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他妈了个逼的 香山农场:为中央首长特供农产品!!!!!

他妈了个逼的 香山农场:为中央首长特供农产品!!!!!




[转贴]香山农场:为中央首长特供农产品
5333 次点击
75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张云初 于 2011/11/23 9:42:1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香山农场:为中央首长特供农产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办公厅、公安部为了保证党中央领导人在饮食上的安全与健康,决定配合玉泉山规划改造,在附近建立了一个规模适度,以奶制品、鲜蛋、蔬菜等为主的小型农场,即“香山农场”。这开启了新中国为高级干部服务的农产品特供制度。
  
  
毛泽东指示:先搞“土”的,以后再搞“洋”的
  
  早在1950年2月14日,中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此后中南海多了两位苏联客人。他们的正式身份是警卫和卫生专家,主要搞医疗保健与食品营养研究。香山农场初建时,一专家对产品、规模、保鲜、消毒、化验、防疫各方面都提出不少建议。如:场地要大,物种要多,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要有专业生产区,办公区要独立,并且要有相应科研加工设备,牲畜用房要敞亮通风、讲究卫生、便于清扫。此外,还要有大小不等的硬质道路,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绿化隔离带或围墙等等。
  
  洋专家的设想蓝图,是地地道道的苏联规范化模式,非常现代,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过对当时经济落后的中国而言,实在是太超前了。中央决不会在自己吃的问题上花大钱,也不会轻易搞一个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农场。
  
  1974年10月,原警卫局副局长毛维忠回忆当年参与筹办香山农场:“那时大家刚从小农经济环境里过来,对办什么新式农场毫无经验。最大的愿望就是养猪炖肉、种粮吃饭。对苏联专家的那一套,从来没有听说过,真是‘新媳妇上轿,头一遭’。”
  
  香山农场筹办小组很快接到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传达的毛主席意见:人家想搞一流的模范农场,说明他们有学问、有知识,心是好的。但好心不一定就能办成好事。苏联工业发达,地方大、人口少、好办事,我们比不了。现在弄吃的,也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先搞“土”的,以后有条件,再搞“洋”的。
  
  在北京市和香山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个以荒地、土墩为主体,近600亩的农场就这样迅速上马了。一张存留至今的“香山农场区划图”,生动地告诉我们当时各类作物区面积和房舍、道路、深井及粪场的方位。如:种青贮玉米260亩;青割玉米15亩;打籽玉米10亩;白薯110亩;燕麦、大麦、冬小麦50亩;苜蓿(重要牧草)80亩、苏丹草10亩,蔬菜40余亩等。
  
  农场食品专供副总理以上领导
  
  时间不长,香山农场基本建成,归中央警卫局管理。产品由局属供应科收购,并专供副总理以上和部分老中央委员的需要。这种包括领导、生产、购销为一体的三级管理体制,是十分安全和顺畅的。但是,如何做到既要国家花钱少,又要东西质量好,成了农场一项非常突出的硬任务。
  
  在供给制年代,首长没有工资,大多在中南海西楼总特灶就餐。少数愿在自己家里吃的,由公务员打回去,菜肴变化不大。总体上是农场提供什么,就做什么。除了保证“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的需要外,其他首长只能按照“先来后到”、多则多给,少则少供等办法来解决。
  
  进入薪给制年代,各家有了自己的厨房和公派厨师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夫人们为了有计划地安排好生活,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农场领导想方设法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损失,并严把产品质量关,做到多产多销。
  
  在较长时期里,首长宴请外宾或重要人士所用的农场小牛肉、笋鸡、乳制品、肉鸽、鲜蛋等样样都是浓醇飘香的真材实料。各家日常用量较大的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油菜、青笋、尖椒、萝卜之类的蔬菜,由于合理种植,农家肥足,不愁浇水,故而虫害少,长势好。加上职工早起、早摘、细心分装、及时送达,其干净新鲜程度,绝非一般渠道的蔬菜可比。要是赶上哪家首长孩子多,端上餐桌的肉片烧豆角,蒸茄拌肉末,拍黄瓜段,便是吃得很香的好菜。如果遇上按季熟透、刚从枝杈上摘下的西红柿,其亦酸亦甜,原汁饱满的天然美味,则更是令人叫好了。不久,香山农场东西好、价钱便宜的赞扬声逐渐传开,有的首长(如董必武等)开始前往视察参观。他们得知农场是靠土法上马、开荒深耕、精心管理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不由叹道:“人的智慧与勤劳是最重要的条件。你们心里有我们,我们心里也有你们呀!”
  
