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12
发新话题
打印

英语已成一个扼杀中国人才的巨大毒瘤

英语已成一个扼杀中国人才的巨大毒瘤

英语已成一个巨大的考试毒瘤!正吞噬国家的巨大财富,并不断扩张。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们开始自觉地学习英语。然而,由于英语学习的升温,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及人事主管部门开始头脑发热,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设置层层英语考试。现在英语考试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摧残年轻人是他们设计好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浪费他们大量的时间,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使国家每年数以百亿的巨大财富打水漂,真是祸国殃民啊。 

  一、看看英语是什么东西 

  先看我们伟大的汉语,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可以了。就凭这2000个字,再查查字典,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以很顺利地读一些名著,如《红楼梦》等。 

  再看看英语,在英语世界里,没有2万个词汇别想读报,没有3万个词汇别想把周刊读顺,英语国家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万词汇。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着英文新词的产生,例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则无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箭”么,会“计算”的“机”么!可英文就不能这样,不能靠组词,否则“太长”了。如火箭将成为“FIRE-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COMPUTAIONAL-MACHINE”等。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从中大家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非常落后没有科学性的语言。是西方国家语言中最难学的一种。 

  在美国,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不错了,所以美国表意的动画片,漫画很发达,能看懂名著就可以吹大牛了,自以为高素质了,可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只能算小学生的水平,是被认为没有多少文化的人。由于英语词汇太多,因此容易忘记是很正常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拿沙士比亚的原著去考考现在国内所谓的英语专家,他们肯定不及格。美国9.11事件后,产生的很多新词汇,连美国自己的国民也有很多搞不清楚的。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5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因此可以说学好英语是没有止境的,英语考试可以考倒一切人,不管你是一辈子学英语,也不管你是什么英语专家。但话又要说回来,如果用于正常的英语交流又很容易,一般掌握1000-2000个单词就够了。美国的农民一般掌握的词汇不超2000个。重要提示:英语只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掌握一两千个单词、一些常用的语法、一些英语对话、学会查字典,再利用计算机的翻译软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乐地掌握英语这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科研服务。下面我们看看无知的教育官僚们是如何利用英语考试手段来祸国殃民的。 

  二、英语地位至高无上,教学质量与日俱下 

  看看我国目前。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的、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只有两个字:“没门”。一句话,不会“考英语”,就不会是人才,可悲结论啊。在这种无知的人才培养观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加入WTO,2008北京奥运会,也许世间再也找不到如此壮观的场景了:一个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这门语言疯狂,好象不学好英语就会亡党亡国。由于无知的“共识”,英语在大学中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英语四级别想拿学位(更有个别头脑发烧的大学,要求英语过六级拿学位),由于英语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们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四级考过,就准备考六级,六级考过了,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考托福、考GRE、考雅思。 

  英语对我太重要了,专业课就对不起您了,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专业课只要能考及格就行,如果运气不好,补考也能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只能走走过场了。我国人才的摇篮-高等的学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是多懂几个英语单词,而多懂的这几个单词本来可以通过查字典很方便地解决,哈哈,很可笑,也很伤心!由于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使他们就业更加严峻。现在都是自费上学,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交了那么多的钱,学的就是这个东西,有何感想! 

  大家知道,学习语言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外部的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美国的学生,从小到大,英语不离嘴,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到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算高水平,中国的学生在外部的语言环境和年龄都很不利的情况下,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平,大家算一下就知道,我们的学生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和时间。由于英语考试,浪费大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使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与日俱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对于考研者来说,英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 

  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所谓“国家线”的话,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每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束之后,常常听到老师们十分遗憾的感叹: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即便有个别幸运者在英语距线一两分的情况下,经导师多方奔走“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须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准,招不进来;而英语能力强,对专业了解肤浅,也无心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挤上门来,这是太多中国导师的尴尬。以至于,有些“迂执”的老先生们发出这样的牢骚:不用什么招考了,直接到英语系找两个来就是。老先生们的牢骚还没有说出之前,精明的考生们早就在利用他们的优势了。 

  太多英语系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在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此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堂皇读之。而以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生招生中更是见怪不怪。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气愤、伤心、无奈。哈哈,真可悲啊。 

