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研究员 安替
[email protected]8 月8 日,全世界都在目睹两场世界级的战争,一场发生在北京,中国和美国领衔诸国,以奥林匹克为赛场,以“更高更快更强”的名义,展开以国力、体制、商业、技术以及民众素质为背景的全面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中美两国各有得失,但毫无疑问,奥运报道强化并且坐实了1 年以来西方媒体对中美关系的脸谱化描述:中国被视作美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对手。当天,布什总统一家人,为美国新驻华大使馆开馆,这个美国最大的驻外使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应了美国对中国的判断。
另一场发生在格鲁吉亚北部的事实独立州南奥塞梯,格鲁吉亚人迎战(或者说招来)俄罗斯的猛烈炮火,美军训练下的格军,在占领(或者说侵入)南奥塞梯不出12 小时,就被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俄罗斯击溃,并且自己的城市被俄军占领。北约和美国立刻开始协调,先是欧盟轮值主席法国的萨科齐居中签下第一份不清不楚的停火协议,后是美国国务卿赖斯再要求双方签下更强硬些的协议,然而何时俄罗斯真正撤出格鲁吉亚领土,还是一个未知数。在这场以格鲁吉亚亲美总统冒进、俄罗斯总统级总理普京过度反应的战争背后,分明是美俄关系战略重大转移的演示——普京的俄罗斯,越来越更像是美国的敌人。
理解南奥塞梯战争当然可以从事实和战略两个层面去看。不过,布什和赖斯在外交政策上信奉新保守主义,重视战略胜于重视形式。理解新保守,一定要知道他们战略上的布局和对公众表达可以差距很大,里根战略上是要避免大政府对自由的毒害,因此用政府负债的方面逼迫政府减员,但他却用“减税反而能增加税收”的“巫术经济学”说服民众支持;他希望以军备竞赛拖垮苏联,却编出星球大战计划让美国人也上当;布什打伊拉克是既定的对不听话的邪恶政权杀鸡骇猴,但却让鲍威尔搞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因此,当赖斯指责俄罗斯竟然侵入一个主权国家的时候,大家也不能当真,这个主权原则,最早在国际上抛弃的也是美国。
事实上,无论格鲁吉亚总统是自己头脑发热冒进,还是在美国和北约的暗示下走出这步,美国和北约大概都会见猎心喜。
格鲁吉亚立刻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等国也会跟着这么做,而美国波兰立刻签署导弹安置协议,以前浑浊不清的俄欧边界,再次清晰起来。而因为石油而强大的俄罗斯,也在普京的带领下向世界显示了自己的以大欺小的实力和意志。虽然欧盟好些国家还因石油和天然气受到俄罗斯的勒索,但美国和美国为首的北约,却非常乐意划出清晰的“你和我”的边界,在军事上有了继续在欧洲主要是新欧洲存在和扩张的必要。
在观看奥运和观察南奥塞梯的同时,再想想因“Made in China”和威权而造成的“中国威胁论”,却是那么表面——俄罗斯的这个,才是真刀真枪地对西方社会的威胁。中国人往往不理解的是,美国媒体和政客为什么放着军事第二大国俄罗斯不提,近年只提中国威胁?一个主要原因是,虽然俄罗斯因为石油收益而经济崛起,但除此之外,基本可以被世界市场忽视,而中国制造却无处不入,对西方普通民众带来了切实的威胁感,而西方媒体和政客,当然会投民所好,很便宜地谈及中国威胁。
但正如Zakaria 所说,中国的威胁,是学习美国游戏规则的竞争。相反,俄罗斯才并不在乎西方的游戏规则,普京希望是一雪1990 年代“没有俄罗斯的国际政治”的耻辱,重振俄罗斯大国理想,这个理想,是为了打破现有规则,而不是为了遵循规则。
地球上最大的国家美国在寻找自己的头号敌人或者对手。让中国或者中国当今政府感到幸运的是,2001 年的911,让美国倾尽国力对付中东恐怖主义,而中国却被邀请加入WTO,成为全球化少数的赢家之一,并且在朝鲜等问题上帮助了美国。在全球化获得的红利开始给中国带来全面的负面影响、让美国全民都注意到崛起的中国可能是威胁的时候,大国梦不死的俄罗斯却也同时崛起,在南奥塞梯问题上,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大国的野心,事实上软化了中国的负面形象。
中国的命运,一直就是和俄美两国有关。国共内战,本质上是苏美代理人战争;朝鲜战争,等于是替苏联出头;尼克松恢复中美关系,是为了对付苏联;1984 年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辉煌,其实是配合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延续。世界
上最大的三个国家共处一个地球,中国必须甘居第三,和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和俄罗斯做和平邻居,才能有长期的和平发展环境。
俄美两强相争,作为第三者的中国,要恪守自己和平的角色,继续融入而不是抵制国际社会,继续贯彻而不是反对民主价值。我们曾经用自己的牺牲,成为了世界和平的五大缔造者(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因此,做一个民主和正常的大国,而不是站到国际社会的对立面,才能保证更长期的和平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