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不折腾”:胡锦涛所面对的现实与无奈

“不折腾”:胡锦涛所面对的现实与无奈

作者:瀚生     2009-1-11

            在中共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的一句口语化的“不折腾”,引来众多中国观察家的关注,一时间不少分析文章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不折腾”进行解读,也有不少娱记津津乐道于英语可能将有一个新的外来词汇将由此诞生。
            中共历来的“折腾”有三种:第一种是“左”的折腾,第二种是所谓“右”的折腾,第三种是不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运作,在政策制订和执行层面出现失误造成的折腾。
            这次胡锦涛提出的“不折腾”,其意在何呢?
            国新办主任王晨给出了中共官方的“不折腾”的解读:“……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折腾’就是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这样一个方向继续奋勇前进。”
            所谓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云云,应该说是中共的老僧常谈,并且一直有标准的表述方式,此次何以要用“不折腾”这样“出风头”的方式再表述呢?这明显不是中共行文的风格,也完全没有这个更改表述方式的必要。王晨的老套解释没有任何现实意义,没有点出胡锦涛刻意“创新”表达的深意。或许他故意不解释清楚,造成模糊。
            也有解释称“不折腾”的含义是不走极“左”的回头路,不再重复如“历次政治运动、反右、大跃进”等等。不回到过去那个荒唐血腥的年代,这早就是全民二、三十年来的共识。这个共识,大可不必再炒作一次。就算炒一次剩饭,与上一个说法一样,中共对此也有标准化的党八股行文来表述,没有必要“发明”一个新说法。
            所以说,把“不折腾”解释为不走极“左”老路,也是不准确的。
            笔者看来,胡锦涛此次“不折腾”的表述,并不是为了强调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历史结论,而是中共因应目前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政治权谋,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具体而言,胡的“不折腾”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承诺所谓反“右”,不往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上“折腾”,其现实意义在于:暗示不会有大的变革,安抚在全民逐步觉醒、社会矛盾激化状况下惶恐不安的官僚阶层,以稳定现政权的统治基础;其二是要求技术官僚提高政策水平,不要瞎“折腾”,其现实意义在于对近年来由于官员决策失误,给国家社会经济生活诸多方面造成的“折腾”给予警示。
            “不折腾”,首先是在反“右”。鉴于近年来社会矛盾激化,基层民众主张权利的呼声高涨,发生了不少群体性事件和影响较大的媒体监督事件,甚至于使得部分官员好烟不敢抽、好表不敢戴、好车不敢开,公费旅游以及裙带关系提拔干部的情况也屡屡暴光,给官僚阶层以很大的压力,部分腐败官员中甚至出现了采用过去少见的极端手法出逃国外的现象。
            尽管各级中共纪委近于社会压力,“加大”了反腐败力度,中共高层也表示要加大力度,但官僚阶层毕竟是中共的统治基础,在高层认识到官僚队伍出现人心不稳的情况时,胡锦涛以“不折腾”这种暗示的方式给官僚统治阶层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一个定心丸:不会有大的政改动作,不会“折腾”大家;
            其次,“不折腾”是给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中共在政策技术层面的失误和政策反复提出警示,要求政策制订和实施层面,尤其是经济政策制订和实施方面,不要再出现“折腾”的情况。在这个方面,有不少“折腾”的例子。如2008年上半年经济紧缩,下半年宽松;劳动法实行的时机;国家外汇储备“出海”的时机等等,这些政策,都多多少少“折腾”着中国经济。应该说胡锦涛要求政策制订和执行者提高水平,避免政策频繁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是有其紧迫的现实意义的。
            政治上保守地固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折腾”与具体政策技术层面的“不折腾”,是否能够实现呢?我们首先来看看具体政策技术层面的“不折腾”能否实现吧。
            中央政策层面的反复暂且不说,假定中央政策“不折腾”,各地各级政府也未必会与中央政策一致,他们仍可能继续“折腾”。比如南京江宁区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区区一个科级单位,就要求地产商不得降价,否则罚款——这与国务院鼓励地产商以“合适”的价格销售商品房的政策大相径庭。2008年各地方群体性事件不断,正是中国是否正在“折腾”的最好注脚。由于中国的地方政府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地方各级政府不是民选,未必真正能够代表民众利益。这种情况下,某些政策的出台,可能代表了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利益。这样的政策出台后,难免会要“折腾”一番。
            不仅各地方政府,2008年,国务院的很多政府部门也在自己管理的领域,由于政策水平和利益纠葛的原因,也出现了“折腾”的情况:人民银在行利率、准备金率调整上出现“折腾”的情况;工商管理部门在网上交易管理方面有“折腾”的情况;外汇管理投资部门在对外投资方面有“折腾”的情况;新劳动法的实施时机方面,与人民币升值一起,让出口外向型企业受“折腾”;商务部官员在法律制订时被“公关”的条款也难免要“折腾”……
            奥运期间的交通管理,无论是北京市内交通,还是全国与北京相关的陆空交通都备受“折腾”,甚至影响到邮政业务,造成奥运会前后几个月期间全国范围内邮寄电话机这样的电子产品都被禁止。也难怪奥运会期间流传的一个段子调侃:罗格赞扬中国的奥运组织工作成功,在闭幕式上宣布下届奥运会将仍在北京举行时,北京警察当时就哭了。——北京警察在奥运会期间也被“折腾”得不轻——实际上如果再举行一届奥运会,准备哭的不仅仅是北京警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胡锦涛要求各级部门和官员在政策技术层面提高执政水平,“不折腾”,是有其必要性的。
要做到政策层面的“不折腾”,仅仅由胡锦涛提要求是肯定不够的。如果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智慧的决策者、执行者,其次决策者、执行者应具备良好的操守和责任心。但目前中共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僚中的绝大多数,要么是只会混官场,没有良好的政策制订水平;要么是有些能力,却囿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不愿意制订和执行好的政策;或者是明哲保身,“当明白人,做明白事”,不愿意在政策制订上开罪既得利益者。这样的一批官场主流,在制订和执行政策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可能“不折腾”。

