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萧瀚:了解日本,学习日本

萧瀚:了解日本,学习日本



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


 


一些思絮:了解日本,学习日本[1]


 


萧瀚


 


1、对于日本某些人不承认侵略过中国,我反对;他们对中国曾经的侵略,我也反对;许多国人对日本现状及其历史一无所知,但一说起他们来就咬牙切齿,这种态度我也不赞成——即便是恨,也得先了解他们——何况有什么恨的必要呢?


 


2、要了解日本,首先要了解明治维新,对明治维新不了解,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不了解日本,也就不可能对日本有正确的态度。


 


3、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幕藩封建制,闭关锁国,推崇汉文化,也跟长期以来的中国一样夜郎自大,自以为是神国,不肯跟外界接触,认为夷狄之邦都是等而下之的茹毛饮血之辈。


 


4、1853年夏季,美国佩里舰队来到之后,用武力威胁叩开了日本国门,日本朝野第一次见识了夷狄的厉害。1854年,日本与英国签订亲善条约;1855年,日本与俄国签订亲善条约;1856年,与荷兰签订亲善条约。


 


5、1853年,日本幕府下令解除原来建造大船的禁令,开始建设海防。1856年,花了两年时间,日本建起了第一艘大型帆船,但是大型帆船也已经落后。


 


6、在禁令解除的第一时间,当时日本最有远见的贵族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就向幕府申请组建一支包括15艘军舰的海军,包括12艘帆船和3艘蒸汽船。


 


7、1639年,幕府下令不得与外国接触之后,西方国家只有荷兰与日本关系密切,以至于在日本出现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兰学”,即通过荷兰文典籍文献所学到的西方知识。兰学对于日本迅速进入近代化立下汗马功劳,岛津齐彬的远见便是来源于他对兰学的重视。


 


8、1854年,日本幕府决定,创建西式海军,向荷兰订购三艘蒸汽军舰,请荷兰提供师资,创建海军学校。


 


9、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幕末时代,日本朝野分为两大阵营,一为尊王攘夷派,一为尊王开国派,长州藩是尊王攘夷的大本营,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要赶走洋人,从幕府将军手中为孝明天皇夺回权力,这有点像中国的义和团,只有血性没有理性;后者以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彬及其弟岛津久光为代表。


 


10、1859年,幕末时代最后一位铁腕人物井伊直弼,为力挽幕府既倒之狂澜,大开杀戒,杰出的思想家先驱桥本左内(临刑前,连狱卒都为他惋惜,说可惜自己不能替他死)、吉田阴松也被杀害,前者时年25岁,后者29岁,死者中还包括著名的月照,西乡隆盛也差点自杀身亡(与月照抱而跳水后,月照死,西乡被救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政大狱”。


 


11、“安政大狱”没能挽回幕府的颓势,反倒激起日本各级武士的愤怒,转年春天,井伊直弼就被18名武士刺杀。武士们组织了天诛团,四处寻找幕府中支持将军的大臣以谋刺,幕府一段时间陷入困境,那些亲幕大臣死的死,辞官的辞官。


 


12、1859年,岛津齐彬不幸突然去世,他的弟弟岛津久光没有继任其藩主地位,但掌握了萨摩藩的实权,岛津久光虽然没有岛津齐彬那么有远见,但也是一位开国派人士。


 


13、由于对长州藩的两次不成功征伐,幕府势力再次败落,成为全国尊王改革运动的最后绊脚石,倒幕成为日本改革的必经之路。


 


14、王政复古的重要人物坂本龙马试图用不流血的政变手段,将最后一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权力夺回给天皇,但是他的企图被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强行阻止,而代之以更为激化矛盾的手段强行倒幕。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是明治维新最重要的人物。历史无法假设,如果他们两位不是用暴力和混乱故意激起德川庆喜用兵与兵败,后来的改革道路会怎么样,谁也无法预言。


 


15、在经历了伏见和鸟羽战役之后,幕府势力终于退出日本历史舞台。1868年4月6日,明治政府正式诞生。西乡隆盛与胜海舟(也是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此时的身份是幕府陆军总裁)达成五项改革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取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共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怠;四、破除旧来之陋习,本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经木户孝允改定)1867年,孝明天皇驾崩,明治天皇继位,这五项誓文被称为“明治五誓文”。


 


16、1869年,新生的明治政府将各藩藩主的封地和人民收回(但是给他们优厚待遇),使得日本从封建制转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国。


 



日本帝国议会


 


17、新生的明治政府全力引进西方文明,有几个数字足以震撼国人耳目:


 


(1)1872年到1885年之间所雇聘的外国人,主要是技术者、教师、事务员、熟练工等;1873、1874、1875,连续三年超过500人!——对于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国来说,经济拮据的新生政权每年延聘那么多外国人,确实几乎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


 


(2)1874年工部省支付给外国技师的薪酬为76万多日元,占经费的33.7%!


