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公民巡视】非“异闹”,很困惑

【公民巡视】非“异闹”,很困惑

作者: 韩福东



9月5日,就读于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高一四班的重庆籍外来工子女张凌霄(前左一)在课堂上。福建省教育厅决定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与福建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目前,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泉州、厦门、福州的一般高中学校已全部对随迁子女开放。

"指责外籍孩子“素质极差,打架斗殴带坏了本地小孩”的个别北京人,你就公正、睿智吗?"

二十余个北京人一抗议,上帝就笑了。

某种意义上,这是好事。当他们到北京市教委信访办,对异地高考的改革方向提出抗议,并在互联网上称支持异地高考者为“异闹”时,现实的荒诞感呼之欲出。此前关于异地高考的各种新闻,都没有这一事件更能吸引眼球,并引发我们对异地高考如此强烈的讨论热情。

允许异地高考的改革方向,早已明确。教育部已要求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各省份都在2012年底前出台具体的计划和时间表。目前尚有想象空间的是,实施时间和具体方案的样貌。这些个愤怒的北京人,显然是想通过自己的抗议行动,影响教委的决策。

在指责外籍孩子“素质极差,打架斗殴带坏了本地小孩”的同时,他们未能保持住自身的优雅身段:虽然信访办工作人员提醒尚未到上班时间,他们仍然大声读完手头的宣言。过于自我,而且傲慢得有些过了头,这些人暴露出长期被娇惯的孩子一样的撒泼姿态。好吧,让我先忘记这桩事,一个朋友在微博上被北京青年的轮番骂仗轰炸到噤声;但即便我同意北京孩子在学校都是乖乖仔,我又如何能说服自己,相信非北京人都是素质低劣的群体?

至于开放异地高考会挤占北京人教育资源这一说法,可能应该颠倒过来,才更为切实:是北京等少数几个城市长期在挤占属于全中国人的教育资源。这里拥有全国最好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同时又享有远高于异地的高校先定录取比例(高达80%以上)。这几年,暗度陈仓的异地高考之所以如此火爆,显然主因在各地高考录取标准的悬殊差异。如果说,部分边远地区因历史原因和自身教育资源缺失,标准较低是合理的话,那相对应的,享受特殊教育资源的北京等大城市是不是要有更高的录取标准才符合公平原则?——如果他们反对统一高考录取标准的话。

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给开放异地高考定的调子是,“既要解决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也不能影响到北京当地考生的权益”,目前考虑可以享受这项政策的是“长期对北京有贡献,并可能成为北京新市民”的人群。说到底,仍然是那些将要取得北京户籍的所谓“高端人群”,才是最终的受惠群体。为异地高考鼓掌的大多数人,最终难免失望收场。

而这些可能的受惠者子女,其整体素质,原则上比北京学生还要高。那些反对异地高考的北京人所谓“打架斗殴带坏本地小孩”的担心,暴露的不仅是被既得利益遮蔽了的公正心,还有基本社会认知常识的缺失。他们显然无法代表我认识的很多公正且睿智的北京人。

我同样反对异地高考——很荣幸我因此可以不被称为“异闹”,但和那二十余个北京人不同的是,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它本质是在坚持北京考生享有“超国民待遇”基础上,给在京的外地户籍“高端人群”分了一杯羹。
原来台风君你这么萌...

TOP

那些人明显就是北京市教委找的托,要不然为何没到上班时间就在那闹腾还有工作人员出来接请愿书。还有,报道说为首的是几个年轻人,看看有几个北京的年轻人会为异地高考的事而着急?还有他们说的那个借口,可笑到无知的地步,真是请愿的谁会想出这么个馊主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