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新编清宫剧“再也不敢上访了”》

《新编清宫剧“再也不敢上访了”》

  原创背景:大概作于2006年上半年。其时,鉴于中国上访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国家专门出台了信访条例,规定五人以上上访即为违法,试图用堵塞的手段解决问题。这也是俺的第一部原创作品,其时署名“肥娃来也后”。


    (作煞科)
     咣、锵,咣、锵,锵锵锵

     颐和园长春殿,掌灯时分

    小李子小步急入,甩袖下跪:
   “老佛爷,奴才给您请安了”。
    老佛爷略点头,纤手拈茶杯:
   “得了,起来吧,今日个有嘛稀奇事,报来听听”。

    小李子起身掸衣,肃立殿前:
   “老佛爷,今日海内清平,大小事均无,亿万子民均沾我大清万丈红光,早中晚三餐俱饱。另,四夷皆安,秋贡即至,日本国、朝鲜国、琉球国及爪哇国之使臣均已到达通州,西洋诸国使臣已到大沽口,两三日内即可进京”。

   “罢了,罢了,不要拿这些琐事来嚼舌头,说点有乐子的事吧”(老佛爷作不耐烦状,朱唇轻启,略抿香茶)

    小李子一顿,略忖,朗声奏道:
   “奴才今儿个在南书房政研室看到《今日政报》上有一条消息,据翰林院宣传部、京师九门提督衙门综治办报告,自去年将在天安门前纵火自杀的长期上访刁民吴天理收监,并处流放宁古塔,永不释放,以及两江总督衙门将长期到各衙门生事,到各书院喧哗的被革秀才金不叹处斩监候-----”

   “金不叹,这个名字好熟”。
   “就是顺治爷年间,长期漫骂我朝的大右派金圣叹的孙子”。

   “怪不得。顺治爷就说过嘛,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金圣叹这个乌龟就只能生出金不叹这种王八。唉,我们顺治爷虽然喜欢出去滚女人,而落得个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治国思想还是与天不老,与国咸休地,比如说,“血统论”、“阶级观”的思想对我大清朝就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起码500年不变。小李子,以后我百年以后,你要向第三代、第四领导人作好交待,就算顺治爷风流一点,在早些年因为自然灾害饿死了一些儿个子民,但是他老人家对努尔哈赤家族还是忠诚地,对我们“档国”还是丰功自吹地,所以,我看了,顺治爷一生还是功大于过地,至少是三七开吧,功是三分,过占七分,哦,说错了,应该是功占七分,唉呀,你看绕到哪里去了,继续说你那些个事吧。”

    小李子回过神来:
   “金不叹被处斩监候以后,”
   “为嘛子事呢?”

   “还不是因为他家那一亩三分地被江宁府拆迁办征用,他说给的补偿太少。他都拿到了1两银子,却还要去到处吵闹,说那块地值100两银子。这纯粹是无理取闹嘛,他也不看看,普天之下的地都是老佛爷你们家的,现在这些年讲与时俱进,戴了几块表,才赏他点银子,还不知足,纯属刁民。况且,江宁府征那块地,也是为了整修秦淮河,发展无烟工业区,这等愚民不顾国家发展经济的大局,长期上访,有损我朝盛世之景象,完全该严惩不贷。”

    老佛爷略有所思,将茶杯递过去:
   “有道理,来润润口,接着说。”
    小李子犹豫,不敢接杯,“这,奴才不敢”

    老佛爷嗔笑:
   “不要装了,你我两个分什么彼此,你那半截子玩意我又不是没用过,聊胜于无啊。唉作女人苦啊,特别是作一个名女人更苦啊。后来怎么样呢?”
   
   小李子接过茶杯一抿即放下:
   “金不叹以后,奉天府劳教了一个长期诬蔑户部国税政策的前钱谷助理李某氏,兰州府也重判了几个长期借上访名义闹事的刁民,潮汕府捕快现场击毙了一个组织上访,聚众闹事的首恶份子,以及大理寺修订大清律,规定5人以上上访即为违法。几记重拳,还了我大清国数万里山河一个和谐社会。据该消息说,特别是长期聚集在京师城南的数万上访老户,均已受到触动,不敢再蹈覆辙,同时经皇家CCTV大喇叭长期灌输,这等愚民均已认识到,在我大清治下,一草一木均是皇室禁脔,个人利益均要服从国家大局。因而。决定痛改前非,共建和谐社会,并发出了“再也不敢上访了”的金玉良言。皇家CCTV也注意到此类事件的典型作用和示范效应,已决定在明天的《焦点访谈》全面报道。”

    老佛爷长展笑颜:
   “再也不敢上访了,好,通知《日人民报》老总翁同和,明儿个以这句话为标题发篇社论。老翁虽然不偏帮我,但笔杆子还是可以地,也是可用之人。来,小李子,说了一晚,也困了,扶我入房,记住,带支笔进来,你那半截子玩意老是不过瘾”。

  (作爱科)
    奇儿郎当,奇郎当。
    整个大清国数万里山河沉睡在一片和谐之中,一夜无梦,长睡不醒。


《上访者》 1977年 李晓斌 摄  (关于上访传播最广的一张图)



附件



05080411237069.jpg (26.31 KB)

