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决定把个人所得税扣除底线从3000元提升到3500元。至此,曾引起国内全民大讨论的个税修改案尘埃落地。
因为此前全国人大在征求民意时,创纪录的收到了20多万条反对意见,所以有人认为此次上调是中共听取民意的结果,代表了民意的胜利。同时也因为中共建党九十周年在即,有人认为这是中共在借机收买民意,安抚民众情绪。这两种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却都没有触及问题本质。
老牛作为关心中国政局的人,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当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要为国内工薪阶层降税开始,就觉得此事不会顺利。后来,在国务院把征税点定为3000元,并把提案交给全国人大审议,而全国人大却史无前例地否决了这个提案,并要就这个法案公开征求全民意见之时,老牛就认为这个起征点一定会调整,而且一定会调整到3500元!甚至于在前几天,几乎所有人根据财政部表态,认为起征点将铁定3000元时,老牛也坚持认为这个起征点会提高到3500元!如今果不其然,老牛预测丝毫不差!!
那么是老牛有特异功能吗?没有!老牛一介凡牛,并无特异功能;是老牛在国内高层线报提供的消息吗?非也!老牛这次还真没动用任何人脉关系。老牛完全是根据对中国高层政治和中共高层人物的分析,精准预测了这个数字。接下来,就让老牛来告诉大家,为什么老牛预测会如此准确。
胡温尚存同志情,邦国才是温克星
这要从温家宝在中共党内地位谈起。毫无疑问,在中共九大常委中,温的立场偏右。而温在海内外八次高调谈“政改”之后,已经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海外有消息说温家宝曾就谈“政改”在政治局内写过检讨,这个消息虽很不可靠,但温遭到空前孤立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九常委中,胡锦涛最先就“政改”发表过不同意见。胡在深圳成立30周年、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去年赴美访问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都非常明确的发出反对“政改”操之过急的信息。胡锦涛如此表态,他的弟子,另一位常委李克强对“政改”和对温家宝的态度用膝盖想想就能想清楚,是不会对“政改”有多少热情的。可是胡锦涛是老大,他不能公然和温家宝闹掰,而且在政治局内,他也需要温家宝的支持才能摆脱江系“上海帮”一支独大的局面,对温的“政改”冲动只能点到为止。
但对于中共内的“上海帮”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九常委中,属于“上海帮”者至少五人,分别是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和周永康。自江泽民上台以来,“上海帮“作为中共高层内最大、获益最多的利益集团,对“政改”当然最为抵触。在江泽民退休之后,这五人中,资历官阶排行第二吴邦国理所当然地要代表“上海帮”扛起大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九大常委中,以吴邦国对“政改”的态度最为消极,他的著名的“五不搞”实际上封杀了温家宝搞“政改”的任何可能,等于在温家宝面前划了一条红线,迫使后者只能在线内行动!
老牛认为,吴邦国敢于这样搞,一方面是对自己领衔的“上海帮”政治能量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应该是得到了江的指令。老牛此前透露过,当年因为习近平入军委和温家宝谈“政改”,江曾给中央写信提过两个意见,其中一个意见就是对温谈“政改”引起的争论表示不满。所以,对于温,可以说“上海帮”很不满意,说不定这些人私下开会的时候会说:哼,让你谈政改,看我们不找机会收拾收拾你小子!
这当然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对于中共高层这些大人物,很多观察家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他们看得太过神化。其实他们和你我无异,该吃要吃,该喝要喝,该耍心眼子、搞政治的时候更是一点都不含糊。
而温家宝在今年年初人大记者会上提到要为工薪阶层降税的消息,可以说是自己撞到了“上海帮”枪口上。要知道,对于受物价高涨折磨的中国百姓和工薪阶层来说,降税可是个大好事哦!像这种争取民意的好事,凭什么让你温家宝拿去?
