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7月22日,98个中央部门中,已经有62个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无论媒体将其评论为“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是“羞答答的玫瑰半夜开”,但这次举措毕竟走出了中央部门财政公开、三公透明、接受人民监督的第一步,因而成为近期舆情最热烈的关注点。 另
据报道,没有纳入98个中央部委榜单的中国作家协会,21日也以一种十分独特的方式: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自行公布了2010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
算数及2011年度“三公”经费拨款预算数。公布显示:中国作协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510.1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
286.2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164.30万元,公务接待费59.57万元。”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发言人陈崎嵘就此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我
们将继续坚持厉行节约原则,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与
中科院的日接待费27万元相比,中国作协全年接待费不足60万,确实少得可怜。中作协也许真的“坚持厉行节约”了?果真如此吗?由于未列入98个部门榜
单,这个自行公布的数字,是否经过主管部门审核?尚不得而知。但仅就舆论高度关注的2010年中国作协两次500余人次入住的五星级豪华会议,这个接待费
也远远不够,应该说60万元这个数字,确实有点不靠谱。
一.“过亿”机关花掉175万纳税人血汗,中国作协为何不上98个中央部门榜单?
根
据审计署《2011年第31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布的53家中央部门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不算各省市作协和地方作协,仅中
国作协本身,2010年度国家财政预算就达23849万元,即2.38亿元;中国作协本级单位全年财政经费10508.77万元,即1.05亿元。也就是
说,中国作协机关100余名公务员,人均年度经费高达100万元,是货真价实的“过亿”机关。如果按月薪5000这个中高标准来计算,仅中国作协的“过亿
机关”,每年就要花掉175万名纳税人的血汗钱。
但笔者反复检索了人民网和腾讯网等各大媒体三公经费公布榜单,惊讶地发现:在98个需公布三公的中央部门中,竟然没有中国作协!
于是,中国作协的三公经费,就如上所述,以一种公众监督视野之外的“非主流”方式,在其官方网站上自行公布,并经过媒体曝光了。
二.2010年公务接待费不足60万元?这个数字不太靠谱。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未入98个部门榜单的三公经费,经过哪个主管部门的审核?中国作协公布的数字靠谱吗?
1. 旱区五星级会议至今未晒账单。
2010年4月,中国作协因旱区豪华年会引发舆情关注, 250人庞大规模的主席团会议,入住五星级涉外酒店申基索菲特大酒店,其公款消费引起广泛质疑。公众普遍要求中国作协晒账单,但至今未予公布。
申
基索菲特大酒店,作为五星级涉外酒店,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西部地区最佳奢华商务酒店,酒店选用爱马仕(Hermès)上百款丝巾做为客房的陈列装饰。
据报道,中国作协主席团和全委会会议从2010年3月31日到4月4日,先后持续6天,假设所有与会者都入住最便宜的高级间,按最低打折价,不算餐饮而仅
算房价费,6天会议就至少超过100万元。中国作协发言人陈崎嵘表示:此次会议费用除重庆方面提供一次接待餐外,全部由中国作协支付。这就出现了一个问
题:中国作协公布的2010全年接待费不足60万元,而一次申基索菲特主席团会议的房费,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2.2010年11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中国作协300余人再度入住五星级咸亨酒店
作为正部级单位,中国作协在旱区的三公消费引起广泛舆情关注和社会争议,但最终,超标消费的中国作协并未有任何人被问责。
也
许正因如此,奢华会议仅半年后,正当“羊羔体”诗歌获奖沸沸扬扬之时,2010年11月中国作协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绍兴举行,与会的300余人再
度入住五星级酒店——绍兴“咸亨酒店”。咸亨集团董事长宋金才在接受绍兴网采访时表示:“参加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活动的所有嘉宾和领导,包括所有的获奖
人员都将下榻咸亨酒店。”
据网络资料,绍兴咸亨大酒店包括总统套间、贵宾套间及独立接待的行政商务房等,网上查询,该酒店最便宜的单人间打折价1180元。300人的会议,房价费又是多少?这个账单仍未公布。
三.半年内两次违反财政部规定,三公消费超标,却未列入98部门榜单。
按
财政部《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2007年1月1日执行)规定:中央国家机构和人民团体的公务活动“应住宿在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下的宾
馆、饭店”,“出差人员暂时按照副部长级人员每人每天600元、司局级人员每人每天300元、处级以下人员每人每天150元标准以下凭据报销。”可见,中
国作协公务会议入住五星级酒店,超过财政部标准两级,是明显的三公消费超标行为。
短短半年之内,中作协500多人次入住五星级酒店超标消费,既未有任何人被问责,而今竟还未列入三公经费98个中央部门名单,这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有
人会问,是否因为中作协是民间团体未入榜单呢?
但在98个中央部门名单中,分明包括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多个民间团体;是否因为是文化单位而非行政部门呢?但同样作为文化单位的新华社、文
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广电总局等都已公布;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作协未入98部门榜单,从而使其三公消费的发布,未纳入公众监督视野呢?
四.更令人不解的是,三公消费引公众围观的中作协,财政拨款反而飙升。
据审计署审计报告显示:中国作协的2009年度财政拨款总额是1.5亿,而2010年度财政拨款飙升到2.38亿,提高比例高达60%。为何三公消费遭到舆情质疑,财政拨款反而大幅飙升呢?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之所以引起全社会关注,因为财政拨款是国家之公器,而非某个部门的私有财产;国务院之所以在3月23日通知中央部门必须在6月30日以前公布三公经费,因为这些部门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根
据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国个税增长30%,其项目包括工薪收入、个体户经营、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等9大项。我们的人民并不富裕,当中
国作协官员抱怨公款吃喝的餐桌上“没有茅台,连海参也没有吃到”的时候,普通纳税人正在为20元一斤的猪肉、3元一斤的青菜而省吃俭用。正是这些没有豪
车、也不舍得吃大餐的纳税人,用自己并不丰裕的钱囊充实着共和国的财政大厦,而他们质疑三公消费的中国作协等个别部门,却何以在一次次超标消费后竟能免于
监督,自家说出的三公经费如此不靠谱呢?
即使和榜单上已经公布与即将公布三公经费的98个中央部门相比,这也不够公平。同样是花纳税人的钱,为什么这98家部门就要在公众监督下逐一晒账单,还要接受社会质疑和网络围观,而中国作协的三公经费就能在自家的官方网站上随意发布,类似于友情出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