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登录
帮助
::电驴基地::
»
推荐视频
» 89年 柏林墙 伯恩斯坦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89年 柏林墙 伯恩斯坦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daujingh
温暖的小石头
基地副总
彩虹的约定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4-3 23:39
只看该作者
89年 柏林墙 伯恩斯坦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1989年11月,柏林墙拆除。指挥界巨擎卡拉扬此时已过世,乐界的活动家、另一“超级指挥”伯恩斯坦便受到邀请,于拆墙之时携九大乐团的精英、于围墙两侧各演一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访谈中,伯恩斯坦称自己“无法拒绝这样的机会”,并且,他们会把席勒原诗中《欢乐颂》里的“欢乐”替换为“自*由”;而这次排练也是有史以来最让他满意的一次。镜头中,伯恩斯坦穿着红*色毛衣,和团员们握手、拥抱,另外的团员们传递分发着橄榄枝,大家都兴致高昂。
以前一直以为,这次演出是在某个广场上举行的,CD和DVD的封面也是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事实上,这两场音乐会都是在音乐厅里举行的,广场上的人看的是大屏幕直播。这个录像是哪一场,不清楚。1989年末的伯恩斯坦,虽仍步履轻盈,精神昂扬,但身体已经很胖,脸上当然也不帅了,外加一头银发,几乎可以用老态龙钟来形容。在指挥时,手臂动作也不像早年那样灵活自如,很多时候他不得不把动作简化,跳过一些节拍,幅度也小了很多,不过总算比晚年的卡拉扬灵活许多。
这场贝九总长接近78分钟,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慢的贝九吧。从一开始,伯恩斯坦就将速度拉到慢的极限,突出其戏剧性,因此第一乐章巨大的高*潮来临时,其震撼力不可比拟。但第二乐章却又可能是所有贝九中最快的。伯恩斯坦意在突出各乐章间的对比。第三乐章超过20分钟,十分深沉。所有这些快与慢积聚的力量在第四乐章中爆发了出来。第四乐章里,伯恩斯坦依然十分强调快和慢的对比,这一点颇像富特文格勒的演绎,只是富氏的速度更有弹性,因此更有戏剧性。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唱词中所有的“欢乐”(Freude)都换成了“自*由”(F r e i h e i t),这在文学史上似乎也有争论。在听的时候一开始会不习惯。
乐评家们对这场音乐会的“音乐性”评价不是很高。这个演绎和伯恩斯坦晚年的其他音乐会一样,在音乐中充分注入了他自己的个性,即激烈的戏剧对比和慢乐章里被夸张的“沉思”特质。音乐的女声合唱部分加入了童声合唱,不过我没有听出来。总之,这场音乐会挺精彩的,可能会慢得让人受不了,但是结束之后,一种史诗感油然升起。
另外,据说伯恩斯坦在第一场音乐会结束之后(接近晚上12点),马上冲出音乐厅,来到柏林墙下,和狂欢的老百姓们一起拆墙,还拿了一两块砖头,不过着实给了在场的观众一个惊喜。
爱
UID
766124
帖子
3111
精华
46
积分
13881
威望
721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23
最后登录
2012-4-5
查看详细资料
TOP
cyx1210
卓玛珍尕
驴民顾问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2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4-30 20:43
只看该作者
这场演出很有特别的意义。
感谢主,我有这张片子。
共生、共容、和解、和平非暴力
UID
549514
帖子
1940
精华
0
积分
5348
威望
28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9-8
最后登录
2013-1-17
查看详细资料
TOP
xieshahe
乞丐驴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3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1-6-1 01:38
只看该作者
以后一定多来看看
UID
863708
帖子
153
精华
0
积分
-1059
威望
-32 点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5-31
最后登录
2011-8-16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最近访问的版块
看图说话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个人空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