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于西元1887年10月31日出生在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字介石,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六岁时即进入家塾读书。1905年,国父孙中山先生集合各省志士于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当时革命思潮风起云涌,蒋中正亦立志革命,于翌年赴日求学并在二年后加入同盟会,并获孙中山先生重用。
1923年蒋中正出任孙中山在广州的大元帅府参谋长,其后担任在黄埔陆军官校校长;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其继续领导北伐大业,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民国1928年6月北伐完成,结束军阀割据局面,完成统一。1936年起,蒋中正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身分领导对日八年抗战,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终获胜利。
不过,就在1936年中国共产党一手制造的“西安事变”,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1934年江西共军在国军第五次围剿的强大压力下,流窜陕北,之后运用统战谋略,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后中共再利用北伐机会,多方渗透国民政府与中国国民党,并以“土地革命”、“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总方针,公开叛乱,并与苏维埃共产国际取得联系作为奥援,国民政府有所警觉后遂展开剿共行动。1936年,共军煽动西北剿共总司令部高级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人,挟持蒋中正于陕西临潼华清池,史称“西安事变”,由于该事件发生,使得剿共行动因而停顿,亦让共军在此期间伺机坐大,终酿成抗战胜利后的全面叛乱。
1948年,中共伺机发动内战,使中国国内情势逆转,蒋中正1949年1月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的职权,并退守台湾。蒋中正1974年(民国64年)以89岁的高龄过世,在此之前,他共担任过五届中华民国总统。
蒋中正对台湾的建设功不可没,在政治方面,开始实行地方自治,进行县市议员与县市长的民选;在经济方面,先后实施“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及“耕者有其田”方案,成功的完成了土地改革。并且从民国四十二年起,以四年为一期,连续推动五期经济计划,奠定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础。
国父 孙中山
卫国英雄 蒋中正
總統蔣公遺囑
自余束髮以來 即追隨總理革命 無時不以耶穌基督與總理信徒自居 無日不為掃除三民主義之障礙 建設民主憲政之國家 堅苦奮鬥近二十餘年來自由基地日益精實壯大 並不斷對大陸共產邪惡 展開政治作戰 反共復國大業 方期日新月盛 全國軍民 全黨同志 絕不可因余之不起 而懷憂喪志務望一致精誠團結服膺本黨與政府領導 奉主義為無形之總理 以復國為共同之目標 而中正之精神 自必與我同志同胞 長相左右 實踐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 復興民族文化 堅守民主陣容 為余畢生之志事實亦即海內外軍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職志與戰鬥決心 惟願愈益堅此百忍 奮勵自強非達成國民革命之責任 絕不中止 矢勤矢勇 毋怠毋忽
蔣中正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
「蔣公紀念歌」
詞:秦孝儀 曲:黃友棣
翳惟總統 武嶺 蔣公
巍巍蕩蕩 民無能名
巍巍蕩蕩 民無能名
革命實繼志中山
篤學則接武陽明
黃埔怒濤 奮墨絰而耀日星
重慶精誠 製白梃以撻堅甲利兵
使百萬之眾輸誠何易
使渠帥投服復皆不受敵之脅從
使十數刀殂帝國取消不平等條約 而卒使之平
使驕妄強敵畏威懷德
至今尚猶感激涕零
南陽諸葛 汾陽子儀
猶當愧其未之能行
以新生活育我民德
以憲政之治植我民主
以經濟建設厚我民生
以九年國民教育俾我民智益蒸
倫理 民主 科學 革命 實踐 力行
中華文化於焉復興
奈何奸匪叛亂
大陸如沸如焚
中懷饑溺 臥火抱冰
乃眷西顧 日邁月征
如何天不悔禍
一旦奪我元戎
滄海雨泣 神州晦冥
孤臣孽子 攀木腐心
孤臣孽子 攀木腐心
化沉哀為震雷
合眾志為長風
縱九死而不悔
願神明兮鑒臨
誓誅此大奸元惡
誓復我四明兩京
誓弭此大辱慘禍
誓收我河洛燕雲
錦水長碧 蔣山長青
翳惟總統 武嶺蔣公
巍巍蕩蕩 民無能名
巍巍蕩蕩 民無能名



蒋公在辛亥革命时,作为敢死队的队长,特地去拍了这张照片作为遗照











蒋介石与蒋纬国





[
本帖最后由 wusb168 于 2010-4-5 11:1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