  很快,朱德的秘书通知警卫局:总司令说,农场的同志工作时间长,文娱活动少,建议由局服务科,每月1-2次去农场放映专场电影,影片租费由首长开支。周恩来也派他的护士,到农场一边参加劳动生产,一边传授外伤处理常识。还有的首长夫人,更乐意一有机会就带着孩子去空气新鲜的农场散步踏青。

  中央机关干部每年须在香山农场劳动20天
  
  赶上农忙时候,香山农场单凭40余名在编人员,很难完成任务。警卫局就从其他科室抽调干部前去支援。这种做法非常管用,没有影响机关正常工作,也解决了生产中劳动力的紧急需要,还能拉近同单位不同部门,特别是机关干部与农场工人之间的距离。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大家的感情更好了。
  
  一次,颐年堂会议上谈到干部问题时,刘少奇、陈云指出:目前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许多干部、特别是年纪轻的,几乎都是“三门出身”(即家门、学校门、机关门),走的是一条由父母、政府安排的人生道路,不用自己操心就变成了公职人员而且是终身的。舒服倒是舒服,可经不起风吹雨打,容易摔跟斗。警卫局组织干部轮流到农场进行劳动锻炼倒是个好办法,要坚持下去,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毛泽东表示同意并说:“在延安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成绩很大。全国胜利后,当官的多了,官气也来了,这就搓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只有克服官气,才能平息群众的怨气!现在应当从中央机关做起,凡是‘三门干部’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下去,在劳动生产第一线补上这一课。”
  
  时隔不久,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在中南海居仁堂专门开了厅务会,研究布置干部参加劳动生产的问题及为了便于考核、检查,特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劳动生产办公室名义,印刷了《劳动记工本》,人手一册。内有姓名、日期、劳动项目、劳动时间、记时人签名等详细栏目。当时原则规定,每人每年必须要有20天时间,到农场参加劳动生产。
  
  我印象最深的是收集各种动物粪便,运至露天粪场,然后掺土封堆、自然发酵、高温杀菌,再经掺拌晾晒,最后成为优质家肥,“只有自己亲历又脏又臭的积肥实践之后,才会真正懂得‘没有大粪臭,哪有禾苗壮’的道理。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坐办公室的优越感没有了,相反,则是对劳动的尊重与热爱。”
  
  为毛泽东特供反季节蔬菜瓜果
  
  当临时需要的劳动力问题解决后,香山农场的规模便日渐扩大了。向南,与巨山农场果园相连;向东,水稻田几乎发展到玉泉山疗养区的大门口。生猪也养多了,还盖了一些搞试验田用的半地下菜房。至1956年后,国内安全形式已大为好转,北京市在商品收购、供应、藏储、管理等方面,已积累了不少成熟经验。有一批精干的专业队伍“供应归口”,香山农场的转向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除稻田和人员外,农场全部归北京市统一管理,自主经营。为了不影响生产和供应,警卫局事先还专门从部队挑选20余名战士,转业到农场熟悉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交接。尔后,中南海首长各家和总特灶的基本副食需要,就由北京巨山农场提供。
  
  之后,在原有香山农场的基础上,以部队同志为主,组建了一个常年生产班子,大家习惯叫它“玉泉山农场”。新农场除了种稻子外,还在沙土高墩上种栽“甜心白薯”,一年下来也能获得三至五千斤。其中一部分窖藏起来,这白薯是周恩来总理最爱吃的杂粮之一。
  
  玉泉山管理处的同志,利用绿化改造机会,开垦了不少山坡荒地,栽种果树,算是农场副业。到了收摘季节,果品分为一、二、三级。以苹果为例:一级最好,专供首长,市场价每斤两角五分;二级次之,供机关幼儿园,每斤一角五分;三级最差,供机关工作人员(包括首长孩子)每斤一角左右。因为是自己种的,尽管普通,但味道不错,大家总是争相购买。
  
  农场能提供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警卫局领导根据玉泉山独特的住地环境,开始着重研究毛主席等少数首长在饮食方面的特殊需要。
  
  有一年初夏刚至,天气较热,毛主席提出要吃桔子,然而时间不对,老的没有,新的要等到9月才能上市。报告上去,不知什么原因,毛主席火了,驳斥道:“现在正是摘桔子的时候,怎么会没有,我要吃,叫他们去办。”结果还是没有鲜桔子,只好用罐头产品替代,毛主席自然很不高兴。
  
  此事提醒我们:人老了,有时候说话任性,是很难免的。但对领袖人物,工作人员不敢多嘴或顶撞,只能想尽法子,尽量满足要求。玉泉山农场的同志专为毛主席试种了几样平时他爱吃的反季蔬菜和瓜果。如:苦瓜、青椒、木耳菜、南油菜、无籽小西瓜等等。对于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法,有人解释为“专供中的特供”。有的则戏称为:“我们种的是党中央一块小小的自留地”。(张宝昌为原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工作人员,历任服务科招待员、办事员、总特灶伙食组组长等职。)
  
  (摘自《文史参考》2011年第15期)

TOP

他妈了个逼的

TOP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常正常,人家解决了市场蔬菜污染严重的问题,要表扬的

TOP

哥们儿,让我们一起去操TG他妈了个逼.