可能温是太喜欢捞取民意了,所以在减税这件事上,为冲动所致,完全颠倒了程序。当温坐在主席台上向海内外记者表示要减税的时候,减税方案还在财政部院子里打转,还没有进入国务院的议事程序,更没有过吴邦国这一关。如果各位记性较好,就会记得温家宝的原话,他当时说:“国务院本周就将讨论这个事情。”
温家宝忘了,像减税这个事,是要经过吴邦国的人大审议通过才有效的。他忘了这个关口,天真地认为国务院议过之后,吴邦国委员长就一定会签字同意。他可能还感觉不到,因为他的“政改”宣言,他已经和吴邦国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江泽民为教父、吴邦国为帮主的“上海帮”只所以没有对温撕破脸,不是因为他们仁慈,而是因为他温的“政改”还没有落地实施,还没有从实际上触动“上海帮”的利益。
温家宝颜面尽失,吴邦国手腕高明
对于吴邦国来说,温家宝主动送上门的机会当然不能错失,中国有句古话“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用在这里非常合适。所以就在国务院把降税方案提到人大审议的第二天,以吴邦国为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提案,并史无前例地公开这个提案内容,美其名曰要“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吴邦国的用意很清楚:你温家宝不是吹出去要降税吗?不是要捞取民意吗?我偏要让人们看看你这个提案是个什么东西,让人们知道在这个事上到底谁说了算!吴有充分的信心认为这个提案不会讨人喜欢。因为近几年中国物价暴涨,工薪阶层生活压力日大,对中共和中国政府已多有不满情绪,而且早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上,就有诸如TCL董事长李东生等这样的代表,提案要求把个人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当时应者如云!
果然,该提案一经公布,立刻引来骂声一片。除了国务院豢养的几个专家,几乎没人觉得3000元的起征点是合理的。在该提案获得的反馈中,有超过90%或二十多万条意见表示反对。一些和温家宝不对付的学者,如清华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稻葵等就直斥这个税制设计的弱智。
对于这些反对意见,国务院系统的国税总局(温的前管家丘小雄刚去做副局长)和财政部当然不买账。这些平常牛皮哄哄的部委官员们做事情一贯本位主义至上,绝少顾及民意。所以先后几个高官跳出来声辩,称这个起征点不能提高。老牛记得其中一个副部级高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硬声称,高达90%的反对意见和“二十多万条反对意见,并不代表大多数民众的意见。”被人狂骂!
对于国务院高官的抗辩和官民的激烈对抗,吴邦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遂决定再深度“挑逗”温家宝一次。于是,全国人大在此次开会之前,通过一个无名小卒故意放出风声,称除把税率从5%降到3%外,3000元起征点不变。原因嘛,当然是听取了温家宝下属国税总局和财政部的意见。
这下网民不答应了,纷纷把矛头对准了温家宝领衔的国务院,大骂温家宝的伪善,讽刺温家宝的降税方案不过是愚民游戏。而温的那些愚蠢下属们显然没有看透吴的“阳谋”,一口咬下住了吴邦国下的鱼饵,对人大的表态跟风就上。6月29日,财政部一位高官信誓旦旦地出来表示:3000元是合理的,这样已经有将近九成民众不用纳税,如果再提高起征点,会不利用群众纳税意识培养等等,一通屁话。
结果言犹在耳,全国人大在30日就表决通过了对国务院提案的修改意见,把起征点从3000元提升到3500元!很明显,使出这一招之前,吴邦国根本就没有知会温家宝,这就如同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一记耳光打在温家宝脸上。温颜面尽失,还落了个伪善称号,赶紧灰溜溜借参加京沪高铁开通仪式为借口,坐火车跑上海去了。而吴邦国显然成为最后赢家,此役不仅显示出吴邦国才是降税方案的决策者,更给人一种感觉:是他吴邦国,而非温家宝,尊重民意,扛着压力把起征点从3000元提到了3500元!
至此,好戏落幕。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老牛从一开始就坚信这个起征点会是3500元,而不是3000元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老牛洞悉吴、温之争必定是这个结局。第二,老牛在体制内浸淫三十多年,深谙中共行事思维与决策出发点。在降税这个事上,按照中共本意,连提到3000元都很不情愿的。当初中共做出把起征点从2000元提升到3000元得时候,中国物价飞涨、民众压力陡增、中东茉莉香浓、一片民怨沸腾,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中共是在为民考虑,倒不如说是为了缓和国内紧张对抗的官民关系而降税才更为合理。
就吴、温二人来说,虽然争执激烈,但在降税这个事上利益却是一致的。两人都是中共高官,都属既得利益的统治集团成员,在与民博弈时当然会自动站在一起与民争利——这属于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实际上,就吴邦国内心来讲,个税起征点提到3000元已经可以啦,要不是为了教训温家宝一次,他才不乐意把起征点提到3500元呢!所以,对于那些认为起征点会提高到四千或五千元得看法,老牛从一开始就认为是痴人说梦。对中国分析,不懂政治,就搞不懂经济,这是很多经济学家的短处。
当然,你说在这个过程中民意的压力有没有?当然有!如果没有那二十多万条反对意见,也不排除吴邦国就借坡下驴,在温的提案上大笔一挥,签上“同意3000元”完事。只是如果那样,就少了一场精彩好戏,老百姓也少了这么一点点实惠。
中国版“府院之争”?
