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扫描版[PDF]

《刑事庭审制度研究》扫描版[PDF]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ed2k://|file|%5B%E5%88%91%E4%BA%8B%E5%BA%AD%E5%AE%A1%E5%88%B6%E5%BA%A6%E7%A0%94%E7%A9%B6%5D.%E9%BE%99%E5%AE%97%E6%99%BA.%E6%89%AB%E6%8F%8F%E7%89%88.pdf|11165097|9090f3883c851ed3cc0512886614f17e|h=p2vmchdoy27y57w37lsrzuiusix2ek6x|/


 


中文名刑事庭审制度研究

作者龙宗智

图书分类法学

资源格式PDF

版本扫描版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书号7562020957

发行时间2001年1月1日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10.6MB

简介

IPB Image

内容简介:

庭审是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建构合理的庭审制度理论对于刑事诉讼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价值。而且新型事诉讼体制下的庭审环节,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集中体现。通过探讨庭审的基本理论以及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研究整体上的制度协调和微观意义的制度填充,对于新的刑事诉讼体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著作共分10章,前四章论述庭审制度的一般性问题,如庭审的要素、功能和价值目标;庭审的基本原则和原理;庭审制度的前现代类型和现代类型时势比较研究;关于中国新的庭审方式的特征与模式等,可谓“总论”。后六章则属于“分论”的内容。分别论述庭前的公诉审查和证据开示程序,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的基本问题,法庭公诉和辩护中的问题。尔后,对庭审调查的重点和难点——人证调查进行了专门研究,对法官的审理和裁判作了专门研究。

作者简介:

龙宗智,男,四川人,1954年9月生于成都。1970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防化技术员、干事、军事、检察院检察员、副检察长、检察长,后任成都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大校军衔。现任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自称是一位“跳跃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人物”。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法学论文及研究文章140余章,著、译著作、译作(含合著、合译)6部。专业方向为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

内容截图:

IPB Image




目录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庭审的构成和法庭的设置
第二节 庭审的功能和价值目标
第三节 庭审制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刑事庭审的原则和原理
第一节 刑事庭审的结构原则
第二节 刑事庭审的审理原则
第三节 刑事庭审的裁判原则
第三章 庭审结构类型比较研究
第一节 前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第二节 现代刑事庭审结构
第四章 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的特色与模式
第一节 庭审制度的中国特色及模界定
第二节 新庭审方式的生存困境及运行效应
第三节 改革完善刑事庭审制度的目标模式及路径
第五章 庭前程序研究
第一节 庭前审查程序研究
第二节 证据开示程序研究
第六章 庭审调查和辩论程序研究
第一节 关于证据调查的顺序与方法
第二节 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当事人制度评析
第三节 对物证、书证等非陈述证据的调查
第四节 关于诉讼异议与诉辩论
第五节 关于证据移送和庭后“默读审判”
第七章 人证调查特别研究
第八章 法庭公诉与辩护研究
第九章 法官审理和判决问题研究
第十章 刑事判决研究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