2008-10-6 08:29


05080411237069.jpg

被称为“上访村”的北京东庄
在北京南站的西南角,有一个名叫“东庄”的城中村,这里因毗邻中办国办信访局、全国人大信访局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从上个世纪起,一度成为来自全国各地上访者的聚集地,人称“上访村”。

附件



50036360be78afd18cb10d76.jpg (67.34 KB)

2008-10-6 08:33


50036360be78afd18cb10d76.jpg



7dbd9fec1620a03327979178.jpg (41.14 KB)

2008-10-6 08:33


上访村里拥挤的临时住所


7dbd9fec1620a03327979178.jpg



7e77e9886981769aa5c27264.jpg (99.12 KB)

2008-10-6 08:33


在上访村里,像这样的临时窝棚比比皆是


7e77e9886981769aa5c27264.jpg



11c890518c1645818d54306e.jpg (90.4 KB)

2008-10-6 08:33


即使居无定所,也不能耽误写申诉信


11c890518c1645818d54306e.jpg



38181734766cf2355ab5f55d.jpg (152.61 KB)

2008-10-6 08:33


上访村内茫然无助的上访者


38181734766cf2355ab5f55d.jpg



d3rwjK682E1111.jpg (152.48 KB)

2008-10-6 08:33


幸福街,上访村的一部分


d3rwjK682E1111.jpg



2006060512211251706.jpg (107.31 KB)

2008-10-6 08:33


东庄草坪,这里也是访民们的信息公园


2006060512211251706.jpg

幸福村里的黑色影象

附件



U2495P112DT20071221094048.jpg (15.65 KB)

2008-10-6 08:39


青天在哪里?


U2495P112DT20071221094048.jpg



U2495P112DT20071221094308.jpg (15.92 KB)

2008-10-6 08:39


上访之家,孩子们的童年就在漫漫的上访路上度过了


U2495P112DT20071221094308.jpg



U2495P112DT20071221094411.jpg (23.75 KB)

2008-10-6 08:39


1995年炎热的夏季,74岁的老访民刘增因脚踝被撞坏,在幸福路上呆了111天后去世。 ...


U2495P112DT20071221094411.jpg



U2495P112DT20071221094459.jpg (28.98 KB)

2008-10-6 08:39


幸福路上到处都是这些露宿街头的上访者,这种情景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U2495P112DT20071221094459.jpg



U2495P112DT20071221094522.jpg (15.68 KB)

2008-10-6 08:39


上访者的表情非常执着,从他衣服上不一样的扣子可以看出他生活虽然艰难,可并没有使其失去尊严 ...


U2495P112DT20071221094522.jpg



U2495P112DT20071221094558.jpg (16.81 KB)

2008-10-6 08:39


一位老者正在一笔一画地写诉状。据说,在上访前他并不识字。从这双手可以看出他上访时间已经不短了。 ...


U2495P112DT20071221094558.jpg



U2495P112DT20071221094612.jpg (20.86 KB)

2008-10-6 08:39


这是两位上访者的家,在上访路上他们同病相怜产生了感情,靠捡垃圾养活两个孩子,并发誓要供他们考上大学。 ... ...


U2495P112DT20071221094612.jpg

《上访世相图》

[ 本帖最后由 盼望旧社会 于 2008-10-6 08:47 编辑 ]

附件



_44124753_petitioners_ap203.jpg (13.63 KB)

2008-10-6 08:44


为迎接奥运,上述之幸福村已于07年底被折除


_44124753_petitioners_ap203.jpg



ch0202d3.jpg (57.57 KB)

2008-10-6 08:44


访民新居


ch0202d3.jpg



tgHULal0tA3184.jpg (115.89 KB)

2008-10-6 08:44


天意——上访路上出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女孩


tgHULal0tA3184.jpg



xin_4807041918467201090725.jpg (32.49 KB)

2008-10-6 08:44


为上访倾家荡产。哭泣的贵州的杨女士


xin_4807041918467201090725.jpg



3516940.jpg (29.76 KB)

2008-10-6 08:47


冤气冲天


3516940.jpg



200833121593088578.jpg (33.31 KB)

2008-10-6 08:44


90岁访民


200833121593088578.jpg



20085212413033143.jpg (76.33 KB)

2008-10-6 08:44


国家信访局外的上访长龙


20085212413033143.jpg



20085212422636434.jpg (70.73 KB)

2008-10-6 08:44


长长的警车“劫访”阵容


20085212422636434.jpg



20085212424253605.jpg (64.73 KB)

2008-10-6 08:44


20085212424253605.jpg



15514_200706260259401.jpg (120.07 KB)

2008-10-6 08:44


15514_200706260259401.jpg



sz8xs2EbEZ0849.jpg (126.97 KB)

2008-10-6 08:44


“污渍斑斑”的指示牌


sz8xs2EbEZ0849.jpg



15514_200706260258051.jpg (66.38 KB)

2008-10-6 08:44


15514_200706260258051.jpg



_41416198_chinaprotest_afp416.jpg (32.65 KB)

2008-10-6 08:44


警察拦截


_41416198_chinaprotest_afp416.jpg



200841171424836.jpg (55.57 KB)

2008-10-6 08:44


从下至上,严阵以待,重拳打击


200841171424836.jpg

TOP

可悲呀

问题很严重!情况较普遍。

TOP

这真是人类的悲哀

TOP

在中国根本不允许民告官。上访纯粹扯淡。相比较清朝的要告御状先滚钉板的司法制度,上访是在假模假式,虚伪至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