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李敖在他的节目里说过: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乍一听,感觉很诧异。不过细细想来,别有一番风味!下面转一些网上的内容,百家之言,还请各位自己拿捏。
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恩格斯曾经5次转述马克思本人的话说,马克思本人并不认为他是马克思主义者。这5次都令人深思,那就是,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世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就已经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而马克思本人从来就不赞同社会上对他的学说的任意曲解和标榜。恩格斯转述马克思的话,可见于以下文献:
第一次:恩格斯1882年11月2日至3日《致伯恩斯坦》:“您屡次硬说‘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威信扫地,所根据的也就是这个唯一的来源,即马隆的陈词滥调。诚然,法国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完全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产物,以致有一次马克思对拉法格说:‘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见《马恩全集》第35卷第385页)
“第二次”:俄国革命家洛帕廷给奥沙尼娜的信,转述恩格斯的话说:“恩格斯说,在布鲁斯、马隆等人同其他的人斗争时期,马克思曾笑着说:‘我能说的只有一点: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恩全集》第2l卷第54l页附录。)
“第三次”:恩格斯于1890年8月5日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正像马克思关于七十年代末的法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曾经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见《马恩全集》第37卷第432页)。
“第四次”:恩格斯于1890年8月27日在《致保尔·拉法格》的信中写道:“德国党内……近两三年来,许多大学生、文学家和其他没落的资产者纷纷涌入党内……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是十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这些老兄的无能只能同他们的狂妄相比拟,他们在柏林的新党员中找到了支持。厚颜无耻、胆小怯懦、自吹自擂、夸夸其谈这些特有的柏林习气,现在一下子似乎又都冒了出来,这就是大学生先生们的合唱。”(见《马恩全集》第37卷第446—447页)。
“第五次”:恩格斯于1890年9月7日在《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信中写道的:“在理论方面,我在这家报纸上看到了(一般来说在‘反对派’的所有其他报刊上也是这样)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谈到七十年代未,曾在一些法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时也预见到会有这样的学生,当时他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见《马恩全集》第22卷第81页)
马克思本人不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那么谁是马克思主义者呢?中国那么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真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吗?
马克思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提到他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成为许多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据。应该怎么来理解呢?
简单地说,不管是借用马克思主义还是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人,都犯了概念混乱的错误。马克思的思想不等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自然不会不相信自己耗尽一生心血的理论,更不会只在私下隐晦地否认自己的成果。但看这句话觉得似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个阴谋,或者说是他个人的阴谋。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这个词语根本不是马克思本人所创,这都是马克思思想的传播者和利用者发明的词语。马克思的研究是为了拯救全人类而作,所以他才从哲学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继而投身实践。但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马克思对几乎所有以其名义作为意识形态来指导的党派团体都有不满。当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形成一个要求与其思想进行结合的政党时就招致了其严厉的批评。原因在哪呢?
马克思一直强调:只有当一种生产方式的全部潜力都消耗完毕——也就是当它丧失了自己的发展动力时,任何特点的生产方式才会消失。而马克思主义者要的是公式和处方,他们注重的是“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口号,他们等不及资本主义的潜力被耗尽。因为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就笃定资本主义行将就木,并以此为信条进行宣传。也是他们,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在这一百多年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马克思的思想,受到了更多的追捧和崇拜。
马克思的理论有两个核心:一是资本主义是如何运行的,二是资本主义最近的前景如何。这也就导出了其两大贡献:剩余价值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只是其理论体系的推导。而何时灭亡,怎样灭亡都不是马克思所能论述到的。
正像尼采所说:“一个思想不是看其思想者说了什么,二是看其在传播者口中变成了什么。”
所以,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是正常的。虽然他是以“马克思主义”而获得了高于其他思想者高得多的地位,但我们更应该研究的,恰恰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以他名字命名的主义。
下面是胡晓风、金成林的《莫将龙种变跳蚤 ——重读马克思之一》,比较长,怕帖子太长了没人看,贴一部分。我没下载地址,请哪位高人给个下载。
这里有原文:http://www.lifedua.org/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2578&id=1063&skin=0&page=1&star=1
一.“马克思主义”一词的由来
恩格斯1882年11月2-3日致函伯恩施坦时写道:您屡次硬说“马克思主义”在法国威信扫地,所根据的也就是这个唯一的来源,即马隆的陈词滥调。诚然,法国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完全是这样一种特殊的产物,以致有一次马克思对拉法格说: “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这句话以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者”这两个名词都是恩格斯在这里才首次谈及。从这时到1890年9月,恩格斯曾五次转述马克思这句话。第二次(1883年9月19日)转述时特别强调:马克思本人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对研究晚年马克思十分重要。恩格斯第三次(1890年8月5日)和第五次(同年9月7日)转述时都讲马克思这句话出自七十年代末,第四次(同年8月27日)则明确指出是在十年前即1880年,同“七十年代末”的说法也是一致的。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查到这句话,但根据恩格斯这五次转述,马克思讲“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的时间是在1880年,当可确信无疑。 伯恩施坦听闻后就与恩格斯多次谈到“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一词同“我们的学说”、“我们的理论”、“马克思的伟大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马克思的理论”等词语并用。据《马恩全集名目索引》不完全统计,恩格斯的著作中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有16处,使用“马克思主义者”一词有42处。他在第一次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词时还特别加了引号并冠以“所谓”字样,但在其后使用时就没有再加引号和冠以“所谓”字样了。“马克思主义”一词更其流传。
至于马克思本人,除了前述对拉法格所说的那句话外,他从未使用过“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词语。直到逝世前三个月,他仍然使用“我的理论”这样的说法。
二.马克思尚未创立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是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论文的结尾。他完全实践了他对自己一生所作的诺言。作为思想家,他的学说已煊赫百年,彪炳史册;作为革命家,虽然震撼全球,但屡遭挫折,终未成功。他从未刻意创立什么主义,从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宣告的志向以及他同他父亲的通信也可以表明,他不会为标榜自己去创立什么主义。他写道:…… 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确立坚定的原则和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请允许我象考察整个生活那样来观察我的情况,也就是把它作为在科学、艺术、个人生活方面全面地展示出来的精神活动的表现来观察。
马克思立下志愿后就到大学习读法律,研究黑格尔哲学,从事纯粹抽象真理的研究并获有哲学博士学位。以后为报纸撰稿,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从1837—1847年,他已探索到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运动过程。他说:我们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概念也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中介环节。……形式必然从内容中产生出来,而且,形式只能是内容的进一步的发展。…………整个体系贯穿着三分法。
…………
在这之后,又有人撰文对上面的《莫将龙种变跳蚤》提出质疑——
《马克思真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吗?——对一篇“考证”文章的考证》
直接给原文地址: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2992
究竟事实如何,或许你我终究无从知晓,但对于某些事物的判断,最好建立在了解多方面多层次信息的基础上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