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世界媒体看中国:网络政策晦暗不明

世界媒体看中国:网络政策晦暗不明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 ... hina-131879138.html

2011年 10月 14日

中国的互联网,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社交网络,给中国公众增添了方便,也增添了力量。就官方宣传和信息封锁而言,网络如今已经形成不可忽视的抗衡,时常让政府穷于对付。

世界媒体最喜欢提出的例子,一个是8月中旬大连市民利用网络力量联合起来,发动声势浩大的抗议,迫使大连当局不得不答应停产搬迁一个让市民感到威胁的化工厂。再一个是今年7月下旬,温州附近发生高速铁路追尾事故,网民利用网络传送信息,使中国公众看到了许多当局不希望他们看到的事实。

与此同时,网络舆论对中国官方媒体的宣传构成强大的摧毁性力量。在今年9月上海地铁发生列车追尾、导致200多人受伤之后,官方权威媒体以“轻度追尾”来形容事故,首先在互联网上受到广泛的嘲弄,并随之成为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笑柄。

*当局酝酿控制*

互联网、尤其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给中国公众增添了方便,显然也给中国当局增添了麻烦。中国当局如何控制、减少乃至消除这种麻烦,成为国际媒体看中国的一个焦点。

美联社10月14日星期五发表记者黄敬龄(Gillian Wong)的报导,题目是“在中共党代会之前,中国当局思索对微博进行控制。”报导说:

“中国共产党增强对社交媒体网站的压力,以准备今年最重要的政策会议。社交媒体迅速成为政府控制之外的信息和公众表达的平台。对社交媒体的最新的警告信号,是中国宣传部门高级官员王晨发出的。他本星期在一次政府以及网络公司官员会议上说,需要加强对微博的控制。王晨重申了一项警告,这就是要对发布谣言或不实信息的人进行惩罚。”

黄敬龄援引在北京的迈博瑞咨询有限公司(Marbridge Consulting)董事总经理马克·纳塔金的话说,为了控制社交媒体,当局可能采取的步骤包括要求用户实名登记,或者在用户发出网贴和网贴在互联网上展示之间必须有一个时间差。另外,中国当局还有可能实行新的营业许可证制度,以扫除掉一些公司,保留下一些大公司。

*官方说法凶吉难断*

由于中国政府政策制定不透明,政府官员的言论常常让中国人、外国人觉得暧昧模糊,凶吉难断。拥有中国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绝对控制权的中国共产党宣传部副部长王晨有关微博的言论,显然就属于这一种。

对王晨的同一言论,美联社驻北京记者黄敬龄的报导显示凶多吉少,但美国工商新闻杂志《福布斯》驻中国记者、负责报导技术和投资问题的埃里克·萨维兹的报导则显示吉多凶少。

萨维兹13日星期四发出报导,题目是“在中国政府官员发出有关微薄博的评论之后,新浪股票价格上扬。” 报导说,“看来中国政府还是喜欢新浪微博哪。星期四,新浪股价上扬。早先有消息说,中国政府一个重要官员对微博做出了肯定性的评论。”

“官方的新华社英文版星期四上午报导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敦促加强管理微博,以便让微博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服务。’但王晨没有要求杀掉微博,而一些投资者先前就害怕这一点。”

说到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本主要工商新闻报纸《产经新闻》记者古森义久星期四从华盛顿发出的报导说,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日前公布中国压制人权年度报告,该报告提出中国压制人权的例证之一是,“就管制互联网而言,中国当局在今年5月新设立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大幅度强化监视、管制有关民主化、批评共产党的言论。因此,今年中国互联网网站总数减少。”

*依然是凶吉难断*

在中国当局明显强化控制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互联网的同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腾讯和新浪试图到英语世界谋发展。

法新社10月11日从北京发出报导说,“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星期二报导,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率先在中国推出微博英文版。在中国,社交网络受当局严密控制。...中国微博用户最多的新浪微博也计划推出英文版,但还没有正式宣布。”

“中国已经实行严密的互联网出版审查制度。很多外国的网站,如面书,推特,YouTube,以及政府认为是敏感的信息被屏蔽。”