 


(3)1877年成立东京大学,教授39人,外籍教授27人,日本本国教授才12人!这些外籍教授的薪水占该年度东京大学预算的三分之一以上!


 


(4)当时日本首相(太政大臣)的月薪是800日元,而外国专家里有好几位的月薪超过800日元!——他们以首相级的待遇延请外国专家。


 


18、至于明治维新之前就开始的派遣留学生行动,一直在持续,中间虽然有反复,也多是为了提高质量做出的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潜心学习西方。


 


19、1871年12月23日,日本明治政府派遣以岩仓具视为大使,由46名政府官员组成的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当时明治政府最重要的九名高官是:大臣三条实美、右大臣岩仓具视、参议木户孝允、参议西乡隆盛、参议大隈重信、参议板垣退助、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外务卿副岛种臣、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其中有五位参加了使节团,他们是岩仓具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使节团的人平均年龄才30岁,最大年龄的岩仓具视也才46岁!


 


20、使节团花了1年零九个月,考察了12个国家,分别是美国205天,英国122天,法国70天,德国33天,瑞士27天,意大利26天,俄国18天,奥地利16天,荷兰12天,比利时、瑞典各8天,丹麦5天。使节团考察的时候,几乎是所到之地,一应俱考,他们的学习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21、1872年1月15日,使节团到达旧金山,1月23日,伊藤博文用不很流利的英文向300多名旧金山人发表演讲,演讲中他说:“敝国在物质文明上的改革虽然进步神速,在精神文明的改革上却还很缓慢。数千年来,敝国人民在专制政治的压抑之下,只知绝对服从,不知有思想的自由。……身为使节,我们最大的希望便是把能够促进敝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资料带回去。


 


22、明治维新前后数十年,日本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和行动者先驱,以兰学为基点而扩散,这些著名的思想家有的参与了改革行动,他们对日本观念的全面革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当时最著名的有左久间象山、坂本龙马、吉田阴松、岛津齐彬、胜海舟、桥本左内、森有礼、福泽谕吉、西周等人。


 


23、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全面学习西方,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领域全面实行西方的自由主义教育模式,倘若以1870年为起始时间,至今是138年。而中国则是在1949年以后才有了普及全民的教育——却是以培养脑残奴隶和奴才为目标的愚民教育。这一正一负的差距,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要怎样才能填平?——我欲哭无泪!


 


24、经过近20年的民权运动、宪政运动,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一个崭新的内阁制宪政国家,脱离了原有中央集权制的最后躯壳,从太平洋东部的大岛上升起,为她成为近代亚洲最杰出的民族国家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25、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到一个自由民主的现代民族国家雏形,日本仅仅花了36年时间,这其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的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没有武士道精神,日本就没有明治维新,也不会有今天的日本。好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杰出的人们以谦逊的学习精神,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民主精神,以及公忠体国、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用几代志士的鲜血和汗水,前仆后继奋斗出来的。


 


26、20世纪以来日本发展军国主义,这是受西方帝国主义影响的产物,真正的祸根也与日本的好学精神相关。如今的日本还是一个好学之国,他们在二战后确立了真正的虚君共和民主制度,现在的他们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民主国家。反和平的势力依然存在,就如任何一国都存在反和平势力,但这不意味着日本还是70年前的日本。


 


27、看了上述资料,我不知道我的同胞们会怎么想,我们离日本到底有多远?今日的中国青年,是骂日本重要还是了解和学习日本重要?


 


2008年10月27日於追遠堂









[1] 本文所引用的历史事实与数据主要来自吕理州著《明治维新》,海南出版社2007年5月版

TOP

民主万才,有了民主才有新中国。

TOP

此文作者水平不敢恭维,
观点基本正确,内容错误百出
人间五十年、下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梦幻の如くなり。

TOP

学习日本是中国的课程。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