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中国最底层挣扎:想不到的蜗居 看得见的凄凉(图)

中国最底层挣扎:想不到的蜗居 看得见的凄凉(图)



中国最底层挣扎:想不到的蜗居 看得见的凄凉(图)


  深圳有一群住在三轮车上的蜗居族, 开着农用机动三轮车,这群安徽毫州人带着他们的绝活———专修房屋漏水,一路向南到深圳。蜗居在前后不到5平方米的三轮车上,他们在此安家,车上有他们所有家当:床、衣物、煤气灶、锅碗瓢盆、工程材料……他们说,“房就是车,车就是房,我们开的就是‘房车’!”

  

  贫困生房屋被雨摧毁蜗居树上

  

  苏州男子蜗居井下,门板写满辛酸语句。沿着护城河边的小径,走到南园桥下,可以从一条人为踩出来的土道,找到蜗居的电缆井。电缆井的井盖已经不知去向,从井口望下去,长不到2米,宽不过1米的狭小空间里,几扎电缆线的边上赫然摆了个床铺。贴着井壁的块木制门板上面写满了黑色的毛笔字,诸如“流浪人苦啊”、“妈,我想你,每天晚上哭”、“我不要流浪,人生无路可走”等辛酸语句。

  

  报废中巴车,一家5口蜗居5年。打工23年仍望房兴叹,冯增只好将五口之家安在一部即将报废的中巴车上——“史上最牛房车”就这样诞生了,一住就是5年。冯增的“家”在河南省郑州市的郑蔚路上,居住面积不到十平方米。这座房屋特别之处在于,它采用的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金属材料,外加四个车轮。这栋住宅绝对能抵御八级地震。但它的缺陷是冬天冷、夏天热。

  

  炎热的夏天,有一瓶啤酒喝是件很知足的事。

  

  这是另外一家人。去年6月,老赵发现一座桥下空间很大,布置一下就可以住人,于是就把家安置在了大桥下。

  “我们平时生活以潮涨潮落的时间为准,住在桥下可第一时间了解到潮水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节省房租开销。”老赵说。

  

  老赵夫妇是安徽人,来浙江省瑞安市已经有五六年了。在老家,因为田地很少,辛辛苦苦种地,一年下来也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

  “我记得1997年的时候,一家人过年,就只有20元钱。”无奈之下,老赵夫妇来到瑞安打拼,没有一技之长的他们,很难找到好的工作,于是就开始了“拾荒”的生活。

  

  卖了废品后,两个小家伙会要求买零食吃,老赵也总是为他们买上少许的零食。

  

  去年4月,为了能打捞到更多废金属,老赵夫妇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小笔钱,买了一艘小船,到江里打捞,捞上金属的机会就大了,月收入也稍微高了一些。

  

  桥下没水没电倒是其次,主要是晚上天气太热。

  

  不出船的时候,老赵一家最常做的事就是整理一堆堆打捞上来的废品,把它们按类分好,然后用三轮车拉出去卖。

  

  老赵开始时是沿着江边捡废品,他们每天的收入要靠运气,平均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等于在老家要干上大半年了。

  

  老赵说,“我们现在不考虑什么生活条件,就想能多赚点钱,把孩子们养大。”

  

  孩子的内心是无忧的,生活在这样的家里,他们一样快乐。可是社会的良知不该被蒙蔽,我们的视线不能遮蔽这些桥下生活的人们。

   




一个强盛的国家,开放枪支都不会颠覆,一个虚弱的政体,卖把菜刀都需要实名,一个人性的国际,总统会逐一念出遇难者的名字致以哀悼:一个冰冷的政府,遇难人数出来都是高度秘密,一个自由的国家,记者来源将内阁大臣追问到满头大汗:一个禁锢的体制,官员则告诉记者,信不信有你,反正我是信了。

TOP

有了那么多先富起来的人,于是就有了这更多富不起来的人
基本都是农村来城里打工的,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农村太苦了

TOP

好凄惨的日子,无语。

TOP

:'( :'( :'( 这就是“崛起的大国”啊!!
1、对付第三世界主要靠援交,对付发达国家主要靠口交!
2、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抗议完了以后几大军区各种军事演习,怎么说呢,就好比中国被批评不会日,然后他就撸给大家看了。
3、美国不必惧怕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用担心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可以更快地发明新的技术;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偷窃的是美国独立宣言、宪法等代表美国价值的东西,当中国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开始,那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TOP

我们这里也常见 专修楼房漏水。
我就想哪来那么多房屋让他们修,而且多带着小孩。
猜想他们有可能是躲计划生育出来的吧。
生活太艰辛了。苦了大人就算了,这么小就跟着吃这么多的苦。心酸啊。
党和政府啊。

TOP

党啊 对外你软蛋一个 对内你失职于民 你可以去死了

TOP

我老家在闽西北的山城小县的自然村,最近几年几乎很多人都离乡在城里打工,好些人都是一家数口租一间小小的十几平方的小屋。

TOP

看后无语

TOP

他们仅仅是被看见,实际上他们远比在家乡好多了,这是一种选择。这样的人太多了,收入一千的多了去,而他们选择合租房,而他们选择住桥洞,很多衣着光鲜的年轻人,有很多也挺苦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