现在不清楚腾讯和新浪谋求在英语世界的发展,是它们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的自然延伸,还是因为眼看着在中国发展形势越来越坏而采取的狡兔三窟、分散风险的策略。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10-21 18:26 编辑 ]

TOP

世界媒体看中国:互联网是否是黑箱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 ... hina-132265348.html

2011年 10月 20日

中国成千上万的网民以及中国成千上万的互联网网站版主多年来一直抱怨,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操控完全是当局任意而为的黑箱作业,当局动辄不说明任何理由、或以极其模糊的理由对他们的言论和网站进行封杀。被封杀个人和网站常常是有苦难言,或有言有理无处说,因为他们得不到为什么被封杀,被哪个人、哪个机关封杀之类的基本信息。

在世界各国互联网网站数目持续呈现强劲增长之际,中国则逆潮流而动,创造了世界独一份,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站总数在 2010年减少191万个,比2009年减少了40%以上。

*美国要求黑箱见阳光*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系教师张翔公开抱怨说:“全球百强的网站,我们在大陆80%都不能访问,此外还有很多技术博客被限制,大量的教学视频无法观看,怎么去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然而,中国毕竟是中国,中国当局对张翔这样的忧国忧民的言论可以置之不理。(从各种迹象来看,中国当局也确实是对他置之不理。)但中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因此,美国从贸易的角度对中国当局任意阻断互联网信息流通的做法提出了挑战。

10月19日星期三,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要求中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详细说明为什么中国屏蔽美国许多企业的网站。美国专门报导国会事务的《国会山报》报导说,美国要求中国方面提供信息,说明中国政府到底是哪个部负责确定哪些网站要封杀,他们封杀屏蔽网站是根据什么规则,而具体执行封杀令的到底是何许人。

日本时事社20日就此从华盛顿发出的报导说:“美国贸易代表表示,‘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的网站常常无法登录阅览,’ 因此要求中国方面回答25个问题,其中包括,在发生不能登录阅览的情况下,1)中国政府哪个部门对此负责?2)中国政府是否直接限制外国企业网站的准入权?美国贸易代表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国务院在今年五月设立了目的在于强化互联网信息管理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美国对该机构究竟担负什么任务感到关切’。 ”

*中国的否认受质疑*

中国政府对美方提出的要求进行了反驳,否认中国当局任意阻断互联网信息流通。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0月20日星期四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鼓励和积极支持互联网良性发展,依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同时,中国对互联网依法进行管理,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但中国政府的这种说法,显然是跟中国千百万网民以及国际舆论的看法不一样。在有关姜瑜星期四在北京答记者问的报导中,美国专门报导媒体技术新闻的IDG通讯社记者迈克尔·卡恩写道:

“中国当局在互联网上对反政府以政治敏感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出版审查。因此,一些用户众多的美国网站,其中包括推特、脸谱网,以及YouTube在中国都遭到屏蔽。中国的互联网出版审查如此广泛,以至于包括谷歌在内的一些公司提出投诉,认为中国当局屏蔽网站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贸易壁垒。

“中国外交部虽然表示,中国的互联网政策是开放和明确的,但中国的网络出版审查制度实行起来常常是没有说明。有时候,中国的一些微博公司会屏蔽一些跟抗议或网络自由有关的词。谷歌公司在今年3月也报告说,它的电子邮件服务Gmail遭到屏蔽。专家们表示,这一举措是中国政府支持的信息钳制的一部分。”

顺便说一句,IDG 通讯社记者迈克尔·卡恩在他的报导中还写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我们愿同各国就互联网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以共同促进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但不接受任何以互联网自由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

*大防火墙---文字游戏*

法新社20日从北京发出的报导说:

“中国控制着一种非常精细的互联网出版审查体系,其英语绰号是Great Firewall,这种说法是一种文字游戏,就是把英语当中的Great Wall(长城)跟firewall(网络防火墙)捏合起来。中国当局把政治上敏感的网站从网络删除,而且北京也对五亿多中国网民实行严格的控制,以杜绝对政府的任何批评,阻止人们提出人权问题,或阻止异议形成组织。”

[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10-21 18:21 编辑 ]

TOP

沙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