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传珩:“类”化文明变革演说词
作者: 牟传珩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那种旨在根除矛盾、消灭差别的“大同世界”未免虚无飘渺;而一个包容差异,融纳冲突,共同妥协,按民主规则“切割西瓜”的“类”化文明社会变革,却注定会借助人类积极、稳健、持久的政治斗争来赢得。“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天,谁最先敞开胸怀迎接“类”化文明社会变革的理性洗礼,谁将站在时代的最前例!
当原子弹爆炸这一当代高科技呐喊,震碎了世界那颗“圆的心脏”,腾腾升空的烟雾,便把人类文明涂抹的黯然无光;当世界东西方势均力敌,用核弹头把两个阵营的壁垒越砌越高时,那种你死我活、“非黑即白”的对抗意识便步入了旧文明时代的巅峰。然而,当戈巴乔夫“新思维”启动了世界“谈判时代”的到来时,全人类的“类”化意识便开始了觉醒——冷战的结束,为一切旧文明掘好了坟墓。
插入人类心脏的“问题”楔子
人是能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重创造者。人为了满足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不仅创造了物质工具(武器),也创造了精神工具(谈判)。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基于一个需求,使用物质与精神两种工具创造历史的过程,即“一加二创造历史的过程”。当人类先祖使用工具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时,伴随“圈地己有”这一创举,利已主义便获得了历史性的胜利,种种以利益为轴心分裂人的“问题”,便成为插入人类心脏的楔子。原始人相互依赖、集群联合时期的自然基础便崩溃了,自然意义上的强弱状态,便演化为社会意义上的不平等状态。随之“问题”越缠越多,越陷越深,并因此分娩出人类观念上的恩怨、敌对意识,以至于成为人们头脑中再也解不开的“死结”。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对抗时代,暴力与战争始终都是人们争夺利益与权力,选择变革的主要手段。人们的对抗意识伴随着经济发展,从人脑内核向外扩张、裂变。社会开始了个人与个人间和群体与群体间的冲突,以及阶级与阶级间、民族与民族间的暴力,进而扩展到国家与国家间和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间的战争,以至于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两大反人类逆流(希特勒的种族清洗与斯大林的阶级斗争)、一场全球冷战。这种人类对抗的逐次升级,最终把一个统一的世界劈成东西两个。核武器并不仅仅展示着社会高科技成果的发展,在这高度精密复杂的圆动操控技术系统的背后,却隐含着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兽的防卫与攻击本能,和解决“问题”的最简单、最愚昧的对抗意识,以及“不是黑,就是白”的僵化思维方式。由此而来,社会两极斗争不仅把全社会的焦点、精力、时间与财富,统统卷入军备竞赛的巅峰,也把全人类的对抗意识逼上绝路,只能在“共同妥协”与“共同毁灭”这两条道路上做最后选择。当人类在“核冬天”噩梦中揉开惺忪的眼睛,那条从“一分为二”历史中延伸而来的、横在我们面前的战争壕沟,骤然变成一张铺有绿呢的谈判桌。
对抗时代的旧文明
在旧文明时代,所有无视人的自然属性,用观念“加工”敌人,借力量对比的强制方式争权夺利的活动,都不过是一种暴力代替另一种暴力。当一种暴力超过了统治暴力,便继承了它的统治“合法性”。由此而来,一切旧的社会文明,便建立在“问题”分裂人,以“人与人对抗为焦点”,以你死我活、一胜一败、不断创造又不断破坏为代价的恶性循环基础之上,现代人类最发达的思辨精神,被将死在最古老的“一分为二”的对抗文化死角,植根于从圈地已有、人身依附、地租盘剥农业生产方式,到污染、浪费、工业废渣及劳资冲突等烟囱、围墙工业生产方式上的一切旧历史,无不展现着一种自我分裂的黑色文明。由此延续而来的所有对抗性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都已无可救药地走进了死胡同,致使全人类共同陷入了由无数现实“问题”与认识“死结”结构而成的冲突沼泽地。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所有现实“问题”与深藏于人们大脑中对抗性“死结”的完全破解,操控“核公文包”的不是我们的双手,而是我们的大脑。真正威胁世界安全的并不是核武库里核弹头的积累和更新,而是植埋于人类大脑储之太久的对抗意识的繁殖和裂变。
