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zzk.com/cfm/inews.cf ... 11027/yz041555a.htm
陈光诚被软禁,前去探访的网友越来越多。而看守陈光诚,也变成地方政府向山东及中央勒索维稳经费的理由。
距离维权人士陈光诚四十岁生日越来越近,虽然探访的人都会被殴打驱逐,但前往山东省临沂东师古村探访的网友却越来越多。陈光诚事件现在已成为外媒和微博的热点,临沂地方势必面临更加高涨的舆论声浪。这是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地方政府为什么要花费巨额公帑,非法囚禁一位盲人及其家庭?北京在国外大张旗鼓做国家形象广告,但为何对严重损害中国形象的软禁陈光诚事件不闻不问?
陈光诚入狱前,其频繁的维权举动,被地方政府认为是当地最大的“麻烦制造者”。不论是残疾人权利还是农业税费问题,陈光诚曾让地方饱尝“依法办事”之“苦果”,陈氏之入狱也成为必然。从年初流出的视频来看,陈氏虽在幽禁之中,但并未因此屈服。
陈氏之不合作,当然成为地方的“心腹大患”。此人若令其自由,则临沂地方又必须“依法办事”,必须面对陈光诚在众多问题上的较真。尤其是那些在施政过程中有明显违法行为的官员,自然会要求沂南县加紧防范。禁止外人探访,恐怕是为了防止一些重要的不利信息被传递出去。
临沂的计划生育黑幕,也是不能见光之事。一旦暴露,会引起举国上下对计生政策的再检讨,动摇不得。一位临沂地方官在微博上就陈光诚事件发言,“可见党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这说明对陈光诚的处理意见来自最高层,这种处理意见跟地方政府不谋而合。
最后,也最重要的理由,山东地方政府抱着“拥寇自重”的心理,不断向上级勒索维稳经费。对于一个雁过拔毛的官僚体制来说,这种财源来得简便而理直气壮。当地政府也倾向于夸大陈氏事件与外界、与国外的联系,使得处于信息屏蔽区的最高层级,由于担心事件国际化,不敢放松。
负责看守陈光诚的村民每月有不少的收入。这批人通常又是村镇领导的亲朋好友,对他们来说,撤哨意味着收入骤减。这种“村镇利益集团”倾向夸大探访网友的“干扰”,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支援。
如果没有利益驱动,恐怕很难让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东师古村四级政府对陈光诚抱有这么大的兴趣。陈光诚是他们的“财神爷”。于是,各种利益交织与绑架下,陈氏全家成为不用坐牢的囚徒。而这种维稳体制也陷入了自身制造的怪圈之中:越维越不稳。
稳定压倒一切,只能造成更大不稳定。山东当局也并未想过如何去解这个套,因决策来自北京。陈光诚的生日,注定会是一个不平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