参加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在完全的“名从主人”原则下, 1953 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 全国自报登记下来的民族名称就有400 多个。为了便于制度的可操作性, 从1950 年开始, 政府就着手摸清中国的民族状况, 其中包括向少数民族地区派出“中央访问团”, 开展“民族识别”工作, 以及随后开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



在民族识别过程中, 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中的四个标准——“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成为民族识别工作的重要参照体系。然而, 斯大林的四个标准的提出也是基于他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中的学术争论。20 世纪初, 在俄国大革命陷入低潮之后, 俄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很多思潮, 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思想家奥托?? 鲍威尔提出的“民族文化自治”学说, 代表了一些民族上层精英的民族主义倾向, 得到很多人支持, 他们希望建立超越地域的民族联盟, 取代布尔什维克的工人阶级联盟主张, 这一理论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团结性。俄国犹太人组成的“俄罗斯和波兰犹太工人总联盟”(简称“崩得派”) 按地域而不是按民族建立组织, 追随“民族文化自治”学说, 具有强烈的分离主义倾向。于是, 为了反驳这种思想, 揭露其“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本质”, 1913 年, 斯大林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 提出了民族形成的四个条件, 论证了民族存在的历史条件, 有效地反驳了民族主义分裂言论 。而当这一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民族定义移入中国语境时, 我党的领导人和民族工作者们都发现, 我国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情况和各民族发展的不同状况都不能直接套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而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民族识别, 实现民族政策的本土化。



站在新中国的政治立场上, 民族识别的目的是要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唤起少数民族(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 保卫国家, 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尤其民族识别与民族自治区建立紧密联系, 这是对少数民族一项重要政治权力的赋予。于是, 在保障权利为先的前提下, 有些民族即使遭到了是否能作为少数民族被识别的质疑, 也被确认为少数民族, 并建立了自治区。以壮族为例, 周恩来针对“有人说壮族特点少”(既不能认定为单一少数民族) 的说法, 指出:“在我国, 不能死套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 那个定义指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民族, 不能用它来解释前资本主义时代各个社会阶段中发生的有关的复杂问题……我们只要从事实出发, 毫无疑问就应该承认壮族是一个民族”  。



政治位系在民族识别知识体系建构方面留下的烙印还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团结民族上层人士, 稳定民族地区形势。为了保障民族政策的顺利贯彻, 民族分类过程中更倚重知识分子、当地的上层人士、民族精英的意见, 当地的老百姓对这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总结的三大法宝, 民族工作属于统战工作, 在革命乃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团结和统一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所以在民族识别中, 主要“广泛征求各该民族人民群众, 特别是本民族知识分子、干部和爱国上层人士的意见……确定各该族体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例如畲族族称的认定, 就是由畲族知识分子、上层人士共同确认完成的。1956 年10 月 15- 20 日, 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民族事务处在杭州召开畲民代表座谈会, 讨论民族族称。与会代表46 人, 包括“丽水县副县长”、“省人民代表”、“云和县公安局干部”等各级干部38 名,“泰顺县司前乡左溪村小学校长”、“浙江省少数民族初级师范学校副校长”在内的畲族知识分子4 名, 村民只有4 名。浙江少数民族师范学校的钟玮琦等知识分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建议定名为“畲族”, 会议讨论通过这一决定 。然而, 这一称呼并没有得到所有畲族群众的认可。当1956 年12 月, 中共中央统战部电告浙江、广东、福建、江西4 省, 确认畲族为单一少数民族后, 引起了部分畲族群众的反对, 认为“畲”与“蛇”同音, 是对本民族的丑化, 以前汉人常用“畲客汉”、“畲客婆” 来歧视性称呼畲族, 希望能改变称呼, 但终因本族上层人士的积极动员, 最终以接受该族称而作罢 。



第二, 为了政策操作性的方便, 对很多文化差异明显, 具有独立民族特征的人群进行归并。1954 年前确认了38 个少数民族, 1954 年到1964 年间确认了15 个少数民族。1965 年, 确认珞巴族为单独民族, 1979 年, 确认基诺族为单独民族。至此,“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格局打造完成, 充满弹性的民族质料被装入到固体化的民族分类格子中, 关于对某些人群的分类讨论被看作学术问题, 而不再考虑识别新的民族






引用:

