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得找出威胁社会稳定因素的群体何止添乱
据新出炉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干群关系冲突最大。这原本无可厚非,因为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的确非常严峻,信仰危机已经成为最大的危机,核心就在于干群关系。
“报告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务员职业在稳定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腐败现象的蔓延已经对干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结论如此即是认为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在干部了。
而在关于农民工问题上,其观点更是直白,“农民工群体虽然经济地位较低,但具有更加积极的社会态度,而不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据《中国青年报》9.12报道)。 农民工不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 ?如此用语,也难怪媒体会加大关注。
按照某种逻辑,先验假设是有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换句话说,社会本来就是十分稳定的,其不稳定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农民工显然不是原有社会的一份子,所以必得对于不稳定承担责任——那么,“原来”的“农民工”是怎样的社会地位呢?
那么,农民工的满意度和评价“普遍高于”城市工人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难道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倾向于把自身经济社会地位较低归因于自身素质和能力所致”,就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生活需求层次较低,更容易得到满足”,所以容易被糊弄,容易满足蝇头小利,容易得过且过?!
这样的逻辑能够导出的推理应当是:学历越低、素质越差,越容易稳定。所以要寻求稳定,就可以看着办了。
这与“愚民政策”简直如出一辙,纯粹盗版!
同样的逻辑出现在对于城市工人身上,“令研究者感到意外的是,通常被人们认为在城市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农民工,在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感知方面,却表现得相当平和,认为我国不同社会群体间“有严重利益冲突”和“有较大利益冲突”的比例仅为城市工人的一半,只有28%”,在“社会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等方面,农民工的评价都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那么将来或就是现在一旦出现了社会不稳定问题,引发了大胆矛盾,是否可以以此研究得出问题的根源出在城市工人群体呢?
这份报告想要意向性地吧我们的思路引向哪里?难道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研究的成果就一定要找到对于破坏稳定的某类群体或者对象?就必须把某些因素具体到具体群体或者对象?下一步的对策是要遏制控制加上强权还是绝对管制到底?!
如此轻率的逻辑和结论就大白于天下,至少证明了一点:如果不是居心叵测有意挑起社会矛盾,就是缺乏起码的社会治理常识,一味想书斋里面就可以治理天下,落入专家学者们强调的“专业”学院风气的陷阱,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葬了!
既然如此,这样的研究既浪费国家有限的财力,又严重缺乏现实针对性,不搞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