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以为您“佩服”直接开骂的,有喜欢“受虐”的倾向,所以就添了点儿料。原来也有受不住的时候,那就好好说上几句吧。
俺尽量用您顺耳的语气随便聊聊,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流水账而已,水平浅的很,见笑了,不足之处望指正。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以侵略中国领土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为目的的美国军队即在中国登陆,侵驻北平、上海、南京、天津、唐山、开平、秦皇岛、静海、青岛等地区,并不断地向解放区进犯。
安平事件: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九日驻天津美军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的事件。
唐山事件:一九四六年六月十六日驻唐山美军向宋家营等地侵扰,同年七月间,在唐山附近的滦县三河庄子、昌黎县西河南村的侵扰。
九台事件:一九四七年三月一日美军向长春和九台间的和气堡共军阵地进行军事侦察的事件。
美军对胶东半岛的侵犯发生多次,著名的有两次:
一次是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美国的飞机和军舰向牟平县浪暖口、小里岛侵犯;一次是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美军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即墨县北的王疃院。
对于上述进犯解放区的侵略行为,共军或地方人民武装,都曾采取了严正的自卫行动。(这“发明的历史”还对您“老”的口味?“苏军”来了有美酒,“美军”来了有猎枪---这就是地方武装割据势力的“正义”宣言。

)
上面那些所谓的“小事件”,是战后美苏对华政策以及中美苏外交博弈附带产生的小花絮,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雅尔塔会议”后遗症并发的小症候。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谢世于四任上,杜鲁门仓促接任。美国对华政策也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些许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刚刚结束二次大战的美国民众来说,是不愿意也根本不想介入中国内战,不要说直接的军事干预,既是间接的军事援助也颇为厌恶。选举制度下的选民意愿,对于执政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杜鲁门调回了赫尔利,将德高望重的马歇尔---这个即对中国了解甚少,有无对付共产势力经验的军事天才,派往了中国,作为美国政府特使调停国共。
由于日本的投降,在其控制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势力真空,此时休养生息了8年的tg,如猛虎般冲出“敌后”,进行全方位的、伟大的“正面抗战”了,谁说我d没有在“正面战场”了?纯属放屁!
此时,为国际共认的合法国府,在美军的协助下接受日军投降。由此tg活跃的华北、华东地区,矛盾、冲突不可避免。东北呢,在苏军进攻关东军的同时,早已知晓“雅尔塔协议”的tg急忙从各大“解放区”抽调精兵强将组成10万“东北民主联军”开赴东北。为了彻底实施和落实好这个战略行动,各大党政军头头齐聚延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争取时间抢得先机,一些未来的“开国领袖们”被一股脑儿的塞进了一架飞机飞赴延安,而这军机隶属于美军。要记得哦,美国不仅仅运输过蒋匪,也运过大个儿的共匪。
不管怎么说,驻华美军给予国府的协助,为tg恨得牙根痒(咬到嘴里的肉再吐出去能不恨嘛。),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1945年10月1日,约翰•J•格姆雷中校率第1师第7团第1营在塘沽登陆,沿铁路前往秦皇岛,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伪军”占据着途中一座小镇,他们正和八路军作战。格姆雷中校试图让双方停火,他命令伪军撤离前沿阵地,由美军来代替,但当地八路军指挥官坚持要消灭这支“伪军”,而“伪军”自称已接受重庆国民政府 “委任”,是“堂堂正正”的“国军”,反倒要求八路军撤走。结果,美军只好作为倒霉的“第三者”,冒着双方的激烈交火赶往秦皇岛。
10月5日,美军巡逻队在天津到北平的路上碰到36个路障,第二天,工程兵们在一个步兵排的美军掩护下,前去清除路障。在天津西北约40千米处,这支队伍同40-50名八路军发生交火,3名美国士兵负伤。10月7日,工程兵们再度被派去清除路障,这次美军出动了一个步兵连、一个坦克排和飞机护卫,路障最终被清除。随后,95辆卡车运送陆战队第5团到达北平。。。。。。。。。。。各执一词的“安平事件”也是诸多小插曲之一。
这其中就凸显美国对华政策的欠灵活性和难以操作性。例如:既然摆出了不介入的“中庸”嘴脸,又不断派驻华近十万的军队为掣肘tg的野心;在国府急需援手时又袖手旁观。在两面挨抽的尴尬境地,却要调停不断。
tg一面发文件“禁止与美军发生大的冲突,将局势复杂化”,一面又不断制造的小摩擦,揭露美帝“中庸”的嘴脸。在此压力下马歇尔将调停处的海军陆战撤走了。截止盟军中国战区的撤销时,美军在华北还剩下1万余名官兵。之后的“沈崇事件”,更是撵得美国佬无处可待,滚回了老家。
与此同时,在东北奸淫掳略,又一枪轰掉了松江军区副司令员卢冬生同志的苏联老大哥,却依然是“不能盲目排外”这不是“爱国”....依旧的驻军在东北嗯哪
先唠到这里,俺有点儿累了。休息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