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文字版[PDF]

《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文字版[PDF]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ed2k://|file|%5B%E5%9C%A8%E8%A7%92%E8%89%B2%E4%B8%8E%E9%9D%9E%E8%A7%92%E8%89%B2%E4%B9%8B%E9%97%B4%EF%BC%9A%E4%B8%AD%E5%9B%BD%E7%9A%84%E9%9D%92%E5%B9%B4%E6%96%87%E5%8C%96%5D.%E9%99%88%E6%98%A0%E8%8A%B3.%E6%96%87%E5%AD%97%E7%89%88.pdf|2140872|24fa04e1203f7efb6c7873856743aedc|h=q6u6kerkz365i57nw4gnjccasi56croy|/


 


中文名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

作者陈映芳

资源格式PDF

版本文字版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书号7214033348

发行时间2002年10月

地区大陆

语言简体中文

大小:2MB

简介

IPB Image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关于青年文化的相关基础理论,然后分析了角色型青年文化、非角色型的青年文化,最后探讨了“好孩子”们的文化与问题,青年角色的意义重构等。青年文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社会中的时尚潮流或社会问题,可无论是作为年轻人的文化还是与年轻人相关的文化,青年文化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对青年文化作社会学的探讨,可以算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研究,但却是诱人的挑战。

内容截图:

IPB Image




目录


第一章 关于青年文化
第二章 在神圣的光环下--角色型青年文化
第三章 逃离的行动--非角色型的青年文化
第四章 “好孩子”保持着的文化与问题
第五章 “青春无悔”--青年角色的意义重构
附录 国外的参照
后记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