  三、不懂教育规律,人才选拔如同儿戏,这又是教育官僚们的“杰作”,诺贝尔奖只能与中国说byebye大家都知道,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政通人和,从上到下无不重视教育,加上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出在教育部,这班教育官僚们根本不懂人才培养的规律。很多外国研究机构对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呈加速度衰减。 

  3/4的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在35岁以前。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大家可以用反推法就可以算出,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再经过几年专门深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四年黄金时间,就是在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当然诺贝尔奖只能和中国人说byebye。 

  大家只能在梦中见到美丽的诺贝尔奖。美国人非常重视大学教育原因也许就在这里,这些经验美国人是不会写在英文报纸上让你看的,能从英文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真正的高技术,他是不会写给你看的,国家现在提倡科技发展和创新,创新的东西肯定与英语没有关系(在中国,英语最好的是外语系的学生,但他们的科学知识却是最差的,另外现在大家仅仅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为了自己提升而学习英语,肯定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关),必须靠自己扎实的刻苦的研究才能取得。学别人的,永远是落后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同儿戏的职称评定,各大学都有学位评定委员会,所有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都要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行,他们都是各高校的著名教授,是各学科的专家。但由于扭曲的评价机制,他们变成了全能的教授。学经济的教授必须看计算机博士生的论文,看不懂怎么办,看看口袋里有没有字条,没有子条看看长像如何。结论可以随便写,即使写错了,你也别想看,是秘密,也没有地方可申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大都只能靠走后门来过论文关,教授论文过关也是如此,这就是中国的高级人才选拔机制,本来大学应该是最讲科学最民主的地方,可现在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能选出好人才,那天都会哭。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曾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听说,美国东海岸那些跟中国学术交流较多的著名大学里,有些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经常跟他们的成员(多半是访问学者和教授)说,你们到我们这儿来,许多事情都不用你们做,但有一件事情可要帮忙,就是一旦中国内地的教授学者来作报告,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来凑个数。为什么?因为研究中心请人来作报告,讲得好人家坐下来听,讲得不好没人听。只是来自中国内地的教授学者来作报告的时候,无论你们愿意不愿意听,都要来帮忙凑个人数。就是说,相对于整个东亚高教界来说,中国内地教授们的水平都是最低或接近最低的。至少西方学术界这么认为。” 

  口口声声说,学好英语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技知识,可自己对一些已知,很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不学,只能说明这帮人对教育一窍不通,没有一点责任心,也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

      四、每年数百亿的国家巨大财富打水漂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学习者数以几亿计。英语教育市场的构成,包括,林林总总的培训学校,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试、测验;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英语课本、参考书、辞典,各式各样的教育器材,等等。在英语教育市场中,收入最稳定的是各类考试的主办者,他们个个富的冒油,是权利变金钱的典型代表。以职称英语考试,每年的考试费,教材,参考书等加起来按200元算,400多万报考者,费用就有数十亿元。托福、GRE、GMAT、雅思等国外机构主办的考试,费用还高得多。托福考试费800元,10万人报考,其收入也达到8000万元。各类培训机构(个人),也是教育市场的主角。从每小时10元的家教,到费用超过2万元的高级培训,各色人等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各显神通瓜分蛋糕。一个“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平均每年培训学员四、五万人,每年的教学收入达数亿元,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中国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超过3000家,学费根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平均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小时20元至30元。数以万计各类英语教材,参考书。如果平均按10元/万册算,每年可达100亿,当然成为出版商最喜欢出版的书籍。 

TOP

哪啥..好像我记得有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吧..至于是谁和得什么奖我一下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至于其他论题确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哎~中国人就喜欢盲目的追崇一种东西~不管这种东西是好是坏!
    罗莉有三好:身娇、体柔、易推倒。
       正太有三宝:天真、可爱、皮肤好。
              人妻有三妙:温柔、善良、服务好。  
                     御姐有三好:胸大、臀翘、易高潮。
                        女王有三妙:木马、蜡油、皮鞭操。

TOP

你拿文言文考考现在的国内的汉语老师看看!