如今,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旧文明步入绝路上的挣扎和“类”化新文明到来的阵痛,以及圆动工具和生产方式上的迅猛发展与人们传统思想、守旧意识严重滞后所导致的矛盾,乃至不同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与文化背景导致冲突的现实。西方“柏林墙”虽然倒塌了,但东方仍有“三八线”、台海分裂、南沙之争,甚至还有“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的政治把戏和逆历史潮流而动,连年两位数增长的军费开资。如果说西方政治家们至今还保留着冷战意识的残余;那么东方政治领袖们,至今还在对抗文明的死胡同里困兽犹斗。
“节约法则”支配下的圆动世界
自然之所以能够存在与发展,就在于“节约法则”。如果宇宙是个浪费的系统,早就消耗毁灭了。大自燃从果实到天体,从运动到规律,都是圆形态和圆系统。只有圆运动才能抵消阻力,减少摩擦,节约发展。当人类开始运用圆转动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时,便在社会意义上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形成了崭新的时间、空间与效率观念。从滑轮、机器,到自动化体系、电脑联网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生产方式的全球圆转动,社会物质生产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社会政治生活也开始了包容、开放、合作的新形态。人类在逐渐感悟、理解自然基本形态及规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想认知的冲突与对抗,而每一次圆工具革新所导致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在社会政治层面和意识形态领域产生震荡。1861年美国爆发了著名的南北战争,本质上就是机械化圆动工具引发的工业革命造成的。在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879年废除封建制,都是圆动工具机械化导致生产方式变革引发的震荡。在中国,则是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样,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柏林墙倒塌、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及海湾战争中国际联军打败野蛮力量萨达姆和今天中东的“茉莉花革命”,全球通缉卡达菲,也都是以卫星、电脑为标志的圆动工具全球化变革激起的国际性震荡。这一震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反应,而在中国则是以“6、4事件”,台湾大选与《零八宪章》,以及今天这样遍及各地的“公民正当性抗争运动”表现出来的。
经济全球化必将导致政治世界化
当今时代,展示人类大脑与四肢无穷伸延的全球使用同一卫星技术,电脑联网,使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个家庭和办公室,都可以按同样的程序接受指令,交换信息,表达意愿,参入决策。这种全球化圆动工具发展带来的知识创新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自然结果,就是把全球经济串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天全世界东、西、南、北,不同的制度、民族、地域和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受制于全球资源配置与资本价值增殖的经济圆动规律。无论是资金投放、商品交换、劳力劳务分配、技术交流乃至人才供需、经营方式与规模,都不再有国界的限制。今天,任何地区、国家的财富创造机制和分配制度,都会对世界经贸关系造成影响。牵动全球经济命脉的政治神经,犹如多米诺骨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任何局部政治失序,都会导致全球经济运作链条的崩裂。由此也就决定了人类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世界化和法治秩序全球化。确保公正、平等与自由的政治民主,将成为全球财富创造与分配秩序的国际性先决条件。人权问题,再也不能是国家内政所能圈定的。无论是联合国通过表决制止南联盟内部的种族清洗,对伊拉克的军事制裁和世界性反恐联盟的形成,以及今天对利比亚的国际决议,都充分印证了这一政治世界化的事实。
在当今世界,正如宇宙运动在科学面前将越来越透明一样,政府将在制度上不得不越来越民主,越来越开放。而整个世界也将不断契约化,主权的国际将为规则的国际所取代。至此,建立在对抗社会基础上的各种财富集中、权力垄断和意识形态敌视,以及不断生产敌人,分裂社会的黑色文明,注定要走向死亡。一切代表旧文明的政治联盟、势力对峙和观念分野,连同他们的领导者、思想家及理论体系,将僵死在历史的陈列馆。
