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看在改革的份上,拉“泡沫”一把!

看在改革的份上,拉“泡沫”一把!

看在改革的份上,拉“泡沫”一把!


 


几天前,与一位多年不见,现在一家医院干“行政”的中学同学通电话。在电话中他问我:“都嚷嚷美国现在在‘救市’,这到底是怎么个来龙去脉?”于是,我就尽我所知,把美国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给他讲了讲。听完后,他问,这和咱政府的“救楼市”是不是一回事?我说,也一样,也不一样。一样的是,都是冲着泡沫去的;不一样的是,美国是泡沫破了,政府去填泡沫留下的坑,中国是泡沫快破了,政府捂着不让破。这位老兄末了说了这样一句话(原话):“靠,不是说‘不找市长找市场吗’?感情这市场最后也得找市长啊”。


 


前几天发了一篇短文《打算买房的人,你听说这个吗?》。在那篇短文中,我对政府救房地产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发文的目的也不是对救房地产说三道四,而是“善意提醒”买了房和打算买房的人,预备点钱以后交房地产税。有人对这个提醒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不会有居住房房地产税的事。不收自然好,老百姓省下点钱过日子买别的东西。但有人说中国不可能有这个税种的理由,却不那么有说服力。他们说,中国房产最多的是那些“大款”和政府官员,收房地产税他们不是首当其冲吗?这样想就有点不了解中国“特色”了。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自不必说,些许房地产税对于他们实在是九牛一毛的事。至于对于政府官员们有没有影响,我只问你一句:你有“车补”吗?大家都是人,为什么政府官员坐了公车,还有补助,你既坐不上公车,也没有补助?你怎么知道到了收房地产税的时候,不会再出来个“房地产税补”之类的“待遇”呢?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个普通公务员,从来就没有什么“车补”。那就对了,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公务员”,那你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你也只能够享受普通老百姓的“待遇”。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拉开档次”,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普通劳动者。好了,此话题到此打住。


 


前两天,南方有个城市的市委书记,说了一段特别“发人深省”的话:“救楼市”不是为了救房地产企业,而是为了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明明是房价太高,普通老百姓买不起,却偏偏要继续抬高房价,这怎么能说是“救百姓”呢?原来这里头有“辩证法”:救楼市,就是救银行、就是救经济。经济得救了,老百姓也就得救了。这话听起来挺熟悉的,是不是?多象当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问题是,为什么不救楼市,经济就不行了呢?“不是说前方天天都在打胜仗”,改革开放三十年成绩辉煌吗?难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房地产这个“支柱”一样,也是个大泡沫?如果不是,那“救楼市”就是诳咱老百姓,就是救房地产商;如果是,那可就是有点给改革开放抹黑了。要知道,改革前的“房地产”可不是什么产业,而是福利,是不计算GDP的。真要是房地产泡沫一破,改革也就瘪气了,那这个改革不就是历史倒退吗?所以,该书记的话,很有点象“凤凰上”上的李军长:“看在改革的份上,赶快伸出手来,拉泡沫一把!”


 


最近上面要搞“土地流转”了,“主流”里有人无限憧憬地说:“光是宅基地,就是几万亿啊!”感情这些宅基地下面,埋的都是黄金!怎么毛主席那会儿就没人告诉他这个秘密呢?要是那时他知道这件事,让大家把这些黄金都挖出来,还用得着左一个“三中全会”、右一个“三中全会”?都说现在的“主流”特别擅长“解放思想”,要我说“解放”得还远远不够。如果把全国的淡水都私有化了,那可不是几万亿,而是几亿亿啊。要是再进一步,将中国领空的空气也全部私有化了,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十三亿人民该是多富有啊!


 


突然觉得给范伟写小品的那个作者真是个天才,那台词想的,绝了:“忽悠,接着忽悠!”

TOP

说的很有道理,支持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