TOP

终于找到致命的突破口了,是否请美帝以及西方反华势力的同志们出谋划策,派几架隐形飞机或者全球鹰神马的,到农场上空晒点神马三聚氰胺、地沟油、或者放射性核农药之内的东西,反正全球范围内最剧毒的东西都可以一并洒下去,立马解决一切问题!省的你们美帝花那么多的金钱和物力,浪费你们美帝纳税人的金钱!

TOP

马勒戈壁 :@ :@

TOP

老毛那杂碎,为什么不早死20年呢???
用心看世界,以情待人生!
电影无限,人生有限,只看经典!!!

TOP

当官还是要当最大得

TOP

当时的特供是为了减少运输环节的浪费,香山不开辟农厂,消耗更严重,2代后基本就是特供了,3代后就是安全了,计划经济时代特供个P,全民特供,除了农民,全凭票买,写1代的没意思

TOP

回复 10# exaccount 的帖子

毛泽东骄奢淫逸的事例还少吗?反季节蔬菜,他也是吃的吧?不特供,那个年头,到哪儿去买?
上有好之者下必甚焉。
那些过分的物质待遇,确实并非毛泽东一一指使,但是毛泽东绝对脱不了责任。

TOP

中国一直都没解决皇帝制的。只是换了个形式。

TOP

天朝的太上皇嘛 操他麻了隔壁的!!

TOP

起来不愿当奴隶的人们,始终没有站起来...
中国人的奴性根深蒂固
工资好比眉毛短,物价犹如头发长。遥望楼盘空幻想,一年能买几平方?财政气粗是大爷,银行有奶就是娘。管土地的是霸王,工商税务两条狼。电老虎,水阎王,公检法,是流氓。白衣天使黑心肠,交通警察象蚂蝗。当官的,喜贪赃;掌权的,没天良。电信局,如暗娼,乱收话费更猖狂 教育部,是明抢,人民群众像羔羊。

TOP

中国一直都没解决皇帝制的
春风起时,宜会良友;秋月明处,常恋吾师。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雨中漫步666 于 2011-11-23 14:46 发表
终于找到致命的突破口了,是否请美帝以及西方反华势力的同志们出谋划策,派几架隐形飞机或者全球鹰神马的,到农场上空晒点神马三聚氰胺、地沟油、或者放射性核农药之内的东西,反正全球范围内最剧毒的东西都可以一并 ...

TOP

中国一直都没解决皇帝制的。只是换了个形式。

TOP

首长有特工,农民有自留地,剩下的城市穷人,什么都没有。

TOP

回复 11# nkpoper 的帖子

毛泽东骄奢淫逸的事例可有证据?某某某的书不可信,因为还有某某某的书写的毛很好,不论好坏,需要证据,不需要帽子,反季节蔬菜可以运的,中国很大,有很多地方四季如春.
香山农场的创立和特供基本连不上去,2代以后自然特了,

TOP

回复 20# exaccount 的帖子

运到可没那么容易,那个时候火车那么慢。
毛泽东骄奢淫逸的证据,如果你到过很多地方,我猜你也亲见过,只不过不觉得罢了。几乎每一个大地方,就给毛泽东建过“行宫”。
当然你可以说这个不算,只有不可能亲眼见过的才算,我们都没亲眼见过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所以他就不能算骄奢淫逸。

TOP

确实马勒隔壁的!!

TOP

茅台特供酒哦。

TOP

哈哈,在拆啦,别说啥万恶的旧社会三座大山,只有一座真正的不大不小的G山压在俺们的头上,且永世不得翻身。
反正子民们不被整死,累死,就是被毒死。
毒死是最和谐的一招,反正老子是有特供安全食品享受的,下面洪水滔天干我P事。你们丫的不是感觉不舒服吗,听话,吃点“苏丹红”、“瘦肉精”、“化学火锅”、“三聚氰氨”、“翻新大米”、”地沟油“啥的,慢慢的身体就踏实了..听话,乖。实在不行,赶明儿赏你两颗枪子上天堂享福去。

[ 本帖最后由 Evo 于 2011-11-27 21:40 编辑 ]

TOP

回复 21# nkpoper 的帖子

你不仅年龄不大,而且也没文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不好运。
行宫这东西,大点的地方,上海,北京,南京,广州,重庆,武汉,福州,郑州,石家庄,成都,好像都没见到,滴水洞那有一个,毛只住过一次好是当地地委修盖的,能防核战争。
行宫还是要看文件,古皇帝修行宫也是有指示的,见了文件再下结论。
们都没亲眼见过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所以他就不能算骄奢淫逸,算和不算,有史料,没有证据不下结论,这是民主的基础,因为反对所以确信和敌人反对的我们要赞成,敌人赞成的我们要反对没区别,你满脑子毛毒,有啥资格反毛,徒子徒孙一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