“类”化意识与“类”化文明在当今全球使用同一卫星技术与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时代,一种全新的世界精神正在觉醒-——人类“类”化意识与“类”化文明,正作为一种全球化过程的崭新命题,在主权淡化、国界开放的世界“谈判时代”凸现出来。所谓人的“类”概念,就是人类在彻底结束自我分裂与相互对抗的旧文明历史过程中,认知自身同属性的价值抽象。这是人类走过漫长苦难历程,感悟到际间共同价值而形成观念上的理性提升。人们从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事实出发,以共同具有的自觉生命本能意识,用“利益共同性”的视野来观察、分析和发现世界联系与规律的立场,在借助谈判制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规则时,就会形成人类社会的“类”意识与观念。
人类社会从旧文明向新文明转换的同时,也开始了从人类自在的“类”存在向自为的“类”存在转变。当人类由“个体”本位走向了“类”本位时代,社会分娩出了全新的“类”化文明。人是世界的核心。人权是一切社会权力之母。今天人类“类”意识的诞生,正在于它在价值判断上已经完成了“国际法高于国家法,人类意识高于民族意识、普遍价值高于特殊价值”的共识,即对人的普遍价值的尊重,已经超越了国家的、民族的、阶级的立场,形成了全球无疆界的主流思潮;而人类“类”意识的觉醒,必将导致“人权高于主权”价值观横扫东西,波及全球。普世的人权观念就是承认人的共同性本质与平等资格,是被先天授予了不可抗拒的力量——自然的规定性。这种人类“类”化意识的觉醒与“类”化文明的相继到来,注定了当今时代的世界变局与中国变革的方向与内容。
“类”化文明的历史性变革
当世界人民合力推倒“柏林墙”的壮举奏响了新文明时代的序曲时,一种代表这一物质力量与价值观念的“类”化文明变革思潮便随缘而生。“类”化文明变革正高举着“人类主义”的旗帜,以全新的意识和视觉审视“问题”,在每一个大脑、每一张演讲台、每一个键盘和每一封贴着邮票的信笺上的宣告:我们决不是历史的简单复制者!“类”化文明变革思潮的到来,将在以下方面完成历史性变革:1、由“问题”的产生而分裂人的历史,转化为由“问题”的出现而合作人的历史;2、由人与人对抗、以击败人为焦点,转化为人与人合作、以击败“问题”为焦点;3、由追求一胜一败而导致两败俱伤的结局,转化为共同击败“问题”,大家都是胜利者的结局;4、由你死我活、不断破坏为代价的恶性循环,转化为相互节制、利益均沾,谋求“满足需要而不满足贪婪”,不断创造的良性循环。
一句话,旧文明那种主要依赖武器暴力解决“问题”的历史,将为新时代主要依靠和平谈判赢得利益的历史所代替;那种为了“相互对抗”而斗争的原则,将被为了“双胜都赢”而斗争的政治原则所代替。人类将实现各种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共处,以跨越人与自然对抗(前文明)、人与人对抗(旧文明)的两种历史,最终步入人与“问题”对抗的“类”化新文明时代。
“类”化文明变革的价值导向
1、“类”化文明变革的认识坐标。“类”化文明社会变革,将以一种全新的自然意识、全球意识和人类意识,力导“用谈判拓宽道路,借微笑跨越障碍”,彻底摈弃非正当性的暴力与专断,合力摧毁所有认识上的屏障和人脑监狱,实现全社会的政治宽容与双胜都赢。
2、“类”化文明变革的政治使命。推动结束社会对抗,形成全民合意基础上的多元协商、权力制衡与民主管理总原则下,切实贯彻尊重反对派、保护少数派和实现个体自由。
3、“类”化文明变革的正当性伦理。在“类”化文明时代,政府之正当权力,只能来之于选票箱,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产生的,“权力抢授”的旧文明统治合法性将被彻底否定。任何当权者与民众要求改革的力量发生冲突时,军人当有义务在道义上站在民众这一边。
4、“类”化文明变革时代的全球和平意识与新安全观全新的和平意识是“类”化文明时代全球安全观的前提。这不仅是指国际社会不发动战争的“消极和平意识”,而是通过建立“类”化文明的政治世界化制度、规则与秩序,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与合作来解决纠纷的“积极和平意识”。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再不能建立在加强国防、扩充军备的基础上,而应致力于推动全球范畴内以“人权至上”理念为基础建立起的民主制度。在一种“人权至上”理念支撑的社会制度中,便不可能再有以同类为打击目标的暴力与战争。因此,世界所有国家都有责任为确保人类共同利益而推行“人权至上”民主制度,并有义务推动、监督其他国家实行这样的制度。广泛建立起符合人性共同本质的政治全球化民主制度,不仅是全球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类”化文明变革理论与方法