TOP

不过说实话 有本事就应该自己看原版的专业书籍
有很多专业 国内的专业书跟不上形式  可是要等把国外的翻译完再引进进来 那有晚了去了

还是自己懂外语学新东西快一些,没法子,先进的东西并不掌握在中国

TOP

引用:
原帖由 非人哉 于 2008-9-25 11:26 PM 发表
哪啥..好像我记得有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吧..至于是谁和得什么奖我一下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至于其他论题确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哎~中国人就喜欢盲目的追崇一种东西~不管这种东西是好是坏!

是有的,美籍华侨的应该不算中国的吧,中国国内的除了牛胰岛素那个得到诺贝尔奖,但因为当时领奖的人数过多(国外都是一两个,中国要的是一个团队的几十个人),没被批准,就没有通过了,到现在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诺贝尔获奖者

TOP

全民学英语是一种巨大的悲哀和浪费!!教育的高层管理者需要大智慧大良心,在这样搞下去简直是祸国殃民!!!

TOP

学习英语没什么不好,但是全民英语就有问题了.

TOP

本来很想说句学不好国文,怎么能掌握英文,进来一看不是学术贴是挣钱贴…走错,唔好意思

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

TOP

英语“征服”世界很大程度源于电脑的普及,程序语言用的是英文,键盘用的是英文键盘。

当有一天,电脑科技的发展能让人们抛开QWERT键盘。中文的优势就会显露出来。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TOP

看你怎么想了,如果你想赚老外的钱,还是得自觉学学!

TOP

这年头驾车、电脑、外语,通通得学

TOP

狂顶!狂顶!狂顶!

TOP

英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甚至是身份的起码象征,不过这个也应该由公民自己来选择,拼国家之力来强制普及推行英语,估计推崇全盘西化的胡适地下也要脸红


 


简言之,该不该推广英语不是个英语有没有用的问题,而是以什么方式推广的问题,以专制的方式强制的方式,以不学英语就享受低工资无福利的民工待遇的威胁来推广,我堂堂上国,上被阻断汉语言传统文化的根,下断绝西式的民主文明,专制下的英语文化,奈秋何这就是中华未来



[ 本帖最后由 荒野饿客 于 2008-10-14 07:14 AM 编辑 ]
■…… 广告招租 ……■

TOP

我就不太会英语,考试肯定不及格。。。。

TOP

太强了
我说我英语怎么学都学不好,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其实英语真不是这样学的啊!!!

TOP

国文老师要是不备课整个一斯文败类!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

TOP

不是英语的错,什么事情一到中国就走形变味了

TOP

回复 #1 gj0308 的帖子

分析的再好也没办法,英语还得继续考啊。。。头疼

TOP

分析的不对,你不学英语,你苦练马列又能杂的?
全民学英语比全民学三个代表要优秀百倍。

TOP

英语是一种工具,鉴定完毕!

TOP

是啊,现在也是被炒作的太夸大了,晕
命运就像强奸,你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生活就像自慰,什么都得靠自己双手
学习就像嫖娼,出完钱后又出力
工资就像例假,一月不来你就傻眼
捐款就像发情,一想起来马上就要
奖金就像阴毛,掉的要比长的多
领导就像阴道,总是欺软怕硬
开会就像乱伦,搞不清谁该搞谁
兄弟像避孕套,桶多大的娄子都帮你兜着
看贴不回的就像阳痿,明明看爽了,就是没动作!!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非人哉 于 2008-9-25 11:26 PM 发表
哪啥..好像我记得有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吧..至于是谁和得什么奖我一下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至于其他论题确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哎~中国人就喜欢盲目的追崇一种东西~不管这种东西是好是坏!


有一个人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他的名字叫达赖

TOP

中国人英语学不好的实质

中国人英语学不好不是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太大,而是不足。中国人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媒体除了CCTV9之外就没有什么英语电视了。人们学而不能致用是导致浪费的根本原因,英语重要之处是因为世界上优秀的文化主要是以英语为载体。所有我建议应该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鼓励使用英语交流和教学,开放各种国外电视频道,鼓励人们通过提高英语使用能力来获得更好的机遇,而不是作为考试而已。只有当英语普及到一定的地步,我们才能开往自己眼界,也不再夜郎自大或者妄自菲薄。

TOP

回复 #11 snorkeler 的帖子

哎,你完全错啦。
计算机程序语言到最后都只是0和1而已,那来的英文?

TOP

 26 12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