其实从这个事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府院之争。
一般情况下,人们大多认为中国是个一党专政的国家,无论是作为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还是作为政府机关的国务院都由中共掌握,是一个鼻孔出气,再加上中国的人大代表中源于政府系统的官员代表比例高达80%以上,故而全国人大常被人讥讽为“橡皮图章”和“养老院”。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实行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国会对白宫的制约才具真实意义。
老牛在这里先不说美国这套政治规则是不是真货,仅谈谈中国的这个制度设计和人大机关这些年来的变故。
不错,中国全国人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这个人大基本上不会去真正制约政府。但我们不要忘了,人大有个常设的机构叫“人大常委会”,那里面可全是专职的政治元老,有资历,敢说话,也完全有能量去制约和监督政府。吴邦国此番戏弄温家宝所动用的就是这么一个机构和这么一群人。
所以,那种认为只有西方才有“府院之争”,而中国政府和人大是就是一个鼻孔出气的说法就只对了一半:当这两个机构的大佬们利益达成一致,就一个鼻孔出气,制约与监督就是空话一句;可当着两个机构的大佬们彼此不爽,或者为肉骨头落入谁口闹翻天的时候,制约和监督作用还是可以发挥的。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解读西方“府院之争”的时候看到的是两个机构的对抗,而解读中国“府院之争”的时候,却常常从高层斗争说起。老牛在这里就遵循了这么一个思路。
其实,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就应该注意到从江时代开始,中国人大和政府的关系就在发生微妙变化。江之前,人大真实橡皮图章一块。在毛邓的权威下,历届委员长并没有明显政治立场,唯毛邓马首是瞻,而江之后,从李鹏入住全国人大开始,全国人大保守倾向日浓,到吴邦国做了委员长之后,全国人大的左倾保守味道更浓。这一点,从吴的“五不搞”就能看出端倪。
而反观政府系统,无论是朱镕基还是温家宝,都明显更为开明。朱镕基是信奉市场经济的,温在经济上虽无明显倾向(也可能他根本就不懂经济),但在政治上的取向是明显“右”倾。而这,也就为将来可能发生更多的“府院之争”提供了可能。
结尾:谁是新的委员长人选?
我们由此也可以推测一下,谁会在明年的中共十八大上入常并成为新的人大委员长。
首先,这个人目前必须至少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否则他就没有那个资历去带领人大常委会那一群退役高官。
其次,这个人必须行事相当稳妥,善于隐身而且愿意隐身,在其身上要有李鹏或吴邦国的影子。所以这个人不大可能是太子党,太子党太张扬。不过俞正声除外。俞虽为太子党,但颇为符合这个条件,故而可能性很大。
第三,这个人的政治立场会偏左,所以不会是胡温的人马,是3.0版“上海帮”的可能性很大。本来从资历看,老牛认为李克强是做人大委员长的最合适人选,但考虑到李克强升级做总理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暂时排除他的可能(当然,如果李克强真要失去总理位置,去人大上班,那中国的政坛可就有热闹看喽)。
从以上三点分析,老牛列出以下几个人选,考考各位的政治智慧。他们分别是:俞正声、张德江、张高丽,另外还有个女性刘延东需要高度注意。
当然,最终的人选你们要找涛哥去要,他老人家的替身自化名“涛哥一博”潜入多维开博以来,也写了不少文章,透露了不少信息。尤其是他最新一篇检讨贪腐和专制的文章《感谢再给十年机会》,老牛觉得很有深度,也非常认同,就捎带在老牛的地盘捧捧他的臭屁吧。下不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