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7)
● 邹璐
当我们以更为冷静客观的态度回顾即将告别的2008年,我们不禁惊讶地发现,那竟然是一场接一场的灾难和动荡,是前所未有的天灾人祸和混乱,是某种预言家口吻中的末日审判或者乱世忧愁。而赤道上空的阳光依旧灿烂,繁华都市的生活总是匆忙,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一切又似乎已经改变。
回顾2008年,首先是中国南方发生百年不遇的风雪冰冻灾难。然后是缅甸死伤无数损失惨重的热带风暴,他们的政府一度拒绝国际社会的无偿援助,以至于至今眼前还会浮现那些在阳光下暴晒的无人认领的黑色尸体。
紧接着又是中国四川汶川发生惊天动地惨绝人寰的地震灾难,其间,还伴随着北京满怀信心和喜悦迎接奥运前的种种不测风云,破坏圣火传递一路上的干涉阻扰与破坏。
浓墨重彩,欢天喜地,气势恢宏,捷报频传的北京奥运的确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兴奋不已。可是也仅仅是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成了时过境迁的过去记忆。后奥运,我们又重新陷入三鹿奶粉以及所有问题食品的惶惶不安之中。
如果这些“震荡”还不够大,始终贯穿2008的,并且让每个国人都无法摆脱压抑烦恼的,却是由于美国次贷风波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大海啸。人们无奈地看着犹如汪洋中的一叶扁舟的股指在金融海啸中跌落起伏。
对于来临的2009年,我们难免忧心忡忡。
经济低迷思想却活跃
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新年,预言灾难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应对与解决。
这让我想起2003年左右沙斯期间的一句标语:“如常生活”。我认为这是朴实而重要的呼吁。
如果我们有机会和那些经历过上几次金融危机、经济大萧条的前辈长者交谈,就会发现,尽管当年艰难困顿,说来话长,但是,他们最终也是经历过了。
最近和刚从四川地震灾区回返的朋友交谈,他们说那里的情况正在恢复,又开始聚集人气,并没有成为弃城离地。如此看来,人类的意志力是最顽强的支撑,面对危机或困难,需要保持“如常生活”的镇定。“宁静致远”方能生出应对世情的智慧。
这个时代与过往的历史并无本质的差异,危机与动荡只是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表现出来。而世事变迁如潮涌滔滔,人类社会也正是在历经这样的风云变幻中变得更为成熟智慧,并始终不移地持续发展。
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未来,事实上预言未来不如面对现实。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就是“尽人事,顺天命,一切顺其自然”。儒家思想在这一点上并非消极,因为它首先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我也在想,不知有谁专门探讨过每当社会动荡危机之时,我们的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社会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
这其实很重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在经济生活一片愁云惨淡之时,思想界以及文化艺术精神领域,活动却变得频繁起来,带动人们的思考也变得活跃热烈积极起来。
这其中也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大义显于危难,逆境启迪智慧,人类最好的学习是在挫折和危机之中。人类的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是相对和统一的,即我们需要切实面对世俗生活,却是由精神和思想引导我们的现实作为。我并且希望人们在精神领域、思想建设、文化创造等方面产生面对危机的某种精神引导。
作者是审计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