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作为内地敢言媒体之一《炎黄春秋》创刊已达20年,却被接当局整改命令达11次。作为编委会召集人的杜导正表示,守住底线,周密应对。虽然未来仍会遭受当局打压,但“存在就是胜利”。最新一期《炎黄春秋》杂志发行数达14.8万份。
百余退休老干部发声平台
《炎黄春秋》是中共百余名退休老干部的发声平台,前政治局常委胡启立、前副总理田纪云都是该刊作者。杜导正透露,去年底,该刊一度被当局列入“重点
整改”名单。却得到读者、中南海内官员和退休老干部的声援。杜导正接过一位退休将军夫人电话,声称一旦该刊被迫停刊,将组织老干部上街游行。杜导正感叹,
“我们这些老干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整人与被整,晚年退休了,冷静下来,独立思考,产生不同看法和意见,是健康的、善意的。”
他说形容与当局的周旋,“20年已战斗11个回合”。他亦称,《炎黄春秋》属于体制内的改良主义派。承认中共执政,承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地位,遵守宪法。
创刊20年 接整改达11次
“当局若够开明,应给我们1万亿奖金,还应把我们这批人变成中南海顾问团”。杜导正表示,读者希望《炎黄春秋》更激进,但“读者也要考虑我们的环境”。“存在就是胜利,不能被封刊而失去阵地。暂时只能维持现状。”
《炎黄春秋》现仍归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领导,杜导正说,短期内该刊不可能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他现在都嫌干涉得少,不会放手让你独立的”。
但他指出,“《炎黄春秋》是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不产生《炎黄春秋》,也会产生《华夏春秋》等其他名字但思想内容相同的杂志。”88岁的杜导正表示,现在自己每两周才去一次办公室,但“接班人都已培养好”,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