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全美国目前仍在营业的历史最为悠久的饭馆:牡蛎之家
话说几天前我搭乘华人开办的风华巴士公司驱车四个小时来到了纽约东北的波士顿。那是星期天早上九点半,车上只坐了三成的乘客,每人都可以占两个座位。冷气开得很足,我穿牛仔路短袖上衣长袖外套完全扛不住,又穿上早准备好的厚袜子,把睡衣裤、洗脸毛巾都拿出来盖在身上,还是冷得不敢睡觉,差点把小内裤也掏出来取暖。大家要是坐巴士记得穿暖和些啊。
从波士顿南站一下车就看到了朋友和她老公,好亲切。两人喜欢斗嘴,效仿韩据互称大叔大婶,是很好的一对。大叔在这边作一年期的旅美学者,大婶过来陪读,其实是给大叔当翻译,两人日子虽然拮据但也有声有色,很叫人羡慕。
波士顿之行的第二天注定是疲惫的一天,因为是我在波士顿游览的唯一的一天。头天晚上大叔大婶就为我安排好了第二天的行程:中午起床到Harvard去听导览,看一看哈佛大学。然后去走后半段的Freedom Trail自由之路,路上去一家叫做Mike’s Pastry的点心店吃奶油卷,真期待啊~

就这样,大叔一路引导着,我和大婶则磨磨蹭蹭左拍右拍,半天下来非常充实。正沿着波士顿特有的红色砖块引导的自由之路前进,大叔忽然大手一挥,指向街对面的一处标牌“Union Oyster House”,就是所有导游书上都会介绍的波士顿最有名的生蚝馆了。虽然不在计划之内,我们也马上弃路,直向饭馆而去。


木楼红砖的饭馆外观,一看就显着历史悠久

招牌上赫然写着1826年,真是够年头了,谁知道我们的全聚德是哪年创店来着?


店外橱窗里放着活的冰镇龙虾,我们口水哈拉地看了半天,我估计大叔就是在这个时候决定一定要吃龙虾的。

一进门的走廊摆着老店模型,200年前,人们就是这样凑在一起吃牡蛎的。

我们说三个人要吃晚饭,服务小姐引导着我们登楼梯上二楼。二楼光线昏暗温暖,一个个小隔断用台灯照明,灯罩窗帘都很老派,墙上挂着老式的油画复制品,大叔说先点菜再拍照。

大叔大婶认真研究菜单,大婶:吃什么呢?


还没点菜,店家就送了每人一块热腾腾的玉米甜糕,很好吃,饭量小的女生能吃个两成饱。

没有语言,只剩下咂嘴的声音……

桌子上的小苏达饼干也被我们拿回家当早点了。

菜单也很好看,每一样都很好吃的样子~


菜单上也写着,这里是波士顿最早的饭馆,也是美国目前仍在运营的最老的饭馆,看着这样的菜单介绍感觉吃的东西特别超值。

再来一张菜单照
给我们服务的小姐很热情,在她的推荐下,我们点了半打生蚝半打奶油烤蚝、奶油海鲜羹、三文鱼主菜,大叔一再要求并最终点了一只龙虾。我知道,大叔是要好好招待我,结果也是我几乎吃掉了一整只龙虾,包括虾头。

三文鱼很好吃,配的奶油土豆泥也很好吃。

我和大婶在还没上菜之前就共同回忆了一下关于生蚝的美好记忆:小的时候不知道生蚝,只是在语文课本里知道西方人最爱吃的一种美食叫牡蛎,是生着吃的,超级高级的一道菜。那篇给我们留下了关于美食的美好记忆的课文叫做:《我的叔叔于勒》。

我更喜欢奶油烤牡蛎,因为更有吃西餐的感觉

这个奶油海鲜羹没拍好,实际上非常浓稠~很好吃~
吃过主菜,店家准备上龙虾了,发给了每个人一个塑料围嘴。

我们研究半天才知道怎么戴

为我们服务的热情的服务员

超级诱人的龙虾

配菜西兰花

大钳子,小身子

咂嘴的声音继续……

几乎一整支龙虾都是我吃的…

这里是波士顿最早的饭馆,更是全美国仍在营业的最早的饭馆,在这里吃饭就像品尝历史一样,想象着当年的码头工人守着一楼的吧台,一口一个吃生蚝,大杯大杯和啤酒,捧杯叫嚣的声音和蒸锅的腥热一起在墙壁间回荡着。




楼梯走廊上挂着历代主厨的照片,1911、1935、1975、1998,最长的干了40年,看着这些年份就觉着很了不起。我想一定还有没有照片的主厨,比如一八几几年的。
而下面的照片,则是全美第一位女性服务员,果然是历史悠久的饭馆啊。
吃了不少好东西,最后结账加税$100.07,加小费不到$120,人均$40,真感谢大叔大婶的完美招待啊。

看一看老美点的龙虾套餐。

带三个小马铃薯,一个烤玉米,保证吃撑。这样一份套餐50多刀,以美国的物价来讲,也算可以接受了。
大家如果来波士顿,一定要到这个Union Oyster House来吃一顿啊~饕餮海鲜品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