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转帖:沈躍躍是誰的“紅顔知己”?

转帖:沈躍躍是誰的“紅顔知己”?

沈躍躍是誰的“紅顔知己”?

作者:明鏡雜誌



《新史記》特約記者 陳亦凡









雖然同是“團派”出身,沈躍躍的晋升速度却一度要比李克强快了很多。1993年,沈躍躍只是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而李克强則是團中央第一書記,九年後,沈躍躍成了中組部副部長,李克强才當上河南省長。



沈躍躍爲什麽升官如此之快?人們備感納悶。



艾 仰樺、陳曉銘合著的《胡錦濤的團隊》(明鏡出版社)中介紹說,有人分析了幾條原因:沈躍躍有相當强的地方共青團背景;她兼具地方與中央組織工作的系統經驗 優勢;她身爲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員會的13名女性委員的一員,競爭力自然强勁;而她的年齡優勢更强,有跨越2012年十八大、2017年十九大的年齡空間, 這是比目前頭號女性“團派”兼太子黨高官劉延東更佔優勢之處——劉延東比沈躍躍要大11歲多。



應該說,上述各點確實都是事實,但還是無法解釋何以沈躍躍能如此一“躍”再“躍”。



有海外傳言竟然稱沈躍躍青雲直上,是因爲她係胡錦濤的“紅顔知己”。



胡 錦濤年輕時據說性格十分活躍,“文革”前在清華大學,是能歌善舞的文藝骨幹;但是多年的社會閱歷尤其是政治生涯重新塑造了他的性格,當他1992年進入中 央政治局常委時,在全國人民面前出現的他,穩重內斂,說話四平八穩,甚至偏於拘謹呆板,他與夫人劉永清相處的言談舉止中規中矩。無論怎麽看,這位中共第四 代領導核心,也不像個會感情出軌的人。想像力豐富的人居然繪聲繪色地說胡錦濤有“緋聞”,緋聞的對象是比他小15歲的沈躍躍。這實在只能歸於“假語村 言”!——這種說法,看來更多地是針對沈躍躍而不是針對胡錦濤。



還有一種說法,稱沈躍躍與胡錦濤一家的私交不錯。不過此說根據不足:沈躍躍進入團浙江省委工作時,胡錦濤已離開團中央到貴州當省委書記,此後兩人的政壇經歷也並無建立私交的機會。不過,有知情人透露,沈躍躍與胡錦濤的夫人劉永清有交往。



目前看,沈躍躍得到胡錦濤的高度信任,重要原因除了她的派系色彩相對較淡,比較容易爲各方接納之外,在於她本人的能力和性格:有寧波人的精明,組織能力强、爲人正派低調、小心謹慎、不喜張揚,這都是在當今中國逐級而上的有利條件。





沈躍躍晋升速度一度要比李克强快得多。





“沈祖倫的女兒”?



有 消息人士更進一步追問:沈躍躍政壇資本的“第一桶金”從何而來?她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爲什麽能在共青團系統佔據高位?《胡錦濤的團隊》一書中介紹了一種說 法:沈躍躍脫穎而出的政壇“第一推動力”,是她有個好爸爸——沈躍躍與劉延東一樣,出身“太子黨”,她的父親是曾經擔任過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的沈祖倫。



查 沈祖倫,1931年3月生,浙江寧波人。1948年4月加入中共並參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1948年任浙江慈鎮縣工委政治交通、白區黨支部組織委員,慈 溪縣委宣傳幹事,寧波地委基點鄉工作組副組長、組長,慈溪縣委巡視組組長、秘書處負責人。1950年任寧波地委秘書、秘書科副科長,中共浙江省委第一書記 江華的機要秘書。



1966年,沈祖倫在“文革”中受到衝擊,1973年被“解放”,安排在浙江省委辦公室工 作;1977年以後,歷任紹興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紹興市委書記,浙江省農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嘉興地委副書記,浙江省人民政府秘書長。1983 年任浙江省副省長,省委常委。1987年9月任浙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1988年2月當選省長。他是中共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員。



“沈 躍躍是沈祖倫的女兒”這種說法是否屬實?該書作者經多方查核,並未最後確定,只是推斷:沈祖倫與沈躍躍的籍貫,都是浙江寧波;沈祖倫1931年3月出生, 比1957年1月出生的沈躍躍大26歲,從年齡上看正好是一代人的間隔;再考慮沈祖倫的任職經歷,1983年到1992年,從浙江省副省長到省長,沈躍躍 正是在這個階段從寧波團市委書記升任浙江團省委副書記、書記……



然而,隨後不久,有知情人斬釘截鐵地否定說:沈躍躍絕非沈祖倫之女。不過,否定者並未說得更詳細,還是給猜測者留下了想像空間:就算不是父女,是否可能還存在別的關係?



就在輿論對沈躍躍的父親到底是不是沈祖倫百般猜測之際,周亞輝2010年11月撰文《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沈躍躍背景》“確認”:沈躍躍就是沈祖倫的女兒。



周亞輝還披露:沈祖倫對1989年“六四”事件與鄧、江有不同看法,所以被保守派搞下台。



這 位周亞輝還介紹:沈祖倫還有一個女兒,叫沈圓圓,現在大約47歲,是人民大學法律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畢業後留校任教。人民大學在1988年爲教師辦的英語 强化班裡,我與沈圓圓是同班同學。沈圓圓長得很漂亮,皮膚很好。很文雅。說話慢條斯理。記得第一堂課時,每個學員自我介紹時,當她說出自己的名字時,英語 老師笑了。因爲,她的名字發音,很像陳圓圓。而且她又有陳圓圓的美貌。(《新史記》第8期)

[ 本帖最后由 job-g 于 2012-11-4 14:11 编辑 ]
我们渴望真相
但真相总不能见诸文字
我们寻求真相
但见诸于文字的真相却矛盾重重
于是我们发掘真相
真相却是如此丑陋不堪.....

其实真相和你的距离--只隔着一层纸!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