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当前中国农村青年精神状态分析
下面两份纪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农村青年目前的精神状态。
1. 一份典型的个人访谈记录
为了解农村青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精神状态,笔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不同地方的55位农村青年进行了面对面的个别访谈,并对其回答作了归类分析。
下面是一位农村青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被访谈人周某某,男,豫东某村人,25岁,身高1.65米,初中文化,父辈世代务农,家境属农村水平的中等。身材偏瘦,面皮略黑。他的个人状况、家境在农村青年中具有典型性。
问:你结婚没有?
答:结婚已5年。
问:生活得怎样?
答:日子勉强过得去。
问:住得怎么样?
答:砖混结构,正房三间,偏房两间,下学(指缀学)后打工三年挣来的。
问:有几个孩子?
答:两个,大的四岁,小的两岁。
问:家中耕种几亩地?
答:5亩。
问:种地能收入多少?
答:3,000元左右,上缴各种税金和村委会提留1,000元左右,再除去各种投资500元左右,所余不过1,500元,只能混个肚儿圆。
问:家中有大件农机具吗?
答:有一辆二手的机动三轮车。农忙时可以装运粮食,往地里送肥料,可以省去许多力气。
问:有几年打工历史?
答:8年。
问:出外都是干什么工作?
答:什么活都干,碰上啥干啥,都是体力活。
问:一年出去多少天?
答:除去夏收、秋收及春节时间约100天外,其余时间都在外面奔波。
问:能挣多少钱?
答:满打满算,最好的时候也不超过3,000元。
问:身体怎么样?
答:前几年还可以,最近老觉着身上到处都疼。
问:你经常看书、听广播吗?
答:自打踏出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摸过书本,广播也懒得去听,没意思。
问:那你空闲时干什么?
答:看电视、打牌、聊天。
问:你觉得生活很无聊吗?
答:无聊极了,活着真没意思。
问:你没有人生追求吗?譬如说将来干点大事。
答:笑话。我能做什么?大事都有你们干来着!
问:你想到过要对这个民族、国家负点责任吗?
答:小时候曾经有过,但我是个农民,我能做什么?
问:你知道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吗?
答:当然知道,是教共产党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问:你交过异性朋友吗?
答:笑话俺了,想都没想过。再说了,哪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做那事呀。
问:你对现状满意吗?
答:说不来,满意怎样,不满意又能怎样?
问: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答:多挣点钱,让家里人吃饱穿暖,过好一点的日子。
或许以上谈话不能反映出农村青年生活的全部,但是仍然可以管窥其生存状态。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人有生死,不变的是生活。
2. 农村青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选择了北京市几个民工较为集中的大型建筑工地、民营电子企业等处的青年民工进行了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被调查人数132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62人,原籍河南的民工52人,原籍安徽、湖南、四川、山西、湖北、贵州等省各15人,年龄均在16岁至35岁之间;他们当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初中程度占23%,高中程度占6%,其它文化程度(包括中专、大专)占1%。在调查中,有因文盲不能独自完成问卷者,由测试者对其宣读问卷,然后由被测试者做出判断。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国内城市成人的平均水平,受调查者中不少人身体虚弱,健康欠佳,精神萎靡不振,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低于城里人,潜在和显性的精神病人明显多于城市的同龄人。农村青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表现是情绪的焦虑、性格的暴躁和不洁行为的经常化,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到农村青年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