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民大法师
中国高级奴隶
原创背景:大概作于2006年上半年。其时,鉴于中国上访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国家专门出台了信访条例,规定五人以上上访即为违法,试图用堵塞的手段解决问题。这也是俺的第一部原创作品,其时署名“肥娃来也后”。 (作煞科) 咣、锵,咣、锵,锵锵锵 颐和园长春殿,掌灯时分 小李子小步急入,甩袖下跪: “老佛爷,奴才给您请安了”。 老佛爷略点头,纤手拈茶杯: “得了,起来吧,今日个有嘛稀奇事,报来听听”。 小李子起身掸衣,肃立殿前: “老佛爷,今日海内清平,大小事均无,亿万子民均沾我大清万丈红光,早中晚三餐俱饱。另,四夷皆安,秋贡即至,日本国、朝鲜国、琉球国及爪哇国之使臣均已到达通州,西洋诸国使臣已到大沽口,两三日内即可进京”。 “罢了,罢了,不要拿这些琐事来嚼舌头,说点有乐子的事吧”(老佛爷作不耐烦状,朱唇轻启,略抿香茶) 小李子一顿,略忖,朗声奏道: “奴才今儿个在南书房政研室看到《今日政报》上有一条消息,据翰林院宣传部、京师九门提督衙门综治办报告,自去年将在天安门前纵火自杀的长期上访刁民吴天理收监,并处流放宁古塔,永不释放,以及两江总督衙门将长期到各衙门生事,到各书院喧哗的被革秀才金不叹处斩监候-----” “金不叹,这个名字好熟”。 “就是顺治爷年间,长期漫骂我朝的大右派金圣叹的孙子”。 “怪不得。顺治爷就说过嘛,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金圣叹这个乌龟就只能生出金不叹这种王八。唉,我们顺治爷虽然喜欢出去滚女人,而落得个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治国思想还是与天不老,与国咸休地,比如说,“血统论”、“阶级观”的思想对我大清朝就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起码500年不变。小李子,以后我百年以后,你要向第三代、第四领导人作好交待,就算顺治爷风流一点,在早些年因为自然灾害饿死了一些儿个子民,但是他老人家对努尔哈赤家族还是忠诚地,对我们“档国”还是丰功自吹地,所以,我看了,顺治爷一生还是功大于过地,至少是三七开吧,功是三分,过占七分,哦,说错了,应该是功占七分,唉呀,你看绕到哪里去了,继续说你那些个事吧。” 小李子回过神来: “金不叹被处斩监候以后,” “为嘛子事呢?” “还不是因为他家那一亩三分地被江宁府拆迁办征用,他说给的补偿太少。他都拿到了1两银子,却还要去到处吵闹,说那块地值100两银子。这纯粹是无理取闹嘛,他也不看看,普天之下的地都是老佛爷你们家的,现在这些年讲与时俱进,戴了几块表,才赏他点银子,还不知足,纯属刁民。况且,江宁府征那块地,也是为了整修秦淮河,发展无烟工业区,这等愚民不顾国家发展经济的大局,长期上访,有损我朝盛世之景象,完全该严惩不贷。” 老佛爷略有所思,将茶杯递过去: “有道理,来润润口,接着说。” 小李子犹豫,不敢接杯,“这,奴才不敢” 老佛爷嗔笑: “不要装了,你我两个分什么彼此,你那半截子玩意我又不是没用过,聊胜于无啊。唉作女人苦啊,特别是作一个名女人更苦啊。后来怎么样呢?” 小李子接过茶杯一抿即放下: “金不叹以后,奉天府劳教了一个长期诬蔑户部国税政策的前钱谷助理李某氏,兰州府也重判了几个长期借上访名义闹事的刁民,潮汕府捕快现场击毙了一个组织上访,聚众闹事的首恶份子,以及大理寺修订大清律,规定5人以上上访即为违法。几记重拳,还了我大清国数万里山河一个和谐社会。据该消息说,特别是长期聚集在京师城南的数万上访老户,均已受到触动,不敢再蹈覆辙,同时经皇家CCTV大喇叭长期灌输,这等愚民均已认识到,在我大清治下,一草一木均是皇室禁脔,个人利益均要服从国家大局。因而。决定痛改前非,共建和谐社会,并发出了“再也不敢上访了”的金玉良言。皇家CCTV也注意到此类事件的典型作用和示范效应,已决定在明天的《焦点访谈》全面报道。” 老佛爷长展笑颜: “再也不敢上访了,好,通知《日人民报》老总翁同和,明儿个以这句话为标题发篇社论。老翁虽然不偏帮我,但笔杆子还是可以地,也是可用之人。来,小李子,说了一晚,也困了,扶我入房,记住,带支笔进来,你那半截子玩意老是不过瘾”。 (作爱科) 奇儿郎当,奇郎当。 整个大清国数万里山河沉睡在一片和谐之中,一夜无梦,长睡不醒。
《上访者》 1977年 李晓斌 摄 (关于上访传播最广的一张图)
2008-10-6 08:29
2008-10-6 08:33
上访村里拥挤的临时住所
在上访村里,像这样的临时窝棚比比皆是
即使居无定所,也不能耽误写申诉信
上访村内茫然无助的上访者
幸福街,上访村的一部分
东庄草坪,这里也是访民们的信息公园
2008-10-6 08:39
青天在哪里?
上访之家,孩子们的童年就在漫漫的上访路上度过了
1995年炎热的夏季,74岁的老访民刘增因脚踝被撞坏,在幸福路上呆了111天后去世。 ...
幸福路上到处都是这些露宿街头的上访者,这种情景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上访者的表情非常执着,从他衣服上不一样的扣子可以看出他生活虽然艰难,可并没有使其失去尊严 ...
一位老者正在一笔一画地写诉状。据说,在上访前他并不识字。从这双手可以看出他上访时间已经不短了。 ...
这是两位上访者的家,在上访路上他们同病相怜产生了感情,靠捡垃圾养活两个孩子,并发誓要供他们考上大学。 ... ...
2008-10-6 08:44
为迎接奥运,上述之幸福村已于07年底被折除
访民新居
天意——上访路上出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女孩
为上访倾家荡产。哭泣的贵州的杨女士
2008-10-6 08:47
冤气冲天
90岁访民
国家信访局外的上访长龙
长长的警车“劫访”阵容
“污渍斑斑”的指示牌
警察拦截
从下至上,严阵以待,重拳打击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驴民工程师
驴民总工
驴民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