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楷模"们,你们有什么资格批判范美忠
近两天,关于范美忠的争论在基地又开始火爆起来了,然而,时过半年,那些批判他的人还是陈辞滥调,毫无新意.让人徒增反感而已.我想请大家分清楚两个概念,道德表现和道德规范不是一码事,许多人不加思索就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然后自以为是地对其它人进行道德判断,这其实很弱智.
道德表现是人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所体现出的道德水准,而道德标准(如果这东西尚存在,而且至少是基本保持稳定的话)是这个社会对人的道德水准的要求.
范的行为也可以分两方面来评价,一是地震时先跑的行为表现甚至说不会舍身救母的言论表现是不是道德;二是用"不救母"的言论来挑战传统道德标准的行为是不是道德.
第一个方面,范说得很清楚了,可以我们很多批判他的"道德楷模"们偏偏选择性失明.这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他们的虚伪.在自己的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去舍己救人,这道德的最高线.的确有人能够跨越这种道德的最高线,比如救孩子而献身的殷雪梅.她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反过来想想,如果舍身救孩子仅仅满足了道德的底线,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敬重他们呢.可能有人会说,范是教师,教师不是普通人,有责任救学生.先不说教师有没有这个责任,即便是有责任,这个责任也是有限责任和有条件责任,不可能要求一个老师在自身有可能不保的情况下必须无限制地负责下去.也不可能在未对老师进行相关训练的情况下要求老师无条件的履行责任.
与舍己救人相应的是,救母亲又是道德的底线,百善孝为先嘛.现在把这两件事掐在一起----舍身救母,这就让道德的底线和高线纠缠在了一起.所以范美忠才会引起这么长时间的争论.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到底要套用什么标准线呢?我认为.答案很简单,如果在现有的道德规范中,母亲的确比自己更具有优先的生命权,同时也比其他人更具优先生命权,那么不舍身救母的行为就不能套用道德高线.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不能动不动就用道德底线来说事.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生命权,因为人人生而平等.所以,如果不舍身救母的行为发生(事实上并没有发生,思想无罪)我们可能觉得并不高尚,但绝不可耻.
第二个方面,基于前一点的讨论,舍己救人(包括救母)是一条道德高线,其实许多人并不能做到,包括那些口口声声骂范无耻的"道德楷模".既然很多人做不到,硬是要把它作为道德底线的社会道德规范是不是已经混乱了,整个社会的是非观念是不是已经该置疑了,这种"人道主义"的伪装下的践踏人权的观念是不是该揭揭皮了.而范美忠恰恰挑战了这种观念,不仅为他,而是为了所有可能面临同样的两难的选择的危急情况下的人(包括那些批判他的人),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吗?
所以,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范的在地震中的道德表现不高尚也不可耻.范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对"卧冰求鲤"般的变态道德观的质疑却是高尚的.那些动不动就扯上道德批判的虎皮作为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尚的大旗的"楷模"们,收起你们的横拳吧.
[ 本帖最后由 earthmover 于 2009-1-2 08:29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