也就是说,就具体政策制订和执行上方面的“不折腾”而言,胡锦涛提得是正确的,但不可能实现。而我们再看那条反“右”的、坚持现有政治制度的“不折腾”,其本质陈破空先生一语道破,正是中共“堵塞了中国社会的自由民主之路”,这一条,是中共能够实现,但却不正确。

这两条“不折腾”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如果坚持现在的政治制度“不折腾”,不愿意在政治制度上做大的变革,就无法选拔优秀官员来制订和执行政策,也无法激励、监督官员来守法、高效地执行政策。用中共的话来说,没有“坚强有力的组织路线”来保障各方面工作,那么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就会出差错,就会出现“折腾”;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全面选拔精英的机制,同时现有官僚阶层没有做好各项工作的原动力,并且他们的权力继续不受监督的话,那么,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问题的中国,将在政策制订和执行层面持续出现“折腾”的情况,长此以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会受到影响,中国社会将会出现危机。届时,中国政治真的有可能“丧失和平政治转型的条件”(袁剑《奇迹的黄昏》)。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社会将会面临大规模的“折腾”。

胡锦涛“不折腾”的提法,主要是喊话给党内官僚阶层(普通民众有什么可“折腾”的?),虽说言语模糊,但官僚阶层却是心知肚明。走模糊路线,不让党外内各种势力和国际社会看清楚其真实目标,争取最大的支持力量,或者说最大限度减少反对力量,以换取时间和空间,并利用模糊立场为自己今后可能的策略转向留下余地,是胡锦涛一贯的手法。

“不折腾”,妄想通过给官僚们承诺来稳定官僚阶层,进而“稳定”社会,并期待官僚阶层能够解决政策制订与执行上的诸多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在不改变中共一党独裁、“不折腾”各级官僚的前提下,希望实现各级官僚“不折腾”中国经济、“不折腾”广大民众。

“恶树之上,难生善良之花”。不从根子上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而是指望官僚阶层能够自发、自觉地善政,无异与虎谋皮。“不折腾”是自相矛盾的权宜之计,仅仅能够安慰一下官僚阶层,并给官僚阶层一些将会收效甚微的警示。中共不解决根本问题,总在技术层面上转圈子,总是依靠权宜之计得过且过,已有几十年。目前,中国社会基础性、结构性的问题已非常突出,潜在矛盾随时有激化的危险,如果继续在现在体制下修修补补地“前进”,就会越修补,漏洞越多,需要的工作量越大,需要的技巧也越高,稍有不慎,便会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个政治人物,如果没有大格局,选错了大方向,选错了平台,选错了依赖的力量,那么,无论他手段有多高明,也是枉然。毛泽东就是前车之鉴。今日的中国,累积矛盾越来越多。今日中国的当政者,在他们再既有的道路上,能够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已越来越少,已经容不得他们再犹豫。唯有少一些权宜之计,多一些历史的、宏观的思维,把自己放到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评价的高度来思考、行动,才是最优的选择。

中国已然走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在历史上,在同样的十字路口,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都迷失了……,我们看到,那些曾经在一个个中国面临重大机遇的十字路口一度掌握中国命运的巨人,有些已成为历史的小丑。今天,在这个十字路口,百年来中国的宿命,难道会再演绎?我们拭目以待。

TOP

胡锦涛的
不折腾,就说明了,他已深深的意识到,共匪要完蛋了!
这是完蛋前的本能反应!

TOP

各人对“不折腾”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怎么看都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