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特别制造以供应上峰的产品简称。多么奇怪的东西呀,我小时候还一直以为英国才有这种事呢,因为英国是个有皇室的国家。想当年,香港不少商品都喜欢标榜自己是“皇室御用”,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小老百姓也能随便买到女皇她老人家的专用货呢?后来我才知道皇室“御”用原来不是皇室“专”用,一字之差,其异远矣。
其实,许多君主立宪国都还保有“皇室御用”的货品,英文叫做 RoyalWarrant,字面的意思是“皇家认证”,和“特供”不可同日而语。且以英国为例,它最早起源于1155年的亨利二世,是一种颁给商人和某些专门服务业者的荣誉。按照“皇家商人认证委员会”的规定,商家若是想得到这个头衔,它必须连续服务皇室成员至少五年,方可具备入围的基本资格。女王、王夫和太子看得上的,当然是好东西,所以拥有这项荣誉的商人莫不以之为质量的保证,品牌的广告。
因此“皇家认证”绝对不是“特供”,它不是专门做给皇家专用的物品,因为这玩意的宣传效力正正在于让你知道你买回去的一块肥皂和女皇御用的完全相同。例如“皇室认证石油产品供货商”林顿能源公司,难道它会为了皇室特制一批街上买不到的石油吗?又如 “皇室认证报刊供货商”琼斯·雅留公司,本来就是英国最有名的报刊零售递送行;我想他们发给女皇的《泰晤士报》该不会和我看到的不同吧。而且这琳琅满目的商品服务全部都要付费,就算天王老子也一样要掏出真金白银。
前阵子网上流传“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的消息,许多网民都很愤慨,凭什么有些人喝的牛奶就是和我们不一样呢。后来官方还特地出来否认有这个机构。其实我就知道这是个谣传,好歹我们是共和国,怎么可能会有比丹麦、英国和日本这些君主立宪国还不如的“特供”呢?
可那些“没有包装的熊猫”与“瓶底印了面小国旗的茅台”又是怎么回事?莫非它们全是子虚乌有的民间传说?万一它们是真的,难道我所理解的「共和国」概念竟然是西方霸权的产物,和我浩浩中华的语境颇有不同?又假如这都是谣言,假如我那些说话特别小声的朋友原来全在撒谎,为什么我们又一直愿意去相信“特供”的存在呢?也许这说明了大家的国民意识有问题,分明活在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心里却总还残留着君高民卑的封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