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国资收益成重庆“第三财政”
全委会提出这样的目标,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崔坚说,去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跨越万亿,达到1.25万亿元,重庆成为全国国资系统第四个实现“万亿国资”的省市,利润总额368亿元,其中经营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7%,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重庆国企实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重庆国企还是政府“第三财政”的重要“钱口袋”。崔坚表示,2005年开始,重庆国企率先实现“财政断奶”以来,每年至少向市财政贡献100多亿元,相当于重庆政府的“第三财政”。
自2007年起,我市开始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为落实“民生十条”等惠民政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国有企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幅增加。市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去年,全市国企上缴税金388亿元,同比增长31%。“八大投资集团”上缴资产增值收益和投入基础设施、公益项目1026亿元,同比增长36%。
崔坚表示,除了对财政的贡献加大,近年来,还有不少国企直接让利于民、惠及民生。例如,去年,粮食集团、渝惠集团、商社集团、农投集团贡献4697万元收益,全力保障粮油、蔬菜市场稳定;交通开投、能源集团、电力公司为保障煤电气供应、补贴免费公交等,让利15.6亿元。
数据
去年超11亿经营收益用于民生
记者从市国资委考分处了解到,目前所统计的,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用于民生的情况,其中并不包含土地出让收益等。
在2010年,重庆国企的利润中有15%(比例全国最高)上缴,计算下来,上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达到了13.9亿元,是2009年的1.8倍。这13.9亿元当中,用于民生方面的资金达11.11亿元,占比超70%。市国资委提供的部分“清单”显示,去年,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政府采购企业污水处理费、解决国企部分困难“双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支持微型企业发展、安排国有企业职工工伤保险……
“三届九次全委会提出要确保国有资本收益的30%用于民生,我们有信心实现。”崔坚说。今年,重庆国企上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预计可达15亿元以上。伴随国企利润提高,投入民生的资金还将水涨船高。
根据2010年度财务决算数据,按照15%征收比例计算,预计今年,我市20户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将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5.02亿元,拟安排涉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10.67亿元。其中包括:为稳定水价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有6.78亿元将用于政府采购企业污水处理费;1亿元用于解决国企部分困难“双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将安排1亿元支持微型企业发展;0.46亿元用于安排国有企业职工工伤保险。
路径
发挥带动力 重点做好八件事
“支撑民生导向发展,国企义不容辞。”崔坚表示,要确保国有资本收益30%用于民生,国企必须加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推动国企提速整体上市步伐、积极实施海外并购,力争到“十二五”末,国资总额保持在2.5万亿元左右,所有者权益6500亿元以上,年利润超过600亿元。
伴随实力增强,国企将进一步做大“第三财政”规模,充当好缩小三个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资金源”。崔坚称,为发挥带动力,国企将重点做好八件事情(附后)。
比如,要提速推进第二轮融资50亿元帮扶“两翼”16个区县和万州区、潼南县的特色园区建设工作,按照第一轮50亿元资金的帮扶效果简单测算,力争新带动投资3000亿元、新增工业产值4000亿元、新增税收200亿元、解决就业40万人;国有企业要用五年时间,上缴国资收益5亿元,专项补贴微型企业的资本金;主城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中,国有企业承担了2300万平方米的融资和建设任务,约需资金600亿元,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建设质量和速度。
国有企业还要率先解决好自身问题,当好缩小“三大差距”的表率。确保国有企业中的各类职工足额按时交齐“五险一金”,落实好同工同酬。调控好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建立起国有企业普通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物价指数、贡献程度等联动调节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一线普通员工的年均收入增幅在10%以上。按去年国企一线职工人均年收入4.5万元计算,到了2015年,在岗职工年收入至少可达7万元以上。
首席记者 孙黎明 实习生 冯雪莹
推动共同富裕
国企将做实八件大事
1 提速推进第二轮融资50亿元,帮扶“两翼”16个区县和万州区、潼南县的特色园区建设工作。
2 积极支持微型企业发展,要用五年时间上缴国资收益5亿元,专项补贴微型企业的资本金。
3 高效优质建设好公租房,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多模式保证资金的远期平衡,确保建设质量和速度。
4 强力助推农村“三权”流通融通,打通制约“三农”发展的金融瓶颈。
5 市属重点国企已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符合重庆发展需要的三大板块,分类发挥带动力。
6 做大“第三财政”规模,充当好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资金源”。
7 国有企业要率先解决好自身问题,当好缩小“三大差距”的表率,落实好同工同酬。
8 探索解决改革遗留问题,从源头上化解一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可能引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