1982 年, 伴随民族政策恢复, 重点工作是在一些地区对一批人的民族成分予以恢复、更改, 以及对一些要求识别为少数民族乃至单一少数民族的人们共同体进行辨别、归并, 但总的民族数目却没有再增加。一方面是涉及到百万人口, 要求恢复、更改, 甚至要求申请新的民族身份的呼声; 一方面民族数目已定格在56 个, 不能再增加。“协调地方民族群体的强烈呼声和‘定格56’之结构性限制间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时也是“确保地方安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政治问题。于是, 在民族识别过程中运用的“客观标准”有所松动,“主观意愿”的权重明显加大。



地方政府在56 个民族的框架内, 享有自由“靠谱”的较大空间,“辨异”的操作和论证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生产性甚至想象性。以贵州为例, 就将历史上自称为“里民”的人群报为“黎族”, 把 “穿青人”报为“土家族”。1982 年, 恢复民族成分工作中, 川、湘、鄂、黔地区民族干部为了地方发展, 或考虑少数民族身份带来的利益, 在实践上放宽标准, 表示“对于当地土家语言消失、土家特点不明显的群众, 只要具有强烈的土家族民族意识, 并要求恢复土家族民族成分的, 便予以认定恢复”, 这样土家族人口急剧增长, 从1964 年的524755 人, 增长到2000 年的8028133 人。其科学性无从考究, 只能说这是出于政治目的的妥协和经济利益的考虑




孰是孰非很难讲,但匪共绝对是很折腾,因为按照他们所谓的民族识别:聚居在香港的土生英籍,土生印巴人,聚居在澳门的土生葡国人,还有广州那么多黑人怎么算,而“56”这个数字却不能再往上加了 



[ 本帖最后由 qdpan 于 2011-11-29 11:07 编辑 ]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从血统考证民族更靠谱。文化认同、居住地、宗教认同这些不靠谱。楼上的例子很明显了,居住在广州的黑人,认同我们的文化和宗教,就是汉族了?

TOP

回复 3# lkblade 的帖子

民族的认定有两个方面:一是民族传统,二是民族身份的认定。后者包括自我认定和外部认定。
像居住广州的黑人,首先他就不大可能像汉人一样的民族习惯,当然也就谈不上继承汉人的民族传统;
其次,他也很不可能自认为汉人。
最后,汉人和其他人更不可能认定他为汉人。
所以他肯定不是汉人。

大家的血统都很杂。以南方少数民族论,他们一直在不断溶入汉族。像孙权强迫少数民族出山,出了山,不出两代就一定是汉人。再比方说我们观察一下海南岛的汉人,他们比少数民族还不像汉人。他们应该是海南岛的土著,因为民族意识不强烈(不像苗族、壮族等老牌民族强烈),所以汉人一到,他们就成了汉人。

TOP

回复 2# qdpan 的帖子

老毛子-中共的民族政策,分出这么多民族来,不是“很难讲”的问题,根本就是犯罪。
究其原因,说简单点,就是共产党喜好以身份确定人,例如阶级论。
说刻薄点,则是因为他们的犹太本性。马克思是犹太人(少数民族),列宁是德国间谍(卖国贼),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少数民族),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少数民族),毛泽东是添斯大林屁眼儿的(卖国贼)。他们就是要给主体民族找麻烦,仅此而已。

TOP

正确的民族政策,是美国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大熔炉

实际上,如果官方不加区别,大多数人并不特别介意自己的民族身份,除了部分虔诚者以外,大多数人也没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更不可能特别介意自己的宗教身份。
这就导致了在现代社会的人口高度流动性背景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民族和宗教身份都会自然消亡。这也就省去了太多麻烦。
对于美国而言,在民族之上,还有大的身份特征:如种族或族裔。最典型的,黑人就算不介意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是他被别人一眼即认定为黑人,还是难以避免的;很多情况下,这个身份你根本躲不了。但这并非美国政府的责任,而是人类这个物种就有这种特点。

TOP

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荒谬之处在于:它一半是异想天开地创建民族,一半是以某些人自己的意见为给这些人创建民族的依据。
不能说创建民族都是共产党一手推动的,人们希望把自己的群体创建成各一个新民族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是大多数传统上就承认的民族,如满族、蒙族,等等,那予以官方承认,也不算什么大错(不承认,无视之,至少同样正确)。
不过,共产党创建的很多民族是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这些”民族“的成员自己如何认定,那是他们自己的个人自由;他们就是自称火星人,那别人也无权干涉。但是,有必要官方承认吗?官方承认,就等于官方擅自代表大多数人来承认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概念。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