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李素丽(右)被聘为“妈妈评审团”首批评审员
“妈妈评审团”,是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在去年全国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后,发起的一个民间扫黄社团。目前有成员近50名,她们大多对网络涉黄一无所知。
“究竟该到哪里去寻找黄色信息?”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困扰着魏琛琛。魏琛琛是“妈妈评审团”中的一员。
“妈妈评审团”,是个主要负责举报各种网络黄色信息组织。该组织属于志愿者团体,由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发起,1月19日成立,目前成员不到50人。1月29日,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为评审团的妈妈们开设了一堂培训课,告知她们评审团的章程、工作方式,以及黄色信息的辨别标准。
魏琛琛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这位年轻的妈妈一直在大学念书。从来没看过A片或者浏览过类似黄色网站的她,对未来的工作一片茫然。
她在场向技术人员询问如何搜索黄色信息,她甚至不知道该输入哪些关键词。
魏琛琛的孩子只有7岁,接触网络有限,并未受到“黄色信息的侵染。”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十分关心,并认为“初高中的孩子们深受涉黄信息影响”,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来做一些事情。
另一位母亲张蕊是名教师,她在学生带来的U盘里,会看到以“医药健康”为主题的黄色信息。她儿子10岁。她有时会发现他在浏览网页时对她有所遮掩。
这几位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妈妈们,参与评审团的初衷都很简单,希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
但一旦谈及实际操作,这些善良的妈妈们突然发现,寻找黄色信息是个“技术活”,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她们来说,要干好颇不容易。
宗春山,是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此次受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所聘,为妈妈做一些专业辅导。
记者询问,妈妈们对网络涉黄几乎一无所知,靠她们举报,对保护青少年能起多大作用?
宗春山说,协会也会做些相关培训。
在1月29日的课堂上,协会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色情信息的辨别标准。
协会引用了“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的13条标准”,从直接暴露和描写人体性部位的内容,表现或隐晦表现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者侮辱性的内容,情色动漫,到恶意传播侵害他人隐私的内容等,都在“13条”之内。
章程简练,却缺乏指导性,这是妈妈们普遍反映的问题。
魏琛琛上过课后,还是对自己能清楚地界定低俗信息没有信心。“低俗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涉黄,哪些算,哪些不算,我还不能界定出来。”她说。
记者又问,年轻的妈妈们被“黄毒”侵染怎么办?
宗春山说,“我们会随时对妈妈们进行教育和指导。”
“为了青少年,有些乐趣需要牺牲”
妈妈们发现黄色网页向网络媒体协会举报,网络媒体协会通过管理系统通知网站删除
宗春山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他很早就想要组织一个妈妈团体来对抗网络中的黄色信息。
宗春山认为,相比动员普通义务志愿者来举报,妈妈们的效果会更好。
而且“绿坝”之类的软件只是被动的应对措施。”宗春山说,妈妈们能主动出击,搜集黄色网站信息。
“妈妈评审团”的成员们在1月29日,都和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签订了一份协议,其中明确了她们所需履行的责任。
妈妈们需要监测网络内容,并将涉黄网站的信息提交北京网络媒体协会。
协会核实举报后,第一时间通过管理系统,自动通知那些服务器架设在北京的网站执行删除。如果服务器架设在北京之外的,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将向国家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发出要求,请对方帮助删除。
记者从协议上看到,妈妈评审团是按照国家出台“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的13条标准”来举报的。
但评审团是否会举报一些不合适青少年但合适成年人看的网站,那是否会牺牲成年人的乐趣?
“我只能说,多从孩子的利益考虑一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点乐趣也就牺牲了吧。”宗春山说。
“妈妈们”带有“政府色彩”
“评审团”受网络媒体协会管理,该协会归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市府新闻办主管
宗春山在3年前就有了“妈妈评审团”的想法。最初的灵感来自于西方国家一些纯民间性质的“妈妈”类团体。
宗春山说,在西方国家,那些妈妈们会自发地在各个领域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但是3年间,宗春山在各种场合都提出过“妈妈评审团”的倡议,却“始终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去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宗春山再次提及“妈妈评审团”的倡议。这次引起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的注意。
几天之后,决议下达;十几天之间,轮廓已成;一个月之间,章程制定,评审团成立。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在网上发布信息招募评审员。随后,有近200人报名,其中北京报名者114人。
虽然在章程上要求,评审团成员构成需兼顾各行各业,如法律、媒体、教育工作者、家庭主妇、流动人口,成员子女分布在各个年龄阶段等。
但“因为时间紧,第一批评审员没有什么选择标准,所有报名的都通知了。”网络媒体协会一名杨姓工作者说。
1月29日,真正来和网络媒体协会签约的妈妈不到50名。
目前,这个新生社团的网络工作平台也还未建好,所以“妈妈们”还无法进行网上举报。
虽然“妈妈评审团”的工作条件都不完善,但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的工作人员王倩说,协会并不缺乏经验。
2006年,协会公开组织了北京网络监督义务志愿者队伍,成功打造全民参与的网络不健康内容监督体系。
“妈妈评审团将参考这一体系的运作模式。”王倩说。
宗春山认为,“妈妈评审团”之所以如此快速地成立,也和去年开始的全国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有关。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虽然是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但承担着诸多官方职能。
宗春山承认,这会让“妈妈评审团”这一民间团体带有一定的“政府色彩”。
宗春山说,他坚决反对网络是儿童问题的罪魁祸首。
与目前网络扫黄走红的卫道士不同,宗春山对诸多网络涉黄现象表示出了相当的宽容。宗春山认为,“(黄色内容)是客观存在,仅靠一种强制的方式是无法杜绝的。而且因为有客观需要,所以没有必要完全杜绝。”
但他强调,必须保证儿童接触的信息是纯净的。
宗春山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电影的分级制度,对网络实行分级制。
“我们不能说政府关闭某些网站是打着保护儿童的幌子,但必须明确的一点,将所有问题归咎于网络黄色信息,无论对于家长还是政府来说,这都是逃避和借口。”宗春山说。
妈妈们在经过培训后已经显示出一种热情。
魏琛琛说:“等年后,我会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专门上网查寻涉黄的信息,并会找到一些这方面图书好好学习,最终胜任自己的工作。”
http://news.163.com/10/0204/02/5UL4G0HM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