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狗的历史(长)
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
提起枪的发明,一定得提到火药。因为是火药的出现才促成了枪的诞生,火药
为兵器由冷兵器发展到热兵器奠定了基础。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初年,我国著名的炼丹家孙思邈在他的著
作《丹经》中提出了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炼丹的方法。当时,硫磺、硝石均是
用来治病的药,这两种药和木炭和在一起能着火,因而将其称为“火药。
到了公元10世纪,火药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在唐朝至北宋时期,军队已广泛
使用霹雳火球、火药箭、震天雷等火器。大约在公元905 年,中国最早的原始枪—
—“火枪”(或称“火矛”)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幅细致地绘出“枪”的图画出现
在10世纪中叶绘在中国敦煌一幅丝绸图上。这是一幅佛教图,画中如来在念佛,妖
女和她的恶魔们企图使他分心,一枚手榴弹正要向他投去,同时还有一个头上有3
条蛇的恶魔在用火枪向他瞄准。
最初的火枪用长竹作枪管,内装火药,点放后,喷出的火焰伤人。严格地说,
这时的火枪还不能称之为枪,因为它没有弹丸,所以,人们常将它称为射击火器。
尽管射击火器不能称为枪,但它却是枪的鼻祖,为枪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陈规,当时,他担任德安(今
湖北安陆)知府。南宋绍兴二年(11 32 年),北方的金朝军队经常南侵,这年,
有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位名叫李横的旗帜下,四处抢夺,袭扰城镇。有一天,李
横带着他的兵了攻打德安城,在这次战斗中,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
人的火枪队,2 人~3 人操持一杆火枪,将李横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当时,陈规
的火枪用大毛竹做枪管,内装火药,从尾后点火,火焰可喷出几支远。
陈规发明了最早的管形火器后,火枪不断发展,到南宋末年的1259年,寿春府
(今安徽省寿县)制造出“突火枪”,这种“突火枪”是一种比较接近现代枪的管
形火器,其“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点燃火药后,竹管中先喷出火焰,接着飞出
“于案”,并伴随着很大的声响。史料中没有介绍“子案”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
但它却是后来子弹的雏形,是兵器史上的一大创举。
突火枪既有枪筒,又有“子案”(子弹),这就具备了枪的基本条件。不过,
这时的“枪筒”由竹或木制成,点燃后易开裂,威力也不可能很大,所以,金属管
形火器后来的出现就成了必然。
我国最晚在13世纪发明了真正的枪。我国黑龙江曾出土了一支1288年生产的青
铜手枪,这支枪有互尺多长,8 斤重,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金属管形火枪。
南宋至元,类似突火枪的火器曾盛行一时,随着成吉思汗的西征,我国发明的
火药。火器首先传人中东。阿拉伯人仿照中国的突火枪,造出了木质管形射击火器,
被称为“马达发”。
到明代,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枪,其性能也大大提高。1355年,有一位名叫焦玉
的人献给朱元津几十支火龙枪,朱元璋让大将军徐达试放,其“势若火龙,洞透层
草”,朱元璋看后很高兴,认为“此枪取天下如反掌,功成当封大将军”。10多年
后,朱元璋果然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王朝,而在这场夺取政权的斗争中,火枪确
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当时还有多管枪,有的可单管轮流发射,有的可多管同时发射,
这种多管枪堪称现代机关枪和多管火器的先驱。
管形火器的发明,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战争的形式,使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
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