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fe.mingpao.com/cfm/dail ... 11019/nalmr/mra.txt
文章日期:2011年10月19日
【明报专讯】黎智英政治捐款名单外泄,事态暴露本港政治生态一些现象,特别是从捐款情显示,多年来,黎智英是本港民主党派最重要的捐款者。民主党派在地区直接选举层面,获得约六成选民支持,是本港一股重要政治力量,但是少获商界人士捐献。有理由相信,民主党派财力被封杀,并非出于偶然,反映香港民主荆棘满途,商界这种杯葛行动,不但不利香港的民主发展,也不利社会和谐。
外泄名单“证实”
商界少捐款给民主派
黎智英政治捐款名单有几点值得讨论。
首先,捐款纪录显示2006年至今,黎智英分别捐给民主党1369万元,捐给公民党1056万元,在2009/10年度,黎智英捐款占民主党非会员捐款的99.4%,占公民党68.2%。民主党和公民党是本港两大民主党派,从捐款情看来,若两党没有黎的捐款,能否维持现有规模,是一个疑问。所以,黎智英乃两党幕后最大水喉,殆无疑问。长期以来,坊间有黎智英乃本港民主派大老板之说,透过捐款观之,他对本港民主派影响力之大,显示传闻属实。
第二,政党接受政治捐款,举世皆然,而黎智英以传媒东主身分,积极介入民主运动,其理念与民主党派应无捍格,不过,透过调节捐款,会否对各个民主党派起覑强化或弱化作用,从而影响民主进程,值得注意。例如,参与“五区公投”的社民连,去年2月得到黎智英100万元捐款。
至于第三点,则反映本港民主运动,在物质条件和政治能量上,处于失衡状态。历来真实反映政治能量的地区直选,民主派与建制派得票约在六四之比,因而有所谓“六四定律”之说。按正常情,民主派在一个社会得到这样明显支持,商界就算当买政治保险,也会给民主党派一些捐款,以维持一定联系,但是黎智英几乎是民主党唯一非会员捐款者、占公民党非会员捐款也超过六成,商界富豪不见踪影。
本来,政治捐献以同声同气为重要考虑,商界认为与民主党派理念不同,故未予捐款,本属无可厚非,若理由仅止于此,则事态还较正常,若商界被“政治劝说”勿资助民主派,致使他们对民主党派避之则吉,则这是政治施压,情就并非那么单纯了。据知,回归前和回归后头几年,民主派都得到商界捐款,当时的民主党主席李柱铭不止一次说“商界也支持民主”,就是反映这种情。香港商界现在财力上封杀民主派,或许可以限制他们发展和壮大,但是对本港民主进程看不到有好处;反之,立竿见影的坏处是商界疏离民主派,商界与获得六成选民支持的民主派一刀两断,对营造社会和谐,很难想像有正面作用。
民建联收献金更巨大
来源使人充满悬念
另一个值得讨论问题,是政治献金透明度。本港没有《政党法》,政党若以公司名义注册,只需在财务报告中列出所收捐款总额,毋须披露来源。这就出现了以下情:按法例要求,选举每一笔开销,都要清清楚楚,有根有据,帐出方面要求极度严格,但是对帐入则不理会,这种情,若政党收了献金之后,偏袒捐款者或集团利益,损害了公泷利益,公泷也无法监察。
其他政治较成熟国家和地区,往往有法例规定政党须公开某个数额以上捐款来源,目的让公泷监察政党在政策形成时,有否偏袒捐款者或集团利益。以黎智英政治捐款名单而言,民主党派与黎的利益关系曝光,公泷可以验证黎智英曾否透过捐献,得过民主党派给予政策“照顾”。而相对照,反而现在每年经费以数千万元计的民建联,钱从何来?在政策形成时是否大公无私,这是很值得公众关注的。
黎智英政治捐款名单使公泷对政党所收政治献金,关注起来。若制订《政党法》,就可以处理有关问题,但是柾事体大,因为政党法并非单管政治献金,它实际是政党政治发展历程和必须配套措施,中央和特区政府目前对此仍然无意处理,看来只能等待时机成熟,才有望立法。不过,在民主派财力被封杀下,关于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献金,反而单纯起来,来来去去,就是一个黎智英,反而其他政党尤其是民建联所收大笔政治献金,其来源与利益关系,使人充满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