“类”化文明理论,是对“类”化文明时代之所以到来的原理揭示与“类”化文明社会变革观的价值阐述。人类理性生活的原则决定:理论是社会变革的精神策源地。“类”化文明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塑造新文明的理性世界。因而它并不以政党、政策与国家权力为主要舞台,而更侧重于召唤人类“类化”意识的觉醒,并借助拒绝旧文明政治原则和倡导新文明理性批判,以完成对历史、哲学、伦理、法律、艺术等文化观念的更新。这种观念的更新,将借助全新的符号系统,以更真实、贴切和生动的话语体系,来传达社会主体存在的自由倾向和客观要求,并通过改变人类获得知识的条件和摒弃对抗社会语义场包围着的人类传统守旧意识,以实现与旧文明观念世界的决裂,进而用全新的理性材料构建符合人类自然属性的“类”化文明。
“类”化文明理论所推动的社会变革,将完全突破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从变革大脑思维方法开始,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原则。由于这种变革不再是一种暴力与另一种暴力的对抗,而是双胜共赢意义上的全新社会运动,因此不需要暴动性的群众运动、恐怖性的地下组织以及欺诈性的幕后操作;也勿需秘密革命家、起义领导者和流血战士,而需要大批的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工程师、教授、编辑、记者和律师,以及建设性的反对派和所有热爱生命本质与和平生活的自由公民。他们将反映全球旋转的圆动创造财富工具体系及其生活方式与政治要求,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以“类”化文明为共识,形成“广交友”的合和圆动力量,由点到线,由线连面,由面成圆,圆圆相联,圈圈发展。它将汇合融通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持久地、深入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与旧文明势力进行公开、理性、非暴力的持久斗争,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推动变革。
“类”化文明变革的政治立场
在未来完全贯彻人人独立、平等、自由的理性社会中,将不再承认那种以阶级代表者和“大救星”心态所制造的,把他人视为需要被解放对象的信仰和教条;不再需要分类、划线的对抗哲学和刻意生产专政对象、“加工敌人”的政治实践。“类”化文明变革不代表任何相互对立的政治立场,不受制于任何国家、民族、阶级、政治组织,而只反映自然存在的客观性、社会发展的逻辑性和人类“类”本质的需求性。
今天,尽管对抗文明习惯势力还没有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类”化文明社会变革运动的号角已经在全球范围的各种角落里有意无意地吹响了。它不仅在政府、在议会,而且在市场、在家庭、在网络以及每一篇新写实小说里。它将伴随全球圆工具转动,以自己的强大阵势和非凡的诱惑力,突破一切旧文明的防线,席卷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场划时代的剧变中,每个公民都是主角而不是观众。全世界无论政府还是组织或个人,也不分政见、种族和社会地位,都将身不由己地做出选择:是站在自由、民主、协商、妥协的阵营,成为“类”化新文明社会的积极力量;还是站在专制、独裁、暴力、对抗的旧文明行列,最后被新文明社会所遗弃。然而,今天政治短见使那些传统守旧的治国精英们,面对纷沓而至的崭新气息麻木不仁,仍在顶着教条主义的大脑,制定补救对抗文明框架中的改良方案,其政治前途已经不言而喻了。
结束语:
自然“节约发展”作用下,展示人类大脑与四肢无穷伸延的物质工具革新和思想方法(谈判)的广泛应用,以及通往自由之路的人类性提升,是导致新文明时代世界变局与中国变革的根本原因。当今时代,生产工具全球圆转,资本扩张全球圆动,必将导致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帜的各国政治全球圆通,和人类“类化”意识全面觉醒的各族文化全球圆和。从而建立起确保世界和平的崭新世界安全观——普遍的人权与民主价值观,将成为全球共同捍卫的理性原则,并必然以此为核心,建立起人类“类”化文明世界新秩序。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正在与全球一脉相通,合和演进。今天,统治埃及30年的独裁者穆巴拉克,已于2011年2月11日辞职下台;“利比亚特色社会主义”的暴君卡达菲,因拒绝时代变革,血腥镇压人民正当性抗争而被国际社会所通缉。来自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蝴蝶效应”,正在与早已席卷全球的“颜色革命”,酿成新一波反专制的公民正当性抗争浪潮此起彼伏。全球实现民主政治化的远景已经被今天这样的“谈判时代”大大拉近!从历史发展趋势看,那种旨在根除矛盾、消灭差别的“大同世界”未免虚无飘渺;而一个包容差异,融纳冲突,共同妥协,按民主规则“切割西瓜”的“类”化文明社会变革,却注定会借助人类积极、稳健、持久的政治斗争来赢得。“春江水暖鸭先知”。今天,谁最先敞开胸怀迎接“类”化文明社会变革的理性洗礼,谁将站在时代的最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