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十八大:金钱与权力的公开联盟
何清涟 发表 于 十一月 8, 2012
这次几乎同时举行的美国大选与中共十八大,形成对中共意识形态的严重挑战。因为中共一直宣传说: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代表大资产阶级与富豪的利益,是金钱政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毛邓时期一直说成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但十八大代表的构成,正好体现了权力与金钱的公开联盟。
中国十八大:政治精英与富豪的聚会
美国奥巴马总统获得连任,是因为他抓住了那些传统上构建民主党选民基础的人群,即“无知少女”:“无”即受教育程度低的低收入者与工会成员;“知”即知识分子,美国大学一向是各种左派的云集之地;“少”是指年青人与少数族,如非裔、拉丁裔选民;“女”即女性选民——奥巴马连任消息传来,纽约等地中低阶层选民欢呼不已。他们压根儿想不到,至今挂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招牌不肯摘下的中共政权,竟会如此解读美国政治。
而紧接着召开的中共18大,就是中共党政军三界精英与富豪们(红色企业家)的聚会。据中国国内一篇“红色企业家:老板们是怎样当选十八大代表的”一文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经“选举”诞生的2270名党代表中,有145位企业负责人代表,其中111位来自国有企业和银行金融系统、34位来自各省市的民营企业单位。
这让人想起今年3月彭博财经的一篇报导:“中国的富豪代表们让美国的议员们相形见绌”(China’s Billionaire Lawmakers Make U.S. Peers Look Like Paupers)。该文指出,根据胡润富豪榜报告,中国人大70名最富的代表,2011年财产增加了115亿美元,创下898亿美元(折合5658亿元)的新高;与之相比,美国国会535名议员、总统及其阁员、9名最高大法官的总财产仅有75亿美元。
以上两条消息结合起来读,中国这永久的执政党与名义上的立法机构,全都成为政治精英与富豪聚会的俱乐部。
权力与市场紧密结合的金钱权力联盟
这轮时间上高度重合的中美选举,让中国人通过微博传播看到了一个无情的现实:美国更象中国宣称的“社会主义”,而中国则是地地道道的权贵资本主义。
点击阅读全文 »十八大:金钱与权力的公开联盟
Categories: 中国略影, 新闻评述 | 标签:voa, VOACHINESE, 十八大, 权力, 美国大选, 金钱 | 18 comments
我经历了桑迪飓风
何清涟 发表 于 十一月 1, 2012
这一次,桑迪风暴来临,我所居住的小镇离飓风中心大概相差约30-40英里,从10月29日至31日,全家在风暴中渡过了三天断电、不通电话、没有手机信号,收听不到任何广播的“孤岛”生活。不习惯无电生活的儿子,在风暴大致停息之后的30日,就开车出去转悠,找到地方上网,成了我们家的Radio Man。
在50多年的人生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经历过多次灾难,有些是作为亲历者,有些是作为旁观者。以台风为例,这在广东沿海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的灾害,只是强弱程度不同。在中国,每遇灾害,无论是政府还是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应对方式与美国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这里面,既有制度的差异,也有人性的差异。
先说信息公开。无论是有关自然灾害的预报及受灾情况的通报,美国政府从不视为“国家机密”。通常的做法是:政府公布其掌握的信息,允许专业机构、NGO与公众参与讨论并补充。比如这次救灾,就有些政府未能掌握到的灾害信息,有人补充后救援人员获知赶去营救,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受灾损失。
这点可能是由两国对自然灾害的态度所决定。首先,中国政府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对立关系,应付天灾人祸,总喜欢用“战胜”这个词,追溯来源,这种思想应该产生于毛时代。毛泽东总强调“人定胜天”、“向大自然开战”,现代中国人因此不自觉中形成了“人力能够战胜自然”这种想法。既然人与自然是一种不相容的战胜关系,人迹所至,所有动物绝迹。习惯成自然,这次在报道桑迪飓风灾难时也用上了。比如我看到新浪网的报导说“美国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纽约,最终没能打赢这场与大自然的战争”。其次,中国政府总以为保持稳定是最高政治境界,哪怕因灾害引起恐慌也有碍稳定,因此,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防总是做得不够,甚至连必要的事先预报都不重视,这已经有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地震等无数事例在,我就不细数了。
美国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所居住的新泽西州,鹿、兔、狐狸、野鹅、松鼠等各种动物在庭院与路边出没,除了有可能伤害人的黑熊之外,没有人用“战斗”(即消灭)的方式去对付这些自然界朋友,更不用说乱砍乱伐。对付桑迪、艾琳等自然灾害,美国人的思维是在其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工作;在灾害肆虐的整个过程中,想的只是如何救人且不拿援救者的生命冒险,没人会鼓励他人用脆弱的生命去与强大的“桑迪”抗争并战胜它。
基于此,我所在的新泽西从州到镇各级政府,在“桑迪”来临数天前就反复做同一件事,即用各种方式通过本地住户,做好防灾准备。提醒的准备事项非常细致,从饮用水、食物、浴缸盛水备冲洗马桶、为车加满汽油、将户外容易被破坏的物体搬进屋子、断电之后的防寒用品……,事无巨细,全在通知之列。从27日开始,每天数通录音电话打到本地所有的电话号码上。州、镇政府的网站与小区的网站都提醒本地住户,小区和镇政府还同时用电邮通知居民防灾。临到风暴前来临的一晚,通知必须撤离的海边住户3.9万人尚未全部撤出,当地镇政府集中人力,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通知。州长在广播中声嘶力竭地呼叫,”don’t be stupid, get out! “听到这个声音时,我真希望那些不肯外出避难的人赶快听从指导,到一些被辟为临时避